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產權侵權民事救濟》一書作者張廣良是一名多年從事知識產權審判工作專的法官。不屬同於一般的法律教程,《知識產權侵權民事救濟》一書在全面介紹知識產權侵權民事救濟體系時,觸及了當今知識產權侵權理論和實踐中幾乎所有有爭議的熱點問題,其中包括:知識產權的概念、法律特徵及知識產權侵權行為的概念;我國法律新設定訴前禁令及訴中禁令的適用條件;權利人在訴訟中享有的知情權;知識產權損害賠償的范圍、原則及計算方法;知識產權侵權歸責原則;停止侵害、賠禮道歉、消除影響等民事責任方式的適用條件;即發侵權及其救濟;知識產權侵權訴訟時效。
② 知識產權受到侵害的救濟途徑
全選。民事救濟即民事賠償;行政救濟主要是指工商局、專利局、版權局等行政主管單位;刑事救濟是指到達一定的侵權額度,觸犯了刑法;和解當然也沒問題。
③ 專利申請救濟途徑有哪些
專利申請救濟途徑有:
恢復——當事人因不可抗拒的事由而延誤專利法或者本細則規定的期限或者國務院專利行政部門指定的期限,導致其權利喪失的,自障礙消除之日起2個月內,最遲自期限屆滿之日起2年內,可以向國務院專利行政部門說明理由並附具有關證明文件,請求恢復權利。
當事人因正當理由而延誤專利法或者本細則規定的期限或者國務院專利行政部門指定的期限,導致其權利喪失的,可以自收到國務院專利行政部門的通知之日起2個月內向國務院專利行政部門說明理由,請求恢復權利。
復審——專利申請人對國務院專利行政部門駁回申請的決定不服的,可以自收到通知之日起三個月內,向專利復審委員會請求復審。專利復審委員會復審後,作出決定,並通知專利申請人。
起訴——專利申請人對專利復審委員會的復審決定不服的,可以自收到通知之日起三個月內向人民法院起訴。
行政復議——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專利申請復議:
專利申請人對不予受理其申請不服的;
專利申請人對申請日的確定有爭議的;
專利申請人對視為未要求優先權不服的;
專利申請人對其專利申請按保密專利申請處理或者不按保密專利申請處理不服的;
專利申請人對專利申請視為撤回不服的;
專利申請人對視為放棄取得專利權的權利不服的;
專利申請人、專利權人因耽誤有關期限導致其權利喪失,請求恢復權利而不予恢復的;
國際申請的申請人對國家知識產權局根據專利法實施細則第一百一十六條所作復查決定不服的。有下列情形之一,不能申請行政復議:
專利申請人對駁回專利申請的決定不服的;
專利申請人對復審決定不服的;
國際申請的申請人對國家知識產權局作為國際申請的受理單位、國際檢索單位和國際初步審查單位所作決定不服的。
要想了解專利的信息可以來科易專利站看看,或直接咨詢相關人事部門;科易專利可以提供專利買賣;希望能幫助到您!
④ 知識產權受到侵害的救濟途徑有
需要確定哪種類型的知識產權。
舉例,如屬專利,可以到當地知識產權管理部門進行舉報,但處理不涉及賠償。可通過司法途徑去起訴解決。
⑤ 專利權權屬糾紛有哪些,如何救濟
北京五一國際知識產權解答,專利權權屬糾紛是指一項發明創造被授予專利回權後,當事人之間答就誰應當是發明創造的真正權利人而發生的糾紛。
專利權權屬爭議的救濟方式有二:
(一)行政救濟
《專利法實施細則》第七十九條規定,專利行政部門應當事人的請求,可以對「專利權歸屬糾紛」進行調解。第八十一條對專利權權屬糾紛調解的地域管轄作了規定。第八十六條對於行政調解與訴訟的關系適用作了規定。
(二)司法救濟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專利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第一條已將「專利權權屬糾紛案件」作為人民法院受理專利權糾紛案件的范圍。第二條對於專利糾紛案件的別管轄作了規定。《民事訴訟法》第二十二條對專利權屬糾紛案件的地域管轄作了規定。
上述兩種救濟除了程序不同之外,在實體處理和認定方面的依據基本相同。現以職務發明創造為例進行說明。對於職務發明創造,《專利法》第六條第一款,《專利法實施細則》第十一條,《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技術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二條、第三條、第四條等均認定職務發明創造的依據。
⑥ 知識產權侵權行為的法律救濟的途徑有哪些
我國知識產權侵權的保護途徑
1、工商局查處、專利局查處、版權局(文化執法大隊)查處
通過向工商局、專利局、版權局(文化執法大隊)舉報,要求侵權企業停止侵權,同時對其進行行政處罰。
(1)舉報信;
(2)舉報人營業執照副本復印件;
(3)商標注冊證復印件、專利證復印件、版權登記證復印件;
(4)授權委託書;
(5)商品為仿冒品或侵權產品的鑒定書;
(6)侵權企業詳細名稱、地點、產品名稱、外包裝,及證明侵權的初步材料、線索。
2、公安局查處
向公安機關舉報檢舉,請求對侵權方責任人予以刑事處罰,從而從根本上制止侵權行為再次發生。
(1)商標案件:超過3萬,馳名商標不受限制;
(2)專利案件、商業秘密案件:超過50萬;
(3)版權案件。
3、海關查處
涉及海關備案、海關知識產權保護。簡單來說,知識產權海關保護就是知識產權邊境保護。即在貨物進出境時,對與貨物有關的知識產權實施保護,或者更簡單的講,就是海關對侵犯知識產權的進出口貨物進行查處。那麼,是不是所有的商標、專利、版權、商業 秘密、技術秘密等等知識產權都可以受到海關保護呢?不是,只有商標權、專利權、版權,以及奧林匹克標志專有權,才受到海關保護。
4、人民法院起訴
通過訴訟,請求人民法院判令侵權方停止侵權,賠償損失。一般是中級人民法院管轄,北京海淀、朝陽、豐台等。難點是賠償額的舉證,一般要求50萬的法定賠償額。
5、其他行政部門查處
農葯—農業局,無法進行知識產權侵權查處—當地質檢局舉報產品質量
在具體造作中,一般是把某幾個途徑聯合使用。一般來講工商人員無權強行搜查某些區域,比如民宅等,也無權扣留、取走某些貴重財物證據,那麼這樣的現實,就必須由工商聯合公安共同執法。
⑦ 知識產權侵權民事救濟的內容提要
在《知識產權侵權民事救濟》一書中,知識產權侵權民事救濟首次被劃分為訴前救濟、訴中救濟及訴終救濟,作者研究了每一種救濟的目的及具體內容,藉此構建知識產權侵權民事救濟理論體系的框架。
本書各部分的論述中,均以相關的知識產權審判實例輔以說明;對於一些全新的問題,書中提供了外國知識產權侵權民事救濟的一些成例和有關的立法情況。.
作者張廣良現為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民事審判第五庭(知識產權庭)審判長、庭長助理。本書系作者在北京大學法學院攻讀博士學位期間的研究成果。
《知識產權侵權民事救濟》一書對知識產權立法者、從業者及研習者重新審視知識產權救濟問題將會大有裨益。
⑧ 對海關扣留的侵權嫌疑物,知識產權權利人怎樣尋求司法救濟
根據《條例》第二十三條的規定,知識產權權利人在向海關提出採取保護措施的申請後,可以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或者《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的規定,在起訴前就被扣留的侵權嫌疑貨物向人民法院申請採取責令停止侵權行為或者財產保全的措施。海關收到人民法院有關責令停止侵權行為或者財產保全的協助執行通知的,應當予以協助。
《條例》第二十三條的規定對以下兩種情形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
(1) 在被動保護模式下海關扣留的侵權嫌疑貨物;
(2) 在主動保護模式下海關扣留侵權嫌疑貨物,在規定的時間內不能認定貨物的侵權事實的。(以上資料均由武漢海關提供)
⑨ 專利侵權時有哪些救濟途徑
專利侵權(糾紛)的救濟途徑有三個:
1、可以通過當事人自行協商和解專;
2、請求專利行政部門屬調解和處理;
3、向人民法院起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