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淺談如何保護電視節目模式版權
淺談如何保護電視節目模式版權,現實中,由於我國法律制度中對電視節目模式的保護還有待完善,各國的保護狀況也不盡相同,如何在促進行業發展和版權保護之間尋求平衡點,被業內人士關注。由於電視節目製作的特殊性,使得互相借鑒、模仿、克隆司空見慣。那麼如何保護電視節目模式版權?保護電視節目模式版權如何保護電視節目模式版權?小編想大致有以下兩點:一、明確保護客體范圍任何事物的發展都是曲折的,法律制度建設也是如此。將電視節目模板納入著作權保護范圍內,也不免遇到一些困境。首先是著作權保護客體的具體范圍難以界定。電視節目模板通常分為書面模板和電視模板兩種。對於前者,保護的客體可以依據書面說明的詳細描述來確定,對於後者的保護范圍就頗具爭議。筆者認為,由於電視節目和戲劇在製作過程、創意部分具有相似之處,可以參照國外對戲劇結構安排進行的保護。如果在現有電視節目模板的基礎上再創作所形成的作品,又是否構成著作權保護范圍內的作品可以分兩種情況討論:1、未獲得電視節目製作人同意的私自模仿後的再創作,這不能受著作權的保護。2、通過合法渠道獲得電視節目版權後在此基礎上進行本土化再創作的,同時這也涉及到第二個問題,模仿與獨創的界線問題。二、完善法律保護制度需要對獨創與抄襲進行正確認定。電視節目模板的抄襲不同於一般作品的抄襲。大多數情況下不再是書面模板的簡單復制或是製作上的完全復制。在電視節目製作中,節目的展開、布景、環節、主持人都不同,但是節目的風格、結構性安排甚至情節又會有驚人的相似處,如此一般的高級復制是否是著作權法意義上的抄襲呢?具體到認定是獨創還是抄襲上,判斷是否實際抄襲原告作品中用以編織故事的文字並不是構成作品之間實質相似的條件,角色、情節、事件以及事件發生的背景實際上是一種結構性抄襲,這種抄襲並不是完全藉助語言來完成,而是非字面相似的結構。如何保護電視節目模式版權?想要了解更多內容,歡迎撥打八戒知識產權在線客服。八戒知識產權知識產權專註:商標、專利、版權、域名等知識產權業務方向。主營業務三大板塊:常規知識產權、涉外知識產權、知識產權交易。互聯網+知識產權行業的黑馬型企業。
② 問題:1。小品屬於何種類型作品,該五個小品著作權屬於誰2。電視台製作的晚會節目是否享有著作權保護
原告程某、李某為演員,兩人合作創作、表演了一批膾炙人口的喜劇小品,其中有5個小品在某電視台節日晚會上演出。被告凱歌音像出版未經程李二人允許,擅自把前述5個小品製成錄象帶、VCD盤公開銷售。程李經交涉無果,將凱歌音像出版社告上法庭,要求法院責令被告立即停止製作、發行、銷售涉案錄象製品,並登報賠禮道歉。在訴訟中,被告辯稱:他們出版發行的小品錄象帶、VCD盤取材於某電視台晚會節目的錄象。而晚會是電視台投資、組織、拍攝的電視節目,5個小品均屬電視節目,其著作權屬於某電視台。程、李二人作為表演者,不享有著作權,只享有署名權。因此兩原告不具備訴訟主體資格。
③ 電視節目的表現形式有沒有版權
有。電視節目的表現形式其實是種模式,同樣是是智慧成果所以版權肯定是有的。舉例:快樂大本營的節目模式是引自韓國,好聲音的是引自歐洲。
【請採納】
④ 綜藝節目中哪些是受到著作權さ
《著復作權法》第2條規定:中國公制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作品,不論是否發表,依照本法享有著作權。
《著作權法》第3條規定:本法所稱的作品,包括以下列形式創作的文學、藝術和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工程技術等作品:
(一)文字作品;
(二)口述作品;
(三)音樂、戲劇、曲藝、舞蹈、雜技藝術作品;
(四)美術、建築作品;
(五)攝影作品;
(六)電影作品和以類似攝制電影的方法創作的作品;
(七)工程設計圖、產品設計圖、地圖、示意圖等圖形作品和模型作品;
(八)計算機軟體;
(九)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作品。
所以,著作權自作品完成之日起就獲得了著作權,不需要申請確認。
⑤ 綜藝節目模式到底受不受著作權法
著作權的對象是作品,是指文學、藝術、和科學領域內具有獨創性並能以某種有形形式復制的智力成果。
一、作品特徵
1、作品是思想、情感的表現形式,不是思想、情感本身
2、作品應當具有獨創性
3、該表現形式屬於文學、藝術和科學范疇
二、受保護對象
(一)文字作品;(二)口述作品;(三)音樂、戲劇、曲藝、舞蹈、雜技藝術作品;(四)美術、建築作品;(五)攝影作品;(六)電影作品和以類似攝制電影的方法創作的作品;(七)工程設計圖、產品設計圖、地圖、示意圖等圖形作品和模型作品;(八)計算機軟體;(九)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作品。
三、不受保護對象
1、不具備作品實質條件,主要有歷法、通用數表、通用表格和公式
2、為保護國家或社會公眾利益的需要,不適宜以著作權法保護
藝術[yì shù],原是才藝和技術的統稱,詞義很廣,後慢慢加入各種優質思想而演化成一種對美,思想,境界的術語。原有的含義被「技藝」一詞取代。藝術是用形象來反映現實但比現實有典型性的社會意識形態,包括文學、書法、繪畫、攝影、雕塑、建築、音樂、舞蹈、戲劇、電影、曲藝等。
藝術是語言重要補充方法,就像講話中我們會用大聲代表生氣,用笑聲代表開心,用手舞足蹈代表焦急或者其他的心情來傳遞給對方。所以,每件藝術品都應該有他獨特的訴求,這種訴求就是藝術的生命力。同時,藝術也指富有創造性的方式、方法。
綜上所述,綜藝節目本身不屬於藝術的范疇,只是娛樂大眾的一種方法,不受著作權的保護!
⑥ 受著作權法保護的作品有哪些
著作權分別包括:文字作品;口述作品;音樂、戲劇、曲藝、舞蹈、雜技藝術作品;美術專、建築作品;攝影作屬品 ;電影作品和以類似攝制電影的方法創作的作品;工程設計圖、產品設計圖、地圖、示意圖等圖形作品和模型作品; 計算機軟體;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作品。
⑦ 著作權保護的范圍有哪些新聞是否可以受到保護
著作權它的保護范圍究竟有多大?我們經常見到的時事新聞會受到著作權的保護嗎?今天小編就來為大家解答:著作權保護的范圍有哪些著作權的保護的作品有哪些?著作權保護的作品必須要具備以下的條件:1、原創作品。是指作品是由作者獨立創作的,是作者獨立思考和勞動的產物,即在選擇和安排文字、情節、音符、顏色、畫面、造型等方面是作者獨立而成的作品。2、可復制性。復制形式包括印刷、繪畫、攝影、錄制等。口頭作品也在受保護范圍內。3、合法性。合法性並非作品的構成要素,但它是作品受著作權法保護的前提條件。時事新聞的含義:1、《著作權法實施條例》的規定通過報紙、期刊、電台、電視台等傳播媒介報道的單純事實消息。2、最高院《關於審理著作權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六條規定通過大眾傳播媒介傳播的單純事實消息屬於時事新聞。3、法律上只是認可單純事實消息屬於時事新聞。時事新聞是否受到著作權的保護?1、著作權法規定,時事新聞不受著作權法的保護。2、隨著傳媒產業的發展,新聞報道已越來越多地融入了媒體自身對信息資源的整合、加工、判斷,其中包含了越來越多的智力勞動。因此,最高院出台的《關於審理著作權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也規定傳播報道他人采編的時事新聞應當註明出處。
⑧ 節目備案號是為了保護著作權嗎
一.如何進行版權的保護
要想保護自己的版權,就要對自己的作品進行申請版權和版權登記。經過登記後,著作權就會受到法律的保護。
二.版權登記流程是什麼
登記流程:申請人提交登記申請材料--登記機構核查接收材料—通知繳費—申請人繳納登記費用—登記機構受理申請—審查—製作發放登記證書—公告。
三.什麼是版權
版權是對計算機程序、文學著作、音樂作品、照片、電影等的復制權利的合法所有權。除非轉讓給另一方,版權通常被認為是屬於作者的。大多數計算機程序不僅受到版權的保護,還受軟體許可證的保護。版權只保護思想的表達形式,而不保護思想本身。演算法、數學方法、技術或機器的設計均不在版權的保護之列。
四.版權侵權行為都有哪些
(1)未經著作權人許可,發表其作品的;
(2)未經合作作者許可,將與他人合作 創作的作品當作自己單獨創作的作品發表的;
(3)沒有參加創作,為謀取個人名利,在他人作品上署名的;
(4)歪曲、篡改他人作品的;
(5)剽竊他人作品的;
(6)未經著作權人許可,以展覽、攝制電影和以類似攝制電影的方法使用作品,或者以改編、翻譯、注釋等方式使用作品的,本法另有規定的除外;
(7)使用他人作品,應當支付報酬而未支付的;
(8)未經電影作品和以類似攝制電影的方法創作的作品、計算機軟體、錄音錄像製品的著作權人或者與著作權有關的權利人許可,出租其作品或者錄音錄像製品的,本法另有規定的除外;
(9)未經出版者許可,使用其出版的圖書、期刊的版式設計的;
(10)未經表演者許可,從現場直播或者公開傳送其現場表演,或者錄制其表演的;
(11)其他侵犯著作權以及與著作權有關的權益的行為;
(12)未經著作權人許可,復制、發行、表演、放映、廣播、匯編、通過信息網路向公眾傳播其作品的,本法另有規定的除外;
(13)出版他人享有專有出版權的圖書的;
(14)未經表演者許可,復制、發行錄有其表演的錄音錄像製品,或者通過信息網路向公眾傳播其表演的,著作權法另有規定的除外;
(15)未經錄音錄像製作者許可,復制、發行、通過信息網路向公眾傳播其製作的錄音錄像製品的,著作權法另有規定的除外;
(16)未經許可,播放或者復制廣播、電視的,著作權法另有規定的除外;
(17)未經著作權人或者與著作權有關的權利人許可,故意避開或者破壞權利人為其作品、錄音錄像製品等採取的保護著作權或者與著作權有關的權利的技術措施的,法律、行政法規另有規定的除外;
(18)未經著作權人或者與著作權有關的權利人許可,故意刪除或者改變作品、錄音錄像品等的權利管理電子信息的,法律、行政法規另有規定的除外;
(19)製作、出售假冒他人署名的作品的。
⑨ 關於受著作權法保護的條件
著作權法及其實施條例沒有明確規定作品受著作權法保護的實質性條件,而僅僅是對作品的含義以及受保護的作品種類進行了規定,並明確排除了不保護的對象。根據著作權法的規定及相關理論,一般認為,作品要獲得著作權法的保護,應當具備以下條件:
1獨創性。
根據著作權法實施條例對作品的定義,要構成作品,就必須具有獨創性。獨創性又稱原創性,是指作品是由作者獨立創作的,是作者獨立思考和勞動的產物,即在選擇和安排文字、情節、音符、顏色、畫面、造型等方面是作者獨立完成的而不是抄襲他人的。這就意味著,抄襲而成的作品,因不具備獨創性,所以不受著作權法保護。
作品的獨創性是指作品表現形式上的獨創性,而不是指作品內容上的獨創性。一件作品,盡管其內容與其他作品相同,但只要其表現形式是由作者獨立創作而成的,即可受到著作權法的保護。例如,張悲鴻獨立畫的馬與徐悲鴻畫的馬都同樣具有獨創性,受著作權法的保護。
作品的獨創性不同於專利法上的創造性。作為發明取得專利權的實質條件之一,創造性是指該發明成果與現有的技術相比是前所未有的,並且在技術上有突出的實質性特點和顯著的進步;而著作權法所要求的作品的獨創性是指作品系由作者獨立完成,是作者獨立思考、獨立工作的成果。換言之,著作權法只要求作品是獨創的,而是否首創的則在所不問。據此,即使兩件作品內容完全一樣(當然,客觀上不可能存在兩件完全相同的作品),只要是作者獨立創作完成,兩件作品都可以獲得獨立的著作權。
2合法性。
作品僅有獨創性尚不足以使其獲得著作權的保護,作品要獲得著作權保護,還必須具有合法性。合法性是指作品的內容必須是合法的,沒有違反國家有關法律的規定。合法性並非作品的構成要素,但它是作品受著作權法保護的前提條件。
《著作權法》第4條第1款規定:依法禁止出版、傳播的作品,不受本法保護。此規定表明,受著作權法保護的智力成果不但要具備作品的一般條件,而且須以合法性為前提,對於法律禁止出版、傳播的反動、淫穢作品,著作權法不予保護。
《著作權法》第4條規定的合法性僅指作品的內容本身應當是符合國家關於出版方面的法律法規的規定,不涉及作品是否侵犯他人的著作權的問題。一般認為,合法性不僅要求作品內容本身沒有反動、淫穢等內容,而且不能有侵犯他人著作權的情況。如果作品完全是侵犯他人著作權而創作的,不僅不能享有著作權,而且應當承擔侵犯著作權的責任;如果作品中部分內容侵犯了他人的著作權,而整個作品具有獨創性,可以就這些沒有侵權且具有獨創性的內容享有著作權。
【相關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2001修正)
第三條本法所稱的作品,包括以下列形式創作的文學、藝術和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工程技術等作品:
(一)文字作品;
(二)口述作品;
(三)音樂、戲劇、曲藝、舞蹈、雜技藝術作品;
(四)美術、建築作品;
(五)攝影作品;
(六)電影作品和以類似攝制電影的方法創作的作品;
(七)工程設計圖、產品設計圖、地圖、示意圖等圖形作品和模型作品;
(八)計算機軟體;
(九)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作品。
第四條依法禁止出版、傳播的作品,不受本法保護。
著作權人行使著作權,不得違反憲法和法律,不得損害公共利益。
⑩ 哪些新聞作品受著作權法保護
你說的新聞評論是指什麼?
是指長篇的評論性新聞,還是說網友針對新回聞的評論?
我都解釋下。答
著作權法保護的是具有獨創性的作品,就是一段文字表達要體現一定程度的思想創造性,才能受到著作權法的保護。
著作權法不保護思想或者事實等等。
對於一般性的短篇新聞來說,就是那種只有時間、地點、人物和主要事件的短新聞,由於新聞內容是事實本身,對於該事實一般就只有這幾種限定的表達,所以不受著作權法保護。
但對於長篇的新聞,比如是經過記者的特殊采訪總結的,有詳細的描述,或者加有作者自己的評述,或者有自己獨到的寫作文筆風格等等,對於這樣的表述可以認為是有一定創造性的作品,受著作權法保護。
第二,對於評論、點評等等的內容也是同樣道理。
如果僅僅只有一兩句話,那很難說是作品,不能受著作權法保護。但是如果評論的內容比較豐富,則可以認為是作品,受著作權法保護。
著作權法這樣規定的原因在於,如果對很短很常見的表述都保護的話,就會造成對語言文字的壟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