導航:首頁 > 知識產權 > 列舉用益物權

列舉用益物權

發布時間:2021-07-06 13:29:07

『壹』 物權的各組成部分.並分別舉例

傳統民法中物權的分類:
一、所有權
二、用益物權
1.地上權;專2.地役權;3.典權;4.永佃權
三、擔保物屬權
1抵押權(針對不動產);2.質權;3. 留置權
四、佔有

我國物權法草案的分類:
一、所有權
1.國家所有權;2.集體所有權;3.私人所有權;4.相鄰關系
二、用益物權
1.建設用地使用權;2.宅基地使用權;3.土地承包經營權;4.地役權; 5.居住權
三、擔保物權
1.抵押權;2.質權;3.留置權
四、佔有

『貳』 舉例說明什麼是其他物權。

是指非所有抄人在所有人襲的財產上享有的佔有、使用、收益以及在特殊情況下依法享有的處分權。
具有如下特徵:
1.其他物權是在所有權權能與所有人發生分離的基礎上產生的
2.權利主體是非所有人,即除所有人以外的其他公民和法人
3.權利的內容是不完全的、受限制的
如租賃房屋後在徵得房主同意下的轉租行為,即為其他物權。

『叄』 列舉各類用益物權的判斷方式,公示方式

「用益物權」是指權利人依法對他人的不動產或者動產享有佔有、使用和收益的權利。比如土地承包經營權、建設用地使用權、宅基地使用權。對用益物權的一般規定有:(1)國家所有或者國家所有由集體使用以及法律規定屬於集體所有的自然資源,單位、個人依法可以佔有、使用和收益。(2)國家實行自然資源有償使用制度,但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3)用益物權人行使權利,應當遵守法律有關保護和合理開發利用資源的規定。所有權人不得干涉用益物權人行使權利。(4)因不動產或者動產被徵收、徵用致使用益物權消滅或者影響用益物權行使的,用益物權人有權依照物權法的規定獲得相應補償。(5)依法取得的海域使用權受法律保護。(6)依法取得的探礦權、采礦權、取水權和使用水域、灘塗從事養殖、捕撈的權利受法律保護。

『肆』 請舉一下用益物權人的例子,通俗點的

比如是土地承包商就是用益物權人。用益物權是物權的一種,是排他性的權利。比如土地承包經營權、建設用地使用權、宅基地使用權。從所有權的角度來所,實際上是物的所有人將所有權中的佔用權、使用權、收益權轉移給了他人,但處分權還在所有權人手裡。

《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第一百一十七條規定:用益物權人對他人所有的不動產或者動產,依法享有佔有、使用和收益的權利。

(4)列舉用益物權擴展閱讀

用益物權人的權利:

(一)佔用的權利。「佔有」是對物的實際控制。用益物權作為以使用收益為目的的物權,自當以權利人對物的實際佔有為必要。利用他人之物為使用收益,必然要對物予以實際支配。沒有佔有就不可能實現對物的直接利用。

根據《物權法》第一百一十六條的規定,天然孳息,由所有權人所得;一物之上既有所有權人,又有用益權人的,因該物產生的天然孳息由用益物權人取得。

(二)使用、收益的權利。「使用」是依物的自然屬性、法定用途或者約定的方式,對物進行實際上的利用。「收益」是通過對物的利用而獲取經濟上的收入或者其他利益。用益物權的設立就是對物的使用和收益。

比如在他人的土地上自建房屋以供居住;在他人的土地上耕種、畜牧以供自用或出售而獲得收益;在他人土地上建造樓宇用以出售、出租以取得收益等。

『伍』 同一標的物上同時存在用益物權和擔保物權怎麼處理,可以舉例分析嗎謝謝

比如甲享有對乙的建設用地使用權的抵押權,同時,乙和相鄰土地的丙簽訂了地役版權合同,此時分為以下幾種權情況:(1)乙是地役權人,則無論抵押權設立在先還是在後都可以並存 (2)乙是負擔地役權的義務人,則如果地役權設立在先,抵押人不得對抗地役權人(丙),如果地役權設立在後,則抵押權人可以對抗地役權的設立 但是抵押權必須經過登記

『陸』 用益物權有沒有單獨補償

先看用益物權的定義,是指非所有人對他人之物所享有的佔有、使用、收益的排他性的權利。比如土地承包經營權、建設用地使用權、宅基地使用權、地役權、自然資源使用權(海域使用權、探礦權、采礦權、取水權和使用水域、灘塗從事養殖、捕撈的權利)。


從以上列舉的用益物權的種類分析,如果因某種法定原因喪失了用益物權,用益物權人當然有權利獲得補償。

『柒』 舉例說明我國民法中所有權與用益物權的區別及其相互關系

聯系:
1、都來是物權。
2、都有自對物使用收益的權利。
比如土地,土地的所有權和用益物權都是物權;土地的所有權當然可以對土地享有使用收益的權利,土地的用益物權,比如說出租土地使用權,就是通過出租土地獲得收益,現實中就是土地承包經營權。

區別:
1、所有權包括佔有、使用、收益、處分4項權能,是最完善的物權;用益物權只是具有所有權中的一部分權能 。
2、所有權指動產的所有權和不動產的所有權;用益物權,在我國法律上僅指不動產用益物權(這點很多人容易搞混,我想你大概也是想了解這點)。
3、在權利流轉中,為了保證有效流轉,用益物權要優先於所有權。

比如土地,土地的所有權包括佔有房屋土地,使用土地,依靠土地取得收益,處分土地;土地的用益物權指包括使用土地取得利益的權利。
土地可以談所有權、杯子也可以談所有權,但是土地可以談用益物權,杯子卻沒有法律意義上的用益物權。
當土地的所有人甲,為乙在該土地上設立了用益物權,那麼在發生沖突的時候,這個用益物權就優先於土地的所有權,否則用益物權的設置就沒有意義了。

『捌』 對於《物權法》中的用益物權、擔保物權理解挺難,誰能舉例子一看就懂

對於用益物權比如你借用他人的自行車,那麼你就享有對該自行車的使用權,這就是你的權利。
對於擔保物權比如你向你朋友借1萬元錢,你朋友要求你提供擔保,那麼你說以你的房子來設定抵押,那麼這時你朋友對你房子享有抵押權。

『玖』 動產作為用益物權標的會面臨什麼法律問題

由於社會物質財富存在一定的差異,並且對物進行利用的需求也不盡相同,所有權人在一定情況下並不需要直接利用所有物,而非所有權人在某些情況下可能急需利用該物,同時又不願或者不能取得該物的所有權。基於此有了《物權法》動產用益物權的規定。
《物權法》第四十條規定:「所有權人有權在自己的不動產或者動產上設立用益物權和擔保物權。用益物權人、擔保物權人行使權利,不得損害所有權人的權益。」同時第一百一十七條又規定:「用益物權人對他人所有的不動產或者動產,依法享有佔有、使用和收益的權利。」針對這兩個法律條文,筆者想談談自己對動產用益物權的理解與適用:
一、對動產用益物權的理解。
與財產所有權、擔保物權相比較,用益物權具有自己的一些獨特的法律屬性,表現在:
(一)用益物權以對標的物的使用、收益為其主要內容,並以對物的佔有為前提。
用益物權之「用益」,顧名思義,就是對物的使用、收益,以取得物的使用價值。在這一點上用益物權與擔保物權不同,也由此決定了用益物權的設立,以對標的物的佔有為必要條件。也就是說,必須將標的物的佔有(直接佔有)移轉給用益物權人,由其在實體上支配標的物。否則,用益物權的目的就無法實現。
(二)用益物權是他物權、限制物權和有期限物權。
用益物權是在他人所有之物上設定的物權,是非所有人根據法律的規定或當事人的約定對他人所有之物享有的使用、收益的權利。因而從其法律性質上講,用益物權屬於他物權。用益物權作為他物權,其客體是他人所有的物(包括不動產和動產)。它是所有人為了充分發揮物的效用,將所有權與其部分權能相分離,由用益物權人享有和行使對物的一定范圍的使用、收益權能的結果。因此,用益物權是由所有權派生的權利。但是,用益物權的這種派生性並不影響用益物權作為一種獨立的財產權的存在。用益物權一旦產生,其權利人就在設定的范圍內獨立地直接支配其標的物,進行使用和收益。用益物權人不僅可以排除一般的人對於其行使用益物權的干涉,而且用益物權人在其權利范圍內可以依據用益物權直接對抗物的所有人對其權利的非法妨害。用益物權之所以附有一定的存續期限,是因為用益物權是在他人之物上設定的權利,起著限制所有權的作用。如果允許設定永久無期限的用益物權,則所有權會處於一種有名無實的境地,有損所有權的本質。
?
(三)用益物權具有獨立性。
用益物權不以用益物權人對所有權人享有其他財產權利為其存在的前提。用益物權的獨立性表明了用益物權不具有擔保物權所具有的從屬性和不可分性的屬性。也可以這樣說,用益物權不以其他權利的成立為其成立的前提,也不隨其他權利的讓與而讓與,亦不隨其他權利的消滅而消滅。此外,用益物發生變化,比如部分滅失或者價值減少等,用益物權將會隨之發生變化。
(四)用益物權的客體為不動產或者動產。
用益物權是在他人的不動產或者動產上成立的物權,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理解;首先,用益物權只能存在於他人之物上。其次,用益物權的客體可以是不動產也可以是動產。一般而言,用益物權的標的主要是不動產。《物權法》制定以前都將用益物限定為不動產,主要因不動產(尤其是土地)價值較高,擁有不容易。而動產通常價值較低,獲得也比較容易,將其利用價值與所有權分離而由不同的人來支配,並沒有多大社會意義。而隨著時代的不同,社會物質財富的不均衡,只規定不動產才可以設定用益物權已經不能適應社會的需要。故《物權法》在第四十條增加了用益物權的適用范圍,把動產也可以設定用益物權用法律加以規定。
二、動產用益物權是不違反「物權法定」的。
《物權法》出台前,我國任何一部涉及到用益物權的法律都只規定了不動產的幾種形態。所以大多數人只要提到用益物權就會說:「物權法定」是鐵打不動的,動產是不享有用益物權的,只有法律列出的不動產那幾種形態才是用益物權。而筆者卻有不同的看法,動產用益物權是不違反「物權法定」的。大多數人認為動產不能設定用益物權是對「物權法定」的理解錯誤。《物權法》第五條明文規定:「物權的種類和內容由法律規定。」這應該是人們所說的「物權法定」,是指物權的種類及其內容是由法律規定的,當事人只能依法律規定的種類和內容設定物權。眾所周知物權的種類分自物權和他物權。自物權,即指權利人對自己所有的標的物依法進行全面支配的物權。「全面支配」意味著支配范圍的全面性和支配時間的無限性。只有所有權符合這一特徵,故自物權即所有權。他物權,是指權利人在他人所有的標的物享有的被限定於某一特定方面或某一特定期間的物權。它是由非所有權人對物享有的一定程度的支配權。從設立目的的角度對他物權進一步分類,可將其分為用益物權和擔保物權。用益物權,是指以標的物的使用和收益為目的而設立的他物權,是「物權法定」中的種類法定的一種。用益物權人可以根據不同種類的用益物權所限定的范圍依自己的意思對物進行利用,並排除他人包括所有權人的干涉,享有物上的利益。物之所有權人通過設定用益物權,將其所有物交給他人使用、收益,以取得一定的利益,從而可以不必親自使用其所有物而獲得收益。物的所有權人和使用權人都取得了各自的利益,說明了物的使用價值得到了最大的實現。用益物權不僅是要確認和維護用益物權人的利益,同時也反映物之所有權人的利益要求,從而達到所有權人與利用權人之間的利益的平衡。
我們再來看看什麼是「物權的內容」?錢明星在《物權法理論》一書是這樣寫的:「物權的內容,就因對標的物的利益的不同,而有所有權、用益物權和擔保物權的區別。」由此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動產用益物權是「物權法定」中種類法定中的他物權,是內容法定中的用益物權。《物權法》只是在法條中提了一下,所有權人可以在自己的動產上設定用益物權,為什麼不像不動產那樣把每種形式列舉出來呢?筆者認為要把動產用益物權列舉出來不現實也沒有必要。不動產用益物權可以列舉窮盡,動產不計其數,是不可能也沒有必要列舉出來的。《物權法》把動產用益物權設定的權利賦予給了所有權人,這在第四十條中已經充分說明了。也就是說動產用益物權根據不同的動產需要設定的用益物權的范圍、期限的不同而由所有權人跟用益物權人自己約定。
三、動產用益物權適用的法律依據。
目前在我國動產用益物權是以《物權法》為唯一依據。《物權法》第四十條規定:「所有權人可以在自己的不動產或者動產上設立用益物權和擔保物權。用益物權人、擔保物權人行使權利,不得損害所有權人的權益。」第一百一十七條又規定:「用益物權人對他人所有的不動產或者動產,依法享有佔有、使用和收益的權利。」這兩個法律條文就是動產用益物權設立和行使的法律依據。因以前各種法律並不承認動產可以設立用益物權,所以因動產用益物權發生糾紛,只有在《物權法》中才有規定,就變成了《物權法》是動產用益物權的唯一法律依據。
談到用益物權就不可避免地要談到天然孳息收取權的問題,《物權法》第一百一十六條規定:「天然孳息,由所有權人取得;既有所有權人又有用益物權人的,由用益物權人取得。當事人另有約定的,按照約定。」基於此法條,筆者談談動產用益物天然孳息收取權應該由誰取得的問題。
筆者舉一個例子,張三租了李四一頭母牛耕種,在租期內母牛產下一頭小牛,小牛應該歸誰呢?大數人會說當然歸所有權人。其實並不必然歸所有權人,為什麼我會這樣說呢?如果張三和李四之間簽定的是動產用益物權合同,那麼根據《物權法》第一百一十六條的規定,當事人另有約定的,按照約定,沒有約定的應該歸用益物權人所有。對於此例小牛當然歸張三所有。根據《物權法》的規定只有在物之所有人沒有設定用益物權時才享有天然孳息收取權。這就給所有權人提了個醒,如果要設定用益物權就應簽定書面合同,並在合同中約定好天然孳息收取權歸誰?否則所有權人可能因沒有約定而喪失了收取天然孳息的權利。
有人看到筆者舉的例子就會說租賃合同產生的不是債權關系嗎?筆者的回答是:如果是一般的租賃關系當然產生的是債權關系,如果在租賃期間為所有權人設定了一些限制,對租賃人設立了一定許可權那就是動產用益物權了。因動產用益物權人是對他人所有的動產依法享有佔有、使用和收益的權利,就很容易讓人聯想這會不會發生債權和用益物權的競合呢?筆者認為此時是不會發生債權和動產用益物權競合的。因《物權法》第四十條明確規定:「所有權人可以在自己的不動產或者動產上設立用益物權和擔保物權。用益物權人、擔保物權人行使權利,不得損害所有權人的權益。」也就是說動產用益物權必須要所有權人和用益物權人設定,既然提前設定了,那麼發生糾紛時法律依據自然是《物權法》。到目前為此,我國除了《物權法》對動產用益物權有規定外,其他法律並沒有涉及,所以動產用益物權人與所有權人發生糾紛時的法律依據只能是《物權法》。

『拾』 用益物權和抵押權可以同時存在於同一不動產之上嗎舉例

就你所述:
甲方的房子把房子抵押給銀行用於貸款(貸款)。
同時把蓋房子用於出租收取租金(使用權和
收益權
)。

閱讀全文

與列舉用益物權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2019年公需科目知識產權考試答案 瀏覽:256
關於知識產權管理辦法 瀏覽:331
公共衛生服務培訓筆記 瀏覽:532
基層公共衛生服務技術題庫 瀏覽:497
中國城市老年體育公共服務體系的反思與重構 瀏覽:932
網路著作權的法定許可 瀏覽:640
工商局黨風廉政建設工作總結 瀏覽:325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可行性研究報告 瀏覽:428
投訴華爾街英語 瀏覽:202
榆次區公共衛生服務中心 瀏覽:990
申發明5G 瀏覽:815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協調會議記錄 瀏覽:94
版權貿易十一講 瀏覽:370
綜治辦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總結 瀏覽:903
知識產權局專業面試 瀏覽:75
馬鞍山市是哪個省的 瀏覽:447
馬鞍山市保安 瀏覽:253
股權轉讓樣本 瀏覽:716
工程管理保證書 瀏覽:198
社區矛盾糾紛排查匯報 瀏覽: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