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证书转让 > 信息技术应用成果作业2

信息技术应用成果作业2

发布时间:2021-10-13 10:00:46

① 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作业怎样提交

国家教育部在《关于加快中小学生信息技术课程建设的指导意见》中要求全国普能高级中学和城市初级中学最迟于2001
年新学年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其他地区小学最迟2010年新学年普及信息技术教育。教师和学生将随着新世纪的步伐,同步进入信息社会和深化改革时代,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教师必须提高自己的应用信息技术能力。
关键词: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信息素质网络教学
信息时代,信息技术影响并进入各个领域。学校是培养新型人才的场所,信息技术对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影响必然尤为深刻。教育者必先受教育。
1、积极参加培训活动
为提高教师的信息素质,教育部门经常组织教师培训,培训目标分为:普及和提高两个层次的内容。普及层面,主要是对一般教师进行的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培养,使其能够在自己所任学科里使用信息技术,做到二者整合,相得益彰,从而提高学科教学质量;提高层面,主要是针对信息技术课程教师和教育技术骨干,目的在于培养信息科学技术的带头人,通过他们,指导一般教师的信息技术进修学习,推动学校的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以及和其它学科的整合水平。
教师作为传道者,应有超前意识,率先想到适应新形势、进入新角色,积极参加培训活动,对社会需要什么人,教育需要培养什么样的人,从教育理念、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学观、学生观、人才观、价值观等各个方面进行多维思考和全方位探讨,着眼于现代化,把这种思想和精神领会透,把这个道传输到学生和社会中,去引导学生、家长和社会适应新形势,发展新教育,创造新人才。创新人才的培养,主要是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应变能力的培养,需要教师是多面手,是复合型人才,它需要教师的施教活动以学生为中心。教师的一切活动要围绕学生的发展而进行,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要练好通用基本功,提高学科基本功,加强实验操作和现代教学设施的应用能力,超前接受新的教育思想和方法,学会用拿惯了粉笔的手点鼠标,用写惯了教案的手制课件,把多年习惯的一支粉笔写古今,一块黑板种春秋的传统做法,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代替,使用现代化的智能工具,用超前的行动引导学生,使他们在接受教育的同时感受时代的脚步。
2、主动参加自学进修
由于计算机的智能特征,使它成为了信息时代的电子教师,并已进入了学校,影响着教育和教学。计算机即使可以称为教师,但它也不可能完全取代教师,充其量也只能是传统教师的助手而已。但是,信息技术的发展,却对传统教师提出了挑战,促使教师的职能正在发生着重大的变化。
传统教学基本是结论式的教学,即以教师传授学科结论为重点,辅以一定的讲解,从结论出发,在回归到结论,任务是让学生记住结论。电子教师介入了教学以后,以其软件功能推动着传统的结论式的教学模式迅速向新式的过程式的模式发展。过程式的教学模式的特征是通过电子教师的引导,侧重让学生从分析事实、现象入手,逐步得出结论,核心是推导过程。这样传统教师的主要任务就由是什么为什么发展到了学什么怎样学;教师的智能就由传授者、操作者变成了组织者、指导者。这样的任务和职能变化,加之各个学科领进入信息时代,各个领域里的知识总是在爆炸式的增长,每个人要想跟上时代步伐,就必须持续学习,不断更新知识。
在新课程实施的背景下,从信息技术课程实施角度讨论教师的进修学习,当然应把重点放在信息技术的基础理论和操作技术两个方面。在突出了信息技术素质这个重点的前提下,对以下两个方面的进修学习也不可忽视。
一是不断更新所任学科的知识体系。新课程教材与旧课程教材相比变化很大,淘汰了不少陈旧的知识,增添了不少新知识,在编写思路和知识体系方面也有了很大的变化。这就要求任课教师对自己所任学科的知识体系来一次较为广泛和较为深刻的更新。另外,信息时代,各个领域里的科研成果层出不穷,知识正在爆炸式的增长。一个教师,要使自己的教学富有成效,要使自己成为深受学生欢迎的优秀教师,就必须以所任学科为中心不断学习新的东西,不断提高自己的学科素质,并将持续学习看作是搞好教学的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是要学习新的教育教学理论和先进的教学经验。教育思想论同其它学科一样也是在不断的发展变化,前几年的新理论、新方法,近几年就已变的过时、陈旧,因之就不断吸收新思想,学习新理论、新方法。另外,要想把它与其他学科整合,用于和改善其它学科的教学,就必须采用有别于过去使用的、过时的新的教学方法。
3、合理的利用网络的功能
网络资源极其丰富,功能很多,在研究应用过程中,我们不断尝试积极应用网络的有效功能,充分利用网络的有效资源,促进学生认识的发展。网络资源虽然丰富,但在教学中我们仅能应用其中的极少的部分,如果在教学中一味的放手让学生查阅资料,不仅浪费时间,而且有些内容也不是很合适,针对这一情况,我们要充分利用学校校园网络,将一些有用的网络资源下载并与学生通过其他途径获取的资源进行重组,使之优化,应用于课堂教学,学生们在极短的时间内就可以查阅大量的资料,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例如我们利用网络搜索功能可以很方便的查阅到大量图片资料、动画资料等;利用网络的下载功能,教师、学生可以很方便的将资源应用到教学中;利用网络的交互功能,学生可以自由点击,自主学习,进行小组协作学习。
今天的教师应当树立一种新的理念,那就是:学校不仅是教育学生的场所,也是自我发展的场所;只有在教学中持续发展自我,才能有所作为,有所成就。(22)2005(16)3、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7.104、山东教育2008.1

② 信息技术作业!~

我们在基本配置中已经认识了主机箱、显示器、键盘、鼠标、音箱和话筒。这些我们能够看得见、摸得着的设备就是我们常常说起的"硬件",它就好比我们人类的大脑和身体,是物质的,是进行一切活动的基础。 键盘、鼠标和话筒都是给计算机送信号的,于是我们叫它们"输入设备",而显示器、音箱是为计算机向外界传达信息的,于是我们叫它们"输出设备"。这就好像我们的眼睛、耳朵和鼻子是给我们以视觉、听觉、嗅觉信息的,而我们的嘴、面部表情和四肢是表达我们的看法和感情的。是否还有其他的输入和输出设备呢?不但有,而且还非常多。事实上,正是各种功能各异的外围设备使我们的计算机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主要的输入设备还有扫描仪、数码相机甚至影碟机,输出设备有各种打印机。

中央处理单元(CPU)

CPU这三个字母是英文"Central Processing Unit"的缩写,中文意思是"中央处理器"。CPU读起来省事又好记,所以,很少有人说它的中文全名了。 中央处理器,顾名思义,就是"把数据收集到一起集中进行处理的器件"。CPU是一个电子元件,直接处理计算机的大部分数据,它处理数据速度的快慢直接影响着整台电脑性能的发挥,所以人们把CPU形象地比喻为电脑的心脏。 CPU的速度是用什么来表的呢?我们常常听人这样说:"这个CPU的主频是166兆赫兹。"CPU有主频、倍频、外频三个重要参数,它们的关系是:主频=外频×倍频,主频是CPU内部的工作频率,外频是系统总线的工作频率,倍频是它们相差的倍数。CPU的运行速度通常用主频表示,以赫兹(Hz)作为计量单位。兆是10的6次方,"兆赫兹"写作"MHz"。CPU的工作频率越高,速度就越快,性能就越好,价格也就越高。目前的CPU最高工作频率已达到1500MHz以上。
计算机之所以能够在二十几年中在全世界迅速普及,主要原因是它功能的强大、操作的简便化和价格的直线下降。而计算机功能的每一次翻天覆地的变化都是由于CPU功能的大幅度改进。我们常说的286、386、486到今天的586、Pentium Ⅱ都是CPU的型号。CPU的主要生产厂商Intel公司用"80X86"系列作为自己生产的CPU名称,例如,486就是80486的简称。 90年代以后,由于其他CPU厂家的CPU型号也是用486、586来表示的,这就使很多人误以为凡是标明为486、586的CPU都是Intel公司的产品。为了与其他厂家区别开来,Intel 公司将自己的586改名为"Pentium",中文译为"奔腾"。近年来,Intel公司又相继推出了Pentium MMX和Pentium Ⅱ。CPU每一次技术的革新,都带来相应的名称变化和计算机速度的大幅度提高。 目前,著名的CPU生产厂家除了Intel公司外,还有AMD公司、Cyrix公司等,他们的CPU性能也不错,同等档次的产品价格较Intel公司的低一些。

内存与硬盘

您可能经常听别人说,某台电脑的内存不够了,硬盘太小了之类的话。这里的"不够"、"太小"都指的是它们的容量,而不是他们的数量或几何形状的大小。内存和硬盘都是计算机用来存储数据的,它们的单位就是我们刚刚谈过的"Bytes"。 那么,为什么一个叫内存,一个叫硬盘呢?我们知道,计算机处理的数据量是极为庞大的,就好比一个人在堆满了谷物的仓库里打谷子,那怎么施展得开,工作效率又怎会高呢?于是,人们把谷子堆在仓库中,自己拿了一部分谷子到场院中去打,打完了再送回去。这下子,可没什么碍事的东西了,打谷子的速度快多了,内效率提高了。计算机也是这样解决了同类的问题。它把大量有待处理和暂时不用的数据都存放在硬盘中,只是把需要立即处理的数据调到内存中,处理完毕立即送回硬盘,再调出下一部分数据。硬盘就是计算机的大仓库,内存就是它干活的场院。 内存简称RAM,是英文Random Accessmemory的缩写。在个人计算机中,内存分为静态内存(SRAM)和动态内存(DRAM)两种,静态内存的读写速度比动态内存要快。目前市面上的内存条以"MB"为单位,比如32MB的和64MB的内存条。硬盘容量要比内存大得多,现在以"GB"为单位已属常见。当然了,内存和硬盘容量都是越大越好。可是容量越大,价钱就越高。重要的是,我们要选购够用而又不造成浪费的内存条和硬盘。如图-5所示为一块硬盘。

驱动器

要想了解软盘和光盘中的信息,就必须把他们分别插入到软盘驱动器和光盘驱动器中,供计算机对上面的数据信息进行识别和处理。软盘驱动器和光盘驱动器都位于机箱中,只把它们的"嘴巴"露在外面,随时准备"吃进"软盘和光盘。至于硬盘,由于它是不可移动的,所以被固定于驱动器之中,也就是说,硬盘和硬盘驱动器是一体的。将软盘插入软盘驱动器时要注意方向,3.5吋盘在插入时应该使转轴面向下,金属片朝前,听到驱动器口下方的弹出按钮"喀哒"一声弹出,说明软盘插好了。取出时,应该先按一下弹出按钮,软盘会自动弹出一部分,接着将软盘抽出。现在,使用5.25吋盘的人越来越少,计算机上已很少安装5.25吋软盘驱动器。 值得注意的是,软盘驱动器的上方或下方有一个小小的指示灯,当指示灯亮时,说明计算机正在读或写这个驱动器内的软盘,硬盘驱动器的指示灯也位于主机箱前面板上,指示灯亮时,表明计算机正在读或写硬盘。驱动器指示灯亮时,不能取出相应驱动器内的软盘或关机,否则可能会对磁盘造成损坏。 一台计算机可能有不止一个软、硬盘驱动器,怎样区别它们呢?我们采取给驱动器取名字的办法。驱动器的名字都是用单个的英文字母表示的,用A和B来表示软盘驱动器,用C、D、E来表示硬盘驱动器,光盘驱动器一般用字母H来表示。这样,就有了我们常说的"A驱、B驱、C驱、D驱",每台计算机一般只有一个光盘驱动器,所以经常简称之为"光驱"。

计算机之所以能够具有如此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是因为主机箱内的重要部件忠实的各司其职。想认识一下这些功臣吗?用螺丝刀拧下机箱壳上的螺丝,轻轻的取下机箱壳,就可以看见计算机的庐山真面目了。 如下图所示,机箱中有一块电源、一个硬盘驱动器、一个光盘驱动器、一个软盘驱动器、一块插满了电子元件的电路板--主板及带状的导
线,叫做数据线。下面我们一一介绍它们的作用。
计算机电源 如图-9所示为计算机电源。计算机内部所需电压不超过12V,而市电电压是220V。计算机电源相当于一个变压器,把220V电压转化为计算机内硬件设备所需的电压,并向各部件供电。电源上有一束各种颜色带接口的导线,它们用来与主板、软驱、光驱、硬盘、CPU风扇等部件的电源接口相连,给它们供电。

电源插座 计算机需要电才能运作。计算机机箱里有一个电源,电源上有很多导线及接口。计算机电源是给主机箱中的各个硬件设备供电的。导线及接口要分别接到主板、硬盘、光驱、软驱的电源插座上。
系统主存插槽与内存条 上文说过,内存是计算机干活的"场院",是它处理数据的地方。那么内存以何种形式存在呢? 在主板上,有专门用来安插内存条的插槽,叫做"系统主存插槽"。大部分Socket 7架构主板提供72线(白色)和168线(黑色)的内存插槽。72线插槽叫做DRAM插槽,用来插DRAM内存条;168线插槽叫做SDRAM插槽,用来插SDRAM内存条。而Slot 1架构主板上只提供168线的黑色SDRAM插槽。 通常,DRAM内存条又称作SIMM,SDRAM内存条又称做DIMM。按容量大小内存条可分为8MB、16MB、32MB、64MB等种类。您可以根据自己主板上的内存插槽类型和个数酌情增插SIMM或DIMM扩充计算机内存。
扩展槽与扩展总线 扩展槽为个人电脑提供了功能扩展的接口。它可以连接声卡、显卡等设备,并把它们的信号传给主板电路,同时,将主板的信号传递给外部设备。扩展槽成了主板与外界交流的桥梁, 使个人电脑的用途得以扩展。扩展槽的接口有ISA、PCI、AGP三种。ISA接口用处不大,但仍不可缺少;PCI接口用途较广;AGP是新兴的3D图形加速端口。PCI扩展槽为白色,AGP和ISA扩展槽一般为黑色。 如图1-12所示为PCI扩展槽。 图1-11 PCI扩展槽 总线是主板与插到它上面的板卡的数据流通通道。有了总线,各板卡才能与主板建立联系,供计算机使用。扩展槽口中的金属线就是扩展总线,板卡插到扩展槽中时,其管脚的金属线与槽口的扩展总线相接触,就达到了信号互递的作用。扩展槽有ISA、PCI、AGP三种类型,相应的扩展总线也分为ISA、PCI和AGP三种类型。
RAM、ROM是什么?它们的特点是什么?区别是什么?
简单地说,在计算机中,RAM 、ROM都是数据存储器。RAM 是随机存取存储器,它的特点是易挥发性,即掉电失忆。ROM 通常指固化存储器(一次写入,反复读取),它的特点与RAM 相反。ROM又分一次性固化、光擦除和电擦除重写两种类型。
RAM(Random Access Memory)的全名为随机存取记忆体,它相当于PC机上的移动存储,用来存储和保存数据的。它在任何时候都可以读写,RAM通常是作为操作系统或其他正在运行程序的临时存储介质(可称作系统内存)。

不过,当电源关闭时RAM不能保留数据,如果需要保存数据,就必须把它们写入到一个长期的存储器中(例如硬盘)。正因为如此,有时也将RAM称作“可变存储器”。RAM内存可以进一步分为静态RAM(SRAM)和动态内存(DRAM)两大类。DRAM由于具有较低的单位容量价格,所以被大量的采用作为系统的主记忆。

RAM和ROM相比,两者的最大区别是RAM在断电以后保存在上面的数据会自动消失,而ROM就不会。4~8M的RAM对于一般应用程序的运行已经足够,如果追求多媒体功能,64M的RAM容量也只能够算是基本要求。

ROM(Read Only Memory)的全名为唯读记忆体,它相当于PC机上的硬盘,用来存储和保存数据。ROM数据不能随意更新,但是在任何时候都可以读取。即使是断电,ROM也能够保留数据。但是资料一但写入后只能用特殊方法或根本无法更改,因此ROM常在嵌入式系统中担任存放作业系统的用途。现在市面上主流的PDA的ROM大小是64MB以及128MB。

RAM和ROM相比,两者的最大区别是RAM在断电以后保存在上面的数据会自动消失,而ROM就不会。

电子计算机系统包括什么?

计算机系统是能按照人的要求接受和存储信息,自动进行数据处理和计算,并输出结果信息的机器系统。计算机系统由两大部分组成:硬件(子)系统和软件(子)系统,其中硬件子系统是系统赖以工作的实体,它是有关的各种物理部件的有机的结合。软件子系统由各种程序以及程序所处理的数据组成,这些程序的主要作用是协调各个硬件部件,使整个计算机系统能够按照指定的要求进行工作。
硬件子系统包括中央处理器、主存存储器、输人输出控制系统和各种外围设备。
软件子系统包括 系统软件 、支援软件 、应用软件 三个部分。
计算机软件(Computer Software,也称软件,软体)是指计算机系统中的程序及其文档。程序是计算任务的处理对象和处理规则的描述;文档是为了便于了解程序所需的阐明性资料。程序必须装入机器内部才能工作,文档一般是给人看的,不一定装入机器。

软件是用户与硬件之间的接口界面。用户主要是通过软件与计算机进行交流。软件是计算机系统设计的重要依据。为了方便用户,为了使计算机系统具有较高的总体效用,在设计计算机系统时,必须通盘考虑软件与硬件的结合,以及用户的要求和软件的要求。

软件(中国大陆及香港用语,台湾作软体)是一系列按照特定顺序组织的计算机数据和指令的集合。一般来讲软件被划分为系统软件、应用软件和介于这两者之间的中间件。其中系统软件为计算机使用提供最基本的功能,但是并不针对某一特定应用领域。而应用软件则恰好相反,不同的应用软件根据用户和所服务的领域提供不同的功能。

软件并不只是包括可以在计算机上运行的程序,与这些程序相关的文件一般也被认为是软件的一部分。简单的说软件就是程序加文档的集合体。

软件被应用于世界的各个领域,对人们的生活和工作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软件的正确含义应该是:

(1)运行时,能够提供所要求功能和性能的指令或计算机程序集合。
(2)程序能够满意地处理信息的数据结构。
(3)描述程序功能需求以及程序如何操作和使用所要求的文档。
软件具有与硬件不同的特点:
(1)表现形式不同
硬件有形,有色,有味,看得见,摸得着,闻得到。而软件无形,无色,无味,看不见,摸不着,闻不到。软件大多存在人们的脑袋里或纸面上,它的正确与否,是好是坏,一直要到程序在机器上运行才能知道。这就给设计、生产和管理带来许多困难。
(2)生产方式不同
软件是开发,是人的智力的高度发挥,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硬件制造。尽管软件开发与硬件制造之间有许多共同点,但这两种活动是根本不同的。
(3)要求不同
硬件产品允许有误差,而软件产品却不允许有误差。
(4)维护不同
硬件是要用旧用坏的,在理论上,软件是不会用旧用坏的,但在实际上,软件也会变旧变坏。因为在软件的整个生存期中,一直处于改变(维护)状态。
系统软件
系统软件是负责管理计算机系统中各种独立的硬件,使得它们可以协调工作。系统软件使得计算机使用者和其他软件将计算机当作一个整体而不需要顾及到底层每个硬件是如何工作的。
一般来讲,系统软件包括操作系统和一系列基本的工具(比如编译器,数据库管理,存储器格式化,文件系统管理,用户身份验证,驱动管理,网络连接等方面的工具)。
应用软件
应用软件是为了某种特定的用途而被开发的软件。它可以是一个特定的程序,比如一个图像浏览器。也可以是一组功能联系紧密,可以互相协作的程序的集合,比如微软的Office软件。也可以是一个由众多独立程序组成的庞大的软件系统,比如数据库管理系统
较常见的有:
文字处理软件 如WPS、Word等
信息管理软件
辅助设计软件 如AutoCAD
实时控制软件
教育与娱乐软件
按操作系统分类
BeOS
DOS
Linux
Mac OS
Unix
Windows

软件开发
软件开发是根据用户要求建造出软件系统或者系统中的软件部分的过程。软件开发是一项包括需求捕捉,需求分析,设计,实现和测试的系统工程。
软件一般是用某种程序设计语言来实现的。通常采用软件开发工具可以进行开发
软件许可
不同的软件一般都有对应的软件许可,软件的使用者必须在同意所使用软件的许可证的情况下采能够合法的使用软件。从另一方面来讲,某种特定软件的许可条款也不能够与法律相抵触。
未经软件版权所有者许可的软件拷贝将会引发法律问题,一般来讲,购买和使用这些盗版软件也是违法的。
二进制与十进制如何转换
1、常用进位计数制
(1)十进制
数码:0、1、…… 8、9
基数:10
位权: 10i (i=……-2,-1,0,1,2,……)
逢10进1
(2)二进制
数码:0、1
基数:2
位权: 2i (i=……-2,-1,0,1,2,……)

计算机语言包括哪些?各自特点是什么?

虽说C语言在内存管理方面存在严重的缺陷,不过它还是在某些应用领域里称王称霸。对于那些要求最高的效率,良好的实时性,或者与操作系统内核紧密关联的程序来说,C仍然是很好的选择。

C良好的可移植性也为它加了分。不过现在很多其他的语言可移植性越来越好,C在这方面的优势可能会逐渐丧失。

现有的很多程序可以产生非常棒的C代码,比如语法分析器、GUI Builder等,这时候C语言也是有吸引力的,因为你所需要编写的代码只是整个程序的一小部分。

再有,我们当然应该认识道,C语言对于程序员来说具有无可替代的价值。就我这里讨论的每一种语言而论,只要你发掘的足够深,到最后你会看到它们的内核都是用纯正的、可移植的C写成的。

到了今天这个时候,我们最好把C看成是UNIX虚拟机上的高级汇编语言。

就算是其他的高级语言完全可以满足你的工作需要,抽出时间来学习C语言也仍然有益,它能帮助你在硬件体系的层次上思考问题。

即使到了今天,最好的C语言教程仍然是1988年出版的K&R第二版The C Programming Language.

总结:C最出色的地方在于其高效和贴近机器,最糟糕的地方在它的内存管理地狱。

C++

C++最初发布于1980年代中期,当时面向对象语言被认为是解决软件复杂性问题的银弹。C++的面向对象特性看相去使其全面超越了C,支持者认为C++将迅速把上一代语言挤到陈列馆里去。

但是历史并非如此。究其原因,至少有一部分归咎于C++本身。为了与C兼容,C++被迫作出了很多重大的设计妥协,结果导致语言过分华丽,过分复杂。为了与C兼容,C++并没有采用自动内存管理的策略,从而丧失了修正C最严重问题的机会。

另外一部分原因,恐怕要算到面向对象身上。看起来OO并没有很好的达成人们当年的预期。我就这个问题调研过,我发现使用OO方法导致组件之间出现很厚的粘合层,并且带来了严重的可维护性问题。今天让我们来看看开放源码社区,你会发现C++的应用还是集中在GUI,游戏和多媒体工具包这些方面,在其他地方很少用到。要知道,面向对象也只是在这些领域被证明非常成功,而开放源码社区的选择,很大程度上体现了程序员的自由意志,而不是公司管理层的胡乱指挥。

也许C++实现OO的方法有问题。有证据表明C++程序在整个生命周期的开销高于相应的C, Fortran和Ada程序。不过,究竟这是否应该归咎与C++的OO实现上,还不清楚。

最近几年,C++加入了很多非OO的思想,其异常思想类似Lisp,STL的出现是非常了不起的。

其实C++最根本的问题在于,它基本上只不过是另一种传统的语言。STL中的内存管理比先前的new/delete和C的方案要好的多,但是还是没有解决问题。对于很多应用程序而言,其OO特性并不明显,相比与C,除了增加复杂度之外没有获得很多好处。

总结:C++优点在于作为编译型语言,把效率与泛型和面向对象特性结合起来,其缺点在于过于华丽复杂,倾向于鼓励程过分复杂的设计。

Java

Java的设计很聪明,它采用了自动内存管理,这是最大的改进,支持OO设计带来的好处虽然不那么突出,不过也很值得赞赏,相比C++,其OO设计规模小而且简单 。

相对于Python而言,Java有一些明显的失误。有些地方设计的还是太复杂,甚至有缺陷。Java的类可见性和隐式scoping规则太复杂了。Interface机制是为了避免多继承带来的问题而设计的,但是要理解和使用它还是挺难。内部类和匿名类导致令人困惑的代码。缺乏有效的析构机制,使得除了内存之外的其他资源(比如互斥量和锁)管理起来很困难。Java的线程不可靠,其I/O机制很强大,但是读取一个文本文件却非常繁琐。

Java没有管理库版本的机制,从而形式上重蹈了了Windows DLL地狱的覆辙。在类似应用服务器这样的环境里,这引起了大量的问题。

总体而言,我们可以说除了系统编程和对效率要求极高的程序之外,Java在大部分领域优于C++。经验表明,Java程序员似乎不太容易象C++程序员那样构造过度的OO层,不过在Java中这仍然是个严重问题。

Java是否优于诸如Perl, Python这样的语言?我们还不是很清楚,很大程度上似乎跟程序规模有关。其擅长的领域基本上于Python相似,在效率上无法跟C/C++相提并论,在小规模的、大量使用模式匹配和编辑的项目里也无法匹敌Perl。在小项目里,Java显得过分强大了。我们猜测Python更适合小项目,而Java适合大项目,不过这一点并没有得到有力的证明。

Python

Python是一种脚本语言,可以与C紧密整合。它可以与动态加载的C库模块交换数据,也可以作为内嵌脚本语言而从C中调用。其语法类似C和模块化语言的杂合,不过有一个独一无二的特征,就是以缩进来确定语句块。

Python语言非常干净,设计优雅,具有出色的模块化特性。它提供了面向对象能力,但不强迫用户进行面向对象设计。其类型系统提供了强大的表达能力,类似Perl,具有匿名lambda表达式,这点又让Lisp黑客们感到亲切。Python依靠Tk提供方便的GUI界面开发能力。

在所有的解释型语言里,Python和Java最适合多名程序员以渐进方式协同开发大型项目。在很多方面,Python比Java要简单,它非常适合与构造快速原型,这一点使得它对于Java有独特优势:对于那些既不很复杂,又不要求高效率的程序,Python十分合适。

Python的速度没法跟C/C++相比,不过在今天的高速CPU上,合理地使用混合语言编程策略使得Python的上述弱点被有效地弥补。事实上,Python几乎被认为是主流脚本语言中最慢的一个,因为它提供了动态多态性。在大量使用正则表达式的小型项目,它逊于Perl。对于微型项目而言,shell和Tcl可能更好,Python显得太过强大了。

总结:Python最出色的地方在于,它鼓励清晰易读的代码,特别适合以渐进开发的方式构造大项目。其缺陷在于效率不高,太慢,不但跟编译语言相比慢,就是跟其他脚本语言相比也显得慢。

③ 信息技术应用成果中画出流程图是什么意思

就是运用信息技术,例如计算机技术,电子技术,通信技术等取得的成果或者说解决的问题!

④ 信息技术应用成果《我是什么》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认识11个生字,会写8个字。
2.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 了解水的不同形态的变化以及与人类的密切关系,树立环保意识。
[教学重难点]
1. 正确朗读课文。
2. 了解水的变化以及与人类的关系。
3. 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课时安排] 二课时
[双色AB案]
A案
[设计思路]:
本教学设计将根据儿童观察生活,感知生活的特点,以孩子普遍喜爱的谜语导入。在教学生认字的方式方法上,力求做到遵照《课标》随文识字的要求在读书中识字。在识记过程中方法多样,方式灵活,注重培养学生识记汉字的能力。在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方面,力求做到少讲多读,引导学生明白不同语句用不同语气朗读,在读中理解课文内容,自已感知课文。并利用童趣化的课件帮助学生理解重难点。
[课前准备]:
1. 生字卡片,相关课件。
2. 师生收集水与人类关系的相关资料。
第一课时
一、谜语导入
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一条谜语,你能猜出谜底吗?
师说出谜语“千条线,万条线,落到水中看不见”,学生猜,随机板书课题。
二、通读课文,随文识字。
1. 学生带着问题“我是什么”试读课文,并圈出文中生字,多读几遍。
2. 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仔细听老师是怎样把每一个字读准确的,特别注意生字的读音。
3. 学生自由大声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生字。
4. 开火车认读带拼音生词卡片,师相机指导正音。
重点指导读准以下字、词:
zao zai
躁灾
暴躁灌溉冲毁灾害睡觉散步飘浮
5. 小组分别交流识字方法。
6. 分小组齐读课文,要求读准确,读流利。教师巡视,个别辅导。
三、指导写字
1. 出示“我会写”中的字,让学生自己观察这些字有什么特点。
2. 汇报观察结果,相机引导学生观察重点字的特点,左右结构的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 师范写字、边写边强调重点:如:“晒”的第九笔是竖弯,没有钩;四点底的四点不同的排列方向。
4. 学生描红、临写、自由练写。教师巡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四、检测巩固识字
1. 点名读课后不带拼音的生字词。
2. 分小组比赛读,加强记忆。
五、作业
1. 多向交流记字方法(小组交叉交流)
2. 读自己喜欢的段落给朋友听。
第二课时
一、言语激趣,引入课文学习.
小朋友,聪明的你知道“我”是什么了吗?请你来说给大家听一听。
二、抓重点段进行朗读感悟.
自由读课文,说说你从什么地方知道“我”是水的?(找出第三自然段)
1. 自己练读,评议指导:
你的朗读很流利,你想听听“水”自己是怎么说的吗?
2.(课件出示水滴):小朋友,你真聪明,我是水,不过我睡觉的时候,请你读得再轻一些,不要吵醒我;我散步的时候读得轻快一些;瞧,我在江河里奔跑,在海洋里跳舞、唱歌的时候,多自在呀!你能把我读得活泼一些吗?再练习练习,你肯定是最棒的。
(课件设计江河里水流的情景,重点凸现一大滴水珠,并用对话的形式出示它的语言。)
3. 教师范读,学生练读。读出“睡觉、散步、奔跑、跳舞、唱歌”时的不同语气。
4. 学习第一、二自然段
(1). 生自由放声朗读
(2). 出示课件:(出示水滴的话)小朋友,我的性格是多变的,你能把我的各种变化找出来吗?
(课件设计与上同,语言内容变化。)
(3). 生自由找、画,师随机板书:(汽、云、雨、雹子、雪)
(4). 出示课件:你最喜欢我的哪种样子啊,读给大家听听好吗?
(课件设计出现江河、小溪、大海三处不同的水珠,形态各异。)
学生分别找出不同自然段进行赛读、点评。
5. 学习第四自然段
水听到小朋友们读得这么棒,都想与你们交朋友了。可是他说作为朋友,还想把他的脾气告诉你们,你们想知道吗?
(1)小组合作读第四自然段,老师巡视辅导。
(2)引导学生在反复练读中体会水“温和”的一面和“暴躁”的一面。
(3)提出不懂的词语,相机理解“温和、暴躁、灌溉、淹没、冲毁、灾害”等词语的意思。
(4)根据自己的体会,读出水不同的状态和温和、暴躁的双面性,齐读课文。
(5)背出自己喜欢的段落。
三、反馈
通过学习,你知道了什么知识,懂得了什么道理?适时对学生进行环保意识培养。
四、拓展思维
1. 水是我们亲密的朋友,除了课文中介绍的,你还知道水能帮助人们做什么好事吗?
2. 说话练习
用“假如我是水”结合课文中介绍的知识说一段话。
五、作业
1. 把今天新认识的字读给父母或朋友听听。
2. 找找水的资料,看看我国水资源情况怎样。
B案
[设计思路]:
本教案的主要特点是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自主读书,合作识字,自主探究、自主质疑,小组合作解决问题等能力。教学中,先用随文识字的方法解决课文中会认字,会写字的基础知识问题。在此基础上,放手让学生自主读书,自悟课文内容。小组探究问题,合作解决问题。同时,通过直观课件的帮助和教师情感语言的渲染引导学生读中感悟,理解课文,在感悟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进行感情朗读,个性化朗读和表演。
[课前准备]:
1. 生字卡片,相关课件。
2. 师生收集水与人类关系的相关资料。
第一课时
一、游戏导入
师生一起做一个猜猜他是谁的游戏(老师描述班上一个学生的相貌,基本性格,让其他学生猜一猜看是谁。)后,谈话:
同学们,今天老师还想把一个调皮可爱的小朋友介绍给你们,大家想认识他吗?(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
1. 自由读课文,用笔标出生字、词语和不懂的地方。
2. 分段读课文,师生评议读书情况。
重点强调标出的生字、词语的字音
如:躁、灾、“庄稼”中的“稼”是轻声。
3. 读书、质疑
再次读课文,标出自己不懂的地方(词语、句子)
三、识字
1. 出示课文中会认字11个,引导学生小组互认。
2. 互相交流记字方法。
3. 请学生当小老师带读生字卡片、生字词。
4. 出示课后“我会读”中的词语进行检测。
5.分组开始比赛读、随机正音,表扬。
6.分男女生开火车认读去掉拼音的生字,检测生字掌握情况。
四、写字
1. 出示“我会写”中的字,学生自由观察。
2. 学生交流观察结果。
3. 教师根据学生交流情况,引导学生观察重点笔画:如:“晒”的第九笔是竖弯不是竖弯钩;“害”中间的一竖上下都要出头。
4.师示范书写生字,学生仔细观察。
5.学生描红、临写,自由练写。师重点指导“两点水”和“四点底”的写法。
6. 教师巡视,师生共同评议。
五、自主学习
1. 用学会的词语说话,给生字找朋友。
2. 小组合作读课文,读自己最喜欢的段落。
3. 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可以边表演边读,和好朋友一起读。
(充分尊重学生意愿,鼓励学生自己选择喜欢的学习方式和课文内容,培养学生自主意识。教师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选择进行有效地学习。)
六、汇报
各小组汇报自主学习情况
1. 说说你给生字找了哪些朋友。(可以给生字组一些什么词)
2. 请你把喜欢的段落读给同学们听听。
3. 试着表演读。
第二课时
一、导入
指名读课文,师生评议。
二、启发思考
(一)出示问题
1. 水是怎样变化的?可以变成什么呢?
2. 你除了知道水会变化以外,还知道有关水的什么知识吗?
(二)小组讨论用什么办法能弄懂以上的问题。
(三)交流学习方法
1. 小组读书,边读边找。
2. 用表格的形式表现水的变化。
3. 用图示表现水的变化过程。
4. 用画画的形式体现水的变化。
5. 用查资料反馈的形式理解水的特点。
教师根据学生提出的方法,给各小组适当指点,帮助学生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三、合作探究
1. 学生分小组采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进行合作探究。
2. 教师深入各小组,参加各小组的自主学习,因生而易,进行学法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困难,确保自主学习的效果。
四、展示自学成果
1. 分小组汇报自学情况。
(1)读出水的不同状态及变化过程。
(2)用图示法演示水的不同状态。
(3)分小组读出水在不同地方的不同样子。
(4)用第一人称的形式介绍水在人类生活中的利弊。
(可以适当改用自己的语言,能简单复述课文中的主要内容就行。)
2. 教师随机用课件结合学生的汇报,帮助全体学生巩固认识,加深理解。
3. 对学生自主学习情况进行评价,特别表扬会合作,方法新颖的小组。
五、拓展
1. 你还知道水对人类有哪些作用和危害?
2. 通过本文的学习,你了解到了水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作用。那么你了解我们的水资源状况吗?
(培养学生收集资料的能力,树立环保意识)
六、指导感情朗读
1. 用课件(课件设计江河里水流的情景,重点凸现一大滴水珠,并用对话的形式出示它的语言。)“水滴”教我读书的方式(小朋友,你真聪明,我是水,不过我睡觉的时候,请你读得再轻一些,不要吵醒我;我散步的时候读得轻快一些;瞧,我在江河里奔跑,在海洋里跳舞、唱歌的时候,多自在呀!你能把我读得活泼一些吗?再练习练习,你肯定是最棒的。)告诉学生为了体现水在不同状况下的不同表现,我们读书的语气、语速也不一样。
2. 学生进行阅读挑战赛。
七、演一演、背一背
1. 请出代表“水、汽、云、雨、雹子、雪”的六名同学上台表演读,可以加上自己的语言和动作。
2. 背出自己喜欢的段落。
八、作业:
1. 收集水与人类关系的资料。
2. 用简笔画的形式画出水的变化,分别画出水不同的样子,并分别配上词语或一句话。
教后反思: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我在这两套教案的上课伊始,分别采用“猜谜语”和“游戏”两种儿童喜爱的感兴趣的,而且易于接受的形式,导入教学。为学习后面的学习激起了强烈的渴望。
而在形式多样的阅读过程中,注入“课评展示”和语言渲染,引导学生边读边理解边体验。这一点正是依照《语文课程标准》中“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阅读教学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这一要求而设计的,在教学过程中我尽量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探究、总结、体验、感悟。
从学生课堂反映和课后作业情况来看,我的“兴趣导入”“注重体验”的设计效果是非常好的。

⑤ 如何将信息技术实践研修成果运用

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过程中,不仅要营造好的课堂气氛,还要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自主探究,还要注重学生综合处理信息的能力的培养,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的信息收集,处理和应用的实践活动,为信息技术教学营造"宽松,主动,愉悦"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快乐中活动,在活动中学习,在学习中创造.现浅谈如下中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的几点体会:
一,利用多媒体演示讲解的教学设计,发挥教师主导作用
我们知道,信息技术教的基本原则之一是直观性,许有关信息技术基本知识与操作技能,仅凭老师的口述,学生难以形成准确的概念,因此,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的讲授应精心选择使用多媒体数据,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并在此基础上得出正确的结论,使教学取得最佳效果.创造民主,轻松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二,利用发现探究的教学设计,提高教学效率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鼓励学生用自己的头脑去获得知识,重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不要把学生当作学习的被动的接受者.其教学设计为:简述操作要领→操作尝试→启发引导→操作学习→反馈指导→巩固练习→归纳总结的教学设计.这种教学方法,一是使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二是发展学生的智力.如在学习word制作表格时,学生学起来很简单.但是否很简单,通过布置一个任务(制作课程表),学习效果就一目了然了.至于巩固练习和归纳总结,道理是很显然的.这充分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操作时间密切结合的教学设计.
三,构建"主体—互动—探究"的教学设计,激发学生创作兴趣
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老师先布置任务,学生通过完成任务来自主的参与教学,这样可以培养学生必要的社会性品质;有利于建立良好的教学人际关系,使学生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人;可以使课堂充满活力,使教学质量得到提高,使学生智力得到较好的发展.例如布置任务:应用frontpage软件制作个人网页,链入班级主页.在大多数学生基本完成任务后,从学生制作的网页中挑选出有代表性的作品.由学生自己介绍演示,然后让学生互相讨论,发表意见,看法,实现相互交流,学习的目的.教师在此过程中以实现预定的教学目标为目的,适当的引导讨论方向.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会学习,主动研究,在参与中学会学习,学会创新,并通过师生交流的互动作用和情境探索的学习,达到自主构建知识的目的,实现学生主动发展的目标.

⑥ 现代信息技术的成果应用成果哪些

20世纪最重大成就之一是计算机的发明和计算技术的应用和发展
2、两个理论:内相对论与量子论容
3、三项突破:核能利用, 空间科学, 基因序列
4、四个模型:夸克模型, 宇宙大爆炸模型, 地球板块模型, DNA双螺旋结构模型

⑦ 信息技术应用成果不合格怎么办

一定要合格。万一过不了关,先找人帮忙过关,然后再认真学习。没有真本领是不行的。

⑧ "信息技术应用成果"指得什么急用

指计算机来技术,电子技术源,通信技术等取得的成果。

信息技术的应用包括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网络和通讯技术,应用软件开发工具等。计算机和互联网普及以来,人们日益普遍的使用计算机来生产、处理、交换和传播各种形式的信息(如书籍、商业文件、报刊、唱片、电影、电视节目、语音、图形、影像等)。

阅读全文

与信息技术应用成果作业2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使用权获取途径 浏览:759
怎么投诉奥迪4s店 浏览:31
美术教师校本研修成果 浏览:740
股权转让合同模板 浏览:638
知识产权部门重点的工作计划范文 浏览:826
用地批准书能证明土地的使用权权吗 浏览:829
拓荒者知识产权 浏览:774
商标侵权事宜处理委托书 浏览:168
内容无版权今日头条 浏览:327
房产纠纷诉讼时效是多长时间 浏览:269
无形资产年限怎么确定 浏览:542
工商登记人员工作总结2018 浏览:799
我要发明机器人300字 浏览:341
转让合作书 浏览:512
上海联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宁波分公司 浏览:364
西安私人二手挖机转让 浏览:698
债务股权转让 浏览:441
食堂转让合同范本 浏览:335
广西华航投资纠纷 浏览:902
萌分期投诉 浏览: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