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学习书法,如何掌握行草书笔法技巧
链接:
我国文字,历史悠久,应用广泛,全世界约有四分之一的人口在使用它,除了实用价值外,更兼有艺术价值,因此书法作品常与绘画并举,是我国文化的资产,这里有零基础也能学好的书法课,15天轻松写出漂亮人生!
⑵ 行草书的书法技巧有哪些
一、从基本功入手
三个结合:临贴与创作结合、大字小字结合、楷书与行书结合。
三看:1、平时多看名帖、2、看书法展、3、看名家挥毫。从好作品中汲取养分。
二、推荐范本
“多景楼”、“虹县诗”、“研山铭”、“李太白忆旧游诗”、“花气诗”等。
三、三大创作原则
★线条坚而浑——激情原自线条的熟练。线是力和势的组合,行笔要沉着痛快,做到稳健、轻便,重笔势(即趋向),根据字形大小排字的走向,线条斜势,整体纵向走势。
★结体奇而稳——注意重心。欹侧、擒纵、疏密、高低。
★章法变而贯——竹节式(几个字一节)节数间有空隙;贯珠式(中心线);蛇行式(左右摆动);疏影式(疏疏朗朗)。
四、七大整体布局要点
1、一字不能成行。
2、字与字之间有呼应,上承下启,左映右带,行距和字距不能相等。书眼放中央,可大些,字与周边气贯。
3、整体上展出适合墨迹浓重的作品。挂家中适合疏淡的作用。
4、作品中不能有错别字,异体字不过于冷僻。
5、作品整体布局上面重下面轻。
6、评作品好坏主要看总体视觉效果:节奏、墨色、用笔。
7、三三两两,似散还续,气脉一贯,此布局之妙也。
五、十个书写关键词
1、八面出锋。借助于八面出锋,自然显出墨色浓淡,湿中有干,干中有湿,浓中有淡,淡中有浓,变化千万,使作品富有节奏感。
2、刚柔相济。刚力-----铁划银钩(粗):柔力-----行云流水(细)。
3、惜墨如金。楷书要求蘸一次墨写一个字,甚至数字;行草一笔写3-5字,每笔结束笔毛复原,要求纸上调锋。
4、豁然开朗。留白处有宽有窄,宽处给人以忽然开朗之感。艺术是制造矛盾,到解决矛盾的过程。
5、中侧并用。中锋得法立骨,侧锋得势求变。中锋是理性的要求,是书法审美的核心所在;侧锋是情性的化身,是书法通神的手段。
6、深思熟虑。创作前要深思熟虑,反复推敲,做到“胸有成竹”。
7、一气呵成。书法是感情的流露,不是技巧的表现。要在身体与心情皆好的状态下写字。书写时随意挥洒,一气呵成。
8、错落有致。一般情况下,作品的行距要宽,字距要紧。字忌并列,要错开。节数间有空隙,排列组合要有节奏,大小字参差,突出中间书眼。
9、笔情墨趣。书法是无声的音乐,无形的舞蹈。求变化中有呼应,使整体和谐,有强烈的节奏和视觉冲击力。用好拙笔,用笔略慢,动中有静,写出墨趣。
10、重视贯气。书法的气,是指点划与不同字之间的呼应,字与字之间的趋向。
六、十二条用笔细节
1、草书不见横画。行草书有横线条的尽量短些,要有纵向感。可用虚、细线替代。
2、忌由快产生的平拖、干笔、粗细一样的现象,行处皆留,留处皆行。
3、墨淡无神。重新起笔用浓墨,浓墨字的笔画要交代清楚。
4、忌单字中的“眼”,防止“眼子”太多。
5、中间一行是作品重点。一作品中,要有几个突出、精彩、有个性的字。这也叫“书眼”。
6、长线条字很重要,收笔时要谨慎,一般笔势结束时用干笔。
7、笔墨重的字不能面积相等,字的重轻要有过渡,忌团状。
8、细笔要有韧性,粗笔要结实。要有铁划银沟的粗笔,又要有行云流水的细笔。
9、墨干时速度稍慢,湿时略快,粗时略慢,细时略快。行草有楷意,楷书要行写。
10、交笔时,起讫分明,每笔要交代清楚。
11、讲究提按:齐而不齐,直而不直,曲中含直,直中含曲。要“提着笔向下按”。
12、中侧并用,八面出锋,细处用中,厚处用侧。
中国的书法艺术最讲究的就是用笔。元代赵子昂说的“用笔千古不易”, 是指在用笔的法则上千古不易,是对笔法重要性的高度强调。
我们理解,这法则是:要用毛笔书写出高质量的,具审美有表现力的点画。这是书法艺术无可争议的一条法则。
在书法方法技巧中,笔法是占第一位的,没有笔法,就无从谈字法、章法、墨法。所以,对笔法的研究就显得尤其重要。历代书家、书论家对笔法有着非常深入的研究,并且给我们留下了极其丰富而且精彩绝伦的论述。尤其是其中的“万毫齐力”、“力透纸背”、“屋漏痕”、“锥画沙”、“折钗股”等,至今仍是指导我们学习书法的重要指南。可以说,在书法技法的研究中,对笔法的研究应该是长久的课题。
七、关于用笔的发力与“锋变”
毛笔在纸上运行要留下痕迹,这痕迹就是汉字的点画。用同样的一支毛笔,由不同的人来写相同的一个字,结果是一人一面。其原因是因为每个人的运笔发力方法不同。写字时,笔毫由于手臂的发力会发生各种各样的变异,因此,才有“唯笔软而奇怪生焉”的说法。笔毫在不使用时,形状是锥状的,一旦濡墨落笔,锋毫即变,一写一变。写字时笔毫始终是处在变化状态的,这就要求书者在书写中发力控锋、调锋,在控锋、调锋中书写。
这种书写过程中的锋毫之变,我们称之为“锋变”。
无论何种字体书体中的点画,其实就是书写时“锋变”的结果。研究笔法,实际上,就是要集中在怎样控制“锋变”的这一关键点上。
我们知道,任何一个笔画,都是由入、行、收三个技巧环节来完成的(点,一入即收)。入,主要是完成笔画前端的造型;行,是完成笔画中部的造型;收,是完成笔画尾部的造型。发力和锋变的各种技巧,也就集中体现在这三个细小环节之中。在这三个环节中,每一个环节都会直接影响一个笔画的造型。因此,它是用笔最基本的技巧环节,对笔法的研究也就必须着眼于这三个具体的技巧环节。
用手、腕、臂的发力来控制和调领锋毫,利用锋变来完成这三个环节,并进行点画的刻画,就是用笔的关键。古人研究笔法最经典的成果莫如“永字八法”,虽然它还是残缺的理论(如:心钩、鹅钩、之捺等,这些极为重要的笔画,只一个“永”字无法包含其中,说明它还是一个不完整的理论。),但其实践指导意义确是重大的。我们仔细分析“策、勒、弩、趯、侧、掠、啄、磔”八字,实际上讲的就是一个控笔发力的问题。
由于发力方法的不同而导致锋变的不同,又由于锋变的不同而导致点画的形状不同。故而才成了“楷书笔法”、“篆书笔法”、“隶书笔法”、行书笔法”、“草书笔法”的五种笔法分类。
五种字体各有各的主要笔法特征,篆书的“铁线玉箸”、隶书的“蚕头雁尾”、楷书的“永字八法”、行草书的“绞转连绵”等既是。在同一种字体之中,无论其风格是怎样变化,在点画的刻画,或者说在发力方法和锋变上,都有着非常明显的共性特征和个性特征。《张迁碑》与《曹全碑》比较,共性是“波磔”和“蚕头雁尾”,区别是一方一圆、一刚一柔。柳楷和颜楷比较,共性是“藏头护尾”与“八法”,区别是一骨一筋、一峻一朴。
这些差异的形成,无疑是锋变的结果。
⑶ 王同山的学术成就
《大草赋》
长诗开篇便直接从独特执笔方法单刀切入,道出“五寸离毫案正平,垂露黄表忌斜行”的裉綮关键。古人讲执笔高低时曾有“真一行二草三”成说,今之习书者若生搬硬套,则陷入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误区。回视千年以前,中原尚无高足桌椅,或跪或坐书写时所执之笔均杆短锋短,文献记载证之于考古实物,笔杆长度均在20厘米左右。而现如今,随着时代发展,写大草书的毛笔多已变成大笔杆之长锋,因此,狂草(大草)书法家王同山先生道出了“五寸离毫”的与时俱进真谛。类似之处,在后边还将谈到。至于“案正平”则指身形与书案之间的关系。“垂露”指含墨汁之笔锋,“黄表”系指宣纸,绢丝等线条载体,二者之间需要保持中锋垂直。
执笔即明,转入行笔,“篆催雷雨控始末“一句道出在大草创作中单字或一笔书的一组字总的处理原则,即严格采用玉箸篆的笔法控制好起始笔画与末尾笔画之形态,中间所有过渡,连贯的笔画用隶书笔法处理。也就是起始不透风,收尾不漏气,中段间或取屋漏痕的审美风格。
“使转圭角断楷意”仍含篆书运笔之意,使线条如屈钢曲铁,盘桓有太极拳绕丝之力,断绝楷意直角硬折的类顶效果。“接笔时结次字情”既是结构之法,也是审美方法。作为一组相互连贯的字符,在分清笔画与牵带之间关系的同时,又要上下俯仰相应相承,情牵魂绕,流畅中见节奏,绵连中见飞动,分则近邻三两家,合则兄弟手足情。
“续墨仰笔接淡色”系指用笔度黑于纸的通篇技法。虽长锋兼毫,以羊为主,但终归蓄墨汁有限,笔渴墨焦之时,必须重新蘸墨掭笔。根据经验,新蘸饱墨之笔,笔锋不宜掭尖,而是要掭得稍扁弯翘,有如刚于纸上逆入平出一般。此时执笔微仰以控制墨汁在锋端含墨,保障以淡色与前一笔相衔。然后,再掌控速度,秉笔曳摇,欤侧生姿,施展通身本事,全力表达创作激情。
至于纷呈书家技法功底与激情,则是八仙过海,各显其能。表现优长各异。或霹雳闪电,雷鸣怒吼;或惊涛拍岸,浪花似翠;或齐天大圣演兵闹天宫,众仙猴嬉戏争锋。整体布局在纵向有列而横向无行的排演中进行鲜花香阵的诙谲变幻。这便是“浪花千尺摧悬崖,群猿相捉各寻家。雷电长裂云开处,横无序里遍地花。”四句的要旨。
书法创作不单单是点画线条处理关系,而且与纸墨笔等材料及书写姿势,几案坐悬密不可分。“千纸不用矾光耀”一句告诫狂草创作勿用熟宣纸,因有矾而拒墨且滑;“蛇行入草防镜滑”一句则进一步笔锋在度墨入纸过程中不可悬空滑过,一定要险中求稳健,舍弃翻折时产生的直角急弯。正像怀素与颜卿讨教问答时谈到悟性的一段精彩对白:“吾观夏云多奇峰,辙常师之,其痛快处如飞鸟出林,惊蛇入草。又遇柝壁之路,一一自然。”真卿曰:“何如层露痕?”讨论笔迹进行中,怀素当场兴奋地说:“得之矣。”
古人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民谚也讲“手巧不如家什妙。”赋中“取毫羊兼一分硬,长锋刃断高低差。”讲的就是选笔与修笔。选择兼毫,就是用紫毫所具有的硬度弹性。一般而言,笔之四德应为“尖,圆,齐,健”也是通常意义上笔匠造笔、书家选笔的基本标准。但狂草(大草)书法家王同山先生承传乃师贺惠邦一套修笔技法,即新笔初开,涤去胶后,于案上捻按笔锋,根据自己的需要将硬毫截成高低有别的梯次队形。书写时,根据控笔能力,心手相应地选锋用毫,此所谓揉笔入心大法,实乃古今书家不传之秘技。
其实,站立姿势的草书创作岂只是心手相应,更重要的是力发于足,上传膝髀,活转于腰,转轴曲杆,带动臂腕。这正是“力摧腰间带臂腕,无座狂来欺剑侠”的实质含义。也就是当年草圣张旭观公孙大娘舞剑时从中悟出的道理。古今习书之业者,都要有好的悟性,善于从自然现象,姊妹艺术中汲取营养,触发灵感。草圣张旭授徒一再强调“倍加临写,书法当自悟耳。”也正缘于此。上世纪八十年代东北师大丁盛文教授讲座书法时常说:“大匠授人以法,巧则自悟。”与此何其相似乃尔。
由于从足到手周身协调有力的控笔能力,才能用高低有差的长锋兼毫蘸淡清之墨度于生宣纸上之时,呈现出肥劲、瘦硬异彩缤纷的乌金丝线条。由于运用前述“’仰笔续墨接淡色”之技法”可以连出“看似无续墨痕迹”大篇幅线条。这就是“大草清墨免拖迟,笔笔皆现乌金丝”的根基。
毛笔虽柔,仍称锋颖如锥;度墨入纸,排演兵形似水。故书圣有“笔阵图”之论。“突起飞斩云中燕”一句,即取冷兵器时代的杀手锏暗器飞镖喻大草点画。暗器以其难防,折射出草书点画亦属险笔,理应出乎意外,入情于理。凡事皆有阴阳两属性,书法有剑拔弩张之象,也有丝竹管弦之形。近人沈尹默大师名言:世人公认中国书法是最高艺术,书法中又以大草境界最高,被誉为是书坛交响乐,就是因为它显示惊人奇迹,无色而具画图的灿烂,无声而有音乐的和谐,引人欣赏,心畅神怡。可为“书坛交响大音稀”作注。
长赋临近尾声,渐入高潮,作者所心仪神交的古代名家怀素、张旭相继以非凡面目亮相登场。“路人欲问此中妙,情翻江海耍规矩。”此引怀素师与路人问答典故,阐明狂草创作遵循“随心所欲不逾规矩”的准绳。正如高士奇跋《自叙》中说:“《自叙》一卷尤为平生狂草,然细以理按之,仍不出规矩法度也。”
“三杯豪迈试天高”一句用杜甫在《饮中八仙歌》中描述草圣张旭颠狂豪迈之气概,原诗有“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之句。“爱煞自叙恋四诗”分指怀素《自叙帖》和张旭《古诗四帖》而言。
高潮之后,狂草(大草)书法家王同山先生对斗笔一转,潇洒地针砭一下时风草书,以一句“莫笑豆叶秋风起”来形容那些无根基,笔墨不入纸,点画漂浮,横涂竖抹,了无生机灵气之“炒作”。最后,用一句“纸墨情怀字相依”再次点明大草书法是最能体现个人天赋才情的体裁,但天赋才情只是基础,要想成就艺术,成名大家,还要靠后天的修炼和磨砺。只有胸襟开阔,才能激情满怀;只有高瞻,才能远瞩;只有会当凌绝顶,才能一览众山小。
自古“诗无达诂”,以“诗情”描摹“书艺”,用形象思维理解形神兼备之抽象线条,尤难用白话文章深入浅出地说清楚。况且是转述作者之意,掺杂自己理解,更是隔靴搔痒,又多了一层距离。好在配以诗赋法书之原文原作刊出,我所强作的笺释,即便体合原义,对于方家来说亦属多余;谬误解读。权当给初学者树一批判靶子,聊胜于无。所幸行文中杜绝空话、套话,自忖实话居多,或许差强人意之处,正在于此。
书法作品润格(每平方尺价格)
2012年以前市场价格
<<大草赋>>原创真迹1套(有长卷,12条屏,10条屏,8条屏),当前价200万元人民币(一生限量书写200套).每张8平方尺以上,以每平方尺10000元计价.
每张8平方尺,以每平方尺4000元计价.每张4平方尺,以每平方尺2000元计价.
2013年市场价格
每张8平方尺以上,以每平方尺20000元计价.每张8平方尺,以每平方尺10000元计价.每张4平方尺,以每平方尺4000元计价.
2015年以前市场价格
<<大草赋>>原创真迹1套(有长卷,12条屏,10条屏,8条屏),当前价350万元人民币(一生限量书写200套,其中包含10套捐赠予世界级博物馆、美术馆、艺术馆进行历史性馆藏).
每张8平方尺以上,以每平方尺30000元计价.
每张8平方尺,以每平方尺15000元计价.
每张4平方尺,以每平方尺6000元计价.
⑷ 我写字总是没有定型,总是写一阵儿就变成另一种字体,我明明认真写的,可总是有人认不出我写的字,有什么
如果您对自己的字写的不满意; 或者您的字影响了自己的形象和工作; 或者您觉得写字对自己的素质修养有很大的帮助,不妨抽点时间出来练练字。
练字是一种连环的运动,脑要想、眼睛要看、手肘等要动,耳朵要听、笔要摩擦,最关键的脑的指挥,手指手腕的协作完成,最后就是“多对写的字挑毛病”,所以大家在练字的时候多想、多看、多听、多练,并经常锻炼手指与手腕的活动范围,增强手指与手腕的稳定性与灵活性,这样可以加强控笔能力。 4、书法或者练字是一种无声的音乐、有形的图画,要求节奏感比较高。而节奏对于很多人来说是一个陌生的领域。在书法节奏当中,用笔的快慢、轻重,笔画的长短、曲直、平斜,位置的变化等等,都是很明显的节奏关系,尤其在行书和草书里面。而音乐的节奏与书画的节奏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在练字的时候听听音乐对练字有很大的帮助。 5、站在一定高度上从大局掌握楷书或行书的一些第一特征和常用规律,如:笔画形状、笔画用笔规律、笔画组合规律、笔画或偏旁部首的位置变化、结构规律等等,以举一反三的方法进行融会贯通,很快能写好其他汉字。 6、一般的字帖大多是单字练习,对于长篇书写并无多大帮助。长篇书写也有一定的特点和规律,只有强化整篇的横写训练,同时掌握整篇训练的基本规律,并针对某一些难点进行攻关,才是快速写好字的一环。
⑸ 学书法,你知道如何控制笔锋吗
书法在用笔,用笔在用锋。对于笔锋的掌控能力,一直是书法临习与创作的要领。
毛笔在纸上运行要留下痕迹,这痕迹就是汉字的点画。用同样的一支毛笔,由不同的人来写相同的一个字,结果是一人一面。其原因是因为每个人的运笔发力方法不同。写字时,笔毫由于手臂的发力会发生各种各样的变异,因此,才有“唯笔软而奇怪生焉”的说法。笔毫在不使用时,形状是锥状的,一旦濡墨落笔,锋毫即变,一写一变。
写字时笔毫始终是处在变化状态的,这就要求书者在书写中发力控锋、调锋,在控锋、调锋中书写。这种书写过程中的锋毫之变,我们称之为“锋变”。
无论何种字体书体中的点画,其实就是书写时“锋变”的结果。研究用笔与笔锋,实际上,就是要集中在怎样控制笔锋之“锋变”的这一关键点上。
我们知道,任何一个笔画,都是由入、行、收三个技巧环节来完成的,如下:
入—主要是完成笔画前端的造型;
行—是完成笔画中部的造型;
收—是完成笔画尾部的造型。发力和锋变的各种技巧,也就集中体现在这三个细小环节之中。
在这三个环节中,每一个环节都会直接影响一个笔画的造型。因此,它是用笔最基本的技巧环节,对笔法的研究也就必须着眼于这三个具体的技巧环节。
如何控制笔锋?用手、腕、臂的发力来控制和调领锋毫,利用锋变来完成这三个环节,并进行点画的刻画,就是用笔的关键。古人研究笔法最经典的成果莫如"永字八法",虽然它还是残缺的理论(如:心钩、鹅钩、之捺等,这些极为重要的笔画,只一个"永"字无法包含其中,说明它还是一个不完整的理论。),但其实践指导意义确是重大的。
我们仔细分析"策、勒、弩、趯、侧、掠、啄、磔"八字,其实,八法实际上讲的就是一个控笔发力的问题。
由于发力方法的不同而导致锋变的不同,又由于锋变的不同而导致点画的形状不同。故而才形成了"楷书笔法"、"篆书笔法"、"隶书笔法"、行书笔法"、"草书笔法"的五种笔法分类。
五种字体各有各的主要行笔特征,篆书的"铁线玉箸"、隶书的"蚕头雁尾"、楷书的"永字八法"、行草书的"绞转连绵"等既是。在同一种字体之中,无论其风格是怎样变化,在点画的刻画,或者说在发力方法和锋变上,都有着非常明显的共性特征和个性特征。
《张迁碑》与《曹全碑》比较,共性是"波磔"和"蚕头雁尾",区别是一方一圆、一刚一柔。柳楷和颜楷比较,共性是"藏头护尾"与"八法",区别是一骨一筋、一峻一朴。
⑹ 如何控制笔锋
书法在用笔,用笔在用锋。对于笔锋的掌控能力,一直是书法临习与创作的要领。
毛笔在纸上运行要留下痕迹,这痕迹就是汉字的点画。用同样的一支毛笔,由不同的人来写相同的一个字,结果是一人一面。其原因是因为每个人的运笔发力方法不同。写字时,笔毫由于手臂的发力会发生各种各样的变异,因此,才有“唯笔软而奇怪生焉”的说法。笔毫在不使用时,形状是锥状的,一旦濡墨落笔,锋毫即变,一写一变。
写字时笔毫始终是处在变化状态的,这就要求书者在书写中发力控锋、调锋,在控锋、调锋中书写。这种书写过程中的锋毫之变,我们称之为“锋变”。
无论何种字体书体中的点画,其实就是书写时“锋变”的结果。研究用笔与笔锋,实际上,就是要集中在怎样控制笔锋之“锋变”的这一关键点上。
我们知道,任何一个笔画,都是由入、行、收三个技巧环节来完成的,如下:
入―主要是完成笔画前端的造型;
行―是完成笔画中部的造型;
收―是完成笔画尾部的造型。发力和锋变的各种技巧,也就集中体现在这三个细小环节之中。
在这三个环节中,每一个环节都会直接影响一个笔画的造型。因此,它是用笔最基本的技巧环节,对笔法的研究也就必须着眼于这三个具体的技巧环节。
如何控制笔锋?用手、腕、臂的发力来控制和调领锋毫,利用锋变来完成这三个环节,并进行点画的刻画,就是用笔的关键。古人研究笔法最经典的成果莫如"永字八法",虽然它还是残缺的理论(如:心钩、鹅钩、之捺等,这些极为重要的笔画,只一个"永"字无法包含其中,说明它还是一个不完整的理论。),但其实践指导意义确是重大的。
我们仔细分析"策、勒、弩、?、侧、掠、啄、磔"八字,其实,八法实际上讲的就是一个控笔发力的问题。
由于发力方法的不同而导致锋变的不同,又由于锋变的不同而导致点画的形状不同。故而才形成了"楷书笔法"、"篆书笔法"、"隶书笔法"、行书笔法"、"草书笔法"的五种笔法分类。
五种字体各有各的主要行笔特征,篆书的"铁线玉箸"、隶书的"蚕头雁尾"、楷书的"永字八法"、行草书的"绞转连绵"等既是。在同一种字体之中,无论其风格是怎样变化,在点画的刻画,或者说在发力方法和锋变上,都有着非常明显的共性特征和个性特征。
《张迁碑》与《曹全碑》比较,共性是"波磔"和"蚕头雁尾",区别是一方一圆、一刚一柔。柳楷和颜楷比较,共性是"藏头护尾"与"八法",区别是一骨一筋、一峻一朴。
这些差异的形成,无疑是锋变的结果。由此,我们又可以推断出,个性风格的形成,很大程度上是原于个性化的运笔发力方法和个性化的锋变上。人们称米芾的"刷"、东坡的"画"、山谷的"描",就是对他们个性锋变技巧最典型最贴切的形容。
也正因为,他们各自的这种独特的变锋技巧,才形成了他们各自的书风,才形成了宋代"尚意"的书风。这种例子俯拾皆是。下面,我们论述用锋的幅度与发力的方法有直接关系:
重发力:锋变的幅度大,笔画粗壮;
轻发力:锋变的幅度小,笔画纤细;
劲发力:笔画挺而弹,刚硬有力;
缓发力:笔画劲而朴,利用侧锋锋变,笔画方峻;
中锋调锋:笔画圆浑。
不管怎样发力与锋变,必须是以刻画准确而高质量的点画线条为宗旨的。若求点画线条造型的准确,首先是要发力与锋变的准确。不同的点画,不同的字体,不同的风格,需要不同的发力方法和锋变技巧。
⑺ 怎么练出一手好字
01
正确的写字姿势是很重要的。头放正,不能歪着斜着头,身正,身子也要放在不能侧着或卧着,足放平,脚平放在地上,不要翘腿垫脚的。眼睛要离纸面有一尺的距离,不能靠的太近,也不能离的太远,现在有很多人近视,就习惯离纸面很近,这样的习惯不好。手离笔尖的距离为一寸,这是抓笔的技巧。抓笔一般大约在整只笔的前三分之一处。胸不能依靠着桌子,也不能离桌子过远,以一拳的距离为宜。
2要有信心自己能写一手漂亮的好字!然后要培养对书法的审美观并且对书法产生兴趣,最后当然也就是最关键的了,要找一本好的而且自己很欣赏的字体的字贴,进行临摹,刚开始是把较透明的纸蒙在字贴上描摹,练一段时间后觉得写得不错就把纸拿开,对着字帖临摹,再过一段时间就要丢开字帖,自己写,
3也要临摹结合:临摹是学习书法最基本的方法,不但初学书法要临摹,就是有了一定的基础之后还需要临摹。学楷书需要临摹,学篆、隶、行、草各体书仍需要临摹。
4写字时要确定主次关系:字的点画有主次之分,主笔在一个字中虽然只有很少的几个,但写好了主笔,字也就写好了大半。再一方面,字的主笔常常向外伸展,其余次要的笔画常常向内收拢。
⑻ 有哪些好的方法可以快速学好水墨画
可以临摹一些简单的大师级山水画作品,从中体会其中的深奥,有助于学习的更快。画画是日积月累的,边学习边欣赏的基础上,买各种你喜欢的画家的画集和书,也是提高技法的一个重要方法。
⑼ 练习板绘是否对手绘的提高有帮助
链接:
这里有零基础绘画训练营课程,21天从入门到高阶针对零基础学员的绘画课程,建议是从传统美术开始学,素描、速写之类的都需要,打好基础后对以后的发展有极大的帮助,后期也可以学漫画设计、原画设计一类的课程。
⑽ 新手该如何练字
成年人如何练字最有效果呢?这是很多朋友在思考的话题,随着目前人们对于写字越来越重视,特别是要步入社会的大学生们、以及已经步入社会中的工作者对于写字的美观比较重视,因为大家都深知能够写出一手好字绝对能给人非常好的印象,尤其是签合同、签协议、考职称等等,但是如今写一手漂亮字体的成年人真是如凤毛麟角一样稀少,最近中国练字吧也有接到一些朋友的咨询,给我们印象非常深刻的咨询者:
【咨询者:】
您好朱老师:
我是一位工作者,今年30岁,由于工作原因不得不经常写字,之前从小就练字,练到现在仍然写的很丑,字帖啊什么的都练了好几本,描摹都写过,可到实际写的时候还是很丑,写字的时候字速度也很慢,有什么有效的练字方法吗?如何练字最有效果呢?谢谢指点下····
我相信很多的朋友都与这位咨询者有同样的问题,从小也练习过写字,甚至也不乏购买练字字帖来进行练字写字,可是结果还是不尽人意,那么对于成年人如何练字最有效果呢?那么接下来中国练字吧给大家探讨下:
第一、先确定自己练字的目标
如果只想在别人面前写字拿得出手,还能得到不错的评价,或者在日常工作、学习中能够运用自如,不仅速度快,而且写得比较漂亮,那么方法得当的话,完全可以在短时间之内练好字。
第二、是缩小练字的范围
将毛笔和硬笔(如钢笔、签字笔、圆珠笔等)分开,同时再将硬笔书法和实用硬笔字分开。硬笔书法和实用硬笔字有很大的不同,如书写工具、书写格式和表现形式,训练方法、训练要求等。相对来说,硬笔书法需要投入更长的时间、精力、智力,并且需要一定的天赋,而学习实用硬笔字则会相对简单容易些。
第三、选择合适自己的练字字体
篆隶楷草行五种书体,各有特色,各有用处,而行书不仅简单易懂、流畅美观,书写速度也快,更适合我们成年人来练习
第四、要有行之有效的好的练字方法,以下的建议供大家参考:
1)要先认知练字最基本的知识,比如写字的横或竖、或撇或捺等等笔画或符号的书写要领或动作技巧,再掌握如何把他们搭配在一起的特征规律,这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只有掌握了练字的结构搭配,加以练习才能够写好写快;
2)写字也是一种习惯,习惯性的思维和习惯性的书写动作是很多人练不好字的主要原因。用一种新的习惯替代一种旧的习惯,是很具有挑战性的。所以练字中要时刻提醒自己怎样做,从一笔一画开始培养新的书写习惯,而短时间内的强化训练是培养新习惯必须的一种途径;
3)练字是一种连环的运动,脑要想、眼睛要看、手肘等要动,耳朵要听、笔要摩擦,最关键的脑的指挥,手指手腕的协作完成,因此大家在练字的时候多想、多看、多听、多练,并经常锻炼手指与手腕的活动范围,增强手指与手腕的稳定性与灵活性,这样可以加强控笔能力;
4)一定要掌握练字和书写的规律,如:笔画形状、用笔规律、笔画组合规律、结构规律等等,通过举一反三的融会贯通,很快能写好其他汉字。
5)最后坚持练习,加强字体整篇的横写训练,同时掌握整篇训练的基本规律,并针对某一些难点进行攻关,才是快速写好字的最有效方法!
以上关于成年人如何练字最有效果就给大家总结到这里,最后提醒大家:练字首先必须完掉以前的字体,从零开始,从最基本的比划练起,然后再练结构,练习字体的结构搭配规律,这样才那个快速的掌握好练字的方法!欢迎访问中国练字吧网站:http://www.zglz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