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知識產權 > 全國知識產權領軍人才和百千萬知識產權人才

全國知識產權領軍人才和百千萬知識產權人才

發布時間:2021-07-05 20:43:36

Ⅰ 湘潭大學是985還是211

湘潭大學是一本的大學,但既不是211也不是985。建校以來,湘潭大學綜合辦學實力與核心競爭力穩步提升,在《泰晤士高等教育2020年世界大學排名》中位居內地高校第43位,並成為國內為數不多同時進入THE、USNEWS等權威國際大學排行榜的高校之一。

學校是湖南省人民政府與教育部共建高校,是湖南省人民政府與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共建高校。學校設有研究生院和23個學院、教學部,學科覆蓋文、史、哲、理、工、經、管、法、藝等9大門類。

化學、材料科學、工程學、數學等4個學科的ESI排名進入全球大學和科研機構前1%,7個學科進入2019軟科世界一流學科排名。

(1)全國知識產權領軍人才和百千萬知識產權人才擴展閱讀:

截止到2021年3月,現有3個國家重點學科,5個湖南省國內一流建設學科,10個湖南省國內一流培育學科,4個國防特色學科;

有15個一級學科博士點,1個二級學科博士點,31個一級學科碩士點,19個碩士專業學位類別,15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有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19個,國家級特色專業11個,國家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專業1個,8個專業通過國家工程教育專業認證。

湘潭大學-學校簡介

Ⅱ 知識產權領軍人才工作業績怎麼寫

寫自己身為知識產權領軍人才的工作業績~

Ⅲ 南京理工大學知識產權學院的師資力量

通過內生外聯和引進,知識產權學院建立了校內校外結合、專職兼職結合,融法學、經濟學、管理學、工學等多學科綜合的師資隊伍。其中,校內教授7人,副教授8人,講師10人;校外具有較高理論水平和豐富實踐經驗的合作師資10人。3名教師入選國家知識產權局首批「百千萬知識產權人才工程」百名高層次人才培養人選,2名教師入選首批國家知識產權領軍人才。
知識產權學院自成立以來,積極探索知識產權人才培養模式,積累了豐富的知識產權教育經驗,人才培養質量得到了社會的認可,成為了江蘇省知識產權人才培養和知識產權在職人員繼續教育的重要基地。目前知識產權學院已經形成了知識產權特色的法學本科、知識產權輔修雙學位、知識產權第二學士學位、民商法學碩士、知識產權法律碩士(法學、非法學)以及知識產權公共管理碩士(MPA)等多層次的知識產權人才培養體系,建立了良好的人才培養機制;社會服務成效顯著,舉辦了多期專利代理人考前輔導班、科技人員和知識產權管理人員培訓班、知識產權工程師培訓班,開辦了知識產權研究生課程進修班,完成了多次國家專利代理人資格考試的考點工作。
知識產權學院立足江蘇、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凝聚隊伍、凝練方向,組建創新團隊,結合地方實際,拓寬研究領域,推出高水平、高層次、應用性強的研究成果,成為江蘇省知識產權的一支重要力量。
隨著國家知識產權戰略實施的深入和創新型國家建設的推進,高層次、復合型知識產權人才已經成為全社會的重大需求和緊缺資源。我校的法律碩士授權點依託江蘇省人民政府、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知識產權局所提供的堅實的物質條件和強大的專業支持,緊緊圍繞社會的重大需求,畢業生具有良好的就業前景和較好的發展機會。法律碩士包括法律碩士(非法學)和法律碩士(法學)兩類,分別招收本科為非法學專業的畢業生和本科為法學專業的畢業生。我校的法律碩士授權點著力培養法律基礎扎實、懂科技、熟悉管理的高層次復合型實用法律人才,注重與知識產權相關的法律、科技和管理知識的傳授及技能的訓練,主要是培養專利代理人、專利審查員及其他知識產權代理人員、大型企業知識產權高級管理人員、知識產權司法人員、知識產權律師、知識產權行政管理人員。法律碩士(非法學)專業學位研究生的學制為3年,法律碩士(法學)專業學位研究生的學制為2年。全部法律碩士研究生均為全日制授課,實行學分制,學生須在規定的學習期限之內,按照各自的教學培養計劃和相關規定選課和考試,修滿培養方案規定的課程及學分,完成專業實習和畢業(學位)論文。
自1992年起,我校已連續招收第二學士學位學生1000餘名,畢業生主要分布在外經外貿、金融、高新技術、國家機關等領域或部門。由於綜合素質高、業務能力強,畢業生大多已成為用人單位的骨幹力量,受到社會廣泛好評。2007年設立的知識產權(二學位)專業是由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知識產權局、江蘇省人民政府三方共建的南京理工大學知識產權學院開設的特色專業,培養具有國際視野,具備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擁有較高綜合素質的復合型、應用型和研究型知識產權專門人才。本專業以建設國內一流的知識產權實務能力訓練體系為目標,主動適應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需要,注重理論與實踐高度結合,按照理、工、文深度融合的思路,強化理學、工學、經濟學、管理學、法學等多學科的交叉與滲透。每年畢業生就業率均高達100%。本專業著重對學生進行知識產權基礎理論、相關的管理知識以及實務操作的教育,開展具有較強針對性的職業規劃、專業資格考試、專業實習,培養學生掌握與知識產權相關的管理、訴訟、審判、中介服務等多方面技能。此外,學院在省內各政府機關和事業單位以及知識產權中介服務機構建立實習基地,聘請校外實踐導師,幫助實現從學校到工作崗位的無縫對接。學生經過在校期間文理結合的培養和多元的實踐學習,具有較高的畢業起點和競爭優勢。就業地域上,多在經濟科技發達、外向型集中的企業區域;就業層次上,多在政府機關知識產權管理部門、司法機關、航空航天高新技術企業研發部門、科研院所、大型企業、專利事務所、商標事務所、著作權保護組織、高等院校等單位從事與知識產權保護相關的工作。本專業設有「盈科獎學金」、「佰騰科技獎學金」,招收學生為全日制全脫產學習兩年,學籍管理按「南京理工大學學籍管理規定」執行。學業期滿,經考試合格者根據國家教育部有關規定頒發證書,符合派遣條件者按照國家有關政策進行就業派遣。

Ⅳ 余少華的獲得榮譽

余少華以第一完成人和單一完成單位獲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兩項和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兩項,中國專利金獎一項、優秀獎兩項,全國信息產業重大技術發明三項。曾獲中國青年科技獎、全國傑出專業技術人才、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湖北省最高科技獎、光華工程科技獎、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全國知識產權領軍人才和全國勞模稱號等。

Ⅳ 知識產權專業的著名學者

知識產權圈裡的人都知道,南吳北鄭,中原二王,吳說的是吳漢東,鄭說的是鄭成思,二王說的是王鋒和王肅,絕對是知識產權界的權威。還有就是劉春田和馮曉青、張平。陶鑫良等等。

Ⅵ 長沙市認定的A、B、C、D類人才,

A類:國際頂尖人才。須滿足下列條件之一:

1.國際知名科學技術獎項獲得者,包括諾貝爾獎、中國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美國國家科學獎章、法國全國科研中心科研獎章、英國皇家金質獎章、圖靈獎等。

2.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

3.美國、日本、德國、法國、英國、義大利、加拿大、瑞典、丹麥、挪威、芬蘭、比利時、瑞士、奧地利、荷蘭、澳大利亞、紐西蘭、俄羅斯、新加坡、韓國、西班牙、印度、烏克蘭、以色列等國家院士。

4.國家「千人計劃」頂尖人才;國家「萬人計劃」傑出人才。

5.近5年世界500強企業總部首席執行官、首席運營官、首席技術官。

6.其他相當於上述層次的人才。

B類:國家級領軍人才。須滿足下列條件之一:

1.國家「千人計劃」人才;國家「萬人計劃」人才;「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一二層次人才;國家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全國傑出專業技術人才;茅盾文學獎獲獎者,魯迅文學獎獲獎者;國家級教學名師;國醫大師;吳階平醫學獎獲獎者;全國宣傳文化系統「四個一批」人才。

2.近5年,獲得以下獎項者:國家自然科學獎、國家技術發明獎、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前3名,二等獎第一完成人;中國青年科學家獎;中國青年女科學家獎;國家級教學成果獎特等獎前3名;中國青年科技獎;中國專利金獎前2名(須為專利發明人及設計人);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版權創意金獎人物獎。

3.近5年,擔任以下職務者: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學術委員會主任;國家工程實驗室、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國家能源研發(實驗)中心主任。

4.近5年,承擔以下項目者: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專家組組長、副組長,項目組長、且項目通過驗收;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負責人;國家「973計劃」項目首席科學家;國家「863計劃」領域主題專家組組長、副組長、召集人;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首席專家,且項目已完成;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含外籍)項目主持人,且項目已完成;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基金」資助的項目主持人,且項目已完成。

5.近5年,在Nature或Science上以第一作者或第一通訊作者發表論文者。

6.近3年中國500強企業主要經營管理人才(特指持有職業經理人證書的總經理);近3年世界500強總部技術研發和管理團隊核心成員。

7. 其他相當於上述層次的人才。

C類:省市級領軍人才。須滿足下列條件之一:

1. 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第三層次人才,省部級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省級優秀專家;「芙蓉學者」特聘教授;省名中醫稱號獲得者。

2.近5年,獲得以下獎項者:國家自然科學獎、國家技術發明獎、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2、3名;省、部、軍隊、國防科學技術獎、技術發明獎一等獎前3名;省、部、軍隊、國防科學技術進步獎特等獎前5名、一等獎前3名;省科學技術傑出貢獻獎; 省青年科技獎;「全國中青年德藝雙馨文藝工作者」榮譽稱號;全國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獎單項獎;中國文化藝術政府獎「文華獎」單項獎一等獎、二等獎第一名;中國廣播影視大獎;全國播音主持「金話筒」獎;中國專利優秀獎,中國外觀設計金獎,省專利獎特等獎、一等獎(須為專利發明人或設計人)。

3.近5年,擔任以下職務者: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工程實驗室、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國家能源研發(實驗)中心副主任;省部(重點)實驗室主任、省部學術委員會主任,省部工程實驗室主任,省部工程研究中心主任;

4. 近5年,承擔以下項目者: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專家組成員;國家「973計劃」項目首席科學家助理、課題組第一負責人,且課題通過結題驗收;國家「863計劃」主題項目或重大項目首席專家,國家「863計劃」專題組組長、副組長,且專題通過驗收。

5. 近5年,獲得「中華技能大獎」、「全國技術能手」榮譽稱號的高技能人才;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領銜人。

6. 近5年,在長沙市注冊,同一年度名列清科中國創業投資機構年度排行榜、投中中國最佳創業投資機構年度排行榜前20名機構的核心投資決策團隊主要負責人。

7. 近3年世界500強地區總部的技術研發和管理團隊核心成員;近3年中國民營500強企業主要經營管理人才(特指持有職業經理人證書的總經理);世界500強金融企業中擔任中高級以上職務的金融專家;獲得國家級榮譽的在長金融機構主要經營管理人才。

8.近5年,入選下列人才計劃的:湖南省「百人計劃」人選;全國知識產權領軍人才;省級宣傳文化系統「五個一批」人才;市「3635」計劃領軍人才;市「313」計劃專家;其他副省級城市及以上高層次人才工程入選者。

9.其他相當於上述層次的人才。

D類:高級人才。須滿足下列條件之一:

1. 近5年,獲得以下獎項者:省自然科學獎、技術發明獎、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獲得者前3名,三等獎第一完成人。

2.長沙市「3635」計劃除領軍人才以外人選。

3.具有正高級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並作為主要成員承擔過省級以上研究課題或成果獲省級以上獎勵的專業技術人才。

4.省市級技能大師工作室領銜人;省市技能大師;省技術能手;省技能大賽「十行狀元」。

5.長沙市大中型企業獲市級以上獎勵的經營管理人才(特指持有職業經理人證書的總經理);持有注冊金融分析師、精算師、證券保薦人等證書的在長金融機構相關部門主要負責人。

6.在國內外核心期刊作為第一作者或第一通訊作者發表過重要學術論文的博士,要求發表4篇以上SCI、EI、CSSCI論文,或總影響因子10分以上。

7.長沙市優勢主導產業和戰略新興產業領域年薪50萬元以上的高級經營管理和研發人才。

8.其他相當於上述層次的人才。

拓展資料:

長沙,古稱潭州,別名星城,是湖南省省會,長江中游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 ,全國「兩型社會」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 ,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 。截止2017年,下轄9個區(市)縣和5個國家級開發區、1個國家級新區——湘江新區,面積1.1819萬平方公里,常住人口791.81萬,地區生產總值10535.51億元 。

長沙地處湖南省東部偏北,湘江下游、湘瀏盆地西緣,氣候屬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氣候溫和、降水充沛 。長沙是中國重要的高鐵、航空樞紐,京廣高鐵、滬昆高鐵、長益常高鐵在此交匯,2017年黃花機場吞吐量位居中部機場第二 。

參考資料:實施細則8:長沙市高層次人才分類認定目錄

Ⅶ 現階段中國本科教育學習知識產權專業有前途嗎

目前,我抄國知識產權人才捉襟見肘,大部分企事業單位的知識產權法律和管理人才幾乎是空白。在國外,幾乎每家跨國公司都有數百名知識產權法律專門人才。而國內大學設立知識產權學院的只有北京大學、上海大學以及今年剛剛設立的同濟大學。另外,還有中國人民大學、復旦大學等幾所學校有知識產權研究中心。知識產權發展研究中心的一項調查數據顯示,高校學生中接受過知識產權有關教育的不足總人數的5%。據北京大學知識產權學院秘書長鄭勝利教授介紹,北大知識產權學院從1993年設立以來,共培養了375名畢業生,每年的學生不超過五六十人。以此推算,全國每年培養的知識產權人才不過千餘人。從長遠來看,至少要1萬名以上的知識產權人才,僅僅是大型企業每家就需要3-5名這類人才,知識產權人才緊缺的問題日益突出。

Ⅷ 大學本科畢業的學生算ABCD四類人才嗎

大學本科畢業不是認定A、B、C、D四類人才的審核標准。

長沙市高層次人才按照國際頂尖人才、國家級領軍人才、省市級領軍人才、高級人才等4個層次分類,分別用A、B、C、D指代。

1、A類:國際頂尖人才。須滿足下列條件之一:

(1)國際知名科學技術獎項獲得者,包括諾貝爾獎、中國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美國國家科學獎章、法國全國科研中心科研獎章、英國皇家金質獎章、圖靈獎等。

(2)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

(3)美國、日本、德國、法國、英國、義大利、加拿大、瑞典、丹麥、挪威、芬蘭、比利時、瑞士、奧地利、荷蘭、澳大利亞、紐西蘭、俄羅斯、新加坡、韓國、西班牙、印度、烏克蘭、以色列等國家院士。

(4)國家「千人計劃」頂尖人才;國家「萬人計劃」傑出人才。

(5)近5年世界500強企業總部首席執行官、首席運營官、首席技術官。

(6)其他相當於上述層次的人才。

2、B類:國家級領軍人才。須滿足下列條件之一:

(1)國家「千人計劃」人才;國家「萬人計劃」人才;「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一二層次人才;國家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

「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全國傑出專業技術人才;茅盾文學獎獲獎者,魯迅文學獎獲獎者;國家級教學名師;國醫大師;吳階平醫學獎獲獎者;全國宣傳文化系統「四個一批」人才。

(2)近5年,獲得以下獎項者:國家自然科學獎、國家技術發明獎、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前3名,二等獎第一完成人;中國青年科學家獎;中國青年女科學家獎;國家級教學成果獎特等獎前3名;中國青年科技獎;中國專利金獎前2名(須為專利發明人及設計人);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版權創意金獎人物獎。

(3)近5年,擔任以下職務者: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學術委員會主任;國家工程實驗室、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國家能源研發(實驗)中心主任。

(4)近5年,承擔以下項目者: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專家組組長、副組長,項目組長、且項目通過驗收;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負責人;國家「973計劃」項目首席科學家;國家「863計劃」領域主題專家組組長、副組長、召集人;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首席專家,且項目已完成;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含外籍)項目主持人,且項目已完成;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基金」資助的項目主持人,且項目已完成。

(5)近5年,在Nature或Science上以第一作者或第一通訊作者發表論文者。

(6)近3年中國500強企業主要經營管理人才(特指持有職業經理人證書的總經理);近3年世界500強總部技術研發和管理團隊核心成員。

(7) 其他相當於上述層次的人才。

3、C類:省市級領軍人才。須滿足下列條件之一:

(1)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第三層次人才,省部級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省級優秀專家;「芙蓉學者」特聘教授;省名中醫稱號獲得者。

(2)近5年,獲得以下獎項者:國家自然科學獎、國家技術發明獎、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2、3名;省、部、軍隊、國防科學技術獎、技術發明獎一等獎前3名;省、部、軍隊、國防科學技術進步獎特等獎前5名、一等獎前3名;省科學技術傑出貢獻獎;省青年科技獎;「全國中青年德藝雙馨文藝工作者」榮譽稱號;

全國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獎單項獎;中國文化藝術政府獎「文華獎」單項獎一等獎、二等獎第一名;中國廣播影視大獎;全國播音主持「金話筒」獎;中國專利優秀獎,中國外觀設計金獎,省專利獎特等獎、一等獎(須為專利發明人或設計人)。

(3)近5年,擔任以下職務者: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工程實驗室、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國家能源研發(實驗)中心副主任;省部(重點)實驗室主任、省部學術委員會主任,省部工程實驗室主任,省部工程研究中心主任;

(4)近5年,承擔以下項目者: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專家組成員;國家「973計劃」項目首席科學家助理、課題組第一負責人,且課題通過結題驗收;國家「863計劃」主題項目或重大項目首席專家,國家「863計劃」專題組組長、副組長,且專題通過驗收。

(5)近5年,獲得「中華技能大獎」、「全國技術能手」榮譽稱號的高技能人才;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領銜人。

(6)近5年,在長沙市注冊,同一年度名列清科中國創業投資機構年度排行榜、投中中國最佳創業投資機構年度排行榜前20名機構的核心投資決策團隊主要負責人。

(7) 近3年世界500強地區總部的技術研發和管理團隊核心成員;近3年中國民營500強企業主要經營管理人才(特指持有職業經理人證書的總經理);世界500強金融企業中擔任中高級以上職務的金融專家;獲得國家級榮譽的在長金融機構主要經營管理人才。

(8)近5年,入選下列人才計劃的:湖南省「百人計劃」人選;全國知識產權領軍人才;省級宣傳文化系統「五個一批」人才;市「3635」計劃領軍人才;市「313」計劃專家;其他副省級城市及以上高層次人才工程入選者。

(9)其他相當於上述層次的人才。

4、D類:高級人才。須滿足下列條件之一:

(1)近5年,獲得以下獎項者:省自然科學獎、技術發明獎、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獲得者前3名,三等獎第一完成人。

(2)長沙市「3635」計劃除領軍人才以外人選。

(3)具有正高級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並作為主要成員承擔過省級以上研究課題或成果獲省級以上獎勵的專業技術人才。

(4)省市級技能大師工作室領銜人;省市技能大師;省技術能手;省技能大賽「十行狀元」。

(5)長沙市大中型企業獲市級以上獎勵的經營管理人才(特指持有職業經理人證書的總經理);持有注冊金融分析師、精算師、證券保薦人等證書的在長金融機構相關部門主要負責人。

(6)在國內外核心期刊作為第一作者或第一通訊作者發表過重要學術論文的博士,要求發表4篇以上SCI、EI、CSSCI論文,或總影響因子10分以上。

(7)長沙市優勢主導產業和戰略新興產業領域年薪50萬元以上的高級經營管理和研發人才。

(8)其他相當於上述層次的人才。

Ⅸ 魏建鋒的成就榮譽

陝西省「三五人才」第一層次人選,全國「百千萬知識產權人才工程百名高層次人才培養人選,國家中長期科技發展規劃(2006—2020)戰略研究專家 。
是我國知識產權方面的高層次人才,長期從事科研和知識產權管理工作,具有深厚的知識產權理論素養和豐富的管理工作經驗,尤其是在企事業單位知識產權工作和知識產權戰略研究領域有頗深造詣,在高新技術產業化和宣傳、維護知識產權中有重大建樹,做出了寶貴貢獻。

Ⅹ 2018年姑蘇知識產權人才計劃申報層次及條件是什麼

2018年姑蘇創新創業領軍人才計劃申報條件和扶持政策
一、支持領域
聚焦符合蘇州轉型升級和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的戰略性新興產業、高端服務業、現代農業等產業領域,優先支持在納米技術、高端裝備、智能製造、新材料、新能源與節能環保、生物醫葯與醫療器械、新一代信息技術等重點產業領域創新創業的人才(團隊)。
二、類型和條件
1.重大創新團隊。主要支持在重點產業領域已取得傑出成績,擁有重大原始創新技術,具備解決重大產業技術問題的持續創新能力或成果轉化能力,能夠引領和推動產業向高端延伸及跨越發展的具有世界影響力的重大創新團隊。具體條件如下:
(1)團隊由領軍人才和相關核心成員組成,至少5人以上。成員間的專業結構和職責分工合理,可穩定合作3年以上,具有良好的工作基礎、明確的主攻方向和研究開發目標,年齡一般不超過60周歲。
(2)領軍人才應在國際相關領域具有重要的創新地位和學術影響,創新能力和資源整合能力強,研究水平和成果居本領域、本行業前列,業績突出。團隊成員應具有博士學歷學位,並有較強的創新能力、較豐富的相關研發及管理等經驗、較好業績和成效。
(3)團隊於2015年1月1日後(特別優秀的可放寬到2011年1月1日以後)在蘇州創業或全職到蘇州企業、在蘇高校及科研院所領銜創新(屬於自主創業的團隊,企業須已正式設立;屬引進的創新團隊,應與用人單位簽訂正式勞動合同並已到崗工作)。
(4)實施的項目具有自主知識產權,三年內投入不低於1億元,且產業化前景好、具有顯著發展潛力和引領作用,能夠在未來5年內實現成果轉化和產業化,帶來重大經濟社會效益。
2.創新創業領軍人才。重點支持帶項目、帶技術、帶資金來蘇創新創業,特別是懂技術、懂市場,在相關領域開創技術新路徑、商業新模式、產業新質態,對我市實施創新驅動發展和經濟轉型升級起到示範、支撐作用的領軍人才(團隊)。具體條件如下:
創業類:(1)具有碩士研究生及以上學歷學位,年齡一般不超過55周歲(1961年1月1日後出生);(2)具有3年以上研發、管理工作經歷或自主創業經歷,在產品開發和企業經營管理方面具有比較豐富的實踐經驗,並取得較突出業績;(3)掌握項目相關核心技術。創業項目具有自主知識產權,且技術成果達到國際先進或國內領先水平,主導產品具有較好市場前景和產業化潛力;(4)為申報企業的主要創辦人,且主要精力在蘇州企業,股權一般不低於20%,且已到位的現金出資(實收資本,不含技術入股)不少於100萬元人民幣。優先支持全職來蘇創業的人才(團隊);(5)第一批(上半年)受理2013年7月1日-2015年6月30日之間來蘇州創業,並完成工商注冊登記、驗資等等相關手續的創業人才(團隊);第二批(下半年)受理2015年7月1日-2016年8月30日之間來蘇州創業的,並完成工商注冊登記、驗資等等相關手續的創業人才(團隊)。
創新類:(1)擁有博士學歷學位,年齡一般不超過55周歲(1961年1月1日後出生);(2)具有國內外知名企業、高校、科研單位關鍵崗位5年以上相關研發管理工作經歷,並取得較為突出業績,擁有能夠促進企業自主創新、技術升級的產權明晰的核心技術成果;(3)2015年1月1日後引進到蘇州企業工作,並於2016年6月30日前完成引進相關手續正式到崗,引進後能全職連續為企業服務3年以上;(4)實施項目具有自主知識產權,且技術水平先進,能夠推動企業轉型升級或更上新台階;(5)引才企業應建有市級以上研發機構(含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技術中心、博士後科研工作站、公共技術服務平台等),能為引進人才提供較好的薪酬福利和項目實施保障。
三、支持政策
1.對立項的重大創新團隊,三年內給予最高5000萬的科研經費,團隊成員享受姑蘇創新創業領軍人才相關政策。
2.對立項的創新創業領軍人才,三年內給予100-400萬元的科研經費、50-250萬元的安家補貼資助。
3. 享受姑蘇創新創業領軍人才計劃實施細則規定的工作場地、投融資、生活待遇等相關政策。
四、申報受理
1.申報方式
申報人及單位登錄蘇州市科學技術局網站(www.szkj.gov.cn),進入「科技計劃項目管理系統」, 按要求填寫項目信息表、項目申報書、《創業計劃書》並上傳相應附件證明材料電子檔(原件圖片)後,按屬地管理原則,由當地科技部門在網上審查並推薦上報。
2.申報材料
創業人才需提供:人才身份證件、學歷學位證書(海外留學人員應提供國家教育部出具的學歷認證)、以往工作經歷及業績證明;創辦企業證明材料(營業執照、驗資報告、公司章程及股權結構、2015年度財務審計報告、上年度單位用工參加社保、企業繳納稅收證明等);創業項目主要成果及其它相關證明材料。
創新人才需提供:人才身份證件、學歷學位證書(海外留學人員應提供國家教育部出具的學歷認證)、以往工作經歷及業績證明;引才企業營業執照、企業資質(市級以上研發機構)證明、2015年度財務審計報告;引進人才與企業簽訂的勞動協議、薪酬或股權證明、在當地繳納養老保險及個人所得稅等相關證明材料;實施項目主要成果及其它相關證明材料。
3.受理時間
1.第一批(上半年)受理重大創新團隊、創新創業領軍人才創業類項目,集中受理時間:3月28日-4月8日;
2.第二批(下半年)同時受理領軍人才創業和創新類項目,集中受理時間:9月1-9日。
五、相關事項
1.重大創新團隊採用一事一議,專題論證方式組織。創新創業領軍人才繼續按照常年申報、兩次集中受理評審立項的方式組織。
2.重大創新團隊、創新創業領軍人才的資助經費,按照姑蘇創新創業領軍人才計劃實施細則相關規定,由蘇州市和落戶地財政分擔。重大創新團隊、創業領軍人才的科研資助經費根據項目情況分年度撥付;創新領軍人才的科研資助經費採用引導+後補助的方式撥付。
3.申報的人才、團隊及申報單位應守法守規,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質和職業操守,且近3年無重大不良記錄。申報人及申報單位應客觀、真實、完整地填寫申報材料。對弄虛作假的,一經查實即取消申報資格,記入誠信檔案並追究相關人員的責任,3年內不再接受該單位和個人的申報。
4.已獲得「姑蘇創新創業領軍人才計劃」資助的人才及企業,尚未通過驗收的,不得重復申報;己獲得蘇州所轄各市、區人才引進計劃資助的人才,不得異地申報。
5.各地要高度重視推薦申報工作,廣泛動員,嚴格審核,保質保量。每批申報項目匯總表(排序並蓋章後)分別於4月14日前、9月15日前報送市科技局。

閱讀全文

與全國知識產權領軍人才和百千萬知識產權人才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劃撥土地使用權轉讓能轉讓嗎 瀏覽:97
2019年公需科目知識產權考試答案 瀏覽:256
關於知識產權管理辦法 瀏覽:331
公共衛生服務培訓筆記 瀏覽:532
基層公共衛生服務技術題庫 瀏覽:497
中國城市老年體育公共服務體系的反思與重構 瀏覽:932
網路著作權的法定許可 瀏覽:640
工商局黨風廉政建設工作總結 瀏覽:325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可行性研究報告 瀏覽:428
投訴華爾街英語 瀏覽:202
榆次區公共衛生服務中心 瀏覽:990
申發明5G 瀏覽:815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協調會議記錄 瀏覽:94
版權貿易十一講 瀏覽:370
綜治辦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總結 瀏覽:903
知識產權局專業面試 瀏覽:75
馬鞍山市是哪個省的 瀏覽:447
馬鞍山市保安 瀏覽:253
股權轉讓樣本 瀏覽:716
工程管理保證書 瀏覽: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