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物權的種類和內容是法定的那麼具體的含義是什麼
這是物權法定原則的基本內涵之一。
1、物權的種類法定是指:
當事人設定的物權必須符合現行法律的明確規定,即「只允許當事人按照法律規定的物權秩序確定他們之間的關系」。
如果法律無明文規定物權種類時,則不能解釋為法律允許當事人自由設定,只可解釋為法律禁止當事人創設此種物權。
2、物權的內容法定是指:
禁止當事人創設與物權法定內容相悖的物權,當事人不得逾越法律規定的物權內容的界限,改變法律明文規定的物權內容,如約定永久性地限制所有人對其所有物的處分權,亦即取消所有權中的處分權能。
由於所有權是所有人對其所有物於法令限制范圍內的佔有、使用、收益和處分的權利,除法律規定的限制外,無論設定用益物權還是擔保物權,都不能對物權人處分權設定永久的期限限制,否則將使所有權有名無實。
(1)物權通俗意思擴展閱讀:
我國《物權法》中的物權基本原則:
第四條 平等保護國家、集體和私人的物權
國家、集體、私人的物權和其他權利人的物權受法律保護,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侵犯。
第五條 物權法定原則
物權的種類和內容,由法律規定。
第六條 物權公示原則
不動產物權的設立、變更、轉讓和消滅,應當依照法律規定登記。動產物權的設立和轉讓,應當依照法律規定交付。
第七條 取得和行使物權遵守法律、尊重社會公德原則
物權的取得和行使,應當遵守法律,尊重社會公德,不得損害公共利益和他人合法權益。
❷ 物權的定義是什麼字面上如何解釋
物權法定主義,是現代各國物權法上的一項基本原則。所謂物權法定,是指物權回的種類和各種物權的內容有答法律統一規定,不允許以當事人的意思自由創設物權。
物權的定義:是權利主體依法直接支配特定的物並享有其權益的權利。
特徵:
1,在權利性質上,物權為支配權,權利人無需藉助於他人的行為就能行使其權利;
2,在權利效力范圍上,物權為絕對權;
3,在權利客體上,物權的客體為物;
4,在權利效力上,物權具有優先力和追及力;
5,在權利的發生上,物權的設定採取法定主義,當事人不得任意創設新的物權,也不得任意變更物權的內容;
6,在權利的保護方法上,物權的保護以回復權利人對於物的支配為主要目的,偏重於「物上請求權」的方法。
❸ 物權指的是什麼
權利人在法定范圍內,直接支配一定的物並排斥他人干涉的權利。與債權共同構成民法上的財產權制度。分自物權與他物權、用益物權與擔保物權等。
❹ 物權是什麼
答:一、物權的內涵
1、物權是權利人依法對特定的物享有直接支配和排他的權利,包括所有權和他物權(用益物權和擔保物權)。
2、或者說,物權指自然人、法人直接支配不動產或者動產的權利,包括所有權、用益物權和擔保物權。不動產指土地以及建築物等土地附著物;動產指不動產以外的物。
二、物權的分類
1、自物權與他物權
自物權是權利人對於自己的物所享有的權利。
他物權是對他人的物享有的權利,其內容是在佔有、使用、收益或者處分某一方面對他人之物的支配。
2、動產物權與不動產物權
不動產所有權、建設用地使用權、不動產抵押權等是不動產物權,而動產所有權、動產質權、留置權則是動產物權。
3、主物權與從物權
主物權是指能夠獨立存在的物權,如所有權、建設用地使用權。從物權則是指必須依附於其他權利而存在的物權。
4、所有權與限制物權
這是以對於標的物的支配范圍的不同對物權所作的區分。所有權是全面支配標的物的物權,限制物權是於特定方面支配標的物的物權。
5、有限物權與無期限物權
有期限物權是指有一定存續期間的物權,如抵押權、質權、留置權。
無期限物權則是指沒有預定存續期間,而永久存續的物權,所有權屬於無期限物權。
6、民法上的物權(普通物權)與特別法上的物權
這是以物權所依據的法律的不同進行的區分。
7、本權與佔有
佔有以對物的實際控制、佔領為依據,因此不論佔有人在法律上有沒有支配物的權利,都可以成立。佔有人基於佔有制度,在事實上控制物,並在法律上享有排除他人妨害其佔有的權利以及其他效力,乃是一種與物權的性質相近的權利,故應為物權的內容。
本權是與佔有相對而言的。對標的物不僅有事實上的控制力,而且有權利為依據,該依據之權利,即為本權。
8、意定物權和法定物權
以物權發生原因為標准,意定物權基於當事人的意思而發生的物權,比如買賣轉讓。
法定物權指非依當事人意思,而是基於法律的直接規定而產生的物權,物權法上的留置權、海商法中船舶優先權等都是典型的法定物權。
❺ 主物權和從物權是什麼意思請舉例說明.
從物權
從物權則是指必須依附於其他權利而存在的物權。
如抵押權、版質權、留置權,是權為擔保的債權而設定的。
地役權在與需役地的所有權或使用權的關繫上,也是從物權。
主物權 :「從物權」的對稱,不以他種權利的存在為前提而獨立存在不因他種權利的存在或消滅而影響其效力的物權,如所有權.地上權等。物權能否獨立存在一般由法律規定,但如果權利人出於一定目的也可依其意思將主物權變為從物權。...
❻ 物權行為是什麼意思
物權行為,「債權行為」的對稱。是指直接發生物權變動效果的要式法律行為。
物權行為也稱為處分行為(本文將物權行為與處分行為混用),是指以發生物權變動為目的的一種法律行為,它區別於合同行為(也稱為負擔行為)。
採用物權行為這個概念是個什麼感覺呢,拿買賣一本書為例,簽訂買賣合同是合同行為,在簽訂完買賣合同,至書交付完畢所有權完成轉移之間,存在著一個稱為物權行為的法律行為。
至於這個法律行為發生在什麼時候,是與合同行為同時發生呢,還是與書的交付同時發生,採用物權行為概念的人對此也存在不同的觀點。
從邏輯上講,物權法律關系與債權法律關系既然是完全不同的法律關系,其成立也就需要不同的法律事實,債權行為只能引發債權債務關系,只有物權行為才能引發物權變動,這是再明白不過的道理。
相反,且不說大陸法系是否真有國家或者地區採取所謂債權形式主義物權變動模式尚需進一步研究,即使存在此種物權變動模式,從邏輯的角度看,也存在問題。
因為所謂債權形式主義意味著當事人的債權意思結合交付或者登記即可引起物權變動,但債權意思如何能引起物權發生變動,這在債權與物權嚴格區分的背景下是無法理解的。
(6)物權通俗意思擴展閱讀
至於實際生活中是否存在物權行為的問題,則涉及到物權行為是否客觀存在的問題。在他們看來,物權行為並非虛構的法學概念,而是對現實生活的法律抽象。
例如,在當事人訂立買賣合同後而未交付標的物(動產)之時,無論是出賣人還是買受人都知道此時標的物仍歸出賣人所有,但是,一旦出賣人將標的物交付給買受人,雙方就都知道所有權已經發生了移轉。
可見,動產的交付並不僅僅是一個當事人履行買賣合同的事實行為,而是一個包含當事人移轉標的物所有權的意思的法律行為。動產交付如此,不動產登記更是如此,因為在辦理登記的過程中,必須由當事人向登記機關提交申請。該登記申請,無疑是當事人移轉物權之意思表示的體現。
❼ 請問擔保物權的具體意思,通俗點,不需要課本上的,,必要麻煩舉例說明下,謝謝啦😊
擔保物權,「用益物權」的對稱。是指他物權或限制物權的一類。為了擔保內債權的實現,由債務容人或第三人提供特定的物或者權利作為標的物而設定的限定物權。
如抵押權、質權、留置權等。擔保物權不以標的物的實體利用為目的,而是注重於其交換價值,以確保債務的履行,故又被稱為「價值權」,其標的物必須具有交換價值。
舉例:
小王跟別人借了100塊,別人認為小王可能還不上,小王跟這個人用一輛汽車質押,擔保100元欠款,最後小王才借到這100元。這輛汽車就是用來擔保的。借小王錢的人對這輛汽車的權利就是擔保物權。
(7)物權通俗意思擴展閱讀
擔保物權人和債權人的區別
物權優於債權。因此有財產擔保的債權人,可以通過行使其擔保物權從而獲得債務的清償。比如有抵押物在手,物的所有人破產了,可以行使抵押權,變賣抵押物清償債務,無需通過和解或者破產分配行使自己的債權。
❽ 物權是什麼意思
物權,是對物的權利。這里所指的物,主要是不動產和動產。物權是一種回財產權,財產權是直接答體現經濟利益的權利,財產權主要有知識產權中的財產權、物權、債權和繼承權。知識產權主要有注冊商標專用權、專利權和著作權。債權主要是根據合同產生的權利。財產可分為有形財產和無形財產,物權是對有形財產的權利,物權法是調整有形財產關系的法律,調整無形財產關系的法律主要有合同法、商標法、專利法、著作權法等法律。
《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對特權的基本原則、物權的設立、變更、轉讓和消滅等都有明確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