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知識產權 > 著作權權利人的署名是正確的有

著作權權利人的署名是正確的有

發布時間:2021-07-04 03:57:05

著作權法中對權利人的限制是

第九條 著作權人包括:
(一)作者;
(二)其他依照本法享有著作權的公民、法人或者非法人單位。
第十條 著作權包括下列人身權和財產權:
(一)發表權,即決定作品是否公之於眾的權利;
(二)署名權,即表明作者身份,在作品上署名的權利;
(三)修改權,即修改或者授權他人修改作品的權利;
(四)保護作品完整權,即保護作品不受歪曲、篡改的權利;
(五)使用權和獲得報酬權,即以復制、表演、播放、展覽、發行、攝制電影
、電視、錄像或者改編、翻譯、注釋、編輯等方式使用作品的權利;以及許可他人
以上述方式使用作品,並由此獲得報酬的權利。
第四節 權利的限制
第二十二條 在下列情況下使用作品,可以不經著作權人許可,不向其支付報
酬,但應當指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稱,並且不得侵犯著作權人依照本法享有的其他
權利:
(一)為個人學習、研究或者欣賞,使用他人已經發表的作品;
(二)為介紹、評論某一作品或者說明某一問題,在作品中適當引用他人已經
發表的作品;
(三)為報道時事新聞,在報紙、期刊、廣播、電視節目或者新聞紀錄影片中
引用已經發表的作品;
(四)報紙、期刊、廣播電台、電視台刊登或者播放其他報紙、期刊、廣播電
台、電視台已經發表的社論、評論員文章;
(五)報紙、期刊、廣播電台、電視台刊登或者播放在公眾集會上發表的講話
,但作者聲明不許刊登、播放的除外;
(六)為學校課堂教學或者科學研究,翻譯或者少量復制已經發表的作品,供
教學或者科研人員使用,但不得出版發行;
(七)國家機關為執行公務使用已經發表的作品;
(八)圖書館、檔案館、紀念館、博物館、美術館等為陳列或者保存版本的需
要,復制本館收藏的作品;
(九)免費表演已經發表的作品;
(十)對設置或者陳列在室外公共場所的藝術作品進行臨摹、繪畫、攝影、錄
像;
(十一)將已經發表的漢族文字作品翻譯成少數民族文字在國內出版發行;
(十二)將已經發表的作品改成盲文出版。
以上規定適用於對出版者、表演者、錄音錄像製作者、廣播電台、電視台的權
利的限制。

❷ 著作權人的發表權、傳播權、署名權

著作權人將作品公諸於世,著作權人享有向公眾傳播其作品的,著作權人有權在自己創作的作品上註明自己的名字、名稱的權利。下面來詳細解析著作權人的作品的傳播權、署名權、發表權的內容。著作權人的發表權、傳播權、署名權傳播權傳播權指著作權人享有向公眾傳播其作品的。傳播權包括表演權、播放權、發行權、出租權、展覽權等內容。播放權主要指著作權人享有將其作品在電台廣播、電視台播放、互聯網傳播和通過放映機、擴音器等設備播放的。著作權法第10條(十)規定了放映權,(十一)規定了廣播權。著作權法第10條(十二)規定了互聯網路傳播權。放映權、廣播權、互聯網路傳播權都屬於播放權。發行權是指著作權人享有通過所有權轉讓方式向公眾提供作品原件或者復製品的。著作權人享有自己發行的權利,也可以授權他人發行。著作權的發行權,主要是指著作權人許可他人向公眾提供作品原件或者復製件的。著作權法第10條(六)規定了發行權。在出版權中,發行權含在出版權中。著作權人授權出版人出版,即已把發行權授予出版人,出版人不可只出版不發行。出版人出版作品,就享有作品的發行權。展覽權指著作權人享有將繪畫、書法、雕塑、雕刻、照片、手稿等作品的原件或者復製件公開陳列供公眾觀覽的。著作權中的展覽權,主要是指著作權人享有因他人公開陳列美術作品、攝影作品原件或者復製件而獲取報酬的。展覽權的客體主要指美術作品、攝影作品,但不排除文字作品的手稿等可供展出的其他作品。署名權《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第十條第二款指出署名權,即表明作者身份的權利,是作者在作品上署名的。換言之,即是著作權人有權在自己創作的作品上註明自己的名字、名稱的權利,作者是公民的,還可以註明自己的筆名。署名權是確認該作品的作者的具體身份的重要的法律依據,它除了向公眾表明該作品的所有權歸何人所有外,也向公眾承諾該創作引起的民事責任的承擔人。署名權包含著作權人有權在自己創作的作品上署名的。著作權人在自己創作的作品上署名可以是真名,也可以是筆名、藝名,還可以是假名、化名,甚至可以放棄署名,不管著作權人採取什麼方式署名,他都有權拒絕其他任何未參與該創作的人員要求署名的。法人或其他組織創作的作品,作者是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但是該創作仍是由具體公民所創作,因此,署名權仍歸具體創作的公民所有。署名權屬著作權人的人身權利范疇,其權利不能轉讓、抵押、繼承、贈與,一部作品創作的署名權,歸創作人永遠享有,例如沁園春雪的署名人永遠歸毛澤東所有。著作權人創作的作品署名發表後,改編、翻譯、注釋、整理已有作品而產生的新作品的著作權歸改編、翻譯、注釋、整理人所有,但在行使著作權時不得侵犯原作品的著作權。發表權依《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第十條第一款規定:發表權,即決定作品是否公之於眾的。所謂著作權人將作品公諸於世,是指作者將自己的創作向作者以外的不特定的人公開自己的作品,使之在較多的人中間傳播,滿足公眾的合理需要。著作權人的發表權,包括決定發表和決定不發表兩個內容,著作權人決定自己的創作不發表,他仍然有權將自己的作品許可他人全部或部分使用。發表並獲取報酬,如果作者生前決定不發表自己的創作,也不允許其繼承人、受贈人發表,在著作法保獲的五十年期限屆滿時,任何人都可將其發表,但不得侵犯其署名權,如果生前未明確表示死後也不發表其著作,他的繼承人、受贈人在著作權法保護的五十年期限內,可以行使其發表權,著作權人沒有繼承人或者受贈人,可由其合法所有人行使發表權。

❸ 軟體著作權人的權利——署名權

署名權,即作者表明抄自己是開發者身襲份的權利,署名權包括作者有權決定是否在自己所開發的軟體上署名,決定署名形式,諸如真名、筆名、匿名、假名等,同時也有禁止非軟體開發者在軟體上署名的權利。軟體著作權人的權利署名權未經合作開發的人同意,將合作開發的軟體當作自己單獨開發的軟體發表僅署了自己的名字,或者將他人開發的軟體當作自己開發的軟體署名發表或者塗改他人署名,均侵犯了他人的發表權和署名權。軟體著作權人的署名權不僅體現在權利人在原作中行使也可在軟體的演繹作品中行使,例如:某軟體原用FORTRAN語言寫成源程序,經該軟體著作權同意後他人可將該軟體源程序改用PASCAL語言寫成,而原軟體著作權人有權要求在新的演繹軟體上署名以表示自己是該軟體開發者的身份。如果原軟體著作權人許可對其開發的軟體進行修改,則原著作權人有權要求在修改本上標示系根據原軟體改編。

❹ 關於出版合同著作權人和署名作者的疑問

1. 簽合來同是應該和著作權人簽自。因為有時作者和著作權人是重合的,但是有時作者會將著作權轉讓給第三方,第三方就成了著作權人,作者本人不再是著作權人;
2. 合作作品一般情況下是要與全體合作作者簽。但是如果該作品的某部分是可以分割使用的(例如電影插曲、配樂等),可以單獨簽,但是不能侵犯其他合作作者的權利;
3. 甲方即著作權人是某編委會,那麼編委會是作品的作者,該作品是法人作品,應該也是和編委會簽;
4. 如果該書是職務作品,甲方是著作權人,那麼是和甲方簽,具體執筆人可以作為甲方的授權代表。

❺ 著作權權利解讀——署名權

《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第十條第二款指出署名權,即表明作者身份的權利,是作者在作品上署名的權利。換言之,即是著作權人有權在自己創作的作品上註明自己的名字、名稱的權利,作者是公民的,還可以註明自己的筆名。著作權權利解讀署名權署名權是確認該作品的作者的具體身份的重要的法律依據,它除了向公眾表明該作品的所有權歸何人所有外,也向公眾承諾該創作引起的民事責任的承擔人。署名權包含著作權人有權在自己創作的作品上署名的權利。著作權人在自己創作的作品上署名可以是真名,也可以是筆名、藝名,還可以是假名、化名,甚至可以放棄署名,不管著作權人採取什麼方式署名,他都有權拒絕其他任何未參與該創作的人員要求署名的權利。法人或其他組織創作的作品,作者是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但是該創作仍是由具體公民所創作,因此,署名權仍歸具體創作的公民所有。署名權屬著作權人的人身權利范疇,其權利不能轉讓、抵押、繼承、贈與,一部作品創作的署名權,歸創作人永遠享有,例如沁園春?雪的署名人永遠歸毛澤東所有。著作權人創作的作品署名發表後,改編、翻譯、注釋、整理已有作品而產生的新作品的著作權歸改編、翻譯、注釋、整理人所有,但在行使著作權時不得侵犯原作品的著作權。

❻ 著作權人享有哪些權利

根據《著作權法》第十條的規定著作權包括下列人身權和財產權包括:
1、人身權
(一)發表權,即決定作品是否公之於眾的權利
(二)署名權,即表明作者身份,在作品上署名的權利
(三)修改權,即修改或者授權他人修改作品的權利
(四)保護作品完整權,即保護作品不受歪曲、篡改的權利
2、財產權
(五)復制權,即以印刷、復印、拓印、錄音、錄像、翻錄、翻拍等方式將作品製作一份或者多份的權利
(六)發行權,即以出售或者贈與方式向公眾提供作品的原件或者復製件的權利
(七)出租權,即有償許可他人臨時使用電影作品和以類似攝制電影的方法創作的作品、計算機軟體的權利,計算機軟體不是出租的主要標的的除外
(八)展覽權,即公開陳列美術作品、攝影作品的原件或者復製件的權利
(九)表演權,即公開表演作品,以及用各種手段公開播送作品的表演的權利
(十)放映權,即通過放映機、幻燈機等技術設備公開再現美術、攝影、電影和以類似攝制電影的方法創作的作品等的權利
(十一)廣播權,即以無線方式公開廣播或者傳播作品,以有線傳播或者轉播的方式向公眾傳播廣播的作品,以及通過擴音器或者其他傳送符號、聲音、圖像的類似工具向公眾傳播廣播的作品的權利
(十二)信息網路傳播權,即以有線或者無線方式向公眾提供作品,使公眾可以在其個人選定的時間和地點獲得作品的權利
(十三)攝制權,即以攝制電影或者以類似攝制電影的方法將作品固定在載體上的權利
(十四)改編權,即改變作品,創作出具有獨創性的新作品的權利
(十五)翻譯權,即將作品從一種語言文字轉換成另一種語言文字的權利
(十六)匯編權,即將作品或者作品的片段通過選擇或者編排,匯集成新作品的權利
(十七)應當由著作權人享有的其他權利
著作權人可以許可他人行使前款第(五)項至第(十七)項規定的權利,並依照約定或者本法有關規定獲得報酬。
著作權人可以全部或者部分轉讓本條第一款第(五)項至第(十七)項規定的權利,並依照約定或者本法有關規定獲得報酬。

❼ 署名權和著作權有什麼區別呢

署名權和著作權有什麼區別呢?署名權是著作人身權中的一項。署名權是指表明作者身份,在作品上署名的權利。署名權和著作權有什麼區別其一:主體不同從狹義上看,版權是指出版者權,其主體是出版者。在中國,出版業被當作意識形態的重要領地長期為國家專營,由國有的出版機構(出版社或出版公司)具體運作。所以,在我國版權的主體只能是國有出版機構,自然人不能成為版權的主體。而著作權的主體是作品的作者。客觀上,只有自然人是作品的唯一事實作者,自然人以外的其他社會組織和民事主體;只能在特定情況下才能被視為法定作者。其二,客體不同出版者權的客體為書刊及音像出版物。而著作權的客體是作品,著作權法保護的只是作品,而非作品的載體,因為作品載體可以有許多種,而作品本身只能是一個。第三,形成機制不同版權是一種從屬於著作權的派生權利,出版者版權只能由著作權人授予而產生。而著作權是基於文學、藝術和科學作品依法產生的權利。在我國,作品一經創作產生,只要具備了作品的屬性,即自動依法產生著作權。第四,內容不同以我國為例,出版者對其出版作品享有的版權,包括專有出版權、版本權、出版作品的形式和內容的修改權、刪除權。我國著作權法規定著作權包括著作人身權和著作財產權。人身權包括發表權、署名權.修改權及保護作品完整權。財產權包括復制權(出版權、發行權、復制權、演繹權、翻譯權、演繹權)、傳播權(表演權、播放權、展示權、朗誦權)等權利。第五,期限不同在我國,出版者對作者授權出版的作品享有一定時限的專有出版權。時限長短由出版人與著作權人協商簽約產生,並規定合同有效期限不超過10年。著作人身權的保護一般不受限制,其中某些內容具有一身專屬性的權利理應受到永久的保護。對於著作財產權,各國都規定了一定的時間界限,我國著作權法規定,公民的作品,其發表權和著作財產權的保護期為作者終生及其去世後50年,截止於作者去世後第50年的12月31日止。

❽ 作品中作者的署名順序和署名位置怎樣得到著作權法律保護

我國著作權法第10條規定,署名權是指表明作者身份,在作品上署名的權利。署名權是作者享有的最重要的精神權利。在社會生活中,隨著人們對著作權的日益重視,出現了各種需要解決的署名權問題。署名權所定義的「表明作者的身份,在作品上署名的權利」不再僅僅局限於解決是否在作品上為作者署名、署名是否正確的問題,還包括更詳細和更具體的內容,比如說合作作者署名順序問題、署名位置的問題。 對署名順序的保護更准確、更細膩地體現了對在一定范圍內不同作者精神權利大小差異的不同保護。尤其是在有學術研究、調查報告等文章中,業內人士習慣於從署名的順序判斷各個作者對著作的貢獻程度,從而賦予了署名順序一種更深層次的精神內涵。法律應該尊重習俗和慣例,承認並保護這種對科學藝術作品發展有利的規則。 更經一步的,對署名位置的保護,雖然法律也還沒有明確的規定,但卻可以通過行業慣例的方式判斷署名位置是否妥當,從而保護作者在署名位置上的權利,更充分地體現對作者人格的尊重。有一案例中,原告是一件翻譯作品的譯者,被告是一家出版社,在其出版該翻譯作品的時候,將該書原作者和該系列叢書的總編輯列在了圖書的封面上,把原告列在了封面內側折頁和版權頁上,並且和編輯、版面設計人員等列在一起。盡管出版社明確地在作品中為原告表明了其作為該翻譯作品譯者的身份,原告仍認為出版社侵犯了其署名權,要求出版社在作品封面為其署名。雖然法院駁回了原告的訴訟請求,但我認為,作者的署名位置是應該受到保護和尊重的。翻譯作品,按照行業慣例一般是將原作者和譯者突出表明的,一般在封面和扉頁、版權頁中體現。出版社將譯者列在側折頁和版權頁上,並且和編輯、版面設計人員等列在一起,實際上降低了譯者對作品的貢獻評價,署名位置也不符合行業慣例,對原告的精神權利造成了一定的損害,應該糾正的。

❾ 簡述著作權中的署名權

您好,根據《著作權法》第十一條第四款的規定,如無相反證明,在作品上署名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為作者。
署名權的主體:
《著作權法》規定署名權由作品的作者享有,署名權不能轉讓或繼承。對於作者身份不明的作品,作品原件的所有人也不能行使署名權。
電影作品和以設置電影方法創作的作品的著作權人是製片者,其可以在電影作品中署名,但為完成電影作品而必不可少的編劇、導演、攝影、作詞、作曲等作者,也在電影作品中享有署名權。
作者除了可以在自己創作的作品中署名,在演繹作品如翻譯作品、匯編作品中,原作的作者也有權在演繹作品中署名。
我國《著作權法》規定了四種著作鄰接權,其中表演者享有表明表演者身份的權利,這其實就是表演者的署名權,其他鄰接權人不享有類似的權利。
署名是一種權利,不是作者的一項義務,作者可以署名,也可以不署名,不署名所產生的後果完全由作者自己承擔。實踐中,除非有特別的原因,創作作品時可以不署名,但發表作品特別是發行作品時不署名,就比較少見了。當然,署何種名,是署假名還是署真名,署簡稱還是全程,署筆名還是署昵稱,完全在作者的選擇,只要在版權認定中能夠確定作者的身份,署名的功能就達到了。當然,行使署名權要以一定的合理方式,比如在建築作品和美術作品中,作者行使署名權就不能傷害到作品的價值。
如能給出詳細信息,則可作出更為周詳的回答。

閱讀全文

與著作權權利人的署名是正確的有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何時實施 瀏覽:169
遼寧育嬰師證書領取 瀏覽:735
劃撥土地使用權轉讓能轉讓嗎 瀏覽:97
2019年公需科目知識產權考試答案 瀏覽:256
關於知識產權管理辦法 瀏覽:331
公共衛生服務培訓筆記 瀏覽:532
基層公共衛生服務技術題庫 瀏覽:497
中國城市老年體育公共服務體系的反思與重構 瀏覽:932
網路著作權的法定許可 瀏覽:640
工商局黨風廉政建設工作總結 瀏覽:325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可行性研究報告 瀏覽:428
投訴華爾街英語 瀏覽:202
榆次區公共衛生服務中心 瀏覽:990
申發明5G 瀏覽:815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協調會議記錄 瀏覽:94
版權貿易十一講 瀏覽:370
綜治辦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總結 瀏覽:903
知識產權局專業面試 瀏覽:75
馬鞍山市是哪個省的 瀏覽:447
馬鞍山市保安 瀏覽: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