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房產證土地使用權面積與購房合同套內建築面積的區別
土地使用權面積是指你的房屋所分攤的所在土地使用權的面積;
套內建築面積是指的你的房子除去公攤部分,購房人獨占的房屋建築面積。
完全是兩個概念。一個是關於土地使用權的,一個是關於房屋所有權的。
㈡ 建築面積和使用面積的差別是什麼
室內使用面積和套內使用面積的區別在於套內使用面積是整套房子地面鋪磚之後磚版的總面積,在吸權收就是套內的各房間隔壁面積加上整套房屋的軸線內側的半牆面積,這樣來概括。室內使用面積是按結構牆體的表面尺寸來計算的,其中有復合保溫隔熱層。
㈢ 為什麼土地使用證上的使用權面積和房屋所有權證上的建築面積不一樣
土地使用證上的使用權面積和房屋所有權證上的建築面積是兩個概念,土地使用證上的使用面積是表示你所擁有的土地使用權面積,而房屋所有權證上的建築面積表示的是你所擁有的房屋所有權建築面積,兩者當然是不一樣的。
根據《商品房銷售管理辦法》:
第二十條按套內建築面積或者建築面積計價的,當事人應當在合同中載明合同約定面積與產權登記面積發生誤差的處理方式。
合同未作約定的,按以下原則處理:
(一)面積誤差比絕對值在3%以內(含3%)的,據實結算房價款
(二)面積誤差比絕對值超出3%時,買受人有權退房。買受人退房的,房地產開發企業應當在買受人提出退房之日起30日內將買受人已付房價款退還給買受人,同時支付已付房價款利息。
買受人不退房的,產權登記面積大於合同約定面積時,面積誤差比在3%以內(含3%)部分的房價款由買受人補足;超出3%部分的房價款由房地產開發企業承擔,產權歸買受人。
產權登記面積小於合同約定面積時,面積誤差比絕對值在3%以內(含3%)部分的房價款由房地產開發企業返還買受人;絕對值超出3%部分的房價款由房地產開發企業雙倍返還買受人。
產權登記面積-合同約定面積
面積誤差比= ─────────────×100%
合同約定面積
因本辦法第二十四條規定的規劃設計變更造成面積差異,當事人不解除合同的,應當簽署補充協議。
(3)使用權面積和套內建築面積擴展閱讀:
根據《商品房銷售管理辦法》:
第二十四條房地產開發企業應當按照批準的規劃、設計建設商品房。商品房銷售後,房地產開發企業不得擅自變更規劃、設計。
經規劃部門批準的規劃變更、設計單位同意的設計變更導致商品房的結構型式、戶型、空間尺寸、朝向變化。
以及出現合同當事人約定的其他影響商品房質量或者使用功能情形的,房地產開發企業應當在變更確立之日起10日內,書面通知買受人。
買受人有權在通知到達之日起15日內做出是否退房的書面答復。買受人在通知到達之日起15日內未作書面答復的,視同接受規劃、設計變更以及由此引起的房價款的變更。
房地產開發企業未在規定時限內通知買受人的,買受人有權退房;買受人退房的,由房地產開發企業承擔違約責任。
第十八條商品房銷售可以按套(單元)計價,也可以按套內建築面積或者建築面積計價。
商品房建築面積由套內建築面積和分攤的共有建築面積組成,套內建築面積部分為獨立產權,分攤的共有建築面積部分為共有產權,買受人按照法律、法規的規定對其享有權利,承擔責任。
按套(單元)計價或者按套內建築面積計價的,商品房買賣合同中應當註明建築面積和分攤的共有建築面積。
第十九條按套(單元)計價的現售房屋,當事人對現售房屋實地勘察後可以在合同中直接約定總價款。
按套(單元)計價的預售房屋,房地產開發企業應當在合同中附所售房屋的平面圖。平面圖應當標明詳細尺寸,並約定誤差范圍。
房屋交付時,套型與設計圖紙一致,相關尺寸也在約定的誤差范圍內,維持總價款不變;套型與設計圖紙不一致或者相關尺寸超出約定的誤差范圍。
合同中未約定處理方式的,買受人可以退房或者與房地產開發企業重新約定總價款。買受人退房的,由房地產開發企業承擔違約責任。
㈣ 請問使用面積、套內面積、建築面積的定義是什麼
室內使用面積和套內使用面積的區別在於套內使用面積是整套房子地面鋪磚之後磚的總面積,在吸收就是套內的各房間隔壁面積加上整套房屋的軸線內側的半牆面積,這樣來概括。室內使用面積是按結構牆體的表面尺寸來計算的,其中有復合保溫隔熱層。
㈤ 什麼是使用權面積和分攤面積
那個就是公攤面積
房屋公攤面積是指每套(單元)商品房依法應當分攤的公用建築面積,它的范圍包括管道井、設備間、地下室和樓梯間等。
一、 公攤范圍
1、各產權戶的電梯井、管道井、樓梯間、垃圾道、配電室、設備間、公共門廳、過道、地下室、值班警衛室,以及為整幢建築服務的共有房屋和管理房屋。
2、套(單元)與公共建築空間之間的分隔牆,以及外牆(包括山牆)牆體水平投影面積的一半。
二、 分攤原則
(1)商品房公用面積的分攤以幢為單位。分攤的公用建築面積為本幢內的公用建築面積,與本幢不相連的公用建築面積不得分攤到本幢房屋內;
(2)為整幢商品房服務的公用建築面積,由該幢樓各套商品房分攤;為局部范圍服務的公用建築面積,由受益的各套商品房分攤;
(3)公用建築面積分攤後,不劃分各套商品房攤得建築面積的具體部位,但任何人不得侵佔或改變原設計的使用功能。
三、公攤計算
1、多層商品住宅樓,須先求出整幢房屋和共有建築面積分攤系數,再按幢內的各套內建築面積比例分攤。
2、多功能綜合樓,須先求出整幢房屋和幢內不同功能區的共有建築面積分攤系數,再按幢內各功能區內建築面積比例分攤。
共有建築面積分攤計算的內容如有變化,應以建設部現行的有關文件規定為准。一般來講分攤面積是整棟樓的公用面積,當然房屋樓體的牆壁也在裡面,帶電梯的房子公攤相對大點。各戶分攤公用建築面積的計算方法:其基本思路就是用各戶套內面積按比例進行分攤。
第1步:計算分攤系數
分攤系數=需要分攤的公用面積之和/各套內建築面積之和=(總建築面積之和一各套內建築面積之和)/各戶套內建築面積之和。
第2步:各套房的公用分攤面積=分攤系數×各套內建築面積。
四、 面積明細
這個公攤表要包括:
(1)把整幢建築的建築面積、套內建築面積之和、不應分攤的建築面積等基本數據告知購房人,以便購房人通過這些數據求出其他數據,以明確自身的權益;
(2)開發商也應把購房人應分攤的公有公共部位的面積總值及各構成項目的面積加以列明,以備購房人查驗和監督。
㈥ 土地證上的使用權面積是什麼意思應該等同於房產證上的建築面積么
不等同,81.89平米復是建築面積制,包含你的8.68平米以及公共走廊,樓梯,牆體的等公共區域的面積。
第一, 81.89是指你目前居住的房子的使用面積,就是卧室,客廳啊之類的。
第二, 8.68平米,是因為你是買的單元房,所謂分攤,商品房應分攤的共有建築面積主要包括兩方面,一是各產權戶的電梯井、管道井、樓梯間、垃圾道、配電室、設備間、公共門廳、過道、地下室、值班警衛室,以及為整幢建築服務的共有房屋和管理房屋。
(6)使用權面積和套內建築面積擴展閱讀
不計算建築面積的范圍
1、突出牆面的構件、配件和藝術裝飾,如柱、垛、勒腳、台階、無柱雨篷等。
2、檢修、消防等用的室外爬梯。
3、層高2.2米以內的技術層。
4、構築物,如獨立煙囪、煙道、油罐、水塔、儲油(水)池、貯倉、圓庫、地下人防干支線等。
5、建築物內外的操作平台、上料平台及利用建築物的空間安置箱罐的平台。
6、沒有圍護結構的屋頂水箱。舞台及後台懸掛幕布、布景的天橋、挑台。
7、單層建築物內分隔的操作間、控制室、儀表間等單層房間。
8、層高小於2.2米的深基礎地下架空層、坡地建築物吊腳架空層。
㈦ 房屋使用權面積與建築面積
建築面積是指房屋的建築面積,包括套內權屬面積,分攤到的公共建築面積,以及套內陽檯面積。
國有土地證上的面積是指房屋所佔土地的面積,一般按房屋一層的面積計算,在按這幢樓的所有戶的建築面積分攤所得。
㈧ 使用面積和建築面積怎麼換算
建築面積和使用面積的換算要看建築的性質。准確數字只能是通過測繪得知。速算系數:塔樓或是帶電梯的住宅,使用面積計算系數為:建築面積÷1.434;多層住宅或是不帶電梯的樓房,使用面積計算系數為:+建築面積÷1.333。
(8)使用權面積和套內建築面積擴展閱讀:
住宅的使用面積,是指建築物各層平面中直接為生產或生活使用的凈面積之和。計算住宅使用面積,可以比較直觀地反應住宅的使用狀況,但在住宅買賣中一般不採用使用面積來計算價格。即套內面積減去套內牆體面積,也就是屋中的凈使用面積。
其中套內面積=套內使用面積+套內牆體面積+陽台建築面積。
參考資料:網路-使用面積
㈨ 房子使用面積和建築面積如何換算
「使用面積×1.3=建築面積」
1、建築面積=套內建築面積+公攤面積。公攤面積,建築內的樓電梯間、消防通道、為本樓服務的配電房、水泵房等附屬設施用房、外牆水平投影面積的一半,這些全部計算為公攤面積。
2、使用面積=套內建築面積-套內牆體面積-陽檯面積。套內使用面積,有個形象的說法叫「地毯面積」,簡單說,就是把積全鋪上地毯,能鋪多少面積的地毯,就是多少的套內使用面積。套內牆體面積,套內牆體面積包括戶型內部的分隔牆,兩戶之間的分隔牆,外牆三個部分。
(9)使用權面積和套內建築面積擴展閱讀:
1、建築面積是由套內建築面積和分攤的共有建築面積組成,套內建築面積由套內使用面積和套內牆體面積及公用建築面積兩部分。
2、建築面積是指建築物各屋外牆外圍以內水平投影面積之和,使用面積等於各功能使用空間牆體內表面所圍合的水平投影面積之和。使用面積是指套內房屋使用空間的面積,以水平投影面積。房屋的建築面積包括套內(單元)建築面積和按規定應分攤的公用建築面積兩部分。
㈩ 房產證上的建築面積和土地證上的使用權面積
建築面積是指建築物各層水平面積的總和。包括使用面積、輔助面積和結構面積。使用面積是指建築物各層平面中直接為生產和生活使用的凈面積。
使用權面積是指建築物各層平面中直接為生產或生活使用的凈面積之和。住宅買賣中即套內面積減去套內牆體面積是屋中的凈使用面積,有效面積是建築面積減去房屋混凝土、磚砌體結構等結構構件所佔面積,這包含廚房、衛生間所佔面積。所以房子真正能使用面積的小於建築面積。
分攤面積指各產權戶的電梯井、管道井、樓梯間、垃圾道、配電室公攤建築面積、設備間、公共門廳、過道、地下室、值班警衛室,以及為整幢建築服務的共有房屋和管理房屋。套(單元)與公共建築空間之間的分隔牆,以及外牆(包括山牆)牆體水平投影面積的一半。
(10)使用權面積和套內建築面積擴展閱讀:
個人住房實際使用面積的計算規則:
計算使用面積時有一些特殊規定:躍層式住宅中的戶內樓梯按自然層數的面積總和計入使用面積;煙囪、通風道、管井等均不應計入套內使用面積;內牆面裝修厚度計入使用面積。計算住宅租金,都是按使用面積計算。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准)《建築工程建築面積計算規范》及其附件定義:建築面積=有效面積+結構面積=使用面積+輔助面積+結構面積;使用面積=建築面積-結構面積-輔助面積;有效面積=建築面積-結構面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