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雨傘的知識產權利用與保護方案
一、指導思想
二、基本原則
三、實施目標
四、工作任務與措施
(一)推動科技經濟發展,創造自主知識產權。
(二)加強引導培育,促進知識產權運用。
(三)加強知識產權保護,規范市場秩序。
(四)強化知識產權宏觀管理,營造良好內部環境。
(五)加強知識產權服務體系建設,提升服務水平。
2. 有哪些維護知識產權的措施
主要有三大方面:
一 專利管理戰略:
1.吸收專利管理人才,建立專利管理部門;內2.制訂專容利管理制度,規范專利管理行為;3.完善專利檔案,跟蹤專利動態;4.組織專利申報,引進保護措施;5.提出專利保護訴訟,進行專利訴訟抗辯。
二 專利申請戰略:保護自己的發明創造,佔領市場。
三 專利保護戰略: 1.專利未報,保密先行;2.產品未銷,專利先有;3.市場未明,防禦先做;4.合同未簽;文獻先查;5.訴訟未提,漏洞先補;6.官司未應,無效先得;7.銷路未衰,技改先出;8.廣告未出,外觀先遞;10.麻煩未出,律師先請。
3. 創意或策劃方案的知識產權如何保護
從立法上抄解決這一問題的最佳思路是制訂單行的專有技術保護法,作為知識產權法的重要組成部分,這既可以解決現已呈現的問題,也有利於知識產權法律制度系統的完美。另外,鑒於作為商業秘密進行保護所面臨的理論艱苦重要來自對其權利主體的限制,建議在專有技術保護的立法中,將專有技術的權利主體擴大到個人,只有這樣,才幹給予專有技術的開發人(包含企業策劃方案的開發人,也即策劃人)以更充足、更有效的法律保護。
4. 知識產權條件保障措施指的是什麼
您好,知識產權復面臨侵害制時,可適用保障措施。保障措施是指當不可預見的發展導致一產品的進口數量增加,以致對生產同類或直接競爭產品的國內產業造成嚴重損害或嚴重損害威脅時,進口成員方可以在非歧視原則的基礎上對該產品的進口實施限制。
實施保障措施時,應當具備以下條件:
1.進口急增。協議規定的進口急增,是指進口產品的數量急增,包括「相對增加」與「絕對增加」。絕對增加是進口產品的數量的實際增長,而相對增加是相對於進口國國內生產總量而言,進口產品的市場份額的增加;並且,實際進口量不一定發生改變。
2.進口急增原因。進口急增的原因乃為《1994年GATT》所規定的「意外情形」和「進口成員承擔WTO義務結果」;
3.進口急增後果。進口急增的後果是,給進口國國內產業造成嚴重損害或嚴重損害威脅
如能給出詳細信息,則可作出更為周詳的回答。
5. 如何加強知識產權管理的措施
一、重視技術研發,不斷開發適應市場和客戶的新產品。
通過設立技術中心和研發機構,加大技術開發投入力度,增強自主創新能力;企業要對研發資金有一定的保障和投入,才能確保對工藝設備和關鍵共性技術的自主研發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努力形成自主的知識產權和核心技術。
二、實施技術標准戰略,著力提高品牌的技術附加值和質量水平。
作為衡量一個國家生產能力的重要指標,標准在規范質量水平、引導技術發展上舉足輕重,沒有好的標准就不可能有好的產品。
三、實施品牌戰略,完善企業專利、商標管理制度建設,建立有效的人才激勵機制。
加強人才隊伍建設,健全品牌建設的人才支撐體系。進一步完善人才政策,通過培養、引進和聘請品牌經營、技術創新等方面的高級人才;把品牌知識、品牌經營作為企業長遠發展的戰略目標,增強企業經營者品牌意識,充分發揮專業人才在品牌創造、品牌經營、品牌提升方面的重要作用;通過與大專院校和有關機構組織合作,開展以品牌知識、品牌經營和相關法律法規等方面的培訓,提高企業創牌能力和品牌運作水平。同時,企業要通過公司戰略會議的形式將實施品牌戰略作為公司的重要決議,在各個部門貫徹執行下去;通過建立專利、商標管理制度,開展自主創新、產品研發重構知識產權優勢,全部鞏固與保護自身的無形資產。
請參考:http://www.mofcom.gov.cn/article/resume/n/201608/20160801369627.shtml
6. 知識產權的保護包括哪些措施
知識產權的保護措施主要有三大方面:
一 專利管理戰略:
吸收專利管理人才,建立專利管理部門。
制訂專利管理制度,規范專利管理行為。
完善專利檔案,跟蹤專利動態。
組織專利申報,引進保護措施。
提出專利保護訴訟,進行專利訴訟抗辯。
二 專利申請戰略:保護自己的發明創造,佔領市場。
三 專利保護戰略:
專利未報,保密先行。
產品未銷,專利先有。
市場未明,防禦先做。
合同未簽;文獻先查。
訴訟未提,漏洞先補。
官司未應,無效先得。
銷路未衰,技改先出。
廣告未出,外觀先遞。
10.麻煩未出,律師先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