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被认定为优秀网络文化成果就可以直接晋升职称吗
日前,浙江大学发布《浙江大学优秀网络文化成果认定实施办法(试行)》此文件提出的优秀网络文化成果的认定方法,不是对已有评价方法的排斥、否定、替代,而仅仅是一种补充。
❷ 阅读量超过10万或40万的网络文章都可以被认定吗
《浙江大学优秀网络文化成果认定实施办法(试行)》文件提出的优秀网络文化成果的认定方法,不是对已有评价方法的排斥、否定、替代,而仅仅是一种补充。阅读量超过10万或40万的网络文章不是都可以被认定。 浙江大学职称不仅严格,还包含多项要求阅读量超过10万或40万的网络文章都可以被认定吗?
❸ 如何评价浙江大学优秀网络文化成果认定实施办法
办法很简单
❹ “网红论文”考核除了10万+还有什么指标
浙江大学出台《浙江大学优秀网络文化成果认定实施办法(试行)》(简称《办法》),其中涉及到的如10万+阅读量、重大网络传播等考核标准引发网友热议,有网友认为此举是在打造“网红论文”,但这些考核标准不切实际。昨天,浙江大学相关负责人在接受北京青年报记者采访时称,10万+仅是基础性指标之一。
有网友认为,此举更容易激发广大师生在网络环境下的原创热情。也有网友表示,学术性文章专业性强、晦涩难懂,很难在媒体发表,10万+的阅读量更是天方夜谭。也有网友认为,浙大此举是在打造“网红论文”,但这些考核标准不切实际。
❺ “网文10万 可算学术论文”,浙大学术新规会毁了学术吗
日前,浙江大学日前发布《浙江大学优秀网络文化成果认定实施办法(试行)》,浙大在校师生在媒体及其“两微一端”发表的网文将可认定为国内权威、一级、核心等学术期刊论文,纳入晋升评聘和评奖评优。该《办法》推出后,引发广大师生和网友热议。
根据该《办法》,优秀网络文化成果包括在报刊、电视、互联网上刊发或播报的,具有广泛网络传播的优秀原创文章、影音、动漫等作品,其中原创文章字数不少于1000字。
《办法》规定,包括新浪、搜狐、网易在内的重要商业门户网站及其“两微一端”上刊发转载并产生较大影响、形成较大网络传播的作品,也可申报认定为等同于国内核心期刊刊发。
“重大网络传播”指作品被不少于20家主流媒体及其网站、“两微一端”以及重要商业网站及其“两微一端”刊发、转载。“较大网络传播”是指作品被不少于10家主流媒体及其网站、“两微一端”和重要商业网站及其“两微一端”刊发、转载,其中微信公众号刊发的作品,阅读量不少于10万;今日头条——头条号刊发的作品,阅读量不少于40万。
该《办法》一经推出,引发广大师生和网友热议。
“虎眼”认为,浙大这样的规定,的确有非凡的勇气和“海纳百川”的气度,要不,它就不是浙大!作出这样的举措,也是面对了现实的尴尬不得已而为之。“虎眼”千年不变的态度是:无论什么样的作品,什么性质的作品,优秀的作品一定有市场,没有市场的东西不但不优秀,连及格都不一定算上。当然,有市场的东西不一定是好东西,我想大家都能鉴定。
一直以来,好多优秀的学术论文,由于种种原因,比如领导的喜好,关系的原因等等,为了在圈子内看似比较权威,实则很僵化的期刊,要发表十分艰难,既使能发表,也被改得面目全非,基本上就属于“自己写来自己看,自己写了为了迎合领导看”,得不到推广。拿“虎眼”看来,就是典型的“自慰”型写作。
作为作者,谁不想自己辛辛苦苦写出来的东西得到应有的传播呢?作为高校的作者,他肯定不屑于市场媒体给的那点稿费,他更看中的是领导的肯定和行业的认可,为自己的升迁晋级铺路,但市场媒体的东西,往往让自以为是的领导不屑。
殊不知,不管你认与不认,“轻舟已过万重山“,网络终端有多强大?前几天开会,有个领导就直言不讳地说:“现在的手机就三种功能,聊微信,看今日头条,其次才是打电话!”所以,由于今日头条的强大,浙大规定:阅读量不少于40万!
没有下细的研究和深思熟虑,浙大不会作出这样的规定!任何行业,任何实体,任何单位,不走向市场,不与网络终端接轨,那还叫宣传?一篇文章就只占据了内刊的位置,几十上百人传阅,那还叫宣传?那叫坐在会议室开会、聊天!学术亦如此,学术不走向市场,不到群众中去,把学术关在象牙塔内,那叫学术?那样的学术,又有什么用呢?
到市场中去,那是检阅你的学术论文有没有用,有多大的用的标准。我们大可不必担心走向市场的学术论文没有严肃性,会一味地为迎合市场而走向市场,因为这个市场中,不是人人都只有小学文化程度。更为重要的是,网络是个照妖镜,你的学术论文是原创的还是抄袭的,没准分分钟就能见分晓,浙大的新规从源头上杜绝了学术腐败(不需要给钱发表学术论文)和学术论文造假。再说了,浙大的规则是:网络终端发表的学术论文+阅读量10万+(或头条号40万+)=一级学术期刊论文,而不是你随便写个什么做到10万+,或40万+就作数。其次,浙大还有最终的评判标准。
❻ 浙江大学《办法》出台是否符合大学管理的规定
该《浙江大学优秀网络文化成果认定实施办法(试行)》的出台经过了长时间酝酿,听取了各方意见,尤其是人文社科学者和教学科研、人事等相关部门的意见。
❼ 如何评价《浙江大学优秀网络文化成果认定实施办法》
为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加强高校网络文化建设,充分发挥网络文化育人功能,探索优秀网络文化成果纳入学校科研成果统计、各类晋升评聘和评奖评优范围,2017年9月,浙江大学发布《浙江大学优秀网络文化成果认定实施办法(试行)》,最高可认定为权威学术期刊文章。
❽ 浙江学校出台《办法》的目的是什么
日前,浙江大学发布《浙江大学优秀网络文化成果认定实施办法(试行)》,针对在校师生在媒体及其“两微一端”发表的原创作品,最高可认定为国内权威学术期刊论文,引起社会各界广泛热议。浙江大学有关负责人就相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1、学校出台《办法》的目的是什么?
答:互联网已经成为当今社会大众文化教育及其传播不可或缺的方式和途径。
我们制定《浙江大学优秀网络文化成果认定实施办法(试行)》,其目的是为了顺应互联网发展的新趋势,对借助互联网进行文化教育所产生的作品及成果进行评价的新的尝试。
❾ 浙大是如何回应网红论文考核的呢
日前,浙江大学出台《浙江大学优秀网络文化成果认定实施办法(试行)》(简称《办法》),其中涉及到的如10万+阅读量、重大网络传播等考核标准引发网友热议,有网友认为此举是在打造“网红论文”,但这些考核标准不切实际。昨天,浙江大学相关负责人在接受北京青年报记者采访时称,10万+仅是基础性指标之一。
此《办法》公布后,在社会上引起了一定的影响和关注。发布最新说明的原因是有网友单拎出来一些字眼去歪曲、误解这个规定,比如10万+的阅读量、要求主流媒体转发等,其实阅读量只是考核的基础性指标之一,选择媒体的标准也主要是看影响力。在初步讨论阶段,我们曾经拿之前的一些学术成果去套用这个标准,其实有满足条件的文化成果很少。
优秀网络文化成果在每年6月由相关部门组织专家委员会进行认定,师生集中提交时间应该在明年6月份。目前还没有详细的考核标准,也没有确定具体的考核人员。
❿ 浙大网络文化成果新规引热议校方如何回应的
9月19日前,浙江大学发布《浙江大学优秀网络文化成果认定实施办法(试行)》,针对在校师生在媒体及其“两微一端”发表的原创作品,根据其传播效果和影响力,将可被认定为优秀网络文化成果,可等同于国内权威、一级、核心等学术期刊论文。
对此,浙江大学相关负责人表示:“近日来,出台的这个办法在网络上形成了热议,非常感谢大家的关心、关注。网络文化成果是优秀的网络文化原创作品,大学要鼓励和引导师生产出高水平的成果。我校希望在这方面进行积极的探索和尝试,并在具体工作中不断加以完善。对于满足办法中基本条件的成果申报,根据本办法规定,要由专家委员会以实事求是、严谨科学的态度,秉承严肃的学术传统、学术规范和学术标准进行严格评审,来看是否能评定为相应的学术成果。”
严格把好每一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