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什麼是科研經費決算審簽
為加強學校科研經費管理,保證科研經費的規范使用和科研項目的順利完成,根據國家有關科研經費的管理辦法,經審計處、財務處、科學技術研究院、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院四部門研究決定並報學校同意,現就需要審簽的科研項目作如下通知要求:
一、科研經費決算審簽范圍: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經費;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經費;其他國家及有關部委或項目支持單位要求審簽的科研項目經費。
二、科研經費決算審簽的主要內容:科研項目經費財務決算的編制是否符合國家的有關規定,數據是否真實、完整、准確,科研項目經費使用是否按科研項目合同任務書的要求執行預算管理。
B. 知識產權的經費可以從哪些方面來歸集
(1)知識來產權申請過程中源所產生的費用,包括:檢索、申請、登記、代理、公告等費用。
(2)知識產權日常維持所產生的費用,包括:年費、公告等費用。
(3)處置知識產權糾紛所產生的費用,包括:調查、訴訟、代理、賠償等費用。
(4)知識產權工作人員的工資及各項獎金(包括在職和外聘)。
(5)用於知識產權管理的辦公設施(軟、硬體)、辦公用品及其折舊費用。
(6)用於知識產權方面的所有獎金、提成等。
(7)用於知識產權管理的其它費用(資料費、培訓費、車旅費等)。
(8)用於知識產權風險准備金。
C. 與決算有關的主要問題
項目預決算管理存在的主要問題:
從目前單位預算控制和決算管理的整體效果以及要達到的最終目的來看,還存在著如下方面缺陷:
1、無法對項目進行全面的預算控制
受技術與人力等方面限制,目前只是有選擇地對一些重大或者重點的科研項目進行預算控制,並沒有將所有項目納入預算控制系統。
預算控制覆蓋面不全、不廣、不具有廣泛的代表性,從而也就沒有真正達到項目預算控制的目的。
2、項目預算控制與財務核算系統脫節,財務信息沒有實現共享
因日常業務預算執行記錄先於財務記賬,可能出現預算執行登記金額與財務核算入賬金額不一致、甚至業務缺漏等現象。
通過事後補錄不但增加預
算工作量,而且不能全面、及時、准確地反映和把握預算的執行情況,沒有真正起到預算前期控制和過程式控制制的作用。
3、項目預算控制與決算出現脫節,沒有實現預算與決算信息的相互融合
項目預算主要是基於統計職能及預算管理員的業務判斷,而項目決算主要是基於課題核算人員的判斷,由於理解與判斷標准不一,影響項目決算報表的准確性,在一定程度上使項目決算報表與其經費預算產生差異,從而影響財務會計信息的質量。
4、財務核算工作量人為加大
大量的項目月度、季度、年度、中期和結題財務決算報表,給課題財務核算帶來了巨大工作量,而且數據分類、統計、分析難度大,造成會計信息一定程度的混亂。
5、財務會計的管理效率降低
會計科目與專項經費成本項目開支范圍不一致,無法滿足內外部管理需求,並導致信息不可比,需要大量的額外加工工作,增加了管理成本。 。
D. 如何統籌知識產權投入的人力與財務預算
人力資源管理費復用預算的基本內制容包括:1、招聘(廣告費、招聘會經費、高校獎學金等)2、工資水平市場調查(調研費)3、人員測評(測評費)4、培訓(教材費、教員勞務費、培訓費、差旅費等)5、公務出國(護照費用、簽證費等)6、調研(專題研究會議費用、專業協會會員費用等)7、勞動合同(簽證費)8、辭退(補償費)9、殘疾人安置(殘疾人就業保障金)10、勞動糾紛(法律咨詢費)11、辦公業務(辦公用品費與設備投資等)當然,還有大項目的工資(各種工資、津貼)基金(勞動保險福利基金、養老儲備金、員工醫療費、失業保險費、日常教育基金、住房基金、工會基金等)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