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電視上的新聞類節目有版權嗎,可否上傳到網上播放
您好!所有電視節目都有版權,但擅自上傳到網上是否屬於侵權還需考慮具體用途,著作權法規定了權利的限制,符合以下情形的屬於著作權的合理使用,不屬於侵權。
《著作權法》第二十二條在下列情況下使用作品,可以不經著作權人許可,不向其支付報酬,但應當指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稱,並且不得侵犯著作權人依照本法享有的其他權利:
(一)為個人學習、研究或者欣賞,使用他人已經發表的作品;
(二)為介紹、評論某一作品或者說明某一問題,在作品中適當引用他人已經發表的作品;
(三)為報道時事新聞,在報紙、期刊、廣播電台、電視台等媒體中不可避免地再現或者引用已經發表的作品;
(四)報紙、期刊、廣播電台、電視台等媒體刊登或者播放其他報紙、期刊、廣播電台、電視台等媒體已經發表的關於政治、經濟、宗教問題的時事性文章,但作者聲明不許刊登、播放的除外;
(五)報紙、期刊、廣播電台、電視台等媒體刊登或者播放在公眾集會上發表的講話,但作者聲明不許刊登、播放的除外;
(六)為學校課堂教學或者科學研究,翻譯或者少量復制已經發表的作品,供教學或者科研人員使用,但不得出版發行;
(七)國家機關為執行公務在合理范圍內使用已經發表的作品;
(八)圖書館、檔案館、紀念館、博物館、美術館等為陳列或者保存版本的需要,復制本館收藏的作品;
(九)免費表演已經發表的作品,該表演未向公眾收取費用,也未向表演者支付報酬;
(十)對設置或者陳列在室外公共場所的藝術作品進行臨摹、繪畫、攝影、錄像;
(十一)將中國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已經發表的以漢語言文字創作的作品翻譯成少數民族語言文字作品在國內出版發行;
(十二)將已經發表的作品改成盲文出版。
前款規定適用於對出版者、表演者、錄音錄像製作者、廣播電台、電視台的權利的限制。
如能提出進一步詳細的信息,則可提供更加准確的法律意見。
B. 廣電總局禁止無證美劇網上傳播會給我們帶來哪些影響
據人民網報道,各大視頻網站在如今已經成了網友在線收看美劇、日韓劇的「捷徑」,也造就了不少在內地擁有超高人氣的海外明星。不過,影視劇品種豐富、內容新鮮的各大視頻網站的逍遙日子,隨著國家廣電總局日前出台的《關於加強互聯網視聽節目內容管理的通知》而走到了盡頭。《通知》中明確規定,「未取得許可證的電影、電視劇、動畫片、理論文獻影視片,一律不得在互聯網上傳播」。 眾所周知,當今社會生活是快節奏的,人們追求的是方便快捷,所以快餐文化,互聯網給人們帶來了極大的方便,特別是互聯網它使人們在最短的時間內獲取最新最快最多的信息,凡事都有兩面性,互聯網的這一優勢也被少數人利用,傳播一些淫穢色情或是非法的內容,對人們的身心健康產生不利影響。政府曾一度在創建文明網站的活動中做了 不少的「功課」,讓人們意識到文明上網的重要性。 時至今日,廣電總局出台了《通知》,無「出生證」的外劇禁止在網上傳播,也引來網友的一片熱議,有人支持有人反對,有人說為了國家法制健全,願意忍痛割愛,有人也抱怨要等到猴年馬月才能看到自己喜歡的美日電影,而且天線視頻的雷小姐告訴記者(人民網),網路上目前傳播的影視劇一部分是有版權的,而另一部分是沒版權的,其中,美劇、日韓劇和台灣地區的影視劇大多屬「無證」播放,真若實施中國人看的電影不知道要落後幾年呢。真可謂是有人歡喜有人憂。 從周圍人來看,每天在線或是下載的境外影視作品的數量還是很大的,很多人都是因網路的快捷而選擇了它。如果一旦實行許可證制,網路經銷商會有很大損失,網民也會有很大的損失,最起碼是不能很快的甚至是看不到自己喜歡的影視作品了。 當然,這一通知的出台,表明了國家整治網路文化的又一次決心,在廣播、電視、網路三大媒體 競爭日益激烈的今天,這一政策的出台,電視定會歡呼雀躍了,境外的電影在電視上播放後,獲得了許可證才可以在網上播放,廣電總局的這步棋走的對還是不對呢?網路的資源共享的作用還能淋漓盡致的發揮出來嗎?會不會比電視還要滯後呢? 規范網路,無可非議。但是在沒有徵求人民意見的前提下,出台這一政策,就像是平地里的一聲雷,讓人措手不及。不過,政策出台後就是要讓人們進行討論的,也是需要實踐檢驗的,其實人們也不用過於悲觀,許可證制,並不意味著,網民看不到喜歡的境外作品了,而是看到的速度因審查而減慢了。它到底合不合適,到底能不能順利的實施下去,我們還需要試目以待。中評社 李帥
C. 請問國內數字電視運營商在為提供一些影視節目應當使用哪一類版權呢(信息網路傳播權或數字電視播映權
只能說這一塊的法律還沒有健全起來
IPTV屬於電信范疇,數字電視屬於廣電范疇,所以在以後IPTV真正開始與數字電視進行競爭的時候,必然數字電視更有版權上的優勢,因為影視出版與廣電有著更為密切的關系。
IPTV運營商以後應該會支付更多的版權費用。
但是我個人認為IPTV的優勢不在此(節目源),而是在更大的交互性以及新業務的增值收入
D. 電視上的新聞類節目有版權嗎,可否上傳到網上播放
有的 所有電視節目都有版權 未經許可擅自轉載都屬於侵權 如果還有問題可以留下聯系方式,我工作日回復你
E. 網路視頻傳播和再剪輯的版權糾紛,如何判定是否侵權
對於網路上網路視頻傳播和再剪輯的視頻,如果沒有經過著作權擁有人的同意或者是授權的話,擅自出版是構成侵權的。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第四十條錄音錄像製作者使用他人作品製作錄音錄像製品,應當取得著作權人許可,並支付報酬。
錄音錄像製作者使用改編、翻譯、注釋、整理已有作品而產生的作品,應當取得改編、翻譯、注釋、整理作品的著作權人和原作品著作權人許可,並支付報酬。
錄音製作者使用他人已經合法錄制為錄音製品的音樂作品製作錄音製品,可以不經著作權人許可,但應當按照規定支付報酬;著作權人聲明不許使用的不得使用。
第四十一條錄音錄像製作者製作錄音錄像製品,應當同表演者訂立合同,並支付報酬。
第四十二條錄音錄像製作者對其製作的錄音錄像製品,享有許可他人復制、發行、出租、通過信息網路向公眾傳播並獲得報酬的權利;權利的保護期為五十年,截止於該製品首次製作完成後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
被許可人復制、發行、通過信息網路向公眾傳播錄音錄像製品,還應當取得著作權人、表演者許可,並支付報酬。
(5)網路傳播對電視節目版權影響擴展閱讀:
侵犯著作權的行為,須具備以下三個條件:
1、有侵權的事實即行為人未經著作權人許可,不按著作權法規定的使用條件,擅自使用著作權人的作品,以及表演、音像製品和廣播電視節目。著作權侵權行為,既沒有徵得作者和其他著作權人同意,也不屬於合理使用和法定使用的情形,這是對作品的擅自使用,因而是一種違反著作權法的行為。
這種侵權行為既可能是對他人的著作人身權造成了損害,也可能對他人的著作財產權造成損害,還可能同時損害他人的著作人身權和財產權。如非法復制他人作品可能只侵害了他人的著作財產權,而假冒他人作品,則往往同時侵害了他人的著作人身權和財產權。
2、行為具有違法性著作權是一種絕對權,任何人都負責有不能侵犯該項權利的不作為義務。他人在使用著作權作品時必須遵守著作權法及其他法律有關規定,如果行為人違反了法律的規定,其行為即具有違法性。至於不受我國著作權法保護的作品、未能取得著作權的作品,或者是已進入公有領域的「作品」,其他人在使用時不存在侵權問題。
3、行為人主觀有過錯所謂過錯,是指侵權人對其侵權行為及其後果所抱的心理狀態,包括故意和過失兩種形式。侵犯著作權的行為,絕大多數是故意的;也有少數既可以由故意構成,也可以由過失構成。
區分過錯的形式,在確定侵權人的法律責任時有一定的意義。一般說來,故意侵權行為所應承擔的法律責任重於過失侵權行為所應承擔的法律責任。
F. 影視作品的傳播及其版權的行使
影院放映、電視台播放和音像製品出版,是影視作品在傳統領域傳播的三大主要途徑。電影的發行如同製作一樣,同樣需要取得國務院電影行政主管部門頒發的《電影發行經營許可證》。下面八戒知識產權就來和您一起探討影視作品傳播及其版權的行使的知識。影視作品傳播電影的發行,主要是由電影版權人委託具有相關資質的電影發行公司或者自行通過電影院線向所屬影院進行發行放映的。從版權的行使來說,主要使用了電影的放映權。電視台播放影視作品使用的是影視作品的廣播權,但是權利人在進行轉讓或者許可使用作品時,一般都直接註明電視播映權,而不使用法律規定的廣播權。這樣以具體的使用方式界定授權范圍,更加明確和確定。音像製品出版使用的是影視作品的復制權和發行權,權利人進行授權時,也會明確將該兩項權利的使用界定在音像製品出版的范圍之內。影視作品的傳播方式已不再局限於影院放映、電視播映和音像出版,網路視頻、數字電視、手機等數字終端成為新興的影視作品傳播途徑。通過互聯網路傳播影視作品,在傳播方式上,除了有直接以網路內容提供商(ICP)的身份直接提供影視作品之外,還有視頻分享網站、P2P軟體傳播、FTP區域網資源分享等傳播影視作品的方式。在這後幾種網路傳播方式中,都是以網路服務服務商(ISP)提供網路平台或技術,並不直接提供影視作品內容,而是由廣大用戶自行上傳、下載包含影視作品在內的各類節目內容,實現資源共享的。這些都屬於我國《版權法》和《信息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中規定的信息網路傳播權,即:以有線或者無線的方式向公眾提供作品、表演或者錄音錄像製品,使公眾可以在其個人選定的時間和地點獲得作品、表演或者錄音錄像製品的權利。
G. 新媒體時代的傳播對電視節目製作的影響
人類的信息傳播經過了四個時代,語言,文字,無線電,互聯網!
這四個大時代也代表了人類文明的進程和歷史的發展!
但是從歷史的角度來看,是一個復雜,艱辛而又漫長的過程!
任何新媒體的出現都要經歷過度時期和更替時代!
特別是互聯媒體飛速發展的今天,信息化時代的爆發,信息的高速智能化和全球化,是任何一個時代都不能逾越的!
當然以無線電為基礎的電視媒體也經不起考驗!
當初電視機的發明,全球科學家曾經預言,電視機的出現是劃時代的,任何科技也代替不了!
可是電視機大行其道的時候,互聯媒體的誕生給了科學家當頭一棒,因為電視媒體的內容是固化的,是單向傳輸的,人們對它的信息是被動的,而不像互聯媒體,是互動的!
所以在這樣一個基礎上,多媒體的出現,終究會代替電視的,也就是代替電視機的,只是結果不同罷了!
因為電視媒體的製作成本和傳輸性質已經決定了他的發展!
欣慰的是我們電視媒體的工作者已經看到了這一點!通過功能化和概念化的流媒體電視和多媒體電視的發展,已經給電視行業注入了活力!
今後的電視一定是在互動媒體和個人媒體之間的競爭和發展,
有著一日,電腦的多媒體也會被個人媒體所取代,這是歷史發展和科技發展的潮流,任何人都無法阻擋的!
光腦的鋒芒初現,已經點亮了新科技的火炬,不久的將來,個人媒體的全球化勢在必行,地球村也會是一個古老的話題!(未經本人許可,不得轉載,請自重)
H. 把電視台正在播放的節目錄制並保存下來從版權方面來看是否合法
個人欣賞 並且沒有傳播和盈利 應該都不違法的。如果你傳播而且通過傳播盈利就是違法的
I. 電視劇網路傳播版權能否向個人出售是否合法
您說的版權是一個非常寬泛的概念,法律上稱之為著作權。著作權內容回有很多,署名權答等人身權利是不能出售的,是原作者專有的。
復制權、信息網路傳播權等可以轉讓,您說的應該是信息網路傳播權的轉讓吧。這個是可以向任何人轉讓的,沒有對個人還是集體的限制,只要轉讓人合法享有此作品的信息網路傳播權即可。如何處分是權利人的自由。
J. 視頻節目 的版權問題
這是屬來於侵權的,自因為電視節目的版權屬於電視台,你侵犯了其信息網路傳播權。如果你只是截取一段自己保存,應該就算合理使用。甚至你發給自己親友看,電視台估計也不會告你侵權,呵呵,雖然嚴格來講是不行的。
總的原則就是,你不要形成一種向大眾傳播的行為。否則,即便你聲明「僅用於交流。。。」也不能免責,因為你應該知道這是侵權行為。
另外多說兩句:你同意了他人(比如電視台)的采訪,那麼等於你同意對方以正常的形式利用你的講話,比如製作節目播出。但是對方也不能利用你的講話做其他的用途。因為你的講話也是有著作權的,可能屬於「口述作品」。又比如你要是朗誦了一首古詩,那麼你就擁有「表演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