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集體土地使用權是否可以繼承
不存在所有權的繼承問題。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十條規定:「城市的土地屬於國家所有。農村和城市郊區的土地,除由法律規定屬於國家所有的以外,屬於集體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也屬於集體所有。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侵佔、買賣、出租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轉讓土地。」
這一規定充分說明,我國實行土地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和集體所有。任何組織或個人只能依法取得土地使用權,不可能取得所有權,所以也就不存在所有權的繼承問題。
(1)集體土地使用權可以兩證合一嗎擴展閱讀:
依據憲法,土地的所有權是不能轉讓的,土地的使用權可以依照法律的規定轉讓。土地管理法第六十三條規定: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的使用權不得出讓、轉讓或者出租用於非農業建設;但是,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並依法取得建設用地的企業,因破產、兼並等情形致使土地使用權依法發生轉移的除外。
《農村土地承包法》第五節 土地承包經營權的流轉
第三十二條通過家庭承包取得的土地承包經營權可以依法採取轉包、出租、互換、轉讓或者其他方式流轉。
第三十三條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應當遵循以下原則:
(一)平等協商、自願、有償,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強迫或者阻礙承包方進行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
(二)不得改變土地所有權的性質和土地的農業用途;
(三)流轉的期限不得超過承包期的剩餘期限;
(四)受讓方須有農業經營能力;
(五)在同等條件下,本集體經濟組織成員享有優先權。
第三十四條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的主體是承包方。承包方有權依法自主決定土地承包經營權是否流轉和流轉的方式。
第三十五條承包期內,發包方不得單方面解除承包合同,不得假借少數服從多數強迫承包方放棄或者變更土地承包經營權,不得以劃分「口糧田」和「責任田」等為由收回承包地搞招標承包,不得將承包地收回抵頂欠款。
Ⅱ 集體土地使用證是否能增加共有人
政策法規:土地登記規則(修正) 土地登記代理人 免費試聽課程 收藏本頁 2006/9/6 保存本文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房地產管理法》規定,為建立土地登記制度,維護土地的社會主義公有制,保障土地權利人的合法權益,特製定本規則。
第二條 土地登記是國家依法對國有土地使用權、集體土地所有權、集體土地使用權和土地他項權利的登記。
本規則所稱土地他項權利,是指土地使用權和土地所有權以外的土地權利,包括抵押權、承租權以及法律、行政法規規定需要登記的其他土地權利。
土地登記分為初始土地登記和變更土地登記。初始土地登記又稱總登記,是指在一定時間內,對轄區全部土地或者特定區域的土地進行的普遍登記;變更土地登記,是指初始土地登記以外的土地登記,包括土地使用權、所有權和土地他項權利設定登記,土地使用權、所有權和土地他項權利變更登記,名稱、地址和土地用途變更登記,注銷土地登記等。
第三條 國有土地使用者、集體土地所有者、集體土地使用者和土地他項權利者,必須依照本規則規定,申請土地登記。
申請土地登記,申請者可以授權委託代理人辦理。授權委託書應當載明委託事項和許可權。
依法登記的土地使用權、所有權和土地他項權利受法律保護,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侵犯。
第四條 土地登記以縣級行政區為單位組織進行。具體工作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門負責。
第五條 土地登記以宗地為基本單元。
擁有或者使用兩宗以上土地的土地使用者或土地所有者,應當分宗申請登記。
兩個以上土地使用者共同使用一宗土地的,應當分別申請登記。
跨縣級行政區使用土地的,應當分別向土地所在地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門申請登記。
第六條 土地登記依照下列程序進行:
(一)土地登記申請;
(二)地籍調查;
(三)權屬審核;
(四)注冊登記;
(五)頒發或者更換土地證書。
第七條 國家土地管理局主管全國的土地登記工作。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門主管本行政區域內的土地登記工作。
第二章 初始土地登記
第八條 初始土地登記,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發布通告。通告的主要內容包括:
(一)土地登記區的劃分;
(二)土地登記的期限;
(三)土地登記收件地點;
(四)土地登記申請者應當提交的有關證件;
(五)其他事項。
第九條 國有土地使用權由使用國有土地的單位及法定代表人或者使用國有土地的個人申請登記。
集體土地所有權由村民委員會或者農業集體經濟組織及法定代表人申請登記。
集體土地使用權由使用集體土地的單位及法定代表人或者使用集體土地的個人申請登記。
土地他項權利需要單獨申請的,由有關權利人申請登記。
第十條 土地登記申請者申請土地使用權、所有權和土地他項權利登記,必須向土地管理部門提交下列文件資料:
(一)土地登記申請書;
(二)單位、法定代表人證明,個人身份證明或者戶籍證明;
(三)土地權屬來源證明;
(四)地上附著物權屬證明。
委託代理人申請土地登記的,還應當提交授權委託書和代理人資格身份證明。
第十一條 申請土地登記,申請者須向土地管理部門領取土地登記申請書。
土地登記申請書應當載明下列基本事項,並由申請者簽名蓋章:
(一)申請者名稱、地址;
(二)土地座落、面積、用途、等級、價格;
(三)土地所有權、使用權和土地他項權利權屬來源證明;
(四)其他事項。
第十二條 土地管理部門接受土地登記申請者提交的申請書及權屬來源證明,應當在收件簿上載明名稱、頁數、件數,並給申請者開具收據。
第十三條 土地管理部門負責組織轄區內的地籍調查。地籍調查規程由國家土地管理局制定。
第十四條 土地管理部門應當根據地籍調查和土地定級估價成果,對土地權屬、面積、用途、等級、價格等逐宗進行全面審核,填寫土地登記審批表。
土地登記審批表以宗地為單位填寫。兩個以上土地使用者共同使用一宗土地的,應當分別填寫土地登記審批表。
第十五條 經土地管理部門審核,對認為符合登記要求的宗地予以公告。
公告的主要內容包括:
(一)土地使用者、所有者和土地他項權利者的名稱、地址;
(二)准予登記的土地權屬性質、面積、座落;
(三)土地使用者、所有者和土地他項權利者及其他土地權益有關者提出異議的期限、方式和受理機關;
(四)其他事項。
就提請看 http://www.examda.com/tddj/zixun/law/20060906/155650692.html
Ⅲ 集體土地使用證有什麼法律效力
集體土地使用證是依法辦理的證件,應當具有確認土地使用權的法律憑證。
1、國家依法實行土地登記發證制度。依法登記的土地所有權和土地使用權受法律保護,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侵犯;
2、土地使用證在中國是確認土地使用權的法律憑證;
3、中國的土地分為農民集體所有土地和國家所有土地,所以土地使用證也包括農民集體所有土地使用權證和國有土地使用權證。
(3)集體土地使用權可以兩證合一嗎擴展閱讀:
農村集體土地使用證的辦理:
1、申請
(1)由農村村民個人向所屬鄉鎮國土資源管理所提出申請,領取土地登記申請審批表。
(2)提交個人身份證或農村居民戶口簿復印件一份。
(3)土地權屬材料。
2、調查
由鄉鎮國土資源管理所對申請者的用地進行地籍調查、地籍測量、申請人現場指界、鄰宗地簽字蓋章,填寫地籍調查表,繪制宗地草圖。
3、審核
先由鄉鎮國土資源管理所進行審核,再報縣國土資源局審核,審核用地材料是否合法,用地界線是否無爭議,用地面積是否准確。
4、審批
經審核符合「用地面積清楚,界址准確,權屬合法,無爭議」原則的,可批准並進行張榜公布,在公布一個月內無單位或個人對其提出爭議的,由縣人民政府頒發集體土地使用證。
Ⅳ 土地使用權是集體的兩證合一上面有土地手續嗎
現在在農村頒發的《不動產登記證》屬於兩證合一,其登記的內容有宅基地使用權和房屋所有權。
Ⅳ 通過政府合法取得的集體土地使用權可以辦理房產證嗎
集體土地建房不能辦理房產證只能辦理《集體土地使用證》。
根據土地管理法相內關規定容,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使用權不得出讓、轉讓或出租用於非農業建設。而農村宅基地屬集體所有,村民對宅基地也只享有使用權,農民將房屋賣給城市居民的買賣行為不受法律的認可與保護,也就不能辦理土地使用證、房產證、契稅證等合法手續。
凡是以各種形式在集體土地上,違法違規進行開發建設或變相進行開發建設,沒有取得相關建設、規劃審批手續,並違法違規向土地所屬農村集體組織成員以外人員銷售的房屋都不予登記。同時,經市政府批准列入城中村改造范圍內的集體土地上房屋也不予登記,待改造完成並安置完畢後按國有土地上房屋進行登記。
Ⅵ 集體土地使用權糾紛,一地兩證,怎麼辦
首先進行行政處理,向國土局、縣級人民政府或者鄉級人民政府提出處理申請,只有對處理決定不服,才可以進行向法院起訴,訴訟時效為收到行政處理決定之日起30日。
注意:如果不經過行政處理而直接向法院起訴,法院不予受理。
屬於土地權屬爭議
一宗地兩個證的情況,後辦的證有效,由於土地局兩個證都收回去了,現在此宗地應該重新確權。
根據《土地權屬爭議調查處理辦法》的規定,
1.處理土地權屬爭議應當先由當事人協商解決;
2.協商解決不成的,由當事人向土地管理部門申請處理,土地管理部門應當先進行調解;
3.調解無效的,由人民政府作出處理決定;
4.當事人對有關人民政府的處理決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決定通知之日起30日內,向人民法院起訴。
5.在人民政府行政處理階段,土地權屬爭議處理的程序為:申請、受理、調查、調節和處理。
a.申請是當事人向土地管理部門提出要求處理土地權屬爭議的書面申請,是案件受理的前提;
b.受理是土地管理部門對深情地接受和立案,是處理程序程序的開始;
c.調查是查清案件事實的過程,是審理案件的重要階段;調查的目的就是弄清案件事實,調查中證據的取得:1)當事人提供,你可以提供個人證據有:原始土地租賃合同不光是你簽字的,還要有村裡簽字或者蓋章的,原始土地租賃費收據,其它的證人證據。
d.調解是自願基礎上的協商,是處理中的畢竟環節;
e.處理是為了解決土地權屬爭議所作出的處理決定,是對案件的處理結果。
法院處理完 以後可以重新確權,辦理新證。
Ⅶ 國有土地與集體土地共建能辦證嗎
跟你說的直白點
國有土地證的房子可以自由買賣,
集體土地使用證的不行。
這就是最大的區別了。
一般集體土地證的房子也不能貸款。
Ⅷ 政府可以對集體土地使用權進行確權嗎
政府可以對集體土地使用權進行確權。根據《關於農村集體土地確權登記發證的若干意內見》規定,農村集容體土地確權登記發證是對農村集體土地所有權和集體土地使用權等土地權利的確權登記發證。農村集體土地使用權包括宅基地使用權、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等。農村集體土地所有權確權登記發證要覆蓋到全部農村范圍內的集體土地,包括屬於農民集體所有的建設用地、農用地和未利用地,不得遺漏。
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土地登記辦法》、《土地權屬爭議調查處理辦法》、《確定土地所有權和使用權的若干規定》等有關法律政策文件以及地方性法規、規章的規定,本著尊重歷史、注重現實、有利生產生活、促進社會和諧穩定的原則,在全國土地調查成果以及年度土地利用變更調查成果基礎上,依法有序開展確權登記發證工作。
農村集體土地確權登記依據的文件資料包括:人民政府或者有關行政主管部門的批准文件、處理決定;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的調解書;人民法院生效的判決、裁定或者調解書;當事人之間依法達成的協議;履行指界程序形成的地籍調查表、土地權屬界線協議書等地籍調查成果;法律、法規等規定的其他文件等。
Ⅸ 集體土地使用權設定登記程序是什麼
一、申請
(一)申請人
集體土地使用者。
(二)申請時限應當在接到有批准權的地方人民政府批准用地文件或者農地使用合同簽訂之日起30日內申請集體土地使用權設定登記。
(三)申請人應提交的證明文件
(1)土地登記申請書。
(2)申請人身份證明。土地使用者是法人的,申請人提交單位法人證明(有的不需提交,如機關法人等)、土地登記法人代表身份證明書和法人代表的個人身份證或戶籍證明。
土地使用者是自然人的(也包括個體工商戶和農村承包經營戶),申請人提交個人身份證或戶籍證明。
不管土地使用者是法人還是自然人,凡是委託他人代理申請的,還須同時提交土地登記委託書和委託代理人的個人身份證。代理人為監護人的,不必再辦土地登記委託書,而須提交村委會或居委會開具的監護人證明。
(3)土地權屬來源證明。集體土地非農業建設用地使用者向土地登記機關提交的土地權屬來源證明為地方人民政府用地批准文件。
集體所有的「四荒」地使用者向土地登記機關提交的土地權屬來源證明為「四荒」地租賃合同或「四荒」地拍賣協議等。
(四)收件
二、地籍調查
三、權屬審核
主要審核以下內容:
(一)對申請人的審核
對集體土地使用權設定登記申請人的審核按照對土地登記申請人審核的一般步驟和要求進行,即申請人是自然人的,土地登記機關查驗其個人身份證或戶籍證明,並對其民事行為能力進行審查;申請人為法人或其他組織的,土地登記機關審查其法人資格證明、土地登記法人代表身份證明書和法人代表的個人身份證或戶籍證明;委託他人代理申請人,土地登記機關同時審查其土地登記委託書(監護人為監護人證明)和代理人的個人身份證或戶籍證明。
此外,土地登記機關還應重點審核以下兩方面的內容:
(1)設定集體土地使用權的宗地為集體土地非農業建設用地的,申請人應與地方人民政府用地批准文件規定的集體土地使用者一致。
設定集體土地使用權的宗地為集體所有的「四荒」地的,申請人應與「四荒」地租賃合同或「四荒」地拍賣協議中的集體土地使用者一致。
(2)集體土地住宅建設用地的使用者一般為本農民集體的成員,此外經批准也可以為城鎮非農業戶口居民,經批准回原籍落戶的職工、退伍軍人、離退休幹部以及回家鄉定居的華僑、港澳台同胞等。
集體土地非農業建設用地的使用者一般只能為本集體及其內部成員,包括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興辦的各類工業企業、商業企業、旅遊業、種植業、養殖業等企業,以及個體工商戶、農村承包經營戶等。但特殊情況例外,如全民所有制企業和城市集體所有制企業與農民集體舉辦的聯營企業。經批准,農民集體按照聯營協議將土地使用權作為聯營條件的,聯營企業可以獲得集體土地使用權;農民集體經濟組織的集體土地使用權以入股方式興辦鄉鎮企業和外商企業的,該企業可以獲得集體土地使用權等。
集體土地農業用地的使用者一般為本集體內部的成員,但特殊情況例外。
集體所有的「四荒」地使用者比較廣泛,可以為本村村民,也可以是有治理開發能力的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及其他組織或個人。
(二)對土地權屬來源文件的審核
土地登記人員對批准用地文件、「四荒」地租賃合同或「四荒」地拍賣協議進行審核。
批准用地文件的批准單位必須符合法律規定資格和批准用地許可權。
「四荒」地租賃合同或「四荒」地拍賣協議的甲方(出租方或拍賣方)必須是集體土地所有權人。
(三)對集體土地使用權期限的審核
租賃、拍賣「四荒」地使用權,最長不得超過50年。
(四)對拍賣「四荒」地使用權拍賣金支付情況的審核
通過拍賣方式取得「四荒」地使用權的「四荒」地使用者,應按「四荒」地拍賣協議支付拍賣金。
經過以上審核符合規定要求的,土地登記人員填寫《土地登記審批表》。
集體土地使用權設定登記涉及到土地使用權的變更,因此,集體土地使用權設定登記需要報人民政府批准,經人民政府批准後,方可進行注冊登記。
四、注冊登記
注冊登記包括兩部分的內容:一是在《土地登記卡》上注冊登記;二是根據《土地登記卡》填寫《土地歸戶卡》。
五、頒發證書
根據《土地登記卡》填制《集體土地使用證》,並由土地登記機關代表政府頒發給集體土地使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