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知識產權 > 物權與物權法

物權與物權法

發布時間:2021-07-05 16:29:28

㈠ 什麼叫物權《物權法》的內容包括什麼

什麼叫物權?
簡單講,就是對物的權利,這里的物,主要指不動產和動產。不動產是指不能移動的物,它包括土地、森林、草原、礦藏、河流以及土地附著物。不動產的這個概念,如果給它下定義的話,就是土地和土地附著物,它這里的土地是個大概念,我前面講的土地、森林、礦藏,埋藏在地底下的,這些都是大土地的概念。土地附著物,它包括比如說居民的住宅,學校、醫院、工廠的房屋、體育場館、公園等等。這個土地附著物講的是,和土地不能分離、建立在土地之上的這樣一些東西。所以,像房屋、建築物、陵墓等等,都屬於土地附著物。動產這個概念,講的是機器設備、交通工具、生活用品等等,不動產以外的物。給動產下定義,是先講清楚不動產,哪些屬於不動產,簡單講,就是土地和土地附著物。講清楚不動產以外,所有的我們能看到的這樣一些東西,都屬於是動產。
所以,從《物權法》的調整范圍,特別是物的這個概念來看,它的內容是非常豐富的,可以說包羅萬象。制定《物權法》,它的政治性、政策性和專業性都很強。講它的政治性,就想講到《物權法》是既關繫到我們國家的基本經濟制度,也關繫到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健康運行。為什麼?無論是國家基本經濟制度還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和我剛才講到的這個不動產和動產,都有很大的關系。特別是企業的生產經營、老百姓的日常生活、衣食住行,都是我們的《物權法》的調整對象,都和《物權法》上的物權、和《物權法》上的這個物,發生著千絲萬縷的關系。
那麼什麼叫《物權法》呢?
簡單講,《物權法》就是有關物權的法律。《物權法》作為一部法律,它的條文很多。現在通過的《物權法》,共有五篇、十九章、二百四十七條,那麼多內容,實際上主要的是回答三個問題,或者說它的基本內容有三個。
第一,就是它要解決這個物賦予誰,誰是物的主人。第二,它要解決這個權利人對物有哪些權利,他人有哪些義務。第三,它要解決就是物權的保護,如果侵害了物權,要承擔哪些法律責任。
《物權法》的基本內容就是回答這三個問題,《物權法》的總則,因為整個《物權法》,它共分五編,它的第一編就是總則。《物權法》的總則,是概括地回答這三個問題。《物權法》的分則,特別是第二編所有權、第三編用意物權、第四編擔保物權,這三編內容是分別從所有權、用意物權和擔保物權的角度,來回答這三個問題。講清楚了什麼叫物、什麼叫物權、什麼叫《物權法》,以及《物權法》它的基本內容

㈡ 什麼是「物權法」

簡單講,就是對物的權利,這里的物,主要指不動產和動產。不動產是指不能移動的物,它包括土地、森林、草原、礦藏、河流以及土地附著物。不動產的這個概念,如果給它下定義的話,就是土地和土地附著物,它這里的土地是個大概念,我前面講的土地、森林、礦藏,埋藏在地底下的,這些都是大土地的概念。土地附著物,它包括比如說居民的住宅,學校、醫院、工廠的房屋、體育場館、公園等等。這個土地附著物講的是,和土地不能分離、建立在土地之上的這樣一些東西。所以,像房屋、建築物、陵墓等等,都屬於土地附著物。動產這個概念,講的是機器設備、交通工具、生活用品等等,不動產以外的物。給動產下定義,是先講清楚不動產,哪些屬於不動產,簡單講,就是土地和土地附著物。講清楚不動產以外,所有的我們能看到的這樣一些東西,都屬於是動產。
所以,從《物權法》的調整范圍,特別是物的這個概念來看,它的內容是非常豐富的,可以說包羅萬象。制定《物權法》,它的政治性、政策性和專業性都很強。講它的政治性,就想講到《物權法》是既關繫到我們國家的基本經濟制度,也關繫到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健康運行。為什麼?無論是國家基本經濟制度還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和我剛才講到的這個不動產和動產,都有很大的關系。特別是企業的生產經營、老百姓的日常生活、衣食住行,都是我們的《物權法》的調整對象,都和《物權法》上的物權、和《物權法》上的這個物,發生著千絲萬縷的關系。

㈢ 民法典物權編與物權法的區別

民法典施行以後,現存的物權法就失效了。

㈣ 《物權法》和其他有關物權的法律之間是

一般法來與特別法 上位法源與下位法的關系。

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是為了維護國家基本經濟制度,維護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明確物的歸屬,發揮物的效用,保護權利人的物權,根據憲法,制定的法規。由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於2007年(丁亥年)3月16日通過,自2007年10月1日起施行。
物權法的性質是私法:私法性質是基於民法的性質產生的;物權法所調整的基本內容仍是民事主體之間發生的民事法律關系。
物權法是財產法;物權法是強行法;物權法是普通法;物權法是固有法。
基本原則是貫穿一部法律始終的基本精神和基本理念。在中國的立法和學理上,有確定一部法律的基本原則的習慣:物權法定原則;一物一權原則;公示公信原則。

㈤ 物權編和物權法修改對比

是指權利人依法對特定的物享有直接支配和排他的權利,包括所有權和他物權(回用益答物權和擔保物權)。或者說,指自然人、法人直接支配不動產或者動產的權利,包括所有權、用益物權和擔保物權。不動產指土地以及建築物等土地附著物;動產指不動產以外的物。制定物權法,對明確物的歸屬,充分發揮物的效用,維護經濟秩序,促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具有更加重要意義。

㈥ 物權法和侵權責任法的關系

民法通則是民法的「基本法」,內容涵蓋民法各部門法包括(物權法、擔保法、侵權責版任法、婚姻法權),類似於民法各部門法的「母法」,但在法律效力上不是高於民法各部門法,有時反而低於民法部門法。相對於民法通則,這些民法部門法都是「特別法」。而特別法的效力高於一般法。
民法調整的主要是財產關系,也有少量法律調整人身關系,如婚姻法。因為第一部婚姻法制定於1950年,比民法通則早(制定於1986年,2009年修正),所以民法通則沒有涉及婚姻人身關系,

㈦ 物權與物權法的關系

物權是一種泛化的權利,主要是指對物的佔有、使用、支配、、收益的權利,包括自物權和他物權,下邊可以分出好多權利。而物權法是指用來規范物權關系的法律的總稱。
說直接點物權是物權法規范的客體,物權法是主要規范物權。
希望能採納。

㈧ 物權法定與法定物權

物權法定是指一個權利如果認定是物權必須有法律規定

留置權的成立是達到法定事由而成立而不是源於雙方當事人的意思表示

而抵押權,質押權是因當事人合意訂立合同實現 屬於意定物權

區分標準是成立標準是來源與法律的直接規定還是雙方當事人的意思表示一致

新出台物權法已經取消了典權的規定,典權已經不是法律意義的物權

㈨ 民法通則與物權法有哪些不同規定

《民法通則》屬於一般法,《物權法》相對於民法是特別法,特別法優先於一般法。
1、《民法通則》第88條:.對於共有財產,部分共有人主張按份共有,部分共有人主張共同共有,如果不能證明財產是按份共有的,應當認定為共同共有。
《物權法》第一百零三條:共有人對共有的不動產或者動產沒有約定為按份共有或者共同共有,或者約定不明確的,除共有人具有家庭關系等外,視為按份共有。
《物權法》第八條 其他相關法律對物權另有特別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2、《物權法》將抵押、留置關系規定在第四編擔保物權。
《民法通則》在第五章民事權利第一節財產所有權和與財產所有權有關的財產權中未規定抵押權、留置權,而在第二節債權中的第八十九條(二)、(四)規定了抵押、留置關系,由此發生的抵押權、留置權屬債權范疇,是一種優先債權。前者寫在物權,後者規定在債權,出現不一致。

3、《物權法》在所有權編中規定:國家機關對其支配的不動產動產享有佔有使用和依法處分的權利,國辦事業單位對其支配的不動產動產享有佔有使用和依法收益處分的權利,企業法人對其不動產動產依法享有佔有使用收益處分的權利。又規定,所有權人對自己的不動產動產依法享有佔有使用收益處分的權利。這些條文同寫在所有權一編,按照常人通常理解,很容易導出國家機關、國辦事業單位、企業法人對其不動產動產享有所有權的推論。法律的導向性很強,社會上又有人鼓吹法人所有權,將國家機關、國辦事業單位、企業法人對其不動產動產依法享有佔有使用收益處分的權利寫在所有權編,極易被法人所有權論調鑽空子。法人所有權論調的要害是架空國家所有權,為私有化鳴鑼開道,它的危害必須高度警惕。
《民法通則》將全民所有制企業對其經營管理的財產依法享有的經營權寫在承包經營權之後,很明顯,承包經營權是用益物權,國有企業法人的經營權更是用益物權。

4、社會主義國計民生財產與其它財產是同等保護還是特別保護

5.所有權人是個體工商戶、農村承包經營戶還是公民
《物權法》創造了私人所有權的字樣,對私人解釋說,包括公民、外國人、無國籍人、個體工商戶、農村承包經營戶等,等字又含哪些,沒說。因此,物權法草案認為個體工商戶、農村承包經營戶等也是物權主體,享有所有權,是所有權人。
《民法通則》規定的民事主體是公民、法人,個體工商戶、農村承包經營戶規定在公民一章中,它們是公民從業的一種形式,不是與公民並行的獨立民事主體。對於個體工商戶、農村承包經營戶所經營的財產,其所有權屬於造就個體工商戶、農村承包經營戶的公民,而不屬於個體工商戶、農村承包經營戶這個外殼。

6、拾得遺失物是拾金不昧還是收取保管費,對於拾得物,
《民法通則》規定:拾得遺失物、漂流物或者失散的飼養動物,應當歸還失主,因此而支出的費用由失主償還。這是說,拾得遺失物應當歸還失主,拾金不昧。如果拾得人支出實際費用,則按無因管理辦,由失主償付。倘若拾得人沒有支出實際費用,則不能向失主討要報酬。
《物權法》規定:所有權人、遺失人等權利人領取遺失物時,應當向拾得人或者有關部門支付保管遺失物等必要費用,要求遺失人支付保管費。民法室討論會上,孫禮海等同志認為,撿了錢包、手機,揣在兜里、擱在家裡就是保管,按照物權法草案所寫,失主就應支付保管費。

㈩ 什麼是物權法物權是什麼概念

物權,即權利主體對物的權利。物權法是調整財產支配關系的法律,是對財產進行佔有、使用、收益和處分的最基本准則,是我國制訂民法典的重要組成部分。
一般意義上講,物權法主要回答三個問題:一、物的主體是誰,誰是物的主人;二、權利人對物享有哪些權利,他人負有怎樣的義務;三、怎樣保護物權,侵害物權要承擔哪些民事責任。

閱讀全文

與物權與物權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劃撥土地使用權轉讓能轉讓嗎 瀏覽:97
2019年公需科目知識產權考試答案 瀏覽:256
關於知識產權管理辦法 瀏覽:331
公共衛生服務培訓筆記 瀏覽:532
基層公共衛生服務技術題庫 瀏覽:497
中國城市老年體育公共服務體系的反思與重構 瀏覽:932
網路著作權的法定許可 瀏覽:640
工商局黨風廉政建設工作總結 瀏覽:325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可行性研究報告 瀏覽:428
投訴華爾街英語 瀏覽:202
榆次區公共衛生服務中心 瀏覽:990
申發明5G 瀏覽:815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協調會議記錄 瀏覽:94
版權貿易十一講 瀏覽:370
綜治辦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總結 瀏覽:903
知識產權局專業面試 瀏覽:75
馬鞍山市是哪個省的 瀏覽:447
馬鞍山市保安 瀏覽:253
股權轉讓樣本 瀏覽:716
工程管理保證書 瀏覽: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