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在物美超市偷東西會相片掛超市裡嗎
小偷也有人權,他們不敢這么做,如果這樣做了,你可以以法律手段提出訴訟,告他們非法侵犯肖像權,和損壞名譽權。造成的精神損失可以尋求適當的賠償
B. 誰有魯迅的小說《祝福》
《祝福》是魯迅先生一篇深刻揭示中國婦女悲劇命運的小說,在教學中,筆者對祥林嫂這一悲劇形象做了深入淺出分析,但學生卻發出陣陣竊笑,究其原因是沒有充分調動學生的情感因素,學生沒能介入人物角色中,沒能被祥林嫂的悲劇所打動,學過後感情上更是遠離了祥林嫂,那麼怎樣讓學生從感情上走近祥林嫂呢?
一、從人與人之間的關繫上看,病態的人們歧視她、蹂躪她。
把人物放在復雜的社會關系中去思考,揭示祥林嫂悲劇產生的必然性,馬克思曾說過:「人,歸根到底,……在其現實性上,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祥林嫂為什麼死,以及死後為什麼得不到別人的同情,顯然與周圍的人有密切的關系。如下圖:
四叔四嬸
冷酷
殘忍
婆家人 強搶 祥林嫂 嘲諷奚落 魯鎮人
我 同情不願介入 誤導同情 柳媽
除了四嬸、四叔、婆家人思想行動上對祥林嫂直接迫害外,周圍的人對她的態度也是她終遭遺棄,無人問津的原因。當祥林嫂以再嫁再喪的身份再次來到魯鎮時,魯鎮的人沒有叫她「賀六嫂」,而是依舊叫她「祥林嫂」。其聲調的陰陽怪氣表明世人對她再嫁的身份的否定和非難,並用「祥林嫂」這一永久的稱謂對她進行精神鞭笞。柳媽的同情、誤導更加重了她的精神負擔,使她欲生不能,尋死又不敢。
二、 從藝術構思上看,祥林嫂是一個生命里沒有春天的苦命人兒。
祥林嫂從來就沒有獲得過春天般的溫暖,她喪夫、再嫁、失子、死去幾個關鍵情節都是在春天發生的。
1、麗春之日,丈夫夭折。「她是春天沒了丈夫的」。在封建社會里,婦女地位最低,而一個寡婦的處境更艱難,更何況「她家裡還有嚴厲的婆婆」。由於丈夫「比她小十歲」,沒有留下後代,「夫死從子」之路與她無緣。再說婆婆也不會把她這個「剋星」留在家裡,無子守寡,此路不通,擺在祥林嫂面前的是一條受人唾棄的改嫁之路。但「生為夫家人,死為夫家鬼」不能自作主張。只能由夫家人任意擺布,即象商品一樣被賣掉。看來春天是不屬於祥林嫂的,春天也不會帶給她溫馨與柔情,在封建禮教的摧殘下,她的一生里將是沒有春天的一生。
2、孟春之日,被迫再嫁。祥林嫂在生命和「名譽」之間,它依然選擇了「名譽」,即永遠的有祥林名譽權的「不嫁二夫」的寡婦,於是她逃到魯家後,非常勤快,然而 「新年剛過」的一天,祥林嫂到河邊去洗米時,突然被婆家人用極其野蠻的手段,像對待牲畜一樣,生擒死拖,把她搶了回去,從衛婆子口裡我們知道「她婆婆來抓她回去的時候,是早已許給了賀老六」,回家之後,不幾天,也就裝在花轎里抬去了,不難看出她是在春天被迫再嫁的。盡管當時她一路的嚎哭、叫罵,「喉嚨哭啞了」,「頭上碰了一個大窟窿」,「拜不成天地」,可結果還是被他們「七手八腳得將她和男人反關在新房裡」。在祥林死後的第一個春天,祥林嫂被迫改嫁。春天,對於她簡直就是災難,春天,帶給她的是瘋狂的人格侮辱,春天,使她心靈備受摧殘。
3、暮春之日,痛失愛子。祥林嫂被迫改嫁後,幸運的做了母親,「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祥林嫂有了兒子,便取得了做人的權利。可「天有不測風雲」,賀老六不久 「斷送在傷寒上」第二次喪夫又給她精神上一個沉重的打擊。「幸虧有個兒子」這唯一的的親骨肉,是她生命里僅存的一絲春光。但「禍不單行」、「春天快要完了」的一天,孩子竟「給狼銜去了」,命運之神不公平的從她懷里奪走了僅有的一絲春光。兒子死了,「大伯來收屋,又趕她,她真是走投無路了,只好來求老主人」。這個悲慘的情節再次發生在春天,而且隨著「春天快要完了」,她的生命也將結束。
4、迎春之日,凄慘死去。祥林嫂再次來到魯家,是想做奴隸而不得,四嬸四叔柳媽對她的態度完全變了,淪為乞丐後,她的遭遇更是凄慘,常常連飯也要不到,最後帶著對生的痛苦,對死的恐怖,在魯鎮祝福聲中,在遭受了一連串的致命打擊、迫害、摧殘之下凄然死去。四叔的「不早不遲,偏偏要在這時候」,這時候正是萬家歡樂、全家團圓的時候,而祥林嫂在生命的最後一刻竟連春意都未來得及享受,便悄無聲息地退出了人生的歷史舞台,貧窮懸殊,反差巨大,這一結局的安排是祥林嫂的悲劇更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三、 從道具、服飾上看,「開裂的竹竿,破碎的心」,「白頭繩,表孝心」。
魯迅的作品,道具設置是非常獨特的。祥林嫂一出場,一股濃濃的悲劇情調沉重的襲人心鼻。除了得力於作者細致的肖像描寫之外,還要歸功於作者精心製作的道具:竹籃、破碗、裂竿,「他一手提著竹籃,內中一個破碗,空的;一手拄著一支比她更長的竹竿,下端開了裂」。這個形象鮮明獨特,極具個性化,人們的腦海里不由得會浮現出凄苦的乞丐形象,極其簡單的道具,給讀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碗「破而空」生活凄涼可想而知,竹竿下端「開了裂」可見淪為乞丐的歲月之長,讀罷,怎能不讓人心碎悲傷、憐憫。
祥林嫂在魯鎮一露面:「頭上扎著白頭繩」,第二次:「她仍然頭上扎著白頭繩……」藉此,我們很容易看出她的寡婦身份,表明她是死去的祥林的妻子,這一定位十分重要。頭上的白頭繩,把她的悲劇命運揭示出來了,註定了祥林嫂一生將在這個名份下生活,丈夫死了,本不是祥林嫂的錯,可她卻要紮上白頭繩向世人宣告自己是個災星,被人認為不吉祥。她本來是遵照封建禮教的規矩「餓死事小,失節事大」「好女不嫁二男」,可是偏偏有個婆婆不讓她守節,又偏偏有人嘲笑她,歧視她,說她「不幹不凈」。她苦苦蓄錢捐了門檻,可仍然消除不了白頭繩帶給她的災難,帶給她心靈的創傷,這樣一位婦女,活著毫無自主權,死了還要受人唾棄,生得痛苦,死得恐怖——多麼悲慘的命運啊。這一細節是對封建禮教吃人的有力控訴。
四、 從再現典型環境中的典型人物上看,祥林嫂是一個時代悲劇。
祥林嫂生活在清末,祥林嫂的悲劇是那個時代的悲劇,也是那個時代千千萬萬個勞動婦女的悲劇。
當時封建禮教仍在吞噬著人們,二十六七歲的祥林嫂嫁給了十六七歲的祥林,這是一種落後而殘酷的畸形婚俗,江浙一帶稱之為等郎媳,正象當時民謠所說的那樣: 「二十歲大姐十歲郎,夜夜困覺抱上床。說他夫來年太小,說他兒來不喊娘。」可以看出等郎媳是多麼的尷尬和辛酸,祥林嫂生活在這樣的環境中,使得「她不很愛說話,別人問了才回答,答得也不多」,只能用無盡勞動為自己透一口氣。當時的人們冷漠、麻木、自私、愚昧。祥林嫂不被魯鎮所接納,也是由於當時被封建禮教嚴重毒害的人們的存在,「夫為妻綱,好女不嫁二男」的夫權思想,可容忍貞潔的寡婦,但卻不能容忍再嫁的女人。足以看出當時病態的社會,病態的人們釀造了祥林嫂的悲劇。這就是祥林嫂所生活的環境,這種環境也是祥林嫂悲劇的一個根本原因。
總之,在教學中要充分挖掘小說的情感因素,要善於尋找巧妙的切入點,教師用自己的真情去撥動學生心靈的「情」弦,一旦學生心靈的「情」弦鳴響,情感的火苗燃起的語文課堂就迸射出生命的活力。無疑學生從感情上就會走進祥林嫂。
C. 消費者有哪些類型
根據消費者購買行為的復雜程度和所購產品的差異程度劃分:1、復雜的購買行為。如果消費者屬於高度參與,並且了解現有各品牌、品種和規格之間具有的顯著差異,則會產生復雜的購買行為。2、減少失調感的購買行為。是指消費者並不廣泛收集產品信息,並不精心挑選品牌,購買決策過程迅速而簡單,但是在購買以後會認為自己所買產品具有某些缺陷或其他同類產品有更多的優點,進而產生失調感,懷疑原先購買決策的正確性。3、尋求多樣化的購買行為。指消費者購買產品有很大的隨意性,並不深入收集信息和評估比較就決定購買某一品牌,在消費時才加以評估,但是在下次購買時又轉換其他品牌。4、習慣性的購買行為。指消費者並未深入收集信息和評估品牌,只是習慣於購買自己熟悉的品牌,在購買後可能評價也可能不評價產品。
D. 食品營養學論文
說起養生,其實說的是什麼呢,無非就是一份健康,而我們的健康離不開兩大要素:足夠的食品營養攝入和自身養生知識的積累。想要健康的體格,不僅需要我們保持平和的心態,合理的飲食和規律的作息,最重要的就是上面所說的兩大要素。同時,養生和飲食與人的經絡和氣血密不可分,那麼,如何才能夠有足夠的氣血呢?當然就要在飲食、作息等細節上面下功夫,我們不僅要按時作息和自然生物鍾保持一致才能走健康之路,還要合季節多吃時令的水果蔬菜以及葯材類食物等,讓我們能夠讓身體有足夠的氣血讓我們精神煥發。另一方面,我們要有暢通的經絡。這是在告訴我們不管任何季節,適當的運動是不可或缺的,但是同時也要結合其他的方法才能達到養生,以保健康。健康,讓我們從飲食、作息、運動、養生等生活細節來保護自己的身體,讓我們都能養出一份健康,養出一個好心情。
關鍵字: 健康;食品;養生;醫療
健康對每個人來說都非常重要,誰都想健健康康的生活,而各種疾病總是不斷的充斥著我們的健康。現代的醫療設備比較健全,並且伴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一個個疑難雜症正在迎刃而解,但更多的健康來自我們的生活理念和生活中的細節,因為許多疾病的預防都在於每個微小的細節。
飲食的搭配首當其沖,但知道是一回事,付之實踐又是一回事。飲食滿足身體的各種營養需求,可以提供足夠的熱能維持體內外的活動,還有適當量的蛋白質供生長發育、身體組織的修復更新,維持正常的生理功能。充分的無機鹽參與構成身體組織和調節生理機能。同時,豐富的維生素保證身體的健康,維持身體的正常發育,並增強身體的抵抗力。適量的食物纖維,用以維持正常的排泄及預防腸道疾病。充足的水分可以維持體內各種生理程序的正常進行。
人們能夠健康地生活,必須依賴充足而且搭配合理的食物。人體需要的40多種營養素都需要從食物中獲得,每一種食物都含有一定的營養成分,如果一種食物沒有營養,那人們就不會稱其為「食物」了。我們祖先經過幾千年淘汰保留下來的食物,都有其特定的營養價值,都為我們中華民族的繁衍和昌盛做出了貢獻。但也沒有哪一種食物能夠提供我們身體需要的全部營養,不同的食物有不同的營養特點。譬如谷類食物的糖類和B族維生素,豆類食物的蛋白質和脂肪,蔬菜水果的礦物質和維生素,動物性食物的優質蛋白等等。這些食物都是我們需要的,你不能說哪種好哪種不好。只有把各種食物合理搭配才能保質保量地供給人體充足和全面的營養,這就是「平衡膳食」。
E. 既是公民基本權利也是公民基本
公民的權利和義務關系是對等關系,享受國民待遇同時也對國家做出貢獻,維護國家利益和自身利益
F. 中國農業大學出版社《食品營養學》
中國人的主要營養問題都可歸結為營養缺乏和營養過剩這兩大看似矛盾的原因,十大營養問題的第一項就是肥胖,北京成人的超重率已達37.15%。超重與肥胖發生率,北方大於南方,城市大於農村。由於熱量過剩,超重和肥胖率大幅度增長,導致與營養失衡有關的慢性病明顯上升。所以說肥胖症是21世紀危害人類健康的大敵。肥胖本身就是一種慢性病...
摘要:肥胖是現代人所面臨的一個普遍問題,本文首先論述了營養與肥胖的關系,認為單純通過節食,減少營養攝入來進行瘦身減肥是不健康的也是不科學的。並指出肥胖並不是單純的營養過剩的問題,減肥也不能以犧牲健康為代價。並提出了一些既有助於減肥瘦身,又保證了身體營養均衡的飲食方法。
關鍵詞:營養均衡,減肥
在全國范圍內一項題為「國人十大營養問題」的大型調查中,中國人的主要營養問題都可歸結為營養缺乏和營養過剩這兩大看似矛盾的原因,十大營養問題的第一項就是肥胖,北京成人的超重率已達37.15%。超重與肥胖發生率,北方大於南方,城市大於農村。由於熱量過剩,超重和肥胖率大幅度增長,導致與營養失衡有關的慢性病明顯上升。所以說肥胖症是21世紀危害人類健康的大敵。肥胖本身就是一種慢性病,同時又是許多慢性病如糖尿病的原因、膽囊疾病、高脂血症、高血壓、骨關節炎等的促進因素。因此,控制超重和肥胖是我們面臨的急迫任務。造成肥胖病,先天性因素(遺傳)約佔30%,後天性因素(環境)約佔7O%。目前我們還無法改變遺傳因素,但可以通過環境因素去影響它,環境因素中合理的膳食是預防肥胖病的決定性凶素。如何健康、科學的進行減肥瘦身,是廣人人民群眾十分關心的問題。
一、肥胖的營養問題
據營養專家研究發現,肥胖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飲食不均衡,或者營養過剩,或者營養不足。首先營養過剩是會導致肥胖的,影響體重的兩個根本因素是熱能的攝入量和熱能消耗量,當能量的攝入等於能量的消耗時稱能量平衡;當能量的攝人大於能量的消耗時稱正向能量平衡,多餘的能量以脂肪的形式儲存在體內,因而產生肥胖;當能量的攝入小於能量的消耗時稱負向能量平衡,體重減輕。顯然肥胖是處於正向能量平衡狀態,這種人一般食慾非常旺盛,且偏食高糖及高脂肪食物,多餘的能量轉變為脂肪,因而導致肥胖。
但肥胖的人同樣可能營養不足。許多人可能覺得奇怪,肥胖是由於營養過剩容易理解,因為體內吸收了過多的營養,使多餘的脂肪增長,積蓄導致體形膨脹。但很多肥胖人士去醫院檢查時被發現,其體內營養不足,這是因為有的人的肥胖飲食習慣不好,偏好於高脂肪高熱量的食品,使得體內的某些營養素過多,而某些必須的營養素又吸納太少。營養過多使身體肥胖,必須的營養素過少又使身體虛弱,毛病增多。所以營養專家認為,減肥瘦身,健康身體最重要的是均衡營養。
二、減肥需注意營養均衡
很多人通過餓肚子.吃葯物.服用利尿劑.服用興奮劑.少睡覺等方法來進行減肥,這樣既不能長期堅持,又損害了自己的健康,因此這些方法都不宜採用。我們的身體需要均衡的營養,才能維持基本的新陳代謝,如果只吃水果而不吃含脂肪、蛋白質的食物,會有發育不良的情形產生,小腸對疾病的抵抗能力也將降低。此外,缺少油脂,便不易吸收脂溶性維生素,此種不均衡的飲食,勢必會使體力無以為繼,損壞健康。
許多人以為,肥胖通過節食,採取飢餓法來減少營養的吸收就可以將身體瘦下來。但其實這是十分不可取的。因為當你在節食時,在減少營養的供給時身體也得不到一些每天必需的營養物質。時間一長,你的身體一方面吸收不到每同必需的營養素,一方面又減不去體內過剩的營養,不但減不了肥,還會危害健康。以身體健康作代價來減肥,值不值得呢?
營養專家經多年的調查研究,提出了一個健康的新概念:減肥瘦身應從均衡營養做起。當體內的營養均衡,過剩的營養被消耗,排除出體外,不足的營養素每日得到適量補充,肥胖自然消失且保持身體健康。要達到營養均衡,日常飲食各方面需多加註意,每天各類食物進食要多樣化、均衡、適量。
健康的減肥是應當限制膳食的總能量,而不僅是限制脂肪的攝入,減肥期應適當增加蛋白質、低糖和適量脂肪。正常情況下,碳水化合物比例為55—6O%,脂肪為2O~25%,蛋白質大約為15~20%,量比為4:1:1。文獻(2)認為在減肥期間也要保持營養素的攝入比例。減少碳水化合物的攝入會使體內的代謝不完全而產生一定量的酮體能抑制飢餓感,另外酮體的分解也會消耗能量。減少糖的攝入,可以減少胰島素的分泌,從而減少脂肪的合成,使糖原的貯存減少,促進運動脂肪動員,減少脂肪貯存。攝入適量的脂肪能夠抑制胰島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分泌,促進機體的脂肪利用。脂肪還會使人產飽腹感,使減肥者易接受低熱量的膳食而不覺得飢餓難耐。減少食物的攝取使人會導致各種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的攝入不足,此還要食用一定量的水果來補充機體必需的維生素和微量元素。
三、科學、合理的飲食
(1)少吃一些作用不大或有副作用的食物,多吃一些營養價值高而無副作用的食物。
(2)少吃動物脂肪和油膩食物。長期攝入高脂肪的食物而很少運動,都有可能造成高血脂,增加冠心病的發作率。
(3)用吃植物油代替動物油(大油)。植物油雖然1OO%含脂肪,但它含有大量不飽和脂肪酸,能刮掉飽和性脂肪酸中大量的油。另外,植物油中含VE,這是保持青春健美長壽的維生素。
(4)少吃或不吃膽固醇高的食物。
(5)少吃糖。許多研究尤其是流行病學方面的研究表明,體重過高(脂胖病).糖尿病.齲齒,可能還有動脈硬化症和心肌梗塞等與糖大量食用有關。大量食用低分子糖是有害的,應該以高分子糖為主滿足對糖的需要,提出「戒糖」的口號不全面,因為無糖膳食會導致嚴重的代謝紊亂,出現低血糖等情況。
(6)少吃鹽。因為鹽里含鈉,人體含鈉過多易得高血壓等病。住在北極的愛斯基摩人一天食鹽低於5克,他們極少得高血壓。
(7)多吃水果和蔬菜。因為吃水果和蔬菜中的脂肪含量極少,但含有很多的維生素和蛋白質,還有許多的植物纖維和水分,生理價值非常高。
(8)減肥者也需要攝入足夠的蛋白質和碳水化合物(入米.面等主食)。這是因為我們在減少多餘脂肪的同時,需要能量和體力來支撐,還應增加肌肉。成人肌肉中的蛋白質含量約為19~2O%,蛋白質占人體總重量的45%,而蛋白質有肌肉收縮.供能等七大功能。特別要注意選用大豆,它的蛋白質含量比雞.魚.牛肉要高,比牛奶要高12倍,且價廉物美,現在已製成的速溶豆漿晶,其蛋白質含量遠遠高於牛奶。
(9)多吃些山楂或山楂製品。山楂是葯材又是消食食品。有減肥.降壓之功能。
(1O)平時要注意適當飲水。因為大量飲水是造成身體鬆弛肥胖的一個因素;另外尿的存積還會增加膀胱同尿內致癌物質接觸的時間,有可能導致膀胱癌的發生。口渴應該飲水,包括訓練中也可以飲水,但要適量。最好是在訓練後一小時慢慢攝入少量的水,這樣不僅可以避免心臟負擔過重,還可以使身體里的水分慢慢地得到補充。平時最好多飲一些烏龍茶或是綠茶,因為它既能解渴,又能解膩減肥。
(11)節制飲酒。白酒熱量很高,多飲且肥胖。啤酒是最好的飲料,俗稱液體麵包,適當飲用能生津開胃.解渴去暑,啤酒中含有多種B族維生素和多種氨基酸,只有4~5%的酒精。含熱量不高,但啤酒花的苦能促進消化液的分泌,幫助消化吸收,所以大量飲用啤酒以及隨之而來的大吃一頓容易發胖,所以飲用啤酒一定也要適量。
關於中國營養師地位法律化問題的幾點思考 營養學作為一門獨立的學科,發端於化學,其發展過程得益於流行學、傳染病學,特別是細胞學、分子生物學技術的進步。上世紀八十年代後期,國際營養學界就確立了營養的定義:有關生命物生長,維持和修復整個生命體或其中一部分過程的總和。國外特別是日本的營養學發展迅速,營養立法相對完善。而在中國營養師作為一種新興的職業才剛剛誕生。營養師地位的法律化是指營養師作為一種職業被法律所認可,即營養師同其他行業從業人員一樣享有平等的法律地位,法律明確了營養師的權利義務,並規范著營養師的執業過程。 一、營養師地位法律化的背景 1、我國居民的營養狀況不容樂觀。 近年來,隨著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我國城鄉居民的膳食營養狀況與十幾年前相比有了明顯改善,但是,卻面臨著營養缺乏與營養過剩的雙重挑戰。營養缺乏是因進食不足或進食不能被充分吸收利用或慢性疾病消耗較大引起的。典型的營養缺乏症是蛋白質——能量營養不良。營養過剩指能量攝入超過人體的消耗。常引起的疾病有肥胖症、高脂血症、高血壓、冠心病、腦血栓、脂肪肝和糖尿病等。營養缺乏和營養過剩都屬於營養不良,對身體都會造成損害。 中國營養學會秘書長翟鳳英研究員稱目前,我國營養不良的人口是全世界最多的幾個國家之一,每年因此帶來的損失約為3000億到5000億元。 衛生部、科技部和國家統計局聯合發布的調查報告顯示,由營養過剩引起的高血壓、高血脂等慢性疾病發病率逐年上升,患者年齡日趨年輕化。全國有1.6億成人血脂異常,有1.6億成人患高血壓,2000多萬人患糖尿病。在大城市中每100人成人中就有30個人超重。我國居民健康狀況不容樂觀。 2、中國營養師的現狀 (1)營養師嚴重缺乏 據上述衛生部等調查,城市居民營養過剩的主要原因是必要的營養知識和技能的缺乏。同時,營養師普遍不足,尤其是高技能公共營養師缺乏,其數量與人口比例嚴重失衡。 我國13億人口只有3000多營養師,並且基本分布在醫院裡面,社區幼兒園等機構很難找到營養師。2003年國家食物與營養咨詢委員會曾對全國臨床醫院做了一個調查,接受調查的403所醫院中,僅有少數大型醫院配備了兩三個營養師,大部分醫院因為找不到相關人才,就沒有配備。 (2)職業資格認證標准不一,培訓名目繁多,營養師素質問題堪憂。 近日,勞動和社會保障部把健康管理師、公共營養師等作為第四批新職業向社會公布,標志著中國的營養師職業發展開始步入正軌。 然而,近日記者在對營養師資格認證、從業現狀和服務內容等的調查中,發現有諸多不完善之處。社會上營養培訓與認證名目繁多。面對記者關於哪個名目是正宗的營養師的提問,不同的培訓負責人各持己見、自圓其說,但相同的是他們都承諾培訓後考取認證證書全國有效。有關專家告訴記者, 所有這些各式各樣的培訓後考取的認證證書,都不屬於國家對此職業的正式認證。換句話說,已有的公共營養師證書也只是「崗位培訓」證書,而營養保健是只是協會的認證。 記者還發現有些培訓班門檻很低,培訓時間很短,一個小學畢業生培訓兩周搖身一變就成為營養師了。試問這種速成的營養師如何保證其素質? 中國老年保健醫學研究會的副秘書長逸飛,是這次向勞動和社會保障部提供審批公共營養師課題研究報告的主要負責人。對於公共營養師培訓與素質的問題,她說,現在勞動和社會保障部正在就這個職業的國家標准、國家教材、國家資格認證等問題進行進一步的研討,一旦確定了國家級標准,公共營養師這個新興職業就會有科學的發展軌跡了。 二、營養師地位法律化進程的發展 今年「兩會」前,我國46位知名專家聯名呼籲進行營養立法,提高國民生活和健康水平。衛生部專門召開了中國營養改善立法工作研討會,國務院法制辦人員認真聽取了專家意見,表示營養立法的必要性十分明確,這為營養立法創造了支持性環境。 為了解決目前我國在膳食營養方面最迫切的問題,中國營養學會受衛生部委託起草的《國民營養條例》已於3月完成,5月遞交衛生部和國家有關部委做進一步討論,有望在近年出台。 即將出台的《國民營養條例(試行)》著重解決以下問題:營養調查和監測,食品標簽上必須註明營養成分,嬰幼兒、婦女等特殊人群的營養等等。《條例》還規定,100人餐位的餐廳必須配備一名營養配餐員,300人以上餐位的餐廳必須配備一名營養管理師。同時,所有的幼兒園和學校都要配備專業營養師。 《條例》的可行性尤其是營養師配備的可操作性值得商榷。在農村沒有幼兒園的地區如何落實是個難點。另外,按照《條例》規定的配備人數估算,我國目前營養師缺口在400萬左右。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中國餐飲消費水平迅猛增長。來自中國烹飪協會統計數字顯示,1991年,全國餐飲網點的總營業額僅為492億元,到2004年,這個數字就上升為7486億元,中國烹飪協會副秘書長邊疆說,今年這個數字有望突破8800億元。因此營養師人數與《條例》的可行性之間存在著不可調和的矛盾。 有關營養立法的准備工作已進行多年,《營養工作條例》、《營養師法》一直在起草、研討之中。 三、職業法律化進程中的營養師的執業與探討 營養學在中國相對於其它行業至今沒有一個十分完善、理想的法律、政策環境,也沒有一個行之有效的干預管理體系,已有的立法在此領域仍是一片空白,營養學范疇的一切問題只能通過行業自律和道德規范去衡量解決。 那麼,未來的營養學從業人員,尤其是那些已拿到或正在努力去爭取營養師職業資格的人在將來的工作中,依據什麼去實踐操作?如何通過有效的手段來保護自身的利益?接受營養服務的需求者(客戶/求助者)又將靠什麼來保證自己的合法權益呢? 1、營養師的法律地位 從法理本質看,「營養師」作為一個全新概念的職業,同其他行業一樣,也應是以一個職業主體的形象面對社會需求。根據營養學行業已有的從業格局及對未來趨勢的考慮,本行業人員的主體形式大致分類如下: ①醫療系統營養師 ②學校、機關食堂以及餐飲企業的營養配餐師和營養管理師 ③個體執業營養師或營養顧問 a個體營養服務機構 b合作或合夥制的營養服務機構 從以上分類可以看出,中國營養師主要存在於兩大領域:一是相關醫療、教育、餐飲等單位的內設機構,他們作為上述單位的職工,以單位的名義為需求群體服務;一是以自然人的身份建立或組成非法人性質的營養服務組織,以個人或機構的名義直接面向社會服務。 營養師的個體執業經營主體是以「自然人」(即「公民」的概念)出現,其法律責任的承擔主體也是自然人。當然,隨著社會的發展,也不排除合作制、合夥制(律師、注冊會計師、外國心理醫師)甚至公司制等多樣化形式出現的可能性。 相比之下,醫療、教育、餐飲單位內的營養師,雖是營養服務的實際提供者,但並不具備與需求人群之間那種合同關系或服務消費關系中的一方主體地位,其法律責任的承擔者及權利的享有者(即:法律主體)應是其所在的單位,而他們僅是以「單位」的名義在履行職務而已。 2、營養師服務行為的合法性 根據民事法律行為「有法定,從法定;無法定,從約定」的原則,在目前仍沒有行業專門法律(特殊法)法規加以約束的前提下,營養師與其客戶群之間的約定與行為,如不違反《民法通則》(一般法)第55條的規定:即:滿足 ① 行為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 ② 意思表示真實; ③「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及社會公共利益」三個條件,雙方之間的書面、口頭或其他形式的約定與行為,即應視為有效的民事法律行為。 簡言之,此時心理咨詢師的服務就是合法的。 3、營養師開業執業的法律保障 獲得營養師資格證書的人員根據不同的等級可進行與其能力相符的營養服務。那麼,到底應當如何執業呢?目前行業法規未出台之前,因醫師、律師執業過程與性質同營養師執業有諸多相似之處,我們不妨借鑒一下,也可為未來的營養立法做些有益的探索。 (1)營養師的管理 ①執業資格的授予(執業注冊制度); ②行業主管機構; ③下列情況人員無資格執業: a不具有完全民事能力的; b受過刑事處罰; c被取消營養師資格; d不宜從事執業的其他情形。 (2)心理咨詢師的開業條件 按照與營養服務業務(屬服務性行業)相關的幾個其他行業的法律規定(比如《執業醫師法》、《注冊會計師法》、《律師法》開業的程序)及慣例,筆者認為營養師執業機構應具備如下條件: ①具有 名符合職業標准及工作年限的從業人員(具有執業資格); ②有適合的名稱、組織機構和場所; ③有與其開展業務相適應的經費(最少= 萬元)與設備、儀器; ④有相應的規章制度; ⑤能夠獨立承擔民事責任。 (3)營養服務機構的開業程序 ① 申請設立; ② 審批; ③ 開業。 (4)營養師的執業內容與法律形式 ① 執業內容: 按職業功能劃分,其工作內容大體有: a營養調查 b營養測量 c營養管理 d營養咨詢與指導 e營養教育等 ② 服務的法律形式: 《服務合同》的主要內容: 1)雙方當事人;甲方(營養師及其所在機構) 乙方(客戶/求助者/需求者) 2)合同標的:營養健康服務; 3) 收費價格/酬金; 4) 服務的時間(周期)、地點(專業地點—營養工作室); 5) 治療方案: 6)雙方的權利與義務: A甲方的權利 a 按照職業標准及行業規范提供營養服務; b 按既定膳食方案實施,求助者如無端阻撓,甲方有權終止合同; c 按照約定收取報酬; B甲方的義務 a 按照職業標准及行業規范提供營養服務; b 結合求助者實際情況,指定科學的膳食方案並案計劃實施; c 保護乙方的健康權、生命權; d 保護乙方的隱私權; C乙方的權利 a 依照合同約定獲得滿意服務; b 對服務有知情權; c 健康權、生命權受保護; d 隱私權受保護; D乙方的義務 a 陳述自己的真實情況,以便讓甲方能夠確切地做出判斷; b 接受甲方的膳食方案並盡量配合; c 按照約定交付報酬; 7)違約責任; 8)隱私保護、保密條款; 9)其它約定。 4、營養師的權利與義務 (1)權利 ①在法律法規、職業標准及行業慣例允許的范圍內,進行專門印營養服務,選擇合理的膳食方案; ②從事營養學研究,學術交流,參加專業學術團體; ③參加專業培訓,接受營養學繼續教育; ④對所在機構的營養工作和相關部門的工作提出意見和建議,依法參加所在機構的民主管理; ⑤在執業活動中,人格尊嚴、人身安全不受侵犯; ⑥獲取工資、報酬或津貼,享受國家規定的福利待遇; ⑦其它。 (2)義務 ①遵守法律、法規、政策規定; ②遵守行規(行業慣例、交易規則……)及行業服務操作規范; ③樹立敬業精神,遵守職業道德,履行營養師職責,盡職盡責為客戶服務; ④尊重客戶的人格,關心、愛護客戶,保護客戶的隱私權; ⑤宣傳營養健康知識,對包括社區在內的全社會進行營養健康教育; ⑥因故意或重大過失致客戶利益受損,應依法負賠償責任。 5、法律責任 (1)責任承擔主體: ①營養師履行職務所在的單位(醫院、學校、餐飲單位等)是責任承擔主體; 以單位自有財產承擔民事責任。 ②個體執業營養師作為服務主體以自己的名義及個人財產承擔法律責任。 如果是用家庭共有財產投資,或收益的主要部分供家庭成員享用的,以家庭財產承擔民事責任。 另外,個體執業營養師可以合夥經營,也可以起字型大小,稱為個人合夥。合夥人對外承擔連帶責任,對內則按照出資比例或者雙方約定分擔責任和分配盈餘。 (2)可能的損害後果: ①對需求者的身體權、健康權、生命權的損害; ②需求者及其近親屬的財產權的損害; ③對需求者及其近親屬的精神損害; ④對需求者的名譽權、隱私權的損害。 這些損害後果一般情況下同時發生,但有時也僅發生其中的一項或數項。 (3)法律責任承擔的方式 依《民法通則》第143條,營養師因職務行為與客戶/需求者/求助者發生糾紛, 依據可能出現的損害後果,其法律責任承擔方式如下: ① 停止侵害; ② 消除危險; ③ 返還財產; ④ 恢復原狀; ⑤ 賠償損失; ⑥ 支付違約金; ⑦ 消除影響、恢復名譽; ⑧ 賠禮道歉。 以上承擔民事責任的方式,可以單獨適用,也可以合並適用。 如涉及到訴訟,還可能受到訓誡、責令具結悔過、收繳進行非法活動的財物和非法所得及依法罰款、拘留的「待遇」。究竟因何種行為而承擔何種後果,則應區分具體情況而定。 我們作為未來的執業營養師,必將團結起來信心百倍地投入營養事業。
四、結論
綜上所述,健康減肥的核心原則是調整膳食結構,重視平衡膳食。單純通過節食來進行瘦身減肥是不健康的也是不科學的。因為肥胖並不是單純的營養過剩問題,減肥也不能以犧牲健康為代價。注意合理,均衡的飲食營養,同樣可以達到健康減肥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