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在辦理完畢土地證後會交上去嗎
辦理國有土地使用證須持土地批件、出讓合同(如果是轉讓來的還要持轉讓合同)、繳納出讓金及各種稅費的票據、法人證、法人身份證、營業執照(組織機構代碼證)等到土地申報發證機關申請登記。
如果要改變用途,需先補簽出讓合同,補交出讓金後再持上述證件辦理國有土地使用證(如果已辦理過土地使用證,還要將原證一並提供再申請變更國有土地使用證)。
B. 是不是先辦理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後再辦理國有土地使用證
您好,以出讓等有償使用方式取得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的,與國土部門簽訂出讓合同,足額繳納土地出讓金,才能申請土地登記,辦理土地使用證(不動產統一登記已啟動的地區辦理的是不動產證書)。
如能給出詳細信息,則可作出更為周詳的回答。
C. 有了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書怎麼辦國土證
一、辦理國土證
國有土地使用權登記的程序主要有以下幾個步驟:
(一版)由土地使用權人提出權申請,即由土地使用人在向有關登記機關提出登記申請時,提 交土地使用權登記申請書、土地使用權登記人的法定代表人的身份證明、個人身份 證明或者戶籍證明、土地使用權來源證明;
(二)由土地管理機關進行權屬審核,包括初審、公告、復審、批准登記等步驟;
(三)頒發土地使用權證書。
二、對於購房人來說沒有單獨的《土地使用權證》。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房地產管 理法》第六十二條規定:經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確定,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由一個部門統一負責房屋管理和土地管理工作的,可以製作、頒發統一的房地產權 證書,將房屋的所有權和該房屋佔用范圍內的土地使用權的確認和變更,分別載入房 因此,購房人買房後,只能拿到《房屋所有權證》,而不會取得《土地使用權證》。取得《房屋所有權證》就意味著消費者已經依據國家規定享有對該房屋的使用、佔有、收益、處分及他項權利(抵押權等)。
D. 土地出讓合同和土地證的權利人是否可以不一致法律依據是什麼
《土地登記規則》第十條規定:土地登記申請者申請土地使用權、所有權和土地他項權利登記,必須向土地管理部門提交下列文件資料:土地權屬來源證明;
出讓方式取得土地的,其土地權屬來源證明是土地出讓合同,如果合同上的人與申請人不一致,無法證明申請人有權取得土地。
E. 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出讓合同受讓人與土地使用證使用權人是否必須一致
原則上是的,特殊情況下,如聯合競買各自成立新公司,可與出讓人簽訂變更協議後,以新成立公司名義辦理土地使用權證,但前提是必須付清全部土地出讓金!!
F. 國有土地使用證與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有什麼區別
1、概念不同
《國有土地使用證》是證明土地使用者(單位或個人)使用國有土地的法律憑證,受法律保護。辦理對象主要是各類規劃區內的房改房和經濟適用房。
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指的是市、縣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門代表國家與土地使用者簽訂的關於城市國有土地使用權的權利和義務關系的合同。
2、特點不同
《土地使用證》是非常重要的物權,不按合同辦出《土地使用證》就是開發商違約和對業主「權利」的侵犯。《國有土地使用證》不僅是住宅不動產的物權的組成部分,而且是更重要的組成部分。
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具有以下特點:
第一,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是當事人之間設立、變更土地使用權法律關系的協議。
第二,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中的出讓方是特定的,必須是市、縣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門。
第三,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中的受讓方,一般為境內外的企業法人。第四,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是訂立土地使用權轉讓合同的前提條件。
(6)土地證和使用權出讓合同擴展閱讀:
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的訂立主要涉及訂立前提、訂立主體、訂立原則、訂立方式、訂立內容等幾個方面的問題,以下逐一述之。
(一)訂立前提
根據《城市房地產管理法》的有關規定,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的訂立必須符合如下前提條件:
一是必須有可供出讓的國有土地,在城市規劃區內的集體土地須經依法徵收轉為國有土地後方可出讓;二是必須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城市規劃和年度建設用地規劃;三是必須經有批准權的行政管理機關審批,方能由土地管理部門實施出讓。
(二)訂立主體
《城市房地產管理法》第14條第2款規定:「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由市、縣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門與土地使用者簽訂。」《城鎮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和轉讓暫行條例》第11條規定:「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應當按照平等、自願、有償的原則,由市、縣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門與土地使用者簽訂。」
由此可見,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的訂立主體,一方是市、縣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門,另一方是土地使用者(具體包括法人、非法人組織和自然人)。
(三)訂立原則
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作為一種兼具行政和私法雙重性質的合同,同時受到公法和私法雙重法律原則的約束,其既要遵循公平原則、自願原則、平等原則、合法原則、合意原則、等價有償原則、契約自由原則,又受到法律優先原則、法律保留原則、信賴保護原則、比例原則、公益原則等公法原則的約束。
(四)訂立方式
《城市房地產管理法》第12條第1款規定:「土地使用權出讓,可以採取拍賣、招標或者雙方協議的方式。」第14條第1款規定:「土地使用權出讓,應當簽訂書面出讓合同。」
由此可見,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必須採用書面形式。採用書面形式可以使出讓方和受讓方的權利義務明確具體,便於雙方履行合同,有利於減少和防止合同爭議糾紛的出現。
(五)訂立內容
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的訂立內容主要包括:
第一,土地使用權出讓金及其繳納方式和期限;
第二,出讓土地的用途、使用年限和條件;
第三,出讓的土地及其交付;
第四,出讓土地的開發利用;
第五,出讓土地使用權的轉讓、出租、抵押和作價出資;
第六,出讓土地使用權年限屆滿的處理;
第七,出讓土地滅失的處理;
第八,情事變更情況的處理;
第九,違約責任;
第十,爭議糾紛的解決;等等。
G. 有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怎麼辦土地使用證
這樣認為不對。兩者法律意義不同。法律出讓合同是土地出讓的協議,只是內雙方的意容思表示,只有履行後受讓人才能獲得土地的使用權。作為不動產土地使用權的所有和實現要經過不動產登記獲得土地使用權證,只有獲得土地使用權證,才真正獲得法律意義上的土地所有權,才真正完成出讓合同,是受人物權權。只有獲得土地使用權證,才能行使對該物的出質權、抵押權。一般地說臨時土地證不能抵押。但在有些地方可以限制性抵押,即只能用於本土地開發項目的抵押,有些地方不允許。
H. 土地出讓合同受讓人與土地證使用權人不一致
《土地登記規則》第十條規定:土地登記申請者申請土地使用權、所有權和土地專他項權利登記,必屬須向土地管理部門提交下列文件資料:土地權屬來源證明;
出讓方式取得土地的,其土地權屬來源證明是土地出讓合同,如果合同上的人與申請人不一致,無法證明申請人有權取得土地。
I. 土地證登記必須簽訂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出讓合同嗎
《土地登記辦法》第二十九條 依法以國有土地租賃方式取得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的,當事人應當持租賃合同和土地租金繳納憑證等相關證明材料,申請租賃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初始登記。只有1款哎,你確定是這個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