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我該起訴國家知識產權局嗎
自主知識產權與專利 什麼是專利 專利是專利法中最基本的概念。社會上對它的認識一般有三種含義:一是指專利權;二是指受到專利權保護的發明創造;三是指專利文獻。例如:我有三項專利,就是指有三項專利權;這項產品包括三項專利,就是指這項產品使用了三項受到專利權保護的發明創造(專利技術或外觀設計);我要去查專利,就是指去查閱專利文獻。專利法中所說的專利主要是指專利權。 所謂專利權就是由國家知識產權主管機關依據專利法授予申請人的一種實施其發明創造的專有權。一項發明創造完成以後,往往會產生各種復雜的社會關系,其中最主要的就是發明創造應當歸誰所有和權利的范圍以及如何利用的問題。 沒有受到專利保護的發明創造難以解決這些問題,其內容泄露以後任何人都可以利用這項發明創造。發明創造被授予專利權以後,專利法保護專利權不受侵犯,任何人要實施專利,除法律另有規定的以外,必須得到專利權人的許可,並按雙方協議支付使用費,否則就是侵權。專利權人有權要求侵權者停止侵權行為,專利權人因專利權受到侵犯而經濟上受到損失的,還可以要求侵權者賠償。如果對 方拒絕這些要求,專利權人有權請求管理專利工作的部門處理或向人民法院起訴。 專利權是一種知識產權,它與有形財產權不同,具有時間性和地域性限制。專利權只在一定期限內有效,期限屆滿後專利權就不再存在,它所保護的發明創造就成為全社會的共同財富,任何人都可以自由利用。專利權的有效期是由專利法規定的。 專利權的地域性限制是指一個國家授予的專利權,只在授予國的法律有效管轄范圍內有效,對其他國家沒有任何法律約束力。每個國家所授予的專利權,其效力是互相獨立的。 專利權並不是伴隨發明創造的完成而自動產生的,需要申請人按照專利法規定的程序和手續向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局提出申請,經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局審查,認為符合專利法規定的申請才能授予專利權。如果申請人不向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局提出申請,無論發明創造如何重要,如何有經濟效益都不能授予專利權。取得專利權的發明創造必須將發明內容在權利要求書、說明書或圖片、照片中充分公開,因為在把無形的發明創造變成專利權這種權利時,要靠權利要求書或圖片、照片來劃定保護范圍,而這些公開的內容是支持權利存在的惟一依據。記載發明創造內容的說明書、權利要求書或者圖片、照片就是專利文獻中最重要的部分。 專利在國際上通常指發明專利。我國專利法除發明專利以外,還規定有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專利,並規定發明專利批准以後有效期為從申請日起算20年,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專利的有效期為從申請日起算10年。 什麼是知識產權 知識產權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在科學技術方面或文化藝術方面,對創造性的勞動所完成的智力成果依法享有的專有權利。這個定義包括三點意思:(1)知識產權的客體是人的智力成果,有人稱為精神的(智慧的)產出物。這種產出物(智力成果)也屬於一種無形財產或無體財產,但是它與那種屬於物理的產物的無體財產(如電氣)、與那種屬於權利的無形財產(如抵押權、商標權)不同,它是人的智力活動(大腦的活動)的直接產物。這種智力成果又不僅是思想,而是思想的表現。但它又與思想的載體不同。 (2)權利主體對智力成果為獨占的排他的利用,在這一點,有似於物權中的所有權,所以過去將之歸入財產權。 (3)權利人從知識產權取得的利益既有經濟性質的,也有非經濟性的。這兩方面結合在一起,不可分。因此,知識產權既與人格權親屬權(其利益主要是非經濟的)不同,也與財產權(其利益主要是經濟的)不同。 知識產權包括:工業產權和版權(在我國稱為著作權)兩部分。 專利只是知識產權的一個類型,知識產權的范圍遠遠大於專利。自主知識產權主要的意義在於創新和保護。
㈡ 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復審委員會有行政主體地位嗎為什麼可以作為被告
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復審委員會成立於1984年11月,當時全稱為中國專利局專內利復審委員會,容為中國專利局內設機構。2003年底,經批准,專利復審委員會成為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國家知識產權局直屬事業單位。
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復審委員會主要職能:
對不服國家知識產權局駁回專利申請及集成電路布圖設計登記申請決定提出的復審請求進行審查。
對宣告專利權無效的請求及集成電路布圖設計專有權撤銷案件進行審查 。
負責專利復審委員會作為行政訴訟被告的應訴工作。
參加專利、集成電路布圖設計確權和侵權技術判定的研究工作。
接受人民法院和管理專利的部門委託,對專利確權和專利侵權案件的處理提供咨詢意見。
㈢ 如何看待格力起訴產權局這件事情
格力作為中國家喻戶曉的老品牌,相信很多人都對其有很深的了解,家家戶戶應該都有格力的電器吧。在此次關於商標注冊的事件中,格力為了保證自己合法的權益,針對商標一事起訴國家產權局。
在接到宣布其商標無效的消息後,格力電器方面認為國家知識產權局的裁定並不合理,侵犯了自己的合法權益,於是請求法院依法撤銷該裁定。格力電器認為雙方爭議的商標其實存在明顯的不同,並不會引起消費者的混淆或者誤認,而且格力作為老品牌其商標的含義也有著明顯的區別。
在格力起訴國家產權局的基礎上,法院認定國家知識產權局裁定存在錯誤,決定撤銷國家產權局對格力商標無效的裁定。在此次起訴事件中,格力方面取得獲勝。其實,在市場的競爭中,大家能夠和平競爭,共同進步,互利互惠,取得雙贏的局面才是最好的。
㈣ 知識產權的訴訟管轄法院一般是哪裡
一般由被告所在地或者侵權行為發生地人民法院管轄。《民事訴訟法》第二十八條專規定:「屬因侵權行為提起的訴訟,由侵權行為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具體到專利案件,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專利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若干規定》(以下簡稱《若干規定》)第五條規定:「因侵犯專利權行為提起的訴訟,由侵權行為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
㈤ 格力起訴國家知識產權局,格力為何這么做
在很久之前我們國人的產權意識是很淡薄的,經常出現自己的成果被別人竊取,自己想要用的時候還需要花錢來買這種事情。在國家的宣傳下,我國的公民和企業對知識產權的意識都有所提升,開始積極的保護自己的權益。曾經有很多的科技獎的獲得者就是因為沒有申請專利,自己獲獎的項目都被別的企業注冊。格力起訴國家知識產權局的原因不是專利的事情,而是商標的事情,原因是格力公司在2017年申請格力色界商標,但該商標隨後被國家知識產權局宣告無效。接下來,我們一起來看一看格力起訴國家知識產權局的三個原因。
格力色界就是格力手機的商標。格力公司在格力手機上市之前就開始注冊這個商標,是為了保護這個商標不在手機上市之前被別的公司所注冊。這是一種保護自己商標的行為,所以格力公司還要爭取這個商標。
㈥ 專利起訴國家知識產權局一案有可能勝訴嗎
行政訴訟是可以勝訴的。專利申請人對國務院行政部門駁回決定不服的,可以自收到通知之日起3個月內專利復審委請求復審;專利申請人對專利復審委決定不服的,可以自收到通知之日起3個月內人民法院起訴。
㈦ 有了專利證書還能被告侵權問題
首先,我想勸樓主:出了事情應該想著怎麼解決,而不是心煩急躁的懷疑專利制度;你更應該心平氣和的學習、了解並運用專利制度,這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比如,外觀設計和實用新型是初審制度,有證書並一定不代表什麼的。
其次,樓主應該多利用周圍的智腦,為自己的事業添磚加瓦。為什麼這么說呢?因為你提到第一次起訴後,你的產品做了技術更改並申請了專利,但3個月後又被告了。這說明了什麼問題呢?我認為:你首先還沒弄明白原告專利權的保護范圍到底是什麼,所以沒有進行有效的迴避設計,導致了你即使更改了技術還是侵權的事實。假若你在第一次遇到起訴時,找專利代理人或懂專利的律師咨詢合作,按理說就不會出現這種事情。
再次,即使發生了侵權,那應該積極應對。為什麼我這么說呢?如果第一次起訴時,你真的只賣了一台,這台機器的售價多少?賠償額難以達到60多萬的。你說你只賣了一台,那你需要相關的證據給法院的,比如,你就是一個注冊資金10W的公司,你把財務報表、最近3年年度納稅記錄等提供給法院,,,法院是不可能隨便給你判賠償額60多萬的。
恰好我在順德,樓主如果不介意,可以把你的聯系方式發到我信箱,我可電話或當面跟你溝通,或許能夠幫到你!我郵件是:[email protected] 知識產權楊律師
㈧ 專利案件的法院管轄問題
(一)專利糾紛第一審案件,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所版在地的中級人民法院權和最高人民法院指定的中級人民法院管轄。相應的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高級人民法院為第二審法院。 (二)以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復審委員會作為被告的專利行政案件,由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作為第一審法院,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為第二審法院;
(三)以國家知識產權局作為被告的專利行政案件,由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作為第一審法院,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為第二審法院;
(四)因侵犯專利權行為提起的訴訟,由侵權行為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
㈨ 銷售的產品被告到知識產權局怎麼解決
首先,確認下銷售的產品到底有沒有侵權,如果沒有侵權,說明理由;
其次,確認下他的依據,如專利/商標等,是否仍有效;
如果確實侵權,且對方的權利有效,准備無效其權利、和解或訴訟等。
㈩ 對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無效宣告不予受理可以提起行政訴訟嗎
不予受理的情況下,如果是專利局過錯或認為是專利局過錯,可以提起行政復議,行政復議結果還是不予受理的話,再提行政訴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