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知識產權 > 土地使用權出資的破產清算

土地使用權出資的破產清算

發布時間:2021-07-06 11:37:58

① 公司已經把政府劃撥土地使用權轉讓給他人了,公司破產了,土地使用權還是公司的

你要明白劃撥土地的性質,劃撥土地是政府代表國家無償給一些機關單位或者國企等帶有公益性的劃撥使用權,不能私自轉讓,必須要有所在政府批准才行,私自轉讓行為是無效的。

② 中外合資經營企業,中方以國有出讓土地使用權出資,合營期間屆滿後,土地使用權出資部分如何處置

中方以國有出讓土地使用權出資後,土地使用權人應及時變更為合資企業,也專就是說土地使用權這時候已經不屬是中方的了。如果不變更為合資企業,則不能認定中方進行了注資。
合營期間屆滿後,土地使用權作為企業的資產進行清算。

③ 土地使用權出資和土地使用權作價入股的區別

1、兩者本質不同

國家以土地使用權作價入股,是指國家以一定年期的國有土地使用權作價,作為出資投入改組後的新設企業;而土地使用權作價出資是國有企業改革中特有的一種土地處置方式,是指國家以一定年期的國有土地使用權作為出資投入到改革後的新設企業。

2、兩者土地使用權持有者不同

國家以土地使用權作價入股的土地使用權作價出資形成的國家股股權由國有資產投資主體委託有資格的國有股權持股單位統一持有;而土地使用權作價出資該土地使用權由新設企業持有。

3、兩者土地使用權的權力不同

土地使用權作價出資的企業可依照土地管理法律、法規關於出讓土地使用權的規定轉讓、出租、抵押土地使用權;而國家以土地使用權作價入股的土地使用權作價出資(入股)形成的國家股股權,可以依照土地管理法律、法規關於出讓土地使用權的規定轉讓、出租、抵押。

(3)土地使用權出資的破產清算擴展閱讀:

我國國有土地使用權的取得方式包括劃撥、出讓、租賃、作價出資或入股這四種方式。而與此相對應地土地使用權類型有國有劃撥土地使用權、出讓土地使用權、承租土地使用權以及作價出資或入股土地使用權這四種類型。

發起人出資成立公司他們是最初的股東,這種情況下叫出資,土地使用權作價入股是以財產權置換股權,入股時公司一般已經存在。

土地使用權是指國家機關、企事業單位、農民集體和公民個人,以及三資企業,凡具備法定條件者,依照法定程序或依約定對國有土地或農民集體土地所享有的佔有、利用、收益和有限處分的權利。

土地使用權出讓是一級土地市場,這個市場由國家壟斷,只能由政府將一定年期的土地使用權賣給土地使用人的行為,這個市場賣方只有一個就是國家,通過這種方式取得的土地使用權都是最高使用年期。

④ 破產清算審計的幾個問題

一、清算審計委託不規范
目前,有的企業在法院宣告破產後,清算審計業務仍由破產企業委託,破產前後審計一竿子到底,這對債權人是不公平的。《破產法》第二十四條規定:"人民法院宣告企業破產之日起接管破產企業,指定清算組成員",因此,應由受理破產申請的法院或法院授權的清算組委託注冊會計師進行審計,而清算結果或清算報表審計報告應直接對法院負責。若法院沒有接管,清算組成立前的審計業務,一般可以由企業或董事會委託。
二、破產企業會計核算有關法規不夠完善
企業宣告破產清算後,它已有別於原有企業意義上的會計主體。因為,一個繼續經營的企業和一個終止經營破產清算的單位,所反映和監督的內容、方法、評價標准不盡相同,企業會計准則和會計制度,有些方面不再適用企業進入破產清算程序後的會計核算。為此,財政部1997年專門出台了《國有企業試行破產有關會計處理問題暫行規定》(以下簡稱《暫行規定》),但《暫行規定》在以下方面需要完善。
1.材料、半成品、產成品、固定資產、在建工程等科目分類,具有經營核算特徵,而缺少破產清算核算特徵。如"為本企業負債抵押財產"、"為外企業擔保財產"、"未抵押擔保財產"等表述。
2.負債類科目分類也應適應法定清償項目的需要。如"應付工資"、"應付保險費用"、"應交稅金"、"其他有抵押債務"、"其他無抵押債務"等科目應不再適用。
3.清算會計報表所反映的內容與會計科目所能收集與反映的內容繁簡應當一致,與破產法規相適應的會計政策應當明確,以防報表反映的隨意性。此外,無論會計科目還是報表項目,力求用詞准確,與破產企業性質相宜,如"資產"、"負債"應稱為"財產"、"債務"。
4.進入破產程序後,做出債務清償方案前的實物財產要進行可變現價值評估,評估值與賬面價值之間存在價差,實際變現後與評估價又可能出現價差,為有效監控,宜設"財產處理價差損益"科目詳細反映。
5.清算中可能有賬外財產收回,也會有賬內實物財產盤盈盤虧、報廢以及清算財產的重組損失、證據不力及其他原因導致的敗訴損失等,應設置"待處理財產損失"科目,反映這類損失形成原因、處理情況及責任追究索賠情況,以利"破產法"第四十二條的執行。
6.清算收入是否完整,有無流失是會計反映與控制及審計監督的重點。如"有擔保實物財產變價收入"、"無擔保實物財產變價收入"、"清算資產收回收入"、"土地使用權轉讓收入"及"其他財產變價收入"等宜單設科目匯集。
上述第4、5、6條內容,《暫行規定》納入"清算損益"科目核算,反映過於籠統。如果單列收集,月末再匯入"清產損益"科目核算清算損益,則有利於會計控制和審計監督。
三、應出台破產清算審計准則
目前,由於破產清算審計缺乏審計標准和執業程序規范,清算審計人員各行其是,無法避免隨意性,難以保證審計監督質量和效果。所以,建議有關部門盡早制定清算審計相關審計准則。在清算審計規范未出台前,我認為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進入破產清算前會計報表、債權債務清冊審計除增加《破產法》第三十五條內容外,其他按會計報表具體審計准則及執業指南執行。
2.參與或承接破產清算,其審計目的、內容、范圍根據《破產法》、《公司法》規范以及與法院或清算組達成的業務約定書確定。
3.破產清算年度報表或終結報表的審計除遵循《破產法》、《公司法》及《國有企業試行破產有關會計處理問題暫行規定外》,應關注賬目是否清楚,報表內容的真實性、完整性、准確性與合規性,還有破產清算過程中財產的處理、作價,債權清理中訴訟、催收、放棄及債務清償是否合法合規,有無流失或其他違紀違規違法問題以及投資人或債權人關注的其他問題。
《破產法》及《暫行規定》都是針對國有企業的,其他企業破產行為規范主要是依據《公司法》第八章,會計核算與審計監督方面不可能很具體。清算辦法多半依賴企業章程規定,而這些規定的規范性、公正性很難保證。因此,維護破產企業債權人合法權益還有待破產清演算法律法規及會計審計制度的健全與完善。

⑤ 企業破產清算時,無形資產(未申請專利)怎麼辦

可以用無形資產出資,但無形資產的比例不能超過70%,根據《中華人民共和版國公司法》、《公權司注冊資本登記管理規定》及中國證監會的有關規定,以無形資產出資時應當注意以下問題:(1)無形資產出資不得超過一定比例。公司設立時,貨幣出資金額不得低於注冊資本的百分之三十,即無形資產不得超過注冊資本的百分之七十。公司在申請發行上市時,最近一期末無形資產(扣除土地使用權、水面養殖權和采礦權等後)占凈資產的比例不高於20%。(2)無形資產出資形式有一定限制。即無形資產必須符合可以用貨幣估價和可以依法轉讓的要求,股東不得以信用、自然人姓名、商譽、特許經營權等作價出資。(3)涉及到以非專利技術出資的,應以法定方式向公司交付該技術以及公司在使用該技術上有無存在障礙。(4)涉及到以專利權和計算機軟體著作權出資的,應注意其剩餘保護年限及是否許可第三人使用的情況、對公司經營的影響。

⑥ 破產企業的土地使用權如何處理

企業破產、倒閉後,土地資產處置前,我們首先應該實地調查確認權屬,評估地價。對於國有劃撥土地的處置,可採用土地使用權出讓的方式進行處置,即破產企業清算組對土地資產(連同其它資產一起)進行拍賣或招標,其土地資產拍賣所得款項可首先用於職工安置。

土地出讓後,原破產企業的土地使用權即轉為受讓方,由國土部門辦理過戶手續,向受讓方核發《國家土地使用權證》。第二種處置方式是土地租賃,即新成立的股分制企業每的擬向地方政府交納土地租金。

(6)土地使用權出資的破產清算擴展閱讀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企業破產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明確:「清算組處理集體所有土地使用權,應當遵守相關法律規定。未辦理土地使用手續的集體所有土地使用權,應當在該集體范圍內轉讓。」

《土地管理法》第五十八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有關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報經原批准用地的人民政府或者有批准權的人民政府批准,可以收回國有土地使用權:

(一)為公共利益需要使用土地的;

(二)為實施城市規劃進行舊城區改建,需要調整使用土地的;

(三)土地出讓等有償使用合同約定的使用期限屆滿,土地使用者未申請續期或者申請續期未獲批準的;

(四)因單位撤銷、遷移等原因,停止使用原劃撥的國有土地的;

(五)公路、鐵路、機場、礦場等經核准報廢的。

閱讀全文

與土地使用權出資的破產清算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2019年公需科目知識產權考試答案 瀏覽:256
關於知識產權管理辦法 瀏覽:331
公共衛生服務培訓筆記 瀏覽:532
基層公共衛生服務技術題庫 瀏覽:497
中國城市老年體育公共服務體系的反思與重構 瀏覽:932
網路著作權的法定許可 瀏覽:640
工商局黨風廉政建設工作總結 瀏覽:325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可行性研究報告 瀏覽:428
投訴華爾街英語 瀏覽:202
榆次區公共衛生服務中心 瀏覽:990
申發明5G 瀏覽:815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協調會議記錄 瀏覽:94
版權貿易十一講 瀏覽:370
綜治辦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總結 瀏覽:903
知識產權局專業面試 瀏覽:75
馬鞍山市是哪個省的 瀏覽:447
馬鞍山市保安 瀏覽:253
股權轉讓樣本 瀏覽:716
工程管理保證書 瀏覽:198
社區矛盾糾紛排查匯報 瀏覽: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