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知識產權 > 相對物權

相對物權

發布時間:2021-07-03 13:21:46

物權法中對物的許可權中絕對權是絕對還是相對

抵押權是物權,物權是絕對權,因此抵押權是絕對權。下面說錯了吧...

㈡ 物權是絕對權,債權是相對權,這種說法對嗎

通俗直白來講,絕對權就是說這個權利就是你的並且是你專屬的,除了內你之外的任容何人都無權干涉,比如你們家的房子是你所有的,那麼任何人都無權過來干涉。相對權就是說針對特定的人來講的,而針對其他人則無效。舉個例子,甲借你錢,那你和甲之間的債權就是相對權,因為這個權利只在你倆之間有效,對別人來說無效。

㈢ 物權包括哪些

是指權利人依法對特定的物享有直接支配和排他的權利,包括所有權和他物權(用益物權和擔保物權)。或者說,指自然人、法人直接支配不動產或者動產的權利,包括所有權、用益物權和擔保物權。不動產指土地以及建築物等土地附著物;動產指不動產以外的物。

(1)自物權與他物權

自物權是權利人對於自己的物所享有的權利。以其與他人之物無關,故稱作自物權。所有權是自物權。他物權是在他人所有的物上設定的物權。他物權是對他人的物享有的權利,其內容是在佔有、使用、收益或者處分某一方面對他人之物的支配。

(2)動產物權與不動產物權

這是根據物權的客體是動產還是不動產所作的分類。不動產所有權、建設用地使用權、不動產抵押權等是不動產物權,而動產所有權、動產質權、留置權則是動產物權。

(3)主物權與從物權

這是以物權是否具有獨立性進行的分類。主物權是指能夠獨立存在的物權,如所有權、建設用地使用權。從物權則是指必須依附於其他權利而存在的物權。如抵押權、質權、留置權,是為擔保的債權而設定的。地役權在與需役地的所有權或使用權的關繫上,也是從物權。

(4)所有權與限制物權

這是以對於標的物的支配范圍的不同對物權所作的區分。所有權是全面支配標的物的物權,限制物權是於特定方面支配標的物的物權。一些學者認為所有權也要受法律、相鄰關系等的限制,故應避免使用限制物權這一概念。日本學者松岡正義首創了定限物權一詞,表示所有權以外的他物權內容是有一定限度的。但這只是名稱之爭,關於所有權與限制物權分類的實質內容是一致的。

(5)有限物權與無期限物權

這種分類的標準是物權的存續有沒有期限。有期限物權是指有一定存續期間的物權,如抵押權、質權、留置權。無期限物權則是指沒有預定存續期間,而永久存續的物權,所有權屬於無期限物權。

(6)民法上的物權(普通物權)與特別法上的物權

這是以物權所依據的法律的不同進行的區分。民法上的物權是指在民法典中規定的物權,我國還沒有民法典,《物權法》上的物權就是民法上的物權。特別法上的物權則是指土地法、海商法等特別法所規定的物權。

(7)本權與佔有

佔有以對物的實際控制、佔領為依據,因此不論佔有人在法律上有沒有支配物的權利,都可以成立。佔有人基於佔有制度,在事實上控制物,並在法律上享有排除他人妨害其佔有的權利以及其他效力,乃是一種與物權的性質相近的權利,故應為物權的內容。

本權是與佔有相對而言的。對標的物不僅有事實上的控制力,而且有權利為依據,該依據之權利,即為本權。

(8) 意定物權和法定物權

以物權發生原因為標准,意定物權基於當事人的意思而發生的物權,比如買賣轉讓。法定物權指非依當事人意思,而是基於法律的直接規定而產生的物權,物權法上的留置權、海商法中船舶優先權等都是典型的法定物權。

㈣ 合同法上說,債權具有相對性,物權具有絕對性,債權不能對抗第三人,而物權可以對抗第三人,請舉例說明。

你好。所謂第三人,通常的理解是除了你和對方之外的其他任何人。
合同法中的債回權具有相答對性,是指作為債權人只能向合同義務人提起主張,而不能向合同以外的第三人提起主張,當然,實踐中存在的第三人侵權的情形除外。
物權具有絕對性,是指作為權利人,你可以向除你以外的所有人提起主張,當然,第三人善意取得的情形除外。

㈤ 物權、債權中的「絕對權」「相對權」是什麼意思

絕對權與相對權是一項具有理論積淀的學理概念,也是一項具有制度價值的法命題。隨著社會的變遷,民法理念的轉變,民事權利的不可侵性已宛然成為時代的主題。但是,絕對權與相對權的趨同被過度誇大,兩者之間的「中間現象」只是一種例外形態下的制度補充。在社會轉型和權利迸發的時代,絕對權與相對權的常規形態,應當從「物債二元定勢」轉向「多元權利體系」,從「菜刀式」的定性判斷轉向「階梯式」的定量分析。我國未來的民法典應當以「尊重+誠信」作為基本行為導向。

概念表述層面的形式分析:「劃分線索」的把握(一)絕對權與相對權的劃分界說 :

第一,客體標准/支配模式:通過「權利客體」的利益實現機制
回顧傳統民法財產權理論的發展脈絡,絕對權與相對權的劃分首先表現在「物權」與「債權」的二元分立上。基於此,人們對於絕對權與相對權的理解起初具有鮮明的「物債思維定勢」。債權物權區分說的發展可分為四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萌芽階段,指的是從羅馬法至中世紀日爾曼法為止的階段;第二個階段是對人權與對物權的階段,指自羅馬法復興至自然法學為止的階段;第三個階段是債權物權區分說的建立階段,指自薩維尼至《德國民法典》頒布為止;第四個階段是債權物權區分說在20世紀的批判與發展階段。具體體現為:

(1)客體上:物權的客體是物, 而債權的客體則是他人的行為。
(2)效力上:物權具有對抗一切人的普遍效力, 而債權則只具有針對特定人的效力。這實際上就是我們所說的絕對權與相對權的區別, 是根據兩種權利的法律效力所進行的區分, 是一種抽象認識的結果。
第二,主體標准/對抗模式:界定「義務范圍」的效力輻射邊界
(1)一項權利可以相對於每一個人產生效力,即任何一個人都必須尊重此項權利。這種權利便是絕對權。在另一方面,一項權利也有可能僅僅相對於某個特定的人產生效力,這種權利便是相對權。
(2)絕對權原則上相對於所有的其他人而存在。絕對權創造一種法律上「可以(如何)」和「應當(如何)」的潛在狀況,這種狀況一開始並不形成特定的法律關系。相對權存在於特定的人與人的相互關系之中,並且把它們聯系在一起構成法律關系。
(3)絕對權賦予權利人可以對抗所有他人的一定法益,從而每一個他人就此負有義務。要允許權利人享有這種法益,還要不侵犯這種法益。相對權,是指只針對某個特定的人的權利,這個特定的人負有義務或受到某種特定的約束。〔5〕
第三,雙重標准/對抗+行為模式:藉助「效力范圍+權利內容」的雙重界定
(1)絕對權指對於一般人請求不作為的權利,有此權利者,得請求一般人不得侵害其權利。相對權指對於特定人請求其為一定行為的權利,有此權利者,不僅得請求特定人不得侵害其權利,並得請求其為該權利內容的行為。
(2)所謂絕對權,是指無須通過義務人實施一定的行為,即可以實現,並能對抗不特定人的權利。因為絕對權的權利人對抗的是除他以外的任何人,所以又稱為對世權。所謂相對權,是指必須通過義務人實施一定的行為才能實現,權利人只能對抗特定的義務人。相對權的權利人對抗的是具體、確定的義務人,因此,又稱對人權。
(3)絕對權是指義務人為不確定的一般人的權利,權利人可以向一切人主張權利,因而又稱對世權。絕對權的權利人無須通過義務人實施一定行為即可實現其權利。相對權是指義務人為特定人的權利,權利人只能請求特定人為一定行為,因而又稱為對人權。相對人的權利只有通過義務人實施一定行為才能實現其權利。

(二)絕對權與相對權的劃分評析
第一,關於絕對權與相對權的「劃分標准」分析絕對權與相對權的劃分正式擺脫「物債思維定勢」的影響是伴隨著西方社會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權利爆炸」而逐漸實現的。層出不窮的新型民事權利使得絕對權的范圍呈擴張之勢,由此,絕對權與相對權便順勢演化成為了物權與債權的上位概念。

其一,學理標准上的歷史傳承: 絕對權與相對權的劃分通常集中表現在物權和債權的界分上。物權債權相互區分的確立,從縱向的維度來看,大致是沿著早期主要依客體區分,過渡到主要依效力區分,到近期出現了主要依內容而區分;而從橫向的維度而言,既存在依客體、效力和內容之間的交集來確定區分,也存在著主要依效力或內容而判定的立法實然,在學說上也多有歧見,這都為之後對物權債權區分理論的質疑埋下了伏筆。

其二,立法標准上的淡化處理:雖然理論層面亦有爭議,但絕對權與相對權的劃分早已成為大陸法系民事權利體系構建的基石。值得注意的是,這種立法實用主義傾向更多追求的是具體權利的設計,而不再過於關註上位概念間的界定,甚至將其完全隱含在法律條文背後。回顧上述劃分標準的轉變,我們可以看到:絕對權與相對權逐漸從物權和債權中「分離」並演變成一組重要的民事權利群。

㈥ 民法高手進!什麼是「物權的相對消滅」

物權的相對消滅,指物權由原主體轉移到新主體,原主體喪失物權,新主體取得物權。
物權的相對消滅即是物的繼受取得,二者是從各自角度闡述同一件事。例如買賣一物,出賣人將物的所有權轉讓給買受人,該買賣對於出賣人來說是物的相對消滅,對於買受人來說則是物的繼受取得。因此,物權的消滅通常是狹義的,指物權的絕對消滅。

物權的絕對消滅,指物已滅失,物權不復存在。物權的絕對消滅包括物的毀滅和物的拋棄。物的毀滅指物已毀滅,物權隨之消滅或者演變成其它物的物權。例如,書稿被焚,著作人喪失書稿所有權。房屋震塌,房屋所有權變為瓦礫所有權。物的拋棄,指物權人將物原狀丟棄,放棄對物的權利。所有權人享有處分所有物的自由,有權把自己的物拋棄,不要了。拋棄是單方民事事實行為,拋棄人無需向特定人做意思表示。物一經拋棄,物權即為消滅。

㈦ 如何理解物權是支配權、絕對權和對世權

1、物權是來權利人直接支配的權利,即物自權人可以依自己的意志就標的物直接行使權物權的構成體系利,無須他人的意思或義務人的行為的介入。

2、物權是絕對權(對世權) 物權的權利主體只有一個,權利人是特定的,義務人是不特定的第三人,且義務內容是不作為,即只要不侵犯物權人行使權利就履行義務,所以物權是一種絕對權。

3、物權是財產權折疊 物權是一種具有物質內容的、直接體現為財產利益的權利,財產利益包括對物的利用、物的歸屬和就物的價值設立的擔保,與人身權相對。

4、物權的客體是物,且主要是有體物。 物權具有排他性 首先,物權的權利人可以對抗一切不特定的人,所以物權是一種對世權;其次,同一物上不許有內容不相容的物權並存(最典型的就是一個物上不可以有兩個所有權,但可以同時有一個所有權和幾個抵押權並存),即"一物一權"。

5、物權作為一種絕對權,必須具有公開性,因此物權必須要公示。物權設立採用法定主義。物權具有優先效力,又稱為物權的優先權。

㈧ 什麼是絕對權和相對權

絕對權是指其效力及於一切人的權利,即除權利主體之外的任何人均對專權利人承擔義務。如屬物權關系中,物權人之外的一切均負有不妨害權利人行使對物的支配權利。屬於絕對權的還包括人身權、知識產權、繼承權等。

相對權是指其效力僅僅及於特定相對方當事人的權利,債權是典型的相對權。

根據民事權利效力所涉及的范圍,民事權利可以分為絕對權和相對權。

(8)相對物權擴展閱讀:

兩者的主要區別在於:

(1)權利實現的方式不同。絕對權,是指無須通過義務人實施一定的行為即可實現,並可以對抗不特定人的權利。相對權,是指必須通過義務人實施一定的行為才能實現,只能對抗特定的人的權利。

(2)權利內容之法律上所對抗的人范圍不同。絕對權是對抗一般人之權利,而相對權為對抗特定人之權利。

(3)權利適用領域不同。絕對權指對於一般人請求不作為的權利,如人格權、身份權、物權等。相對權指對於特定人請求其為一定行為的權利,如債權。

㈨ 物權、債權 中的「絕對權」「相對權」是啥子意思啊

通俗直白來講,絕對權就是說這個權利就是你的並且是你專屬的,除了你之外的專任何人都無權干涉,比屬如你們家的房子是你所有的,那麼任何人都無權過來干涉。相對權就是說針對特定的人來講的,而針對其他人則無效。舉個例子,甲借你錢,那你和甲之間的債權就是相對權,因為這個權利只在你倆之間有效,對別人來說無效。

閱讀全文

與相對物權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何時實施 瀏覽:169
遼寧育嬰師證書領取 瀏覽:735
劃撥土地使用權轉讓能轉讓嗎 瀏覽:97
2019年公需科目知識產權考試答案 瀏覽:256
關於知識產權管理辦法 瀏覽:331
公共衛生服務培訓筆記 瀏覽:532
基層公共衛生服務技術題庫 瀏覽:497
中國城市老年體育公共服務體系的反思與重構 瀏覽:932
網路著作權的法定許可 瀏覽:640
工商局黨風廉政建設工作總結 瀏覽:325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可行性研究報告 瀏覽:428
投訴華爾街英語 瀏覽:202
榆次區公共衛生服務中心 瀏覽:990
申發明5G 瀏覽:815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協調會議記錄 瀏覽:94
版權貿易十一講 瀏覽:370
綜治辦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總結 瀏覽:903
知識產權局專業面試 瀏覽:75
馬鞍山市是哪個省的 瀏覽:447
馬鞍山市保安 瀏覽: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