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作者去世超過50年,作品就沒有版權了嗎出版社有沒有版權,版權能繼承嗎
1、著作權的保護期為50年,從作者死後開始計算,到作者死亡後第50年的12月31日為止。作者生前回著作權受合答法保護。
2.著作權中有「三項權利」不受保護期的限制,它們是:作者的署名權、修改權以及保護作品完整權。
3、如果翻譯者僅僅是翻譯該「過保護期」的作品,那麼是不構成侵權的,反而翻譯者享有翻譯作品的著作權。因為「翻譯權」的保護期限也為50年。
出版社不可以繼續的。我國《著作權法》第19條規定:「著作權屬於公民的,公民死亡後,其作品的使用權和獲得報酬權在本法規定的保護期內,依照繼承法的規定轉移。」由此可見,著作財產權作為一種無形財產權,其作品的使用權和獲得報酬權這些著作財產權,在法律規定的保護期內,可以被繼承。但是著作人身權不能被繼承。
B. 作者去世超過50年,作品就沒有版權了嗎出版社有沒有版權,版權能繼承嗎
具體可以參考下面《著作權法》的相關規定:
1、首先,著作權的保護期為版50年,從作者死後開始計權算,到作者死亡後第50年的12月31日為止。作者生前著作權受合法保護。
2、其次,著作權中有「三項權利」不受保護期的限制,它們是:
作者的署名權、修改權以及保護作品完整權。
署名權,即表明作者身份,在作品上署名的權利;
修改權,即修改或者授權他人修改作品的權利;
保護作品完整權,即保護作品不受歪曲、篡改的權利;
3、最後,如果翻譯者僅僅是翻譯該「過保護期」的作品,那麼是不構成侵權的,反而翻譯者享有翻譯作品的著作權。因為「翻譯權」的保護期限也為50年。
C. 《著作權法》規定個人作品受保護年限是死後50年,那萬一有人誹謗魯迅,他的家人可以告他嗎
死者能否為誹謗的對象?學說上有肯定說與否定說兩派主張。所謂死者的名譽,實質內上是死者生前名容譽的延續,是死者生前獲得的社會評價,在其死後理應受法律保護,不受隨意貶損,這是維護社會利益和秩序的需要。最高人民法院曾在1988年民他字第52號函復中提出,死者享有名譽權,應予以依法保護。這一解釋在理論上是根本錯誤的。死者在法律上不具有法律關系主體資格,隨著公民死亡,權利能力即告終止,因而不可能享有名譽權。
D. 著作權的50年限是從作者死後這一年還是死後第二年開始
推薦回答里說法矛盾了。如果從死後的次年開始起算的話,假如作者在2005年死亡,那麼保護期應當於2055年12月31日截止。按照其類推方式,2055年才是死亡後的第50年。2056年已經是第51年了。
E. 著作權年限的問題,一個作家死了五十年了,改編他的作品,並出賣可以么
參考資料《著作權法》
第十條著作權包括下列人身權和財產權:(十四)改編權,即改內變作品容,創作出具有獨創性的新作品的權利;
第二十條作者的署名權、修改權、保護作品完整權的保護期不受限制。
第二十一條公民的作品,其發表權、本法第十條第一款第(五)項至第(十七)項規定的權利的保護期為作者終生及其死亡後五十年,截止於作者死亡後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如果是合作作品,截止於最後死亡的作者死亡後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
F. 版權法規定對個人而言版權的有效期是死後50年。那死後50年之後這個版權是怎麼處理的呢
死後50年版權就不受保護看,任何人都可以使用
G. 像齊白石等已故50年以上的老藝術家現在復制他們的作品算侵權嗎
根據我國法來律規定,知識產權是指源人們對其智力勞動成果和工商業標記依法所享有的民事權利。其包括的內容第一條就是文學、藝術和科學作品。而根據著作權法的相關規定,美術作品的侵權包括這樣幾種情況:冒用其他畫家的姓名創作繪畫作品;在別人的畫上簽署自己的名字;未經許可復制他人作品藝術家知識產權指的就是藝術家在創作藝術作品後所具有的相應法律權利。
因此,未經允許復制已故藝術家的作品亦屬於侵權行為。
H. 根據國際慣例,世界名畫的作者死了50年,畫作不受版權法保護
死後50年內受版權保護。
I. 作品的版權保護是作者死後50年嗎
著作權的保護期為50年,從作者死後開始計算,到作者死亡後第50年的12月31日為止。作者生前著作權受合法保護。
在我國,著作權是從創作完成之日起產生的,人身權利中除了發表權外沒有期限限制,發表權一經行使即窮竭,如果在作者死後50年內不發表,就不再保護。財產權利的保護期限是作者有生之年加死後50年,如果作品創作完成後50年未發表的,不再保護;
另外,法人和其他組織視為作者的作品以及電影、電視、錄像作品和攝影作品和作者身份不明的作品,其保護期都是作品首次發表之日起50年,創作完成50年內不發表就不再保護。軟體著作權的保護期限為25年,截止於軟體首次發表後第25年的12月31日。保護期滿前,軟體著作權人可以向軟體登記管理機構申請續展25年,但保護期最長不超過50年。
(9)名畫版權死後50年擴展閱讀:
版權保護期限的分類:
(1)一般作品,作者有生之年加死後50年。共同作品應以共同作者中最後去世的作者為准。
(2)電影作品,自公映後50年。如攝制完成後50年內未公映,自作品攝制完成後50年期滿。
(3)匿名或假名作品,為其合法向公眾發表之日起50年。如公眾知道作者身份,適用一般作品。
(4)攝影作品及實用藝術品,為自該作品完成時算起25年。
上述保護期限,是各國應保護的最短期限。可規定更長的保護期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