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知識產權 > 知識產權糾紛案例演講

知識產權糾紛案例演講

發布時間:2021-07-04 19:45:28

知識產權典型案例

以下為北京海淀區人民法院近期有關知識產權方面的幾個典型案例,僅供參考。

評述人:李東濤(北京市海淀區法院法官,案件的審判長)

1. 網路環境下作者身份的認定:陳衛華訴成都電腦商情報社案(1999)

」3D芝麻街」為一國際互聯網上個人主頁的名稱,版主署名為」無方」。1998年5月10日,一篇題為《戲說MAYA》的文章被上載到該個人主頁上,作者署名亦為」無方」。1998年10月16日,被告在其主辦的《電腦商情報》上刊登了此文(作者署名為」無方」)。
原告以被告侵犯其著作權為由訴至北京市海淀區人民法院(以下簡稱法院)。原告可修改個人主頁」3D芝麻街」的密碼,並可上載文件、刪除文件。
被告辯稱否認侵權,但認可原告即為」無方」。
法院判決被告侵權成立。

分析:

中國法律規定,如無相反證明,在作品上署名的人即為作者。個人主頁」3D芝麻街」的版主與《戲說MAYA》一文作者的署名均為」無方」。在一般情況下,個人主頁密碼的修改、內容的添加和刪改工作只能由個人主頁的注冊人完成。原告能夠修改該個人主頁的密碼、上載文件、刪改文件,被告據此已認可其即為」無方」,亦未提出相反的證據證明特殊情況的存在,故原告應為」無方」,《戲說MAYA》一文的著作權歸其所有。

[--------------------------------------------------------------------------------

2. 網路環境下的商業信譽保護:北京市普天新能源技術開發公司訴北京中北高科機電公司案(1999)

原告普天公司與被告中北公司均為生產有源音箱的企業,其產品均在國內市場銷售。1998年6月,中北公司起訴普天公司不正當競爭(虛假廣告)。經法院調解, 普天公司承認侵權, 雙方達成和解協議。此後,中北公司在其網站的主頁上發布針對普天公司的、含有貶義詞彙的消息;同時中北公司還將該案的起訴書和法院的調解書製作成網頁,與主頁相鏈接,時間共計83天。起訴書中含有未經法院認定的、體現中北公司自身意志的內容, 如"被告(普天公司)公然侵犯了原告(中北公司)的商標專用權"。
法院判決被告侵權成立, 應在其網站主頁上連續83天刊登聲明向原告公開致歉。

分析:

商業信譽和商品聲譽是競爭者獲得市場競爭優勢的基本保證。被告在其網站的主頁上發布含有針對原告的、帶有貶義詞彙的消息,並在網路空間傳播前一案的起訴書和調解書。在此過程中,被告雖未改變調解書、起訴書的原本內容,但因起訴書中含有未經法庭認定的、體現其自身意志的內容,缺少必要的證據支持,足以損害原告的商業信譽和商品聲譽。

--------------------------------------------------------------------------------

3. 主頁的獨創性:瑞得(集團)公司訴宜賓市翠屏區東方信息服務有限公司案(1999)

原告系中國著名的ISP。
被告亦是一個提供在線服務的小公司(與原告相比)。
1998年年底,原告發現被告網站的主頁與其網站主頁相似(如圖:左,原告的主頁;右,被告的主頁)。
原告以被告侵犯其著作權為由訴至法院。
被告辯稱否認侵權,但未舉證證明著作權歸其所有的主頁由其獨立創作完成或已經處於公有領域。
原告亦未舉證證明被告的主頁上存在鏈接問題。
法院判決被告侵權成立。

分析:

原告的主頁雖然所用顏色、文字及部分圖標(比如圖標"new", 在網上圖庫中可以找到)等已處於公有領域,但將該主頁上的顏色、文字、圖標以數字化的方式加以特定的組合,給人以美感,而不是依照客觀規律對客觀事實的簡單排列,應是一種獨特構思的體現,這種構思正是獨創性的核心內容.

--------------------------------------------------------------------------------

4. 網路環境下的虛假廣告:北京市鶴鳴日新市場拓展服務有限責任公司訴北京訊合科技有限責任公司案(1999)

原、被告均為提供網路信息服務的公司,並都分別在各自的網站上提供介紹中國律師事務所及律師的信息服務。原告先於被告提供此項服務。
原告在其網站上發布廣告宣傳其網站是」國際互聯網上第一家全面、集中向全球介紹中國律師事務所及其律師的站點」。
被告亦在其網站上進行了同樣內容的宣傳並同時強調其網站」是目前國內最權威的綜合性法律信息站點」。
原告以被告進行不正當競爭(虛假廣告)為由訴至法院。
被告辯稱否認侵權,但未舉證證明有其他網站先於原告提供此類服務。
法院判決被告侵權成立。

分析:

禁止虛假廣告不僅是為了保護競爭者的利益,更是為了保護消費者的利益,在網路空間亦是如此。被告沒有任何事實依據,在其網頁上使用"第一家"、"最權威"等修飾性廣告用語, 影射了包括原告在內的其他提供此類服務的網站的服務質量,從而誤導了公眾,侵犯了他人的合法競爭權利。

--------------------------------------------------------------------------------

5. 網路環境下的假冒行為:北京金洪恩電腦公司訴北京惠斯特科技開發中心案(2000)

原告與被告均是股市軟體的提供者。
1999年,原告開發完成其主要產品《股神》軟體,主要用於股市管理。由於產品的高性能,原告亦在國內進行廣告宣傳,很快該產品投入市場後位居銷量排行榜的前10位。
"股神"這兩個中文字亦是原告的注冊商標(第9類),用於計算機硬體。
自2000年年初起,被告開始以《股神2000》的名義銷售自己的炒股軟體《股市經典》。被告將"股神2000"用於產品的包裝上並作為網站上宣傳《股市經典》的鏈接標識。
兩個軟體的內容並不一致,兩個"股神"在字體上亦不相同,但二者讀音相同。
法院判決被告侵權成立。

分析:

原告的《股神》軟體已成為知名商品。被告所用」股神」二字在字體上與原告所用的」股神」有所區別,但在讀音上並無差異,被告將《股市經典》軟體的名稱變更為《股神2000》,在兩個專業軟體商品之間建立了聯系和對比,誤導了消費者,降低了原告《股神》軟體的商品聲譽和」股神」注冊商標在進入市場時識別商品的能力。

--------------------------------------------------------------------------------

6. 搜索引擎的使用:葉延濱訴北京四通利方信息技術有限公司著作權糾紛案(2001)

2000年1月,天津新蕾出版社出版發行了《路上的感覺》一書,作者署名為葉延濱, 本案原告。
此後,原告通過使用被告的新浪網站的搜索引擎,輸入關鍵詞"路上的感覺 葉延濱", 檢索到位於第三人網站上的該作品.
2001年1月3日,原告致函被告,以新浪網站未經其同意上載《路上的感覺》為由要求被告停止此行為,但為被告所拒。
原告狀告被告著作權侵權。
被告辯稱否認侵權。
法院判決原告所訴被告著作權侵權不能成立。

分析:

提供關鍵詞搜索引擎服務,類似於放魚網,搜索到的信息是網中的魚;在沒有確定網中的魚是否有毒(侵權)之前, 我們不應將魚網撕破。換而言之,在此案中,這種搜索服務並不等同於使用作品, 在原告未能明確其他網站上載其作品的行為的法律性質的情況下,原告不應以被告的行為構成侵權為由要求被告承擔責任。

⑵ 知識產權演講稿

知識產權演講稿
各位朋友:
今天新聞發布會的主要內容有二:一是通報我國法院2005年知識產權司法保護的基本情況;二是通報我國法院加強知識產權司法保護的主要措施。
一、我國法院2005年知識產權司法保護的基本情況。
2005年,在最高法院監督指導下,全國地方各級法院普遍加強了對侵犯知識產權案件的審判工作,充分發揮了法院的刑事、民事和行政審判的職能作用,依法及時受理涉及知識產權的訴求,努力提高案件的審判質量和辦案的效率,依法及時嚴懲了侵犯知識產權的犯罪行為,依法加重了侵權人應當承擔的民事責任,從而全面加強了我國對知識產權的司法保護力度,促進了自主創新和科技進步,推動了我國誠實信用、公平競爭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的完善,全社會自覺尊重和依法保護知識產權的法律意識普遍提高,保護知識產權的司法環境和社會環境都有了進一步的改善。
(一)加強對知識產權的刑事司法保護
2005年,全國地方各級法院充分發揮刑事審判職能作用,及時受理涉及侵犯知識產權犯罪的案件,依法嚴厲懲打擊了涉及知識產權侵權的犯罪活動,切實加大了我國對知識產權刑事司法保護的力度。
去年,全國地方各級法院受理和審結的涉及知識產權侵權犯罪的案件大幅度上升。全國地方各級法院共受理一審案件3567件,同比上升28.36%。其中,侵犯知識產權犯罪案件524件,上升35.40%;生產、銷售偽劣商品犯罪案件1117件,上升16.48%;非法經營犯罪案件1926件,上升34.40%。全國地方各級法院共審結涉及知識產權侵權的犯罪案件3529件,同比上升28.28%。
去年,在全國地方各級法院審結的涉及知識產權犯罪的案件中,作出有罪判決和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的都有較大幅度的上升。全國地方各級法院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共判處5336人,上升30.66%。其中,有罪判決5319人,佔99.68%;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的2963人,佔55.53%,上升23.90%。在已經審結的案件中,侵犯知識產權犯罪案件505件,生效判決人數741人;生產、銷售偽劣商品犯罪案件1121件,生效判決人數1942人;非法經營犯罪案件1903件,生效判決人數2653人。
(二)加強對知識產權的民事司法保護
2005 年,全國地方各級法院充分發揮民事審判職能作用,依法及時受理各類涉及知識產權的訴求,並且努力提高案件的審判質量和辦案效率,通過嚴格依法判令侵權人和違約方承擔賠償等民事責任、依法對侵權人予以民事制裁、依法採取訴前禁令等訴訟措施,加強了對權利人和非違約方的司法救濟,進一步加大了對知識產權民事司法保護的力度。
去年,全國地方各級法院受理和審結的涉及侵犯知識產權的民事案件大幅度上升。共受理包括不正當競爭在內的一審、二審和再審的知識產權案件16583件,同比上升20.66%;審結16453件,同比上升29.60%。新收一審案件13424件,上升26%。其中,著作權案件6096件,上升42.96%;專利權案件2947件,上升15.61%;商標權案件1782件,上升34.49%;不正當競爭案件1303件,下降2.10%;技術合同案件636件,上升0.95%;植物新品種權案件156件,下降10.26%;其他知識產權案件504件,上升31.59%。審結一審案件13393件,上升38.04%,結案訴訟標的總金額26.12億元,案均19.5萬元。新收二審案件3114件,上升2.40%;審結3016件,上升3.04%。新收再審案件45件,審結44件。
去年受理的知識產權民事案件有以下四個特點:一是在知識產權民事案件中,侵權和權屬案件比例較高,佔2005年新收一審案件的89.02%。二是此類案件地區分布不均衡,主要集中在廣東、北京、江蘇、浙江、山東、上海等經濟文化發達地區。2005年,這六省市受理的此類一審案件佔全國的65.38%。三是調解結案率較高,各級法院在審理涉及知識產權的民事糾紛案件中,普遍注重並加強了訴訟調解工作,經過調解達成協議或者作撤訴處理的一審案件7247件,佔一審結案總數的54.%。四是法院裁判確定的賠償數額有所提高,適用賠償辦法確定賠償額的案件明顯增加,並在一些案件中依法適用了最高法定賠償額,加重了知識產權侵權人的民事賠償責任。
二、法院加強知識產權司法保護的主要措施
2005年以來,最高法院和地方各級法院認真履行審判職責,採取各種可行的措施,切實加強了知識產權的司法保護,全面提升了我國法院對知識產權司法保護的水平。這些措施主要有:
(一)配合開展保護知識產權專項行動,建立侵犯知識產權犯罪的大要案督辦制度。2005年5月,最高法院發出《關於充分發揮審判職能作用積極參與整頓和規范市場經濟秩序工作的通知》,要求各級法院將侵犯知識產權犯罪作為重點,堅決、及時地依法從嚴懲處侵犯知識產權犯罪。同時,要充分發揮法院民商事審判的職能作用,嚴格侵權人的應當承擔的民事責任,制裁侵犯知識產權的民事違法行為;在民事訴訟過程中發現涉嫌經濟犯罪的,要及時將嫌疑線索、材料移送有關公安機關或檢察機關查處。最近,最高法院又發出《關於加強侵犯知識產權犯罪案件審判工作的通知》,再次重申各級法院將與有關部門密切配合,建立侵犯知識產權犯罪的大要案督辦制度,對破獲的大要案逐件進行登記、跟蹤、督促,以使侵犯知識產權犯罪受到應得的懲罰和制裁,堅決打擊侵犯知識產權的犯罪活動。
(二)加強司法解釋工作,不斷完善我國知識產權的訴訟制度。最高法院根據知識產權審判中出現的各種新情況、新問題,依據我國相關法律規定,加強了對涉及知識產權審判相關法律適用的司法解釋工作,進一步完善了我國知識產權的訴訟制度,全面提升了我國對知識產權司法保護的水平。2005年10月,最高法院會同最高人民檢察院共同發布了《關於辦理侵犯著作權刑事案件中涉及錄音錄像製品有關問題的批復》,進一步明確了涉及錄音錄像製品的知識產權犯罪行為的定罪量刑標准,加強了對知識產權刑事司法保護的力度。另外,最高法院針對知識產權民事審判中存在的一些較為突出的法律適用問題,在深入調研和廣泛徵求意見的基礎上,草擬了涉及不正當競爭、植物新品種侵權、知識產權權利沖突、音樂電視等問題的4個司法解釋稿,並於2005年11月上網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目前,徵求意見的工作已經結束,最高法院正在組織力量對有關修改意見進行匯總和整理,並根據這些意見和建議對上述司法解釋稿進行修改完善,爭取盡快公布實施。
(三)依法採取訴訟措施,防止權利人損失的擴大。全國地方各級法院高度重視並依法適用訴前臨時措施和訴中財產保全、先予執行等訴訟措施,及時制止侵權行為,以有效防止權利人損失的擴大。據統計,自三部主要知識產權法律修訂以來至2005年10月,全國地方法院共受理訴前禁令案件301件,審結299件,在申請人堅持申請的案件中,實際裁定支持率達到88.06%;共受理訴前證據保全案件470件,審結445件,在申請人堅持申請的案件中,實際裁定支持率達到95.02%;共受理訴前財產保全案件147件,審結142件,在申請人堅持申請的案件中,實際裁定支持率達到96.64%。
(四)認真履行司法復審職能,依法加強對知識產權行政行為的監督。全國地方各級法院認真履行對涉及專利、商標等授權案件和知識產權行政執法案件的司法復審職能,依法保護了行政相對人的合法權益,進一步促進了行政機關依法行政。2005年,全國地方各級法院新收一審知識產權行政案件575件,同比上升9.32%;審結576件,同比上升4.92%。其中,新收專利案件335件,下降11.14%;商標案件209件,上升48.23%;著作權案件31件,上升287.50%。在專利和商標行政案件中,主要是以專利復審委員會和商標評審委員會為被告的案件。
(五)依法認定馳名商標,加強對馳名商標的司法保護。全國地方各級法院依法加強了對馳名商標的司法保護,切實保護了中外商標權人的合法權益。按照個案認定、被動認定和根據案件需要認定的原則,至2005年10月,全國地方各級法院共認定了72件馳名商標。其中,2005年1-10月認定的42件中,9件馳名商標的權利人是外國人。這次新聞發布會,我們已經將這72件馳名商標的案件情況提供給了各位記者朋友。
(六)及時調整受訴法院,合理配置保護知識產權的司法資源。為及時依法受理權利人的訴訟請求,提高對知識產權案件的審判效率,最高法院根據各地法院受理知識產權案件的實際情況,去年以來又指定了福建泉州、浙江金華、江蘇南通和湖南株洲4個中級法院作為專利糾紛案件的一審法院;指定甘肅酒泉、武威、張掖3個中級法院作為植物新品種糾紛案件的一審法院。截至目前,全國具有專利、植物新品種和集成電路布圖設計一審案件管轄權的中級法院分別達到52個、37個和43個。最高法院還批准了一些大城市的部分基層法院受理除專利、植物新品種和集成電路布圖設計案件以外的第一審知識產權民事糾紛案件。截至2005年底,全國共有15個基層法院取得了知識產權案件管轄權。最高法院對受理知識產權法院所做出的這些調整,優化了我國對知識產權司法保護資源的配置,對提高案件的質量和辦案效率,保護權利人的合法權益,都將發揮非常重要的作用。
(七)強化專業培訓,努力提高整體業務水平。2005年,最高法院在國家法官學院舉辦了兩期知識產權審判培訓班,共有250名地方法院專門審理知識產權案件的法官接受了培訓;許多高級法院也舉辦了類似的培訓班或專題研討班,到目前為止全國的知識產權法官普遍受到了一次輪訓。通過培訓,全國各級法院知識產權法官的法律水平和相關領域的專業知識水平都有了明顯的提高。2006年,最高法院還將採取多種形式,進一步加大對知識產權法官的培訓力度。今年3月21日,最高法院刑事第二審判庭將在廈門與歐盟合作舉辦—「中歐知識產權刑事保護研討會暨高層論壇」。這些培訓和研討,對提高知識產權法官的業務素質,促進我國知識產權司法保護水平的提高,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八)深入開展調查研究,努力推動知識產權司法保護機制的完善。加強知識產權保護,根本出路在於改革和完善知識產權保護的執法體制和工作機制。目前,國家有關部門正在研究改善國家知識產權執法體制的問題。最高法院也正在開展以「知識產權司法保護機制的完善」為題的專項調研。在深入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將以實現方便當事人訴訟和法院審理、優化審判資源配置、簡化救濟程序、保證執法統一為目標,提出完善我國知識產權司法保護的組織基礎和理順程序運作機制的科學對策,並將努力推動調研成果的轉化和實施。
(九)積極採取各種可行措施,進一步增強我國法院對知識產權司法保護的透明度。最近,最高法院下發了《關於做好知識產權裁判文書上網准備工作的通知》,要求有條件的高級法院逐步實現轄區內知識產權案件的生效裁判文書上網公開,進一步增加我國法院對知識產權司法保護的透明度;同時,也向社會進行知識產權法制的宣傳,以提高全社會保護知識產權的自覺性。今天,我在這里向我們各位記者朋友宣布:最高人民法院中國法院網知識產權裁判文書專欄今天正式開通,歡迎我們各位記者朋友和社會各界人士登陸訪問。去年,最高法院公布了知識產權保護的十個典型案例,近期還將再公布十個有關保護產權的典型案例,以向社會全面反映我國法院對知識產權司法保護的基本情況。同時,我們還將利用多種渠道積極引導輿論,營造有利於知識產權保護的司法環境和社會環境。最高法院還決定,最高法院民事第三審判庭和地方相關法院專門負責審理知識產權民事案件的審判庭,可以同時使用「知識產權審判庭」的稱謂。
藉此機會,我還要向大家通報一個重要的消息,最高法院和地方高級法院將建立完善新聞發言人制度,最高法院新聞發言人將定期或者不定期的向社會發布最高法院工作的重大部署,並回答社會關注的一些重要問題,進一步體現我國的司法透明度。
各位記者朋友:我國法院將更加充分地發揮對知識產權司法保護的職能作用,依法平等保護中外知識產權人的合法權益,切實履行我國對知識產權司法保護的義務,全面提升我國法院對知識產權司法保護的水平,以促進我國創新型國家戰略的實施,促進我國統一開放、誠實信用、公平競爭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完善。
謝謝大家。

⑶ 小學知識產權教育講稿

知識產權法
知識產權是一種法律直接確認的無形財產權,具有專有性、地域性和時間性等特點。知識產權的內容包括人身權利和財產權利。知識產權法是調整在創造、使用和轉讓智力成果過程中發生的社會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知識產權保護制度已日益成為各國保護智力成果權益,促進科學技術和社會經濟發展,進行國際競爭的有力的法律措施,因此,增強知識產權意識,提升知識產權保護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著作權法
(一)著作權法的概念和保護對象
著作權又稱版權,是著作權人對其文學、藝術、科學、技術作品依法享有的人身權和財產權。著作權法是有關著作權以及相關權益的取得、行使和保護的法律規范的總稱。它調整的是作者、作品傳播者和公眾之間因著作權而產生的人身關系和財產關系。
著作權法的保護對象即著作權的客體是作品。作品指在文學、藝術、科學等領域內以一定客觀形式表現出來的反映人們思想和情感的智力創作成果。我國著作權法保護下列形式的作品:(1)文學作品;(2)口述作品;(3)音樂、戲劇、曲藝、舞蹈作品;(4)美術、攝影作品;(5)電影、電視、錄像作品;(6)工程設計、產品設計圖紙及其說明;(7)地圖、示意圖等圖形作品;(8)計算機軟體;(9)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作品。但依法禁止出版、傳播的作品,不受著作權法的保護。
(二)著作權的主體和內容
著作權法規定的著作權人包括作者、其他依照著作權法享有著作權的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著作權主體在理論上可分為原始主體和繼受主體。自然人是著作權人中最重要的主體,中國公民、其作品在我國境內首先發表的任何外國人、或者其作品雖然未在我國境內首先發表但是其所屬國或者經常居住地國與我國簽訂了知識產權雙邊協定或者共同參加知識產權國際公約的國民,都可成為我國著作權主體。此外,我國著作權法還規定了特殊作品著作權的歸屬。
著作權的內容包括人身權和財產權。著作人身權主要包括以下4項權利:一是發表權,即決定作品是否公之於眾的權利;二是署名權,即表明作者身份,在作品上署名的權利;三是修改權,即修改或者授權他人修改作品的權利;四是保護作品完整權,即禁止他人違背作者意志對作品進行歪曲、篡改的權利。
著作財產權是指作者自己使用或許可他人使用其作品而獲取報酬的權利,我國著作權法稱之為使用權和獲得報酬權。著作財產權包括:以復制、表演、播放、展覽、發行,攝制電影、電視、錄像或者改編、翻譯、注釋、編輯等方式使用作品的權利,以及許可他人以上述方式使用作品,並由此獲得報酬的權利等。
二、專利法
(一)專利法的概念和保護對象
專利一詞通常有三種涵義:一是專利權的簡稱;二是指專利法的保護對象,即創造發明;三是指專利文獻。一般情況下,專利與專利權通用。專利權是指國家專利機關依照專利法的規定,授予發明人、設計人或其所屬單位,在一定期限內對某項發明創造所享有的專有權。專利法是調整因專利權的確認和使用而產生的各種社會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
我國專利法的保護對象是依照專利法可以授予專利的發明創造。專利法規定的發明創造包括發明、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這三種發明創造依法獲得專利權後,就分別稱之為發明專利、實用新型專利和外觀設計專利。發明,指對產品、方法或其改進所提出的新的技術方案。實用新型,指對產品的形狀、構造或其結合所提出的適於實用的新的技術方案。外觀設計,指對產品的形狀、圖案、色彩或其結合所作出的富有美感並適用於工業上應用的新設計。
(二)專利權的主體和內容
專利權的主體,是指依法享有專利權利的公民、法人和其它組織,它包括原始權利人和繼受權利人。專利權的主體具體包括:(1)發明人或者設計人;(2)發明人或者設計人的單位 ;(3)合法受讓人;(4)外國人。
專利權的內容包括專利權人的權利和義務。專利權人的權利包括人身權利和財產權利兩個方面。主要包括:(1)專有實施權。指專利權人依法對其獲得專利的發明創造享有獨占製造、使用、銷售的權利;(2)轉讓權。指專利權人有權以出售或贈與的方式轉讓專利的所有權;(3)許可權。指專利權人有權根據許可合同將專利的使用權轉讓給他人,允許其實施該專利;(4)放棄權。專利權人在其專利權有效期限屆滿前,有權以書面形式聲明放棄其權利;(5)標記權。專利權人有權在其專利產品或其包裝上標明專利標記和專利號。
專利權人主要有以下義務:(1)繳納專利年費。專利年費是專利人自專利權被授予的當年起,在專利保護期內依規定逐年向專利局繳納的費用。(2)依法行使專利權。首先表現為專利權人應實施或者許可他人實施其專利。(3)專利權的所有單位應當對職務發明創造的發明人或設計人給予獎勵。
(三)專利權的授予條件
專利法規定,授予專利權的發明和實用新型,應當具備新穎性、創造性和實用性。
1.新穎性。是指在申請日以前沒有同樣的發明或者實用新型在國內外出版物上公開發表過、在國內公開使用過或者以其他方式為公眾所知,也沒有同樣的發明或者實用新型由他人向國務院專利行政部門提出過申請並且記載在申請日以後公布的專利申請文件中。
2.創造性。是指同申請日以前已有的技術相比,該發明有突出的實質性特點和顯著的進步,該實用新型有實質性特點和進步。
3.實用性。是指該發明或者實用新型能夠製造或者使用,並且能夠產生積極效果。
授予專利權的外觀設計,應當同申請日以前在國內外出版物上公開發表過或者國內公開使用過的外觀設計不相同和不相近似,並不得與他人在先取得的合法權利相沖突。
授予專利的程序包括申請、審查和批准。
三、商標法
(一)商標法的概念和保護對象
商標是商品和服務等的標記,是用以區別自己與他人生產、銷售的商品或提供的服務等的特定標記。商標權是指商標權人依法對其注冊商標享有的專用權。我國商標權的取得採取注冊原則,只有經商標局核准注冊的商標,才享有商標專用權,並受到法律的保護,非注冊商標不能享有專用權。商標法是調整商標在注冊、使用、管理和保護過程中發生的各種社會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和。
我國商標法的保護對象是注冊商標。所謂注冊商標是指經商標主管機關依法核准注冊的商標。國務院商標主管機關主管全國的商標注冊和管理工作。注冊商標包括商品商標、服務商標和集體商標、證明商標,都是商標法的保護對象。注冊商標必須具備以下條件:(1)必須具備法定的構成要素,即文字、圖形等或其組合;(2)必須具備顯著特徵,便於識別;(3)必須不與他人注冊的商標混同;(4)必須不是禁用的標志。
(二)商標權的主體和內容
商標權人即商標權的主體,是指依法申請商標注冊,享有商標專用權的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組織。商標權人的權利和義務就是商標權的內容。
商標權人的權利包括:(1)專用權,即商標權人有排他的、獨占的使用該項商標的權利,有權禁止他人未經許可使用其注冊商標;(2)轉讓權,即商標權人有轉讓或出售該項商標的權利;(3)繼承權,即商標權人的商標可由他的繼承人繼承;(4)使用許可權,即商標權人可以在保留商標所有權的同時,通過許可合同允許合同另一方在一定條件下使用其商標;(5)續展權,即注冊商標有效期滿,需要繼續使用的,商標權人可申請續展商標;(6)請求保護權。
商標權人的義務主要有:(1)商標權人有依法繳納各項商標費用的義務;(2)商標權人有保證注冊商標商品的質量,不粗製濫造、以次充好、欺騙消費者的義務;(3)商標權人應依法使用注冊商標,不得自行改變注冊商標的文字、圖形或組合;(4)不得自行改變注冊人的名稱、地址或其他注冊事項;(5)不得自行轉讓注冊商標;(6)不得連續3年停止使用注冊商標。
(三)取得商標權的原則
1.自願注冊與強制注冊相結合原則。對於絕大多數產品是否申請注冊商標,採取自願注冊的原則,由商標使用人自行決定,法律不作強制性規定。但對人用葯品和煙草製品的商標採用強制注冊原則。即這兩類商品必須使用注冊商標,否則,其商品不得在市場銷售。
2.申請在先與禁止惡意搶先注冊相結合原則。兩個或者兩個以上的申請人,在同一種商品或者類似商品上,以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標申請注冊的,初步審定並公告申請在先的商標;同一天申請的,初步審定並公告使用在先的商標,駁回其他人的申請,不予公告。但禁止惡意搶先注冊他人的商標和其他的在先權利,如外觀設計權、著作權、企業名稱等。
四、知識產權的保護
知識產權的保護是一項系統工程。我國已建立知識產權法律保護體系,通過立法、司法、行政等途徑實現對知識產權的有效保護。此外,我國知識產權的社會保護和自我保護,也發揮著越來越大的作用。
(一)立法保護
立法保護是指國家通過立法確認民事主體享有知識產權,並予以法律拘束力的一種保護。沒有知識產權立法,就沒有知識財產的法權形態。因此,建立和不斷完善知識產權立法是知識產權保護的首要任務。我國關於知識產權的國家立法主要有:憲法和基本法律的有關規定;關於知識產權的專門法律,如《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等;還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科技進步法》等法律的有關規定,以及我國締結或加入的《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公約》、《世界版權公約》等國際條約。
(二)司法保護
對知識產權的司法保護,是指由享有知識產權的權利人或國家公訴人向法院提起刑事、民事訴訟,以追究侵權人的刑事、民事法律責任,以及通過行政訴訟,對行政執法進行司法審查,使各方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得到切實保護。經過近30年的努力,我國已經初步建立起了一個比較完善的知識產權司法保護體系。各級人民法院在依法審理知識產權糾紛的同時,依法嚴厲懲治侵犯知識產權犯罪,維護相關權利人的合法權益。同時,知識產權訴訟制度也不斷完善。2004年12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的有關司法解釋,進一步明確並適當降低了知識產權犯罪的定罪量刑標准,統一了技術合同法律適用規則。
(三)行政保護
行政保護是指國家行政機關對知識產權違法行為予以行政處罰,以及其他有關行政行為。2004年國務院成立了國家保護知識產權工作組,負責領導並統籌協調全國的知識產權保護工作,督辦重大案件。在工作組的統一部署下,建立了跨部門的知識產權執法協作機制,加強了工作的銜接和協調。工作組還就全國范圍內知識產權的宣傳、培訓工作做了具體部署,卓有成效地開展了相關工作。
(四)社會保護
社會保護是指社會團體等社會力量,對知識產權實施的保護。知識產權行業協會等組織,可以協助政府開展知識產權保護工作,自行處理有關事務,以及發揮服務社會的功能。媒體的輿論監督對知識產權的保護也有著特殊作用。
(五)自我保護
知識產權人與知識產權保護有直接利害關系,他們本身的知識產權及其法律意識狀況,對知識產權保護意義重大。但我國知識產權人的自我保護意識還不強,其自我保護能力還有待進一步提升。

⑷ 最近發生的知識產權糾紛案例

WCG2011韓國電視轉播權花落誰家?根據WCG2011主辦方在正式宣布比賽舉辦地以後,有關電視轉播的問題沒有能夠最終確定下來。WCG2001由GameBC(MBC游戲台前身)開始進行了賽事轉播工作,2002年,2003年則是skygame TV轉播比賽,2004年起由OGN開始轉播比賽。 但是,今年可能會有許多變數會發生。此前官方主委會已經把長達10年之久的正式比賽項目《星際爭霸:母巢之戰》剔除掉,取而代之的是《星際爭霸2:自由之翼》成為了正式比賽項目。由於現在OGN和暴雪方面的知識產權案件還在法庭審理當中,因此轉播暴雪游戲比賽需要得到許可,否則轉播將屬於違法行為。 星際爭霸2與魔獸3成為了WCG2011總決賽正式比賽項目,星際1則落選 可能今年舉行的WCG2011比賽項目中《星際爭霸2》,《魔獸爭霸3》,《魔獸世界》等游戲的比賽轉播問題需由官方主委會和暴雪方面展開談判。如果WCG官方堅持OGN來轉播比賽,勢必暴雪方面會肯定不同意,這樣一來雙方之間的摩擦將在所難免。 對此問題,韓國游戲業界人士進行了3種猜測。第一種可能性,由OGN繼續轉播比賽。2010年,OGN在沒有與暴雪方面達成轉播協議的情況下進行的比賽轉播, 這次也有可能按照去年的做法繼續下去。 其次是把轉播商改變為GOMTV,因為暴雪和Gretech已經簽署了比賽轉播協議,這也是合情合理的事情,不存在任何法律糾紛的可能性。 最後是共同進行轉播的方法;擁有韓國國內暴雪游戲獨家轉播權的Gretech(即GomTV)轉播暴雪旗下游戲,其餘的游戲項目由OGN進行比賽轉播。 如此一來Gretech將負責《星際2》、《魔獸爭霸3》、《魔獸世界》等游戲,而OGN將負責《FIFA11》、《英雄聯盟》、《特種部隊(Special Force)》、《反恐精英1.6》、《穿越火線(Crossfire)》、《鐵拳6》等6個游戲。 一名WCG主辦人員表示「WCG2011目前還沒有決定轉播電視台」,「由於韓國存在知識產權糾紛,也熟知暴雪與Gretech的協議,因此將充分進行考慮」。該人士還稱「已經與暴雪達成了共識,暴雪游戲的WCG2011各地區選拔賽及國家代表選拔賽等已經獲得了授權」。

⑸ 關於知識產權為主題的演講稿

概念、現狀和未來,結合實際,舉例說明。

⑹ 求一個國際貿易中關於知識產權糾紛的案例

2004年是中國對外貿易的又一個快速增長年, 在2002年增長2118%、2003年增長3711%的基礎上, 2004年中國對外貿易增長了3517%。進出口總額首次超過10000億美元, 達到11548億美元, 在世界貿易中的排名從2003 年的第四位上升到第三位。年度進出口增量在2002 年超過1000 億美元、2003年超過2000億美元的基礎上, 超過了300O億美元。

知識產權保護業已成為當前社會的熱門話題, 強化知識產權保護制度似乎已成為人們的共識。然而, 制定知識產權保護制度的目的不是保護知識產權本身, 而是激勵創新, 維護社會公平, 進而推動社會經濟全面進步。恰恰是在達到上述目的方面, 片面強化知識產權保護可能步入誤區, 反而不利於實現知識產權制度的初衷。

以上數據反映了中國對外貿易快速發展的態勢, 但同時中國企業在海內外市場遭遇知識產權糾紛的消息此起彼伏, 知識產權已成為中國企業參與國際競爭過程中無法迴避的焦點。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 知識產權與國際貿易的聯系日益密切。因此, 各國在大力鼓勵發展知識和技術密集型產業的同時, 十分關注出口商品和技術的知識產權保護。知識產權, 在一些企業看來已成為不可觸摸的禁區, 而在一般民眾眼裡, 則成為一種壟斷, 一種現代文明下的「弱肉強食」。但是, 不管怎樣, 國內企業因知識產權問題而蒙受經濟、名譽雙重損失現象已經屢見不鮮, 重視「知識產權」的警鍾已在我們耳邊敲響。

當中國加快融入全球經濟的時候, 知識產權危機卻給我們亮起了紅燈。2005 年1 月, 中國步入WTO後保護期不久, 國際巨頭英特爾起訴中國某企業生產的語音卡侵犯其專利, 間隔不久日本三洋開始了與深圳比亞迪關於電池專利的糾紛。在2 月, 美國電子娛樂協會( ESA) 向美國商務代表提交了一份來自國際知識產權保護聯盟( International IntelllectualProperly A lliance簡稱IIPA) 的報告指出: 中國與馬來西亞、俄羅斯一道成為全球游戲軟體盜版最為嚴重的三個國家。中國已成為世界最大的偽正版製造地, 消費國和輸出國。當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以及中國產品在全球市場上扮演重要角色的時候, 知識產權危機給這一全球化進程蒙上了一層陰影。來自美國、歐盟、日本、韓國等專利大國的知識產權壓力已經對中國構築了一道高高的門檻。通過知識產權來打壓中國企業和中國產品, 使中國企業進入一種國際化的怪圈循環: 生產———跨國公司專利限制———巨額專利許可費以及侵權費的支付———再生產。

國際知識產權保護加強影響中國企業全球化過程, 是因為中國企業缺乏自主擁有的知識產權而必須支付的巨額專利費用, 或者因為知識產權訴訟所產生的巨額費用大大增加了企業的各種成本, 使中國產品的國際市場競爭力顯著降低, 中國企業對外直接投資和跨國生產也受到影響。在微觀層面, 知識產權壁壘通過企業付出巨額專利使用費以及侵權費用, 降低其產品市場競爭力, 減少市場份額並壓縮了利潤空間, 這就是知識產權的短期效應; 而從長期來看, 由於企業利潤降低而減少的資本積累將導致企業對技術研發投入的不足, 無法從根本上改善企業的技術結構和產品結構, 這在以技術為核心競爭力的時代將使企業不可避免地走上絕境。在宏觀層面, 整個相關產業將會因為知識產權壁壘而在短期內減少產品的生產和銷售數量。在以市場為命脈的營銷時代, 該產業將無法抵制因為市場縮小而導致的產業萎縮, 如果這種局面持續較長時間, 產業將最終在競爭中消亡。這對整個國民經濟的發展狀況、國際經濟主權以及未來中國科技的世界地位問題都產生重大影響。毫無疑問, 在全球經濟進入產業結構重構的時代, 缺乏知識產權的中國企業將無力改變自己處在產業鏈末端和價值鏈下游的不利局面, 在全球化中受制於別人。

⑺ 知識產權保護的具體案例

案例14:海信、東林商標被搶注之亂

2004年6月,廈門東林電子公司與海信公司先後向外界透露,「Hisense」和「firefly」商標被西門子旗下公司博士西門子公司和歐司朗公司在德國搶注,盡管中國商務部和歐盟介入此事,但西門子對海信開出4000萬歐元的轉讓高價,對東林集團的談判要求不予理睬。

海信表示,1999年1月5日,海信商標「Hisense」被國家商標局正式認定為馳名商標,而在這之後第6天,西門子旗下的子公司博世-西門子卻在德國注冊了商標「HiSense」,該商標與海信的「Hisense」商標只在中間的字母「S」處有大小寫區別。從2001年起,海信與西門子開始了長達5年的商標糾紛。今年2月,海信與東林聯合赴德靠法律手段解決這一糾紛。3月,西門子突然與海信和解,將「Hisense」商標轉讓給海信。在中國商務部與歐盟的斡旋下,東林與西門子就「firefly」商標糾紛也出現轉機,達成和解:在全球范圍內,就照明類和電子元器件類商標權,雙方各得一類。這起沸沸揚揚的商標搶注案終於劃上了句號。

東林公司2003年出口的節能燈中,有一半產品貼有「螢火蟲」商標,如果歐司朗把持歐洲18個國家的「螢火蟲」商標權,就意味著東林公司的節能燈不能進入這些市場。如果商標被搶注,東林遭受的打擊是災難性的。同樣,對於大型跨國企業海信而言,歐洲的商標權同樣重要。雖然最終海信和東林搶回了在歐洲的商標權,但從中不難看出,中國企業的立體商標意識還不夠。企業立足長遠發展,商標戰略應該先行,提前「跑馬圈地」,才能在進軍海外市場時占據主動。

並且,像海信這樣有實力的公司早就應該通過國際注冊取得在全球一定范圍內的保護,在WIPO國際局通過領土延伸得到一國的商標保護不過50美元,認識不到位,意識的缺乏才導致這樣的情況發生,殊不知,你在虎視眈眈窺視別人的市場時,別人早已經盯住了你的擴張根本——商標。

(二)對自身著名商標的價值認識不夠,賤賣或輕易處置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

一個國家,沒有幾個國際馳名商標和國際名牌,就難以成為經濟強國。正是萬寶路、可口可樂、IBM、松下、日立、賓士、寶馬、雀巢、皮爾.卡丹、人頭馬等這些國際名牌商品,把美、日、法、德等國家推向了經濟強國的寶座。改革開放十幾年來,中國的經濟發展迅速,成就舉世矚目。然而,令人十分遺憾的是,我們不但沒有走近國際品牌,連我們自己的馳、著名商標和名牌產品都大量喪失和消失了。

中國企業在和外方企業合作時,企業對自有的著名商標重視不夠,保護意識不強,從而使得企業原有的著名商標在涉外經濟活動中被外方惡意收購或有意淡化,退出市場。企業幾十年辛辛苦苦創造的名牌,在外方的刻意安排下被洋品牌完全取代,為此喪失了市場利益。更為迫切的問題是,一旦相應的外方品牌的商標許可協議到期,中方將面臨極為尷尬的境地——繼續使用則面臨高額的許可使用費且永遠受制於人,不使用則要重新投入巨額資金打造品牌且不一定成功,從而在與洋品牌的競爭中處於劣勢。

在實際操作中,外方可能採取的方法,一是雙方商標都在使用,但主產品、新產品用外方的商標,老產品才用中方原有的牌子,外方通過商品的升級換代逐步將原來中方的名牌擠出市場,達到在商標權上完全控制中國的國內市場的目的。如在飲料行業,原來所謂的「八大名牌」,除「健力寶」未合資,「正廣和」合資不成外,其他6家都同可口可樂、百事可樂合資了。合資的方式是外方控股,牌子使用兩家的。在洗衣粉行業,上海的「白貓」,廣東的「高富力」、「中意」,合資後,均被外方控制。他們利用中國名牌廠家的生產能力和銷售渠道,推銷他們高價的「碧浪」、「汰漬」,把我們的名牌打入「冷宮」。廣州肥皂廠的「潔花」牌香皂與美方合資後,又很快被「海飛絲」、「潘婷」取而代之。二是索性出資租賃、折資入股或購買,束之高閣,幾年之後,人們已將這些傳統名牌忘得一干二凈。等中方大夢方醒高價贖回,為時已晚。「美加凈」牙膏、「京華」茶葉等等都走過這條不歸之路。

在涉外經濟活動中,新開發的技術、發展了的技術、新使用的商標、新產生的作品肯定都是不斷發生的。如何對此用知識產權保護的方式加以明確,對涉外經濟活動中的中方廠商來說是關繫到企業生存發展的大問題,容不得半點忽視。作為中方廠商,應積極努力地爭取將新產生的知識產權的歸屬確定為己方所有,並採取各種手段加以有效的保護。能採用專利方法保護應及時向國家知識產權局申請專利;對於不適合專利保護的技術信息與經營信息等就採用商業秘密保護的方式加以處理;新創的品牌應及時以自己的名義申請商標等等。

⑻ 知識產權的案例分析

案例一:
(1)葉與影視公司簽署的免責條款應屬無效。按照著作權法相關規定,葉版是《商賈將軍權》一書的著作權人,《商賈將軍》的內容侵權,應由作者承擔侵權責任,影視公司只是提供創作素材,不是作者,不承擔侵權責任。
(2)出版社出版抄襲書籍的行為構成侵權,需要承擔侵權責任,出版合同是相對葉和出版社之間的,不能因合同對第三人的侵權行為免責。出版社可以根據著作權保證的條款主張葉違約。
(3)葉的抄襲行為是侵權行為,承擔主要責任,出版社出版抄襲他人的書籍,承擔次要責任,書城雖然銷售行為屬於侵權,但如能證明書籍是來自合法來源,並且自己不應當知道書籍為侵權書籍,可以免除侵權責任。

案例二:
(1)有效。A網站是著作權人。根據著作權法相關規定,委託開發的雙方可以約定著作權歸屬。
(2)不成立。甲不是著作權人,屬於無權處分。根據著作權法相關規定,B網站使用A網站的著作權,應當取得A網站同意並支付報酬,B網站公開讓網友下載而未告知A網站支付報酬,已經構成侵權。
(3)B是侵權行為人,甲將A網站的著作權擅自交由第三人使用,A網站的賠償由甲和B網站承擔連帶責任。

⑼ 知識產權保護典型案例

知識產權保護主要在對於知識產權的維護,以及知識產權的重要性上。

深入推進知識產權民事、刑事、行政案件「三合一」審判機制改革,完善知識產權案件上訴機制,統一審判標准。制定完善行政執法過程中的商標、專利侵權判斷標准。規范司法、行政執法、仲裁、調解等不同渠道的證據標准。

推進行政執法和刑事司法立案標准協調銜接,完善案件移送要求和證據標准,制定證據指引,順暢行政執法和刑事司法銜接。制定知識產權民事訴訟證據規則司法解釋,著力解決權利人舉證難問題。探索建立侵權行為公證懸賞取證制度,減輕權利人舉證責任負擔。

(9)知識產權糾紛案例演講擴展閱讀:

知識產權保護的相關要求規定:

1、針對新業態新領域發展現狀,研究加強專利、商標、著作權、植物新品種和集成電路布圖設計等的保護。探索建立葯品專利鏈接制度、葯品專利期限補償制度。

2、研究加強體育賽事轉播知識產權保護。加強公證電子存證技術推廣應用。研究建立跨境電商知識產權保護規則,制定電商平台保護管理標准。

3、編制發布企業知識產權保護指南,制定合同範本、維權流程等操作指引,鼓勵企業加強風險防範機制建設,持續優化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保護環境。研究制定傳統文化、傳統知識等領域保護辦法,加強中醫葯知識產權保護。

閱讀全文

與知識產權糾紛案例演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何時實施 瀏覽:169
遼寧育嬰師證書領取 瀏覽:735
劃撥土地使用權轉讓能轉讓嗎 瀏覽:97
2019年公需科目知識產權考試答案 瀏覽:256
關於知識產權管理辦法 瀏覽:331
公共衛生服務培訓筆記 瀏覽:532
基層公共衛生服務技術題庫 瀏覽:497
中國城市老年體育公共服務體系的反思與重構 瀏覽:932
網路著作權的法定許可 瀏覽:640
工商局黨風廉政建設工作總結 瀏覽:325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可行性研究報告 瀏覽:428
投訴華爾街英語 瀏覽:202
榆次區公共衛生服務中心 瀏覽:990
申發明5G 瀏覽:815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協調會議記錄 瀏覽:94
版權貿易十一講 瀏覽:370
綜治辦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總結 瀏覽:903
知識產權局專業面試 瀏覽:75
馬鞍山市是哪個省的 瀏覽:447
馬鞍山市保安 瀏覽: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