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陝西省知識產權局的機構領導
局長:巨拴科,男,漢族,1960年4月出生,九三學社社員,1981年1月參加工作,法學碩士,管理學博士研究生畢業。歷任原陝西省科委副主任科員、主任科員、副處長,陝西省科學技術廳處長,安康市人民政府副市長。2014年10月,任陝西省知識產權局局長。十二屆全國政協委員,九三學社十二屆、十三屆中央委員會委員,省九屆政協委員,省十屆政協委員、常委,市一屆、二屆、三屆人大代表。負責局全面工作,分管局辦公室、西安專利代辦處工作 。
黨組副書記、副局長:楊行雲,男,漢族,1957年8月出生,中共黨員,1982年8月參加工作,高級工程師。歷任西北核技術研究所設備科長、處長、副總工程師。2001年8月任陝西省知識產權局副局長。2014年9月,任陝西省知識產權局黨組副書記、副局長。 分管局保護協調處、專利管理處工作,分管省知識產權服務中心工作 。
黨組成員、副局長:張連業,男,漢族,1969年9月出生,中共黨員,1995年7月參加工作,經濟學博士。歷任新華社陝西分社主任記者,陝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科教處處長,陝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綜合六處處長。2012年9月任陝西省知識產權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局新聞發言人。分管局法律事務處、規劃發展處、機關黨委工作,分管中國楊凌農業知識產權信息中心工作 。
紀檢組長:王小龍,男,漢族,1964年9月出生,中共黨員。1985年7月參加工作,2007年7月任省紀委、省監察廳駐省衛生廳紀檢組副組長、監察室主任,2011年4月任省知識產權局黨組成員、紀檢組長。負責紀檢監察工作,分管監察室 。
副巡視員:張生,男,漢族,1959年6月出生,中共黨員,1982年1月參加工作,歷任陝西鋼鐵研究所(陝西精密合金廠)研究室副主任、科研辦副主任,原陝西省專利管理局業務處主任科員、實施處副處長(主持工作),陝西省知識產權局專利產業化處副處長(主持工作),陝西省知識產權服務中心(原陝西省發明專利服務中心)主任,陝西省知識產權戰略制定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陝西省知識產權局直屬機關黨委副書記、政策法規處處長,2015年2月任陝西省知識產權局副巡視員 。
副巡視員:裴犁,男,漢族,1965年10月生。1984年9月入學入伍,歷任南京通信工程學院學員;61345部隊工程師、隊長、股長、營長、參謀長;61655部隊部隊長;61068部隊副部隊長;重慶通信學院研究生管理大隊大隊長。2015年4月任省知識產權局副巡視員,協助分管保護協調處工作 。
㈡ 開設知識產權專業有哪些院校 最新知識產權專業名單
知識復產權專業培養能在律師制事務所、專利事務所、商標事務所等從事商標代理、專利代理等專門知識產權事務,同時也能在公、檢、法等部門從事專門的知識產權司法審判及其他法律事務,或者在版權局、商標局、專利局、科技局等部門從事知識產權管理事務的知識產權專門人才。
目前開設該專業的學校有:中國人民大學、華東政法大學、中國計量大學、大連理工大學、華東理工大學、蘇州大學、浙江工業大學、浙江工商大學、銅陵學院、南昌大學、河南財經政法大學、中原工學院、湘潭大學、暨南大學、桂林電子科技大學、重慶交通大學、西南政法大學、蘭州理工大學、遼寧對外經貿學院、安陽工學院、武漢東湖學院、淮北師范大學信息學院、山東政法學院、保定學院、內蒙古財經大學、哈爾濱金融學院、石家莊學院、南京理工大學、杭州師范大學等。
㈢ 知識產權教育試點學校要做哪些工作
全國科學技術大會提出要建設創新型國家,而創新型國家的建設離不開教育內與知識產權制度容的支撐。 隨著人類社會步入知識經濟時代,知識產權的重要性已經凸現在社會的各個領域中。如何把知識產權教育廣泛深入到青少年中去,如何將培養創造創新能力與知識產權制度結合起來,為創新型國家儲備基石,這已經引起了有關部門、有關學校的重視,許多學校都開展了形式多樣的知識產權教育,有與小發明小創造結合,有與美術小製作結合,有與科技創新活動結合,也有與研究性課程結合,更有滲透到物理、化學、生物等課程教育中的。通過知識產權教育,部分學校學生與教職員工對知識產權的知曉率已達到90%以上,專利申請量逐年遞升,創新方案、創造成果、創意作品大量涌現,教師、學生的創新的意識、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得到了充分發揮和展現。這不僅使青少年樹立起尊重和保護創造成果的意識,也培養了青少年創新品質、創新思維和自主創新能力。
㈣ 全國設有知識產權專業研究生的有哪些大學
知識產權專業培養能在律師事務所、專利事務所、商標事務所等從事商標代理、專回利代理等專門知識產答權事務,同時也能在公、檢、法等部門從事專門的知識產權司法審判及其他法律事務,或者在版權局、商標局、專利局、科技局等部門從事知識產權管理事務的知識產權專門人才。
開設這個專業的大學有:
大連理工大學,中國計量學院[2] ,西北大學,大連理工大學、蘭州大學,蘇州大學,西南政法大學,重慶交通大學,華東政法大學,上海政法學院,山東政法學院,華南理工大學,暨南大學,重慶理工大學,廣東金融學院,南京理工大學,浙江工業大學,浙江工商大學,杭州師范大學, 南京工業大學,西南科技大學,河南財經政法大學,哈爾濱金融學院,湘潭大學,石家莊學院,保定學院,遼寧對外經貿學院,煙台大學,桂林電子科技大學,北京電影學院現代創意媒體學院,西南科技大學,宜賓學院等。
其中大連理工大學,中國計量學院[2] ,西北大學,大連理工大學、蘭州大學,蘇州大學,西南政法大學等可以培養相關研究生。
㈤ 全國八所知識產權碩士研究生培養學校
知識產權專業培養能在律師事務所、專利事務所、商標事務所等從事商標代理專、專利代理等專門知屬識產權事務,同時也能在公、檢、法等部門從事專門的知識產權司法審判及其他法律事務,或者在版權局、商標局、專利局、科技局等部門從事知識產權管理事務的知識產權專門人才。
開設這個專業的大學有:
大連理工大學,中國計量學院[2] ,西北大學,大連理工大學、蘭州大學,蘇州大學,西南政法大學,重慶交通大學,華東政法大學,上海政法學院,山東政法學院,華南理工大學,暨南大學,重慶理工大學,廣東金融學院,南京理工大學,浙江工業大學,浙江工商大學,杭州師范大學, 南京工業大學,西南科技大學,河南財經政法大學,哈爾濱金融學院,湘潭大學,石家莊學院,保定學院,遼寧對外經貿學院,煙台大學,桂林電子科技大學,北京電影學院現代創意媒體學院,西南科技大學,宜賓學院等。
其中大連理工大學,中國計量學院[2] ,西北大學,大連理工大學、蘭州大學,蘇州大學,西南政法大學等可以培養相關研究生。
㈥ 陝西省知識產權局的內設機構
根據上述職責,省知識產權局設5個內設機構:
(一)辦公室。
負責機關文秘、信息、機要、檔案、值班、保密、財務、資產管理以及重要會議的組織工作;負責機構編制、人事管理工作;負責知識產權培訓工作;負責離退休人員的管理工作。
(二)保護協調處。
組織協調全省保護知識產權的有關工作,推動全省保護知識產權工作體系建設;會同有關部門對全省重大經濟活動和科技項目的知識產權內容進行審查;調解專利糾紛、查處假冒專利行為;開展專利維權援助工作;指導各市、楊凌示範區專利行業執法工作;負責省知識產權協調領導小組辦公室日常工作。
(三)政策法規處。
負責草擬與《專利法》有關的地方性法規、規章,提出有關政策建議;組織實施全省知識產權戰略;組織開展知識產權軟科學研究;監督管理專利中介服務機構;研究國外知識產權發展動態,協調涉外知識產權事宜,參與知識產權涉外談判;負責專利工作的對外合作與交流;負責有關行政復議、行政應訴工作。
(四)專利管理處。
負責專利技術轉化實施工作;規范專利技術交易,指導和規范知識產權無形資產評估工作;負責進出口知識產權管理工作;指導各市、楊凌示範區以及院所、高校、企業知識產權工作;指導全省知識產權試點示範工作。
(五)規劃發展處。
組織制訂全省專利工作規劃和年度計劃;制訂專利信息發展規劃,負責全省專利信息公共服務體系建設;負責專利信息的統計分析、跟蹤服務;組織開展知識產權宣傳教育工作。
機關黨委負責機關和所屬單位的黨群工作。
紀檢組、監察室按有關規定設置。
㈦ 陝西省知識產權局的介紹
陝西省知識產權局是根據《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印發〈陝西省人民政府機構改革方案〉的通知》(廳字〔2008〕23號)而設立的,為省政府直屬機構。
㈧ 全國青少年知識產權教育試點學校有多少個
好像是30所試點學校
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
北京市昌平區南邵中學
天津市實驗小學
天津市濱海新區漢沽第九中學
河北省石家莊市第九中學
遼寧省鳳城市第一中學
吉林省第二實驗學校
黑龍江省哈爾濱市繼紅小學
同濟大學附屬七一中學
上海市七寶中學
江蘇省江陰市華士實驗中學
浙江省杭州市艮山中學
福建省廈門第六中學
福建省福州第三中學
山東省濟南市歷城第二中學
山東省濟南市經十一路小學
河南省第二實驗中學
湖南省長沙市長郡芙蓉中學
廣東省佛山市南海區九江鎮初級中學
廣東省佛山市順德區李偉強職業技術學校
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濱湖路小學
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第二中學
海南省海南華僑中學
重慶市兼善中學
四川省成都市雙慶中學校
雲南省昆明市官渡區第五中學
西安交通大學附屬中學
西北師范大學附屬中學
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一中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二師華山中學
詳情你可以關注小象知識產權服務平台,知識產權的宣傳者!!
㈨ 知識產權教育試點學校要做哪些工作
您好,加強知識產權文化建設,加大青少年知識產權教育和意識培養工作力度,專是黨中央國務院對知屬識產權工作提出的明確要求。各試點示範學校不斷探索知識產權教育的新理念新思路新方法,除開設知識產權示範課外,還結合自身特色。
據悉,為了解決當前中小學知識產權教育普及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國家知識產權局將聯合教育部門加強頂層設計,研究出台專門的政策文件對地方提供指導,推動將知識產權教育納入中小學課程體系。同時加強信息化建設,搭建全國中小學知識產權教育培訓平台,開發共享知識產權教學視頻、課件,探索建立全國中小學知識產權師資人才資料庫,按年級、分階段、按課時改編或編寫教材,並譯制少數民族語言教材在各區域推廣,通過不同形式的活動將知識產權教育貫穿其中,真正讓知識產權意識深入學生心中。
如能給出詳細信息,則可作出更為周詳的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