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為什麼現在紅的綜藝節目全是從國外引進的版權
因為這兩年開始重視版權了唄、過去沒有所謂引進也不見得就是原創、只不過是想抄就抄罷了
B. 請問現在電視上出現的求職類節目如《職來職往》等這些節目是引進了國外的什麼節目版權嗎
職來職往是目前中國唯一一個輸出電視模板的節目,國內原創,由江蘇衛視和中國教育電視台合辦。
C. 引進國外節目版權對國內行業有何利弊
可以與中國改革開放聯系起來,同樣是引進外資(新的資金,新的回創意和新的管理答模式)就現階段,可以發現,中國的綜藝節目的發展是非常之快的,好節目,話題性節目層出不窮,綜藝節目相關產業的人才得到了快速成長,(就好像kfc對於中國的快餐業的意義),關於它的弊端,我想說,當你的利遠遠大於弊端的時候,就沒有必要去糾結它的弊端是什麼
D. 引進境外電影的具體操作程序
引進、播出境外電影、電視劇(電視動畫片)和其他境外電視節目的管理:
工作依據:
《廣播電視管理條例》(國務院令第228號)第三十九條
《境外電視節目引進、播出管理規定》(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令第42號)
工作程序:
⑴《用於電視台播放的境外電影、電視劇》工作程序:
具有國家下達引進指標的電視台將報批材料連同單位意見送省廣播電影電視局審核,再由省廣播電影電視局送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審批。
⑵《用於廣播電台、電視台播放的境外廣播電視節目》(綜藝、專題類)工作程序
一、省屬廣播電台、電視台,將報批材料連同單位意見送省廣播電影電視局審批。
二、各市廣播電台、電視台,將報批材料送本市廣播電視局加簽意見後,送省廣播電影電視局審批。
⑶ 報批材料包括:
引進境外影視劇(其他境外電視節目)申請表》、《引進合同》(中外文)、《版權證明》(中外文)、引進單位對節目內容的審查意見、具備完整的圖像、聲音、時碼的大1/2錄像帶一套、每集不少於300字的劇情梗概、與樣帶字幕一致的片頭、片尾中外文字幕。
⑷ 引進指標內影視劇和以衛星傳送方式引進其他境外電視節目的,省廣電局的審核時限為30個工作日,國家廣電總局的審批時限為30個工作日;引進「自審自播」境外影視劇的,省廣電總局的審批時限為30個工作日;引進境外其他電視節目的,省廣電局的審批時限為20個工作日。
E. 什麼叫做電視節目引進和版權購買之間的區別在哪裡
沒區別,兩種說法,引進的時候就已經購買了版權
F. 中國什麼綜藝節目的版權是來自國外
近年來國內娛樂綜藝節目做的風生水起,中國好聲音、爸爸去哪兒、非誠勿擾、奔跑吧內兄弟等等'不難發容現這些節目都是引進國外版權,反觀國內原創娛樂節目似乎缺乏爆點,印象中沒什麼對外輸出的節目。
1998年底
央視二套購買英國博彩娛樂節目《GOBINGO》,本土化為《幸運52》《開心辭典》。
2005年起
湖南衛視《超級女聲》險被英國節目《Pop Idol》告上法庭,給業界上了一堂節目版權普法課。
2007年
湖南衛視購買BBC節目,改造成《名聲大震》,引領國內購買海外節目模式潮流。
2010年初
江蘇衛視《非誠勿擾》風頭蓋過湖南衛視引進版權的同類節目《我們約會吧》。
2010年夏
《中國達人秀》的成功,讓這一年成為「版權模式啟蒙年」。
2012年夏
《中國好聲音》創造了電視節目模式商業價值的新標桿。
G. 外籍藝人不來華,在境外錄節目。 服務費是中國公司付給外國經紀公司。藝人需要繳納中國個人所得稅么
首先通常藝人是由經紀公司和商家幫著交稅
其次就是境外節目就是版權授權引進境外節目在國內製作出版發行這種,這種情況下算製作比如說引進外國節目,一定是外國電視台已經製作好的,在國內製作用國外素材的一般是在主持人或者記者很多國家拍攝完然後回到國內製作完成,在節目片尾就能看出來的
經紀公司給藝人的收入都是交稅後的部分
H. 目前國際上很多國家都在爭相引進熱門節目版權,大家有沒有發現日本和韓國好像從不引進國外節目,為何
就像為什呼籲大家支持國產一樣,電視節目這個主要倒不是經濟問題,主要是文化,不隨便版引進外國影視作權品對保護本土文化很重要,防止文化滲透(也可以說是文化侵蝕),文化滲透嚴重關繫到民族滅亡。像韓國日本這些國家在世界來說就是少數民族,很容易被文化滲透的,所以對這些關於文化的東西引進肯定更為慎重。進代表個人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