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辯論:博客寫作是否應受到版權保護
博客作品是作者根據自己的思考而進行的一種創作活動,是一種智力創作成果。它與發表在紙質媒體、膠片載體上的作品沒有任何性質上的區別。我認為,博客雖然是作為新興媒體出現,但同樣符合《著作權法》保護的條件。這是其一。
其二,嚴格保護博客作品版權,非常有利於強化博客的社會責任感,有利於凈化網路環境,規范網路傳播的秩序。
對於女博客秦濤起訴搜狐,應該值得肯定。秦濤通過個人的司法實踐,對加快對博客專門的立法,加速相關條例的出台,做了一次有益的嘗試,具有破冰意義。她的行為,喚醒了廣大博客作者保護自己合法權益的意識,具有標桿意義。
那麼,博客作者如何保護博客版權?我認為,首先,博客網站盡管開發研製保護作品版權的技術,比如在作品上加水印等。第二,立法界和司法界下工夫對博客帶來的新情況、新問題進行研究,加快制定可操作性的法律法規。第三,廣大博客作者提高版權意識,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同時也不侵犯他人版權。
B. 受著作權法保護的作品有哪些
著作權分別包括:文字作品;口述作品;音樂、戲劇、曲藝、舞蹈、雜技藝術作品;美術專、建築作品;攝影作屬品 ;電影作品和以類似攝制電影的方法創作的作品;工程設計圖、產品設計圖、地圖、示意圖等圖形作品和模型作品; 計算機軟體;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作品。
C. 原創作者都是如何維護版權的
版權,又稱來著作權,包含以下人身自權和財產權:發表權,署名權,修改權,保護作品完整權,復制權,發行權,出租權,展覽權,表演權,放映權,廣播權,信息網路傳播權,攝制權,改編權,翻譯權,匯編權,應當由著作權人享有的其他權利。
在我國,著作權是從創作完成之日起產生的,人身權利中除了發表權外沒有期限限制,發表權一經行使即窮竭,如果在作者死後50年內不發表,就不再保護。財產權利的保護期限是作者有生之年加死後50年,如果作品創作完成後50年未發表的,不再保護;另外,法人和其他組織視為作者的作品以及電影、電視、錄像作品和攝影作品和作者身份不明的作品,其保護期都是作品首次發表之日起50年,創作完成50年內不發表就不再保護。軟體著作權的保護期限為25年,截止於軟體首次發表後第25年的12月31日。保護期滿前,軟體著作權人可以向軟體登記管理機構申請續展25年,但保護期最長不超過50年。軟體開發者的開發者身份權的保護期不受限制。
D. 原創作者都是如何維護版權的
互聯網越來越發達,我們可以在網路上找到各種自己想看的書。對於我們來說可能是好事,但是對於原創作者來說對他們的創作可能是一種打擊,可能他們辛辛苦苦想出來的劇情故事小說或者一些文章,被抄襲者拼湊寫文就變成了他們自己的,近年來,侵權事件一直在上演,如何保護自己的原創作品成了每一個創作者必要的知識。
一個好的創作者背後最好有一個好的平台,這樣平台也會保護你的作品,在自媒體剛剛開始的階段,平台需要先提高數量,所以不管是不是原創都可以發表文章視頻,出現來大量搬運,但是現在要求更高的是質量,在自媒體上比如百家號頭條號,一部作品的發表,需要經過網站機器人的檢測,只要審核通過才能發表。
E. 創作過程中也可以對作品進行版權保護
創作過程中也可以對作品進行版權保護?版權保護是激勵創新的基本手段,也是創新源動力的基本保障,是增強國家國際競爭力的核心要素。那麼問題來了,創作過程中也可以對作品進行版權保護嗎?版權保護創作過程中也可以對作品進行版權保護嗎?版權作為知識產權中較為普遍的一種權利,以及涉及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幾乎每一個人都會碰到。我們國家法律規定,公民法人的作品,無論是否發表,都享有作品版權,包括口述音樂,戲劇,文字,舞蹈,美術,攝影,電影等形式創作的作品。我國作品版權有一特徵,即作品創作完成版權即可生效。如何保全證據,通過固定證據來保護版權呢?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創作過程中可以這樣進行版權保護創作作品往往需要一個反復漫長的過程,如果把創作過程中形成的手稿大綱,以及調查記錄,以及創作完成的部分內容通過保全證據的形式固定下來,今後就算作品沒有經過法定的登記,從未發表,在產生版權糾紛的時候也是可以贏得訴訟的關鍵證據。所以建議創作者最好通過保全證據來證明作者的完成時間和獨立完成的過程,公證證據,不但可信度高,證明力強,在訴訟中也無需其他證據,可以直接認定事實的證據,而且與其他信件,電子郵件以及時間戳的固定形式的手段相比,沒有泄露和丟失的風險。二、作品完成後應進行版權登記體現在創作作品完成之後。網路技術的迅速發展,取得版權後,一經發表,即有可能被他人侵權盜取使用,當版權人被人侵犯的合法權益以後,第一時間把侵權事實通過公證的形式固定。通過平台傳播人頭數,要求立刻刪除,減少對版權人的影響,有固定證據的公證書也可以進行維權賠償。隨著我國對版權的保護越來越重視,實踐中也有越來越多的版權人認識到公證在版權的權利認定,保障和維權方面的獨特作用,並且通過公正法律保障自身權益。創作過程中也可以對作品進行版權保護嗎?想要了解更多內容,歡迎撥打八戒知識產權在線客服。八戒知識產權是深圳市花蘑菇網路科技有限公司旗下品牌,2016年在深圳成立,2017年獲中國主板上市公司朗科科技創始人天使投資,2018年6月獲香港主板上市公司金蝶國際投資。八戒知識產權知識產權專註:商標、專利、版權、域名等知識產權業務方向。主營業務三大板塊:常規知識產權、涉外知識產權、知識產權交易。互聯網+知識產權行業的黑馬型企業。
F. 以保護版權,崇尚創新為主題 寫一篇作文 500-600字 切記是主題不是題目
千年以後人類會進化為「怪人」?
流言說:由於智能手機和計算機等高科技產品應用日廣,生活環境改變,人類將擁有更高的個頭、更小的大腦、更大的眼睛、更少的牙齒、更長的手臂和更多的皺紋,千年之後的人類看起來非但沒有變得更加英俊,反而看起來像「怪人」!
果殼網 流言網路 答:
假。這是一個八卦小報編造出來的新聞。
論證:
首先,這個消息沒啥可信度。太陽報是著名三俗小報嘛大家都懂的,然後倒是找了些牙醫啦整形醫生啦之類的人采訪,卻連一個搞演化的人都沒有。
沒有用進廢退。用得多和發達、用得少和退化之間沒有任何直接聯系。
因素1:後天文化影響。
我賭這個原因的效果最大。時尚這東西完全沒法說。現在的美容和整形領域已經如此強大了,將來要是有了遺傳改造那更是如虎添翼。那麼如果到了某一天人人都想要在額頭上加眼睛、背後添翅膀、腋下生四臂,那我們也沒啥可說的,審美風尚從不講道理。
與此相關的還有日常生活狀態:吃得飽自然能長得較高較胖,如果未來世界遭遇災難、農業崩潰,那人群又會變瘦變小變平胸。這個因素和審美碰到一起究竟誰占優,也是無法預料的。
但毫無疑問,這個因素一旦充分發揮作用,那麼直接壓倒一切其他因素,咱也不用往下看了。
因素2:性選擇。
其實和上面幾乎一樣,也是審美風向,不過上面是後天,下面是先天。如果人類擇偶審美的選擇壓足夠強,以至於高帥富的後代數目顯著超過窮矮矬,那麼經過足夠時間後,世界上的高帥就會變多(富就不一定了)。
但是審美風向萬一中途變了怎麼辦呢……雖然這個審美有一定生物背景,比起什麼牛仔褲破口之類的風尚應該更穩定,但我們也很難保證它不會逆轉。所以,未來如何還是不能預料。
既然以上根本就不可能預料,那麼我們這里假定它們不發揮作用。(雖然它們如果發揮,可以輕而易舉把其它所有因素淹掉……)
因素3:現有的選擇持續下去。
自然選擇要花時間來完成,也許有些選擇力量一直在進行、而它相應的環境又沒有改變,那麼它就會繼續發揮作用。比方說,最近1萬年以來人類的大腦一直在很慢地變小,我們還不完全知道是什麼原因,但如果這個原因維持不變的話,那麼再過1萬年我們的大腦又會變得更小。
如果這個原因變了又會怎樣?見4。
因素4:選擇改變,尤其是選擇放鬆。
一旦環境變了,選擇壓力改變了,人類的演化方向當然也就變了。這里特別要說選擇放鬆:以前擁有某些特徵的人活不下來或者沒有後代,現在有了醫學等等因素,這些人能留下後代,那麼這些相關特徵就可能會加入人類基因庫大家庭,從而影響到整體的特徵。
換言之,一個原來是有害的基因,現在變成中性了。以前有害的基因肯定擴散不開,現在變成(近)中性基因,就成了隨機的漂流。也許它還是會滅絕,也許它暫時穩定,也許它最後擴散開來一統天下,這都是完全看概率的事件。
但是選擇改變會不會發生,完全取決於現在我們面臨了怎樣的選擇。這需要很具體的研究,沒有研究的話只能完全不靠譜地憑空猜想。
比方說,假設有這么一個基因使得女性的骨盆過於狹窄,擁有此基因的女性的難產率要高很多。換做以前,自然選擇反對這個基因留存下來。但是現在我們有了剖腹產,大家都能正常生孩子,那麼這個基因就有可能長期留存下來,人群里就多了一些骨盆狹窄的女性,測量骨盆平均值就會發現變小了。
但這樣的要求是很高的:自然選擇效果必須發生了明確的變化,而這個效果必須反映在後代數目上。原帖給出的那些因素基本上沒有多少明確證據表明自然選擇變化了。比如,也許有一個基因讓我們不那麼容易得糖尿病,但絕大部分現代糖尿病都是育齡之後得的,影響壽命但不影響你的孩子數目。那麼這個基因就幾乎不能得到選擇。
總而言之的話,如果你能給我一個未來社會的完整面貌,包括他們的經濟、文化、歷史和審美風尚,還能預測一下他們的人類是啥樣子。就這么憑空預言一千年後,這不是科學,是神諭乾的活兒。
編輯註:流言網路是果殼網開發的全新的辟謠平台,旨在利用眾包方式打造一個中文互聯網最大的「科技流言資料庫」。感興趣的讀者點 這里 看看吧。
G. 哪些作品可以受到版權的保護
作品來,是著作權法的客體自,《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所稱的作品,包括以下列形式創作的文學、藝術和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工程技術等作品。
一、文字作品;
二、口述作品;
三、音樂、戲劇、曲藝、舞蹈、雜技藝術作品;
四、美術、建築作品;
五、攝影作品;
六、電影作品和以類似攝影的方式創作的作品;
七、工程設計圖、產品設計圖、地圖、示意圖等圖形作品和模型作品;
八、計算機軟體;
九、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作品。
上述范圍內的作品,應符合以下三個要素,才能得到著作權法的保護。
一、須有文學、藝術或者科學的內容;
二、須有獨創性;
三、須能以物質的形式固定下來。
作品必須符合以上三個要素,否則不成其為作品。
H. 文學作品版權怎麼保護
申請版權登記。
在我國,版權是自動產生的,作品一經完成,作者便享有法律賦予的權利。
著作權包括那些權利?
著作權包括人身權(精神權利)和財產權(經濟權利)。
人身權包括:
(1)發表權,即決定作品是否公之於眾的權利;
(2)署名權,即表明作者身份,在作品上署名的權利;
(3)修改權,即修改或者授權他人修改作品的權利;
(4)保護作品完整權,即保護作品不受歪曲、篡改的權利。
財產權包括:
(1)復制權,即以印刷、復印、拓印、錄音、錄像、翻錄、翻拍等方式將作品製作一份或者多份的權利;
(2)發行權,即以出售或者贈與方式向公眾提供作品的原件或者復製件的權利;
(3)出租權,即有償許可他人臨時使用電影作品和以類似攝制電影的方法創作的作品、計算機軟體的權利,計算機軟體不是出租的主要標的的除外;
(4)展覽權,即公開陳列美術作品、攝影作品的原件或者復製件的權利;
(5)表演權,即公開表演作品,以及用各種手段公開播送作品的表演的權利;
(6)放映權,即通過放映機、幻燈機等技術設備公開再現美術、攝影、電影和以類似攝制電影的方法創作的作品等的權利;
(7)廣播權,即以無線方式公開廣播或者傳播作品,以有線傳播或者轉播的方式向公眾傳播廣播的作品,以及通過擴音器或者其他傳送符號、聲音、圖像的類似工具向公眾傳播廣播的作品的權利;
(8)信息網路傳播權,即以有線或者無線方式向公眾提供作品,使公眾可以在其個人選定的時間和地點獲得作品的權利;
(9)攝制權,即以攝制電影或者以類似攝制電影的方法將作品固定在載體上的權利;
(10)改編權,即改變作品,創作出具有獨創性的新作品的權利;
(11)翻譯權,即將作品從一種語言文字轉換成另一種語言文字的權利;
(12)匯編權,即將作品或者作品的片段通過選擇或者編排,匯集成新作品的權利;
(13)應當由著作權人享有的其他權利。
著作權人可以許可他人行使上述財產權,並依照約定或者著作法有關規定獲得報酬。
著作權人可以全部或者部分轉讓上述財產權,並依照約定或者著作法有關規定獲得報酬。
I. 博客寫作不應受版權保護的理由(10-15個
那得看你是不是用到商業用途了,如果只是愛好,在博客或是其他網路空間以非營利的目的發表,那就不屬於侵權。如果是在某雜志,書刊等以營利性為目的發表或刊登,那就涉及版權問題了。
J. 如何切實保護高考作文的著作權
目前關於保護高考作文的著作權,法律界仍有爭議。從著作權法角度看,高考作文的版權歸屬考生,媒體等在公布、發表、轉載、出版、傳播高考作文的過程中,當尊重考生的署名權、發表權、信息網路傳播權和獲得報酬權等權利。
參見評論:
作文可否發表,考生有權拍板
應該說,高考滿分作文隨著高考成績公布而公之於眾,是件好事,一來可展示考生文采,二來可為其他考生提供借鑒。但高考作文的公布、媒體發表、圖書出版、電子光碟收錄、網路傳播等過程,存在眾多的版權問題,遺憾的是,高考作文的版權歸屬問題,考生對作文依法享有的署名權、發表權、修改權、匯編權、信息網路傳播權和獲得報酬權等問題都被忽視,這與重視知識產權的態勢不相協調。
由於高考的特殊性,哪個部門有權公布高考作文一直存疑。事實上,不論是誰,未經考生或者法定監護人即其家長的同意,擅自公布高考滿分作文,都侵犯考生的發表權。公布高考滿分作文的機構,應向使用者提供考生的所在學校和考生姓名,並有義務提醒使用者遵守著作權法的有關規定,刊發、傳播高考作文的媒體也應尊重考生依法享有的著作權。現實生活中,這第一道關把不好,是造成高考作文均無作者署名現象和被其他媒體肆意刊發、轉載、傳播的主要原因。
很多人總覺得,考生把考卷一上交,考卷包括作文就與考生沒關系。這有失偏頗:從著作權法角度而言,作品創作完成,作者即對其享有版權,不論作品是否發表或者出版。如果考生未滿18歲,那他的法定監護人就有權行使他的著作權。
既然版權歸屬已經明晰,那麼考生有權決定是否發表。因為高考作文屬於考生多年的知識積累,加上臨場發揮,有的考生可能認為由於高考的特殊情況所限,作文沒有充分體現本意,或者作文的有關觀點和內容不適合公布,在此情境下,擅自公布其作文,侵犯了作者的發表權。擅用高考作文,當究侵權責任
實質上,在涉及的這些版權問題中,考生的署名權大都遭侵犯。幾乎所有見諸市面的高考滿分作文,都沒考生署名。大多數情況下的署名是「某地一考生」、「考生」、「佚名」;有少量圖書雖標明作文出處,但也是在文末標注選自××報(網)。這些情況,並不屬於著作權法意義上的無法署名的情形,不能免除侵權責任。
有的高考滿分作文集的選編者還算慎重,在書中聲明:「由於時間倉促及其他原因,未能與本書所收某些作品作者取得聯系,請作者及時與編者聯系,以便支取預留的稿酬與樣書。」這表面看是尊重了考生的獲得報酬權,但它也難跳脫侵權嫌疑。按著作權法規定,高考滿分作文集作為匯編作品,匯編者對作文集可能享有版權,但大前提是不得侵犯原作者即考生依法享有的版權,主要是匯編權。
而且,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很多網站、客戶端、廣播電視等也在通過不同形式傳播、使用高考滿分作文,沒有經過考生或家長同意,都侵犯了考生的信息網路傳播權、廣播權、獲得報酬權等。它們理應為此承擔停止侵權、消除影響、消除妨害、賠禮道歉、賠償損失等民事責任;由於使用者擅自傳播、使用高考作文,數量巨大、影響面廣,還可能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當承擔行政責任甚至刑事責任。
所以,不要把高考滿分作文當成唐僧肉肆意宰割,要學點著作權法,尊重考生的合法權益。同時,也建議教育行政主管部門盡快出台相關規定,加強對學校師生的知識產權教育,普及版權知識。無論是高考中考作文,還是學生的平時作文、習作,都是學生的作品;學生無論年齡大小,都是著作權人,都應受著作權法保護。而尊重凝結智力勞動的知識產權,也是尊重知識的題中之義。
□張洪波(中國文字著作權協會總幹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