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知識產權 > 質權人處置質押物

質權人處置質押物

發布時間:2021-07-05 23:52:23

1. 質權人可以自行拍賣質押物嗎

在有限的情況下抄,可以:

物權法》

第二百一十六條
因不能歸責於質權人的事由可能使質押財產毀損或者價值明顯減少,足以危害質權人權利的,質權人有權要求出質人提供相應的擔保;出質人不提供的,質權人可以拍賣、變賣質押財產,並與出質人通過協議將拍賣、變賣所得的價款提前清償債務或者提存。

2. 在什麼情況下質押權人可以自行處分質物

質權人不能在不與出質人溝通的情況下處置質物財產,而且質權人有義務妥善保管質押財產,但是有以下兩種情況:

1、因不能歸責於質權人的事由可能使質押財產毀損或者價值明顯減少,足以危害質權人權利的,質權人有權要求出質人提供相應的擔保;出質人不提供的,質權人可以拍賣、變賣質押財產,並與出質人通過協議將拍賣、變賣所得的價款提前清償債務或者提存。

2、債務人履行債務或者出質人提前清償所擔保的債權的,質權人應當返還質押財產。債務人不履行到期債務或者發生當事人約定的實現質權的情形,質權人可以與出質人協議以質押財產折價,也可以就拍賣、變賣質押財產所得的價款優先受償。質押財產折價或者變賣的,應當參照市場價格。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第二百一十六條、第二百一十九條。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第二百一十四條質權人在質權存續期間,未經出質人同意,擅自使用、處分質押財產,給出質人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第二百一十五條質權人負有妥善保管質押財產的義務;因保管不善致使質押財產毀損、滅失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質權人的行為可能使質押財產毀損、滅失的,出質人可以要求質權人將質押財產提存,或者要求提前清償債務並返還質押財產。

(2)質權人處置質押物擴展閱讀:

質權獨有的特徵是:

(1)質權的標的物只能是動產和權利,而不能是不動產。

(2)質權是以債權人佔有質物為要件的擔保物權。質權以出質人移交質押的財產佔有為成立要件,也以債權人佔有質押財產為存續要件,質權人將質物返還於出質人後,以其質權對抗第三人,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注意:質押與抵押的最根本的區別是是否轉移佔有。質押為轉移佔有的擔保物權,而抵押為不轉移佔有的擔保。)

質押是指為了擔保債權的履行,債務人或第三人將其動產移交債權人佔有,當債務人不履行債務時,債權人有就其所佔有的動產或權利優先受償的權利。

3. 質權人的權利有哪些,質押物質押期間毀損怎麼辦

質權人負有妥善保管質物的義務.因保管不善致使質物滅失或毀損的,質權人應當承擔民事責任. 擔保法第69條 即質押期間質物的滅失風險為出質人承擔,在質權人保管不善的情況下滅失的才由質權人承擔責任.

4. 質權人可以將質押物進行抵押

質押也稱質權,就是債務人或第三人將其動產移交債權人佔有,將該專動產作為債權的擔保,屬當債務人不履行債務時,債權人有權依法就該動產賣得價金優先受償。
質押是指債務人或第三人將其特定財產移交給債權人佔有、作為債權的擔保,在債務人不履行債務時,債權人有權依法以該財產折價或拍賣、變賣該財產的價金優先受償的物權。

5. 質權人可以隨便使用質押物嗎

我國《物權法》第214條規定:「質權人在質權存續期間,未經出質人同意,擅自使用、處分質押財產,給出質人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由此可見,未經出質人同意,質權人不能隨便使用質押物。

6. 質權人可直接處理質押物嗎

不能。
《擔保法》第七十一條債務履行期屆滿債務人履行債務的,或者出質人版提前權清償所擔保的債權的,質權人應當返還質物。
債務履行期屆滿質權人未受清償的,可以與出質人協議以質物折價,也可以依法拍賣、變賣質物。
質物折價或者拍賣、變賣後,其價款超過債權數額的部分歸出質人所有,不足部分由債務人清償。
《擔保法》司法解釋:
第九十三條:質權人在質權存續期間,未經出質人同意,擅自使用、出租、處分質物,因此給出質人造成損失的,由質權人承擔賠償責任。
所以質權人無權在質押期間處分質押物,質押期滿後,債務人沒有履行債務的,質權人可以依法拍賣、變賣,以所得款項彌補損失。

7. 質權人可以拍賣質物嗎還是必須經過法院請給予詳細解釋與法條

《物權法》對抵押權和質權的實現方式予以差別化規范,質權人無需與質押人協商以拍賣、變賣所得價款優先受償,也不負擔請求人民法院拍賣、變賣質押財產的義務。

《物權法》第195條規定「債務人不履行到期債務或者發生當事人約定的實現抵押權的情形,抵押權人可以與抵押人協議以抵押財產折價或者以拍賣、變賣該抵押財產所得的價款優先受償;抵押權人與抵押人未就抵押權實現方式達成協議的,抵押權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拍賣、變賣抵押財產」。

根據文義解釋,只有在經雙方協商一致的情形下,抵押權人才能不經法院而直接以拍賣、變賣所得價款優先受償,否則,抵押權人只能請求人民法院拍賣、變賣抵押財產。

《物權法》第219條規定「債務人不履行到期債務或者發生當事人約定的實現質權的情形,質權人可以與出質人協議以質押財產折價,也可以就拍賣、變賣質押財產所得的價款優先受償」。

根據文義解釋,雙方協商一致並不是質權人以拍賣、變賣所得價款優先受償的前提條件,同時,質權人並不負擔請求人民法院拍賣、變賣質押財產的義務。

(7)質權人處置質押物擴展閱讀

重慶市高級人民法院曾發布《重慶市高級人民法院關於實現擔保物權特別程序若干問題的解答》,該文件第4條就「實現擔保物權特別程序的申請人范圍」問題進行了解答。

該條文明確規定「因質權人、留置權人可以自行拍賣、變賣擔保財產並就所得價款優先受償,故當質權人、留置權人申請實現擔保物權時,人民法院應當釋明,告知其按照物權法的規定行使權利。如果質權人、留置權人堅持通過特別程序實現擔保物權,人民法院應當受理」。

因此,質權人享有質押物處置權的觀點已經得到了部分實務部門的認可。

8. 債權人處置質押物需要法院判決嗎

質權人不得擅自任用、處分質物的理由主要有:首先,當事人設定動產質權目的在於擔保質權人的債權能夠得到清償,質權人佔有質物,使質物脫離出質人而為質權人所掌控,質權人的擔保物權得以保障。其次,質權從其性質上看是擔保物權而非用益物權。動產質權與抵押權相比,其根本區別在於擔保物的移轉與否,抵押不移轉抵押物,仍由抵押人佔有、使用,而動產質權移轉質物的佔有,將屬於出質人佔有的質物轉至質權人的控制之下,這是由於用於抵押的物大多是不動產,而用於質押的是容易移轉的動產,質權人佔有質物的作用在於控制質物,保證債權實現。再次,無論是抵押還是質押,物的擔保在於其交換價值而非使用價值,從這個意義上說,質權人取得質物、控制質物是為了質物不被出質人隨意處分而使擔保落空,質權人使用、處分質物顯然不是設定質權的目的。因此,質權人非經出質人同意不得擅自使用、處分質物。
非經出質人同意,質權人在質權存續期間不得擅自使用、處分質物,質權人違反本條規定,使用或者處分質物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禁止質權人擅自使用、處分質物的規定體現了動產質權的設定目的及其特徵。質權人未經出質人同意,擅自使用質物、處分質物的,一旦造成質物毀損、滅失給出質人造成損失的,質權人要根據法律規定承擔民事賠償責任。
綜上可知,是不需要法院判決但需要對方同意。可以 到http://tieba..com/f?kw=%C2%C9%CA%A6&fr=index看下 律師的詳細見解,和具體法律限制條件,

9. 質押權人有權對質押物進行處理或轉押

在借款方沒有按照合同的約定還款時,質押權人有權處理質押的資產。

10. 經質權人同意 出質人可以將質押物轉讓

根據《擔保法》第50條、《物權法》第192條規定:抵押權、質押權不得單獨轉讓或作為其他債權的擔保。那麼質押物被質押權人設定抵押就非常難理解了,是不是可以理解為原來的債權轉讓給了抵押權人。
也就是甲把A物質押給乙,乙在未經甲同意情況下用A物對丙設定抵押,是不是意味著乙對甲的債權轉讓給了丙,丙對甲享有債權,只是乙對甲造成了損失,乙承擔對甲的賠償責任?對這一問題,原來我主要是看的眾合的《民法60講》第176頁,書上是這么說的:「抵押權、質押權本身也不得單獨轉讓或作為其他債權的擔保。(見《擔保法》第50條、《物權法》第192條),後來我查了下法條,這兩條都只說:抵押權不得與債權分離而單獨轉讓或者作為其他債權的擔保,物權法並沒有提到質權的不可以單獨轉讓。
《物權法》第217條規定:「質權人在質權存續期間,未經出質人同意轉質,造成質押財產毀損、滅失的,應當向出質人承擔賠償責任。」可見轉質不需要出質人同意,大不了就是賠償出質人,但轉質是成立的。其次可以看出「未經出質人同意」,說明就不存在債權的轉讓,因為在質權人轉質的時候,出質人都不知道這回事,何談債權從出質人轉給了第三人。

閱讀全文

與質權人處置質押物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劃撥土地使用權轉讓能轉讓嗎 瀏覽:97
2019年公需科目知識產權考試答案 瀏覽:256
關於知識產權管理辦法 瀏覽:331
公共衛生服務培訓筆記 瀏覽:532
基層公共衛生服務技術題庫 瀏覽:497
中國城市老年體育公共服務體系的反思與重構 瀏覽:932
網路著作權的法定許可 瀏覽:640
工商局黨風廉政建設工作總結 瀏覽:325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可行性研究報告 瀏覽:428
投訴華爾街英語 瀏覽:202
榆次區公共衛生服務中心 瀏覽:990
申發明5G 瀏覽:815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協調會議記錄 瀏覽:94
版權貿易十一講 瀏覽:370
綜治辦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總結 瀏覽:903
知識產權局專業面試 瀏覽:75
馬鞍山市是哪個省的 瀏覽:447
馬鞍山市保安 瀏覽:253
股權轉讓樣本 瀏覽:716
工程管理保證書 瀏覽: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