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物權的概念和特徵是什麼
概念:物權是指權利人依法對特定的物享有直接支配和排他的權利,包括所有權和他物權(用益物權和擔保物權)。或者說,指自然人、法人直接支配不動產或者動產的權利,包括所有權、用益物權和擔保物權。
特徵:
1、物權是支配權:物權是權利人直接支配的權利,即物權人可以依自己的意志就標的物直接行使權。
2、物權的構成體系:利,無須他人的意思或義務人的行為的介入。
3、物權是絕對權(對世權):物權的權利主體只有一個,權利人是特定的,義務人是不特定的第三人,且義務內容是不作為,即只要不侵犯物權人行使權利就履行義務,所以物權是一種絕對權。
4、物權是財產權:物權是一種具有物質內容的、直接體現為財產利益的權利,財產利益包括對物的利用、物的歸屬和就物的價值設立的擔保,與人身權相對。
5、物權的客體是物:物權的客體是物,且主要是有體物。
6、物權具有排他性:首先,物權的權利人可以對抗一切不特定的人,所以物權是一種對世權;其次,同一物上不許有內容不相容的物權並存(最典型的就是一個物上不可以有兩個所有權,但可以同時有一個所有權和幾個抵押權並存),即「一物一權」。
(1)留置物權的特徵擴展閱讀:
依物權的這種性質,它當然具有優先的效力和物上請求權。除此之外還有追及權,即認為物權的標的物不論輾轉歸於何人之手,都不能妨礙物權的行使,物權人可以向任何佔有其物的人主張其權利。
例如,甲的所有物被乙偷走後賣給了丙,丙再轉讓給了丁,甲仍然不喪失其所有權,有權向現在佔有其物的丁請求返還。但是多數學者認為,追及權應當包括在優先效力和物上請求權之中,而不必另列。
關於物權之間依性質可否並存,就一般情形而言,以佔有為內容的物權的排他性較強,這類物權大多不可以並存。具體的各類物權依性質是否可以並存,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幾種情況:
(1)用益物權與擔保物權:原則上這兩種物權可以同時存在於一物之上,例外的是以佔有為要件的質權、留置權與用益物權不能並存。
(2)用益物權與用益物權:不管其種類是否相同,一般都難以並存。但是地役權有時可以與其他用益物權並存。例如消極地役權以某種不作為,如不得興建高層建築,為其內容,可附存於已經設立地上權的土地上。再如,兩個通行權可共存於同一供役地上等。
(3)擔保物權與擔保物權一般都能夠並存:例外的是當事人有特別約定時不能並存,以佔有為要件的留置權等擔保物權之間不能並存。
物權受到侵害的,權利人可以通過和解、調解等途徑解決,也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物權的保護應當採取如下方式:
1、因物權的歸屬和內容發生爭議的,利害關系人可以請求確認權利。
2、被無權佔有人佔有不動產或者動產的,權利人可以請求返還原物;不能返還原物或者返還原物後仍有損失的,可以請求損害賠償。
3、造成不動產或者動產損毀的,權利人可以請求恢復原狀;不能恢復原狀或恢復原狀仍有損失的,可以請求損害賠償。
4、妨礙行使物權的,權利人可以請求排除妨害。
5、有可能危及行使物權的,權利人可以請求消除危險。
6、侵害物權,造成權利人損害的,權利人可以請求損害賠償。
上述物權保護方式,可以單獨適用,也可以根據權利被侵害的情形合並適用。
㈡ 留置權的性質是什麼
1、留置權具有物權性
首先,留置權是一種物權。留置權系以留置物為標的的權利,其效力直接及於留置物。當具備法定條件時,留置權人就可以排他地佔有,支配留置物,不僅得對抗債務人的返還請求,且得對抗一般第三人對留置物的權利主張,其次,留置權是一種擔保物權。留置權是以擔保債權受償為目的的物權,不同於用益物權,系以取得留置物的交換價值為主要內容的權利。故留置權體;現為一種價值權。當債務人不履行給付義務超過約定期限時,留置權人可以就留置物的交換價值優先受償。
2、留置權具有法定性
留置權是一種法定權利,依照法律規定而直接產生,不得依當事人的協議而設立。此為各國民法之通例。但在英美法中,在有些場合亦可依當事人的協議而成立留置權。留置權的法定性是其區別於債的其他擔保方式的一個重要特徵。如抵押權、保證,定金等均可依當事人的協議而成立。留置權的法定性,決定了在具備法律規定的條件時,留置權就當然成立,不受當事人的意志所左右。
3、留置權具有不可分性
不可分性是物權,特別是擔保物權的共性。留置權作為一種擔保物權,當然具有不可分性。所謂留置權的不可分性,是指留置權的效力就債權的全部及於留置物的全部。它實際上包含兩個方面的含義:一是留置權所擔保的是債權的全部,而非可分割的債權的一部分,二是留置權人可以對留置物的全部行使權利,而非可分割的留置物的一部分。所以,債權的分割及部分清償、留置物的分割等,均不影響留置權的效力。只要債權未受全部清償,留置權人就可以對留置物的全部行使權利,留置權的不可分性決定於留置權的效用。
4、留置權具有從屬性
留置權為擔保債權而設立,故留置權從屬於其所擔保的債權,它們之間形成主從關系:債權為主權利,留置權為從權利。這種從權利為從物權,而非債權。有人認為留置權為從債權,這是對留置權從屬性的誤解,無疑否定了留置權物權效力的本質屬性。留置權的從屬性表現在以下三點:第一,留置權的成立以主債權的成立為前提。這是留置權在成立上的屬性。留置權是債權人以佔有債務人的財產為其債權的擔保。因此,只有主債權成立,留置權才能成立。如主債權不成立或無效,則留置權當然不能成立,第二,留置權隨主債權的消滅而消滅。這是留置枚在消滅上的從屬性。當留置債所擔保的主債權消滅時,留置權也隨之消滅:如在主債權人放棄債權,債務人履行了全部債務,主債權的訴訟時效期間屆滿等情形下,留置權均歸於消滅;第三,留置權優先受償的范圍決定於債權的范圍。這是留置權在優先受償上的從屬性。就是說,留置權人只有在主債權的范圍內才享有優先受償權:一方面當留置物的價值大於主債權價值時,對於多餘部分,留置權人必須返還受債務人,不得用於清償其他債務。另一方面,當留置物的價值小於主債權價值時,對於不足部分,留置權人不存在優先受償權,與其他無擔保債權處於平等地位。
㈢ 留置權的法律特徵
債權人的債權與債權人佔有的財產須有牽連關系,才能成立留置權。此為各國立法之通例。然何為有牽連關系,各國立法及學說頗不一致,主要有債權與債權牽連說(請求權牽連說)和債權與物牽連說兩種主張。債權與債權牽連說認為,留置權人對於相對人的債權,與相對人對於留置權人請求交付標的物的債權,須產生於同一法律關系,為有牽連關系。
但是根據《物權法》相關規定(參見《物權法》第二百三十一條),企業之間的留置權不要求具備此要件。 在具備上述三個條件時。留置權一般即可成立。因而上述三個條件,被稱為留置權成立的積極條件。但如果存在妨礙留置權成立的情形,即使具備了上述三個條件,留置權仍不能成立。因而該條件被稱為留置權成立的消極條件。妨礙留置權成立的情形有以下幾項:其一,當事人約定排除留置權的適用。留置權是一種財產權,應當允許當事人約定排除其適用,其二,留置財產違反社會公共利益或社會公德,其三,留置財產與債權人所承擔的義務相抵觸。
留置權的權科留置權一經成立,債權人就成為留置權人,依法對留置物和債務人事有權利。留置權人的權利是留置權效力的最直接體現,是債權人得以實現其債權的根本保證。
㈣ 談一談法律上的各種留置及其特點
留置權具體有如下特徵:
(1)從屬性。留置權以擔保債權的目的而存在,因此,留置權為從屬於所擔保債權的從權利,具有從屬性。
(2)法定性。留置為法定擔保物權,具有法定性。留置權只能直接依照法律的規定發生,不能由當事人自由設定。我國《擔保法》第84條規定:「因保管合同、運輸合同、加工承攬合同發生的債權,債務人不履行債務的,債權人有留置權。法律規定可以留置的其他合同,適用前款規定。」《合同法》規定可以產生留置權的合同還有行紀合同和倉儲合同。
(3)不可抗性。留置權的不可分性表現為:一是留置權所擔保的是債權的全部,而不是部分。二是留置權的效力及於債權人所留置的全部留置財產,留置權人可以對留置財產的全部行使留置權,而不是部分。只要債權未受全部清償,留置權人就可以對全部留置財產行使權利,不受債權分割或者部分清償以及留置財產分割的影響。但是為公平起見,依據《物權法》第223條的規定,留置財產為可分物的,債權人留置的財產的價值應當相當於債務的金額,二不應留置其佔有的債務人的全部財產。
㈤ 留置的特點是什麼
留置權具體有如下特徵:
(1)從屬性。留置權以擔保債權的目的而存在,因此,留置權為從屬於所擔保債權的從權利,具有從屬性。
(2)法定性。留置為法定擔保物權,具有法定性。留置權只能直接依照法律的規定發生,不能由當事人自由設定。我國《擔保法》第84條規定:「因保管合同、運輸合同、加工承攬合同發生的債權,債務人不履行債務的,債權人有留置權。法律規定可以留置的其他合同,適用前款規定。」《合同法》規定可以產生留置權的合同還有行紀合同和倉儲合同。
(3)不可抗性。留置權的不可分性表現為:一是留置權所擔保的是債權的全部,而不是部分。二是留置權的效力及於債權人所留置的全部留置財產,留置權人可以對留置財產的全部行使留置權,而不是部分。只要債權未受全部清償,留置權人就可以對全部留置財產行使權利,不受債權分割或者部分清償以及留置財產分割的影響。但是為公平起見,依據《物權法》第223條的規定,留置財產為可分物的,債權人留置的財產的價值應當相當於債務的金額,二不應留置其佔有的債務人的全部財產。
㈥ 簡述留置的概念及特徵
留置權的概念和特徵 〔留置權〕指債權人依合同約定佔有債務人的動產,在債務人不回按照合同約答定的期限履行債務時,債權人得留置該動產,以作為債權擔保的的權利。 留置權的特徵: 1、留置權為法定擔保物權。 2、留置權為得發生二次效力的擔保物權。 3、留置權為動產擔保物權和轉移佔有的擔保物權。
㈦ 物權的特徵有哪些
物權是絕對權(對世權)
物權的權利主體只有一個,權利人是特定的,義務專人是不特定屬的第三人,且義務內容是不作為,即只要不侵犯物權人行使權利就履行義務,所以物權是一種絕對權。
物權是財產權
物權是一種具有物質內容的、直接體現為財產利益的權利,財產利益包括對物的利用、物的歸屬和就物的價值設立的擔保,與人身權相對。
物權的客體是物
物權的客體是物,且主要是有體物。
物權具有排他性
首先,物權的權利人可以對抗一切不特定的人,所以物權是一種對世權;其次,同一物上不許有內容不相容的物權並存(最典型的就是一個物上不可以有兩個所有權,但可以同時有一個所有權和幾個抵押權並存),即「一物一權」。(應該注意的是:在共有關繫上,只是幾個共有人共同享有一個所有權,並非是一物之上有幾個所有權。在擔保物權中,同一物之上可以設立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抵押權,但效力有先後次序的不同。因此,共有關系以及兩個以上抵押權的存在都與物權的排他性並不矛盾。)
(6)物權作為一種絕對權,必須具有公開性。因此物權必須要公示。
(7)物權設立採用法定主義。
(8)物權具有優先效力,又稱為物權的優先權。
㈧ 留置權概念及其特徵
你好,榆樹華圖教育為你解答
簡述留置權概念及其特徵。
答:留置權,是指債版務權人不履行到期債務時,債權人得留置其已經合法佔有的債務人的動產,並在一定條件下就該動產優先受償的權利。
留置權具有以下法律特徵:
1.留置權為擔保物權。
2.留置權為法定擔保物權。留置權依據法律的直接規定當然產生,而不是由當事人通過合同設立。
3.留置權為動產物權。留置權的客體以動產為限,不得留置不動產或者財產權利。
4.留置權為佔有擔保物權。留置權與動產質權一樣,為佔有擔保物權,以佔有標的物為成立和存續的要件。
5.留置權為二次效力的擔保物權。留置權人留置債務人的財產後,尚不能立即行使優先受償權,而是應給予債務人一個履行債務的寬限期,寬限期屆滿後,債務人仍不履行債務的,留置權人方可將留置財產變價,並從中優先得到清償。
㈨ 留置權的概念和特徵有哪些
簡述留置權概念及其特徵。
答:留置權,是指債務人不履行到期債務時,債權人得留置其已經合法佔有的債務人的動產,並在一定條件下就該動產優先受償的權利。
留置權具有以下法律特徵:
1.留置權為擔保物權。
2.留置權為法定擔保物權。留置權依據法律的直接規定當然產生,而不是由當事人通過合同設立。
3.留置權為動產物權。留置權的客體以動產為限,不得留置不動產或者財產權利。
4.留置權為佔有擔保物權。留置權與動產質權一樣,為佔有擔保物權,以佔有標的物為成立和存續的要件。
5.留置權為二次效力的擔保物權。留置權人留置債務人的財產後,尚不能立即行使優先受償權,而是應給予債務人一個履行債務的寬限期,寬限期屆滿後,債務人仍不履行債務的,留置權人方可將留置財產變價,並從中優先得到清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