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怎麼行使侵權損害賠償請求權
一、損害賠償請求權的類型
1.因侵權行為造成他人的損害,受害人享有損害賠償請求權:
a.因侵害財產權[物權/知識產權/繼承權/債權]所引起的損害賠償請求權;
b.因侵害人身權所引起的損害賠償請求權。
2.因違約產生的損害賠償請求權。
3.因其他原因產生的損害賠償請求權。
二、損害賠償請求權構成要素
1.須有侵害物權的行為前提:指行為人通過非法侵入/侵佔/妨礙/毀損他人之物等手段侵害他人物權的行為。
(1)侵害物權行為主要有4種:
A.非法侵入闖入:我國《民法通則》未直接規定非法侵入行為;但是《民法通則》第71/75/80/81條都與非法侵入行為有關。
B.妨害:指加害人妨害他人對不動產物權的行使、物之利用的便利的行為。
C.侵佔:指加害人通過不法佔有、處分他人財產而侵害他人所有權、他物權的行為。
D.毀損:
a.毀滅:使財物不復以原有方式存在;
b.損壞:使財物全部或部分喪失其原有功能、價值。
(2)《民通》規定侵害物權行為主要有侵佔、毀損兩種。
2.須有損害實施實質條件:指物權人的物權受到損害的事實不一定是財物損害。
(1)直接損失。
(2)間接損失:
A.未來可得利益/非既得利益:判斷時間標准為侵權行為發生時;
B.未來必得利益/非假設利益:該利益的取得具有現實可能性,不是抽象可能性;
C.該利益損失必須為侵權行為可及范圍內。
3.侵害行為與損害事實之間須有因果關系。
4.須侵害人主觀上具有過錯。
三、損害賠償的原則
(1)全部賠償原則:指加害人應當賠償因其加害行為給物權人造成的全部損失。
(2)損益相抵原則:
A.如物權人因損害發生而受有利益,應當將此利益從損失額度中予以扣除;
B.侵權人僅就二者差額部分予以賠償的原則。
(3)過失相抵原則:指在侵害物權的損害賠償責任中,由於雙方的混合過錯成立而減輕加害人責任的原則;
A.過錯比較:指通過比較加害人和受害人雙方的過錯性質、過錯程度,以決定當事人雙方責任承擔和責任程度。
B.原因力比較:指通過比較引起損害發生的各種原因所起的作用力大小,而確定雙方應承擔責任的大小。
①當事人雙方過錯無法確定時:應以原因力大小確定責任比例;
②當事人雙方過錯程度能夠確定時:原因力大小對責任分擔起微調作用。
② 侵害物權,只需要承擔民事責任。
答案選c
③ 物權被侵佔,我該如何起訴對方
若是不動產侵權的話,你可以行使不動產返還原物請求權,向不動產所在地人民法院起訴。若是動產,可向侵權行為地起訴。建議您請律師幫忙處理,因為寫訴狀、立案、出庭等有專業律師幫忙處理會事半功倍。
④ 當事人侵害物權的行為造成物權人的經濟損失時,物權人如何請求賠償
《物權法》(草案)第三章
物權的保護
第三十六條
物權受到侵害的,權利人可以通過和解、調解等途徑解決,也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第三十七條
因物權的歸屬和內容發生爭議的,利害關系人可以請求確認權利。
第三十八條
無權佔有不動產或者動產的,權利人可以請求返還原物;不能返還原物或者返還原物後仍有損失的,可以請求損害賠償。
第三十九條
造成不動產或者動產損毀的,權利人可以請求恢復原狀;不能恢復原狀或者恢復原狀後仍有損失的,可以請求損害賠償。
第四十條
妨害行使物權的,權利人可以請求排除妨害。
第四十一條
有可能危及行使物權的,權利人可以請求消除危險。
第四十二條
侵害物權,造成權利人損害的,權利人可以請求損害賠償。
第四十三條
本章規定的物權保護方式,可以單獨適用,也可以根據權利被侵害的情形合並適用。
侵害物權,除承擔民事責任外,違反行政管理規定的,應當依法承擔行政責任;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四十四條
權利人請求排除妨害或者消除危險的,不適用訴訟時效。
簡單歸納一下保護方式主要為以下六點:
1.
請求確認物權
2.
請求返還原物
3.
請求恢復原狀
4.
要求停止侵害
5.
請求排除妨害
6.
請求賠償損失
⑤ 侵害物權的損害賠償是產生債權請求權還是物權請求權
個人理解應該是這樣的:
損害賠償請求權是物權的保護方式,但是屬版於債權請求權。
物權的保護方式分為物權權請求權和損害賠償請求權兩種,二者概念不同。物權請求權旨在恢復物權人對其標的物的支配狀態,從而使物權得以實現。損害賠償請求權的目的在於填補損害,它是在不能恢復原狀時,以金錢作為賠償,填補物權人受到的財產損失。損害賠償請求權必須以實際有損害前提,而物權請求權則不以有損害為要件。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損害賠償請求權分為侵權損害賠償和違約損害賠償,應該屬於不同類型的債權。
(對以上內容聲明保留著作權^_^~ 如有錯誤之處歡迎指正)
⑥ 侵害物權的損害賠償是產生債權請求權還是物權請求權
物權~物權消滅的請求債權
⑦ 物權法里對財產重大損壞是怎樣賠償的
損壞他人物品的,要照價賠償,物品損壞賠償法律可參照《侵權責任法》。專
根據《侵權責任法》屬第二章 第十九條 侵害他人財產的,財產損失按照損失發生時的市場價格或者其他方式計算。
第二十條 【侵害人身權益造成財產損失的賠償】侵害他人人身權益造成財產損失的,按照被侵權人因此受到的損失賠償;被侵權人的損失難以確定,侵權人因此獲得利益的,按照其獲得的利益賠償;侵權人因此獲得的利益難以確定,被侵權人和侵權人就賠償數額協商不一致,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由人民法院根據實際情況確定賠償數額。
⑧ 侵犯物權 是否能夠要求精神損失
不能要求精神損害抄賠償
最高人襲民法院關於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
第一條、自然人因下列人格權利遭受非法侵害,向人民法院起訴請求賠償精神損害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法予以受理:
(一)生命權、健康權、身體權;
(二)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
(三)人格尊嚴權、人身自由權。
違反社會公共利益、社會公德侵害他人隱私或者其他人格利益,受害人以侵權為由向人民法院起訴請求賠償精神損害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法予以受理。
⑨ 國家規定居民房屋損害賠償標准
按照損失發生時的市場價格或者其他方式計算。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十九條:侵害他人財產的,財產損失按照損失發生時的市場價格或者其他方式計算。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二十條:侵害他人人身權益造成財產損失的,按照被侵權人因此受到的損失賠償;被侵權人的損失難以確定,侵權人因此獲得利益的,按照其獲得的利益賠償;
侵權人因此獲得的利益難以確定,被侵權人和侵權人就賠償數額協商不一致,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由人民法院根據實際情況確定賠償數額。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二十三條:因防止、制止他人民事權益被侵害而使自己受到損害的,由侵權人承擔責任。侵權人逃逸或者無力承擔責任,被侵權人請求補償的,受益人應當給予適當補償。
(9)侵害物權如何賠償擴展閱讀: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八十六條:建築物、構築物或者其他設施倒塌造成他人損害的,由建設單位與施工單位承擔連帶責任。建設單位、施工單位賠償後,有其他責任人的,有權向其他責任人追償。
因其他責任人的原因,建築物、構築物或者其他設施倒塌造成他人損害的,由其他責任人承擔侵權責任。在公共道路上堆放、傾倒、遺撒妨礙通行的物品造成他人損害的,有關單位或者個人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⑩ 求問物權受到侵害可以採取哪些方式進行保護
物權受到侵害的,抄權利人可以通過和解、調解等途徑解決,也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物權的保護應當採取如下方式:
1.因物權的歸屬和內容發生爭議的,利害關系人可以請求確認權利。
2.被無權佔有人佔有不動產或者動產的,權利人可以請求返還原物;不能返還原物或者返還原物後仍有損失的,可以請求損害賠償。
3.造成不動產或者動產損毀的,權利人可以請求恢復原狀;不能恢復原狀或恢復原狀仍有損失的,可以請求損害賠償。
4.妨礙行使物權的,權利人可以請求排除妨害。
5.有可能危及行使物權的,權利人可以請求消除危險。
6.侵害物權,造成權利人損害的,權利人可以請求損害賠償。
上述物權保護方式,可以單獨適用,也可以根據權利被侵害的情形合並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