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资料与成果管理子系统
会博通综合知识管理平台作为最受欢迎的知识管理系统之一。会博通从1988年开发出我国第一套文版档权一体化软件产品以来,就是我国最早的知识与内容管理软件开发与供应商。历经30年,会博通一直潜心研发综合知识管理系统,打造组织知识生态链,已经成为经国家认证双软企业,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企业。现在会博通已经在知识管理、文档管理、档案管理、证照管理、办公自动化、人事档案管理,合同管理等领域走在世界领先水平。会博通知识管理系统提供形成、存储、共享、归档、创新、再利用等过程不断发酵改善的企业知识全生命周期管理,为打造知识型企业,创建企业知识生态链提供强大的后盾。
会博通综合知识管理平台
为企事业单位、非营利性组织提供一站式卓越管理,整合专业信息化应用
2. 福州计量校准哪家公司好
直接去福建省计量科学研究院校准最好了。
该院始建于1960年,隶属于福建省质量技术监督局,为依法设置的省级法定计量检定机构,是全省量值溯源中心和最高层次的计量科学研究机构. 承担了国家法定计量检测任务,同时开展计量技术研究,为促进产业创新、提升产品质量提供技术支撑。
(一)主要职能 建立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开展量值传递(溯源)、承担计量器具产品型式评价及质量监督,开展计量器具检定/校准/检测和型式评价以及计量相关的技术科学研究。
(二)人员编制 全院编制数151人,目前职工341人,其中博士17人、硕士97人、本科167人;教授级高工24人,高级工程师46人、国家计量专业委员会委员23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2人,列入百千万省级工程人选1人。
(三)机构设置 设有长度、热工、力学与声学、电学、化学、建设与交通、流量与容量、医学工程与电离辐射、智能测量等9个计量研究所和网络信息等5个专业科技研究中心及党政办等7个职能部门。
该院是国家质检总局首批三个“质检科技成果推广转化基地”之一,建有全国首个国家城市能源计量中心、国家蒸汽流量计产品质检中心、国家光伏产业计量测试中心、福建省能源计量重点实验室、福建省计量器具型式评价技术公共服务平台等一批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科技创新服务检测平台。
(四)资质与能力 近年来该院计量事业实现了跨越发展,综合实力已经跻身于全国省级院先进行列。现有实验室及办公用房建筑面积约60133平方米。该院已通过国家实验室认可复评审的校准能力606项,检测能力119项。法定计量授权检定项目472项,校准项目521,计量标(基)准总数289项,已取得电能表、非自动衡器、称重显示器等6个国家型式评价实验室资质,能够为我省重点产业发展及民生领域提供技术支撑保障。
(五)科技创新与成果应用 科技创新与成果应用 面对新一轮产业变革需求,该院坚持坚持“检测”与“科研”两翼齐飞,科技工作实现重大突破性进展,得到了省委省政府、国家质检总局及有关方面的高度肯定。
近5年来,5项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1项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45项成果达到国内领先水平,获省部级成果奖13项;获发明专利授权19项。其中“汽车衡新校验方法及装置(液压式)”获得2015年度中国计量测试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锅炉煤耗/效率在线监测系统的研究与应用” “PH/离子计自动检定方法的研究”“能源计量数据在线监测公共平台关键技术的研究”等获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日射法一级参考太阳能装置”等获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在线烟气监测系统研究与应用”获得国家质检总局科技兴检三等奖。
(六)基础建设 该院围攻绕科技创新服务产业发展的工作主线,积极建设位于福州市闽侯铁岭工业区的科研基地,占地约82亩。一期工程已建有6栋工作大楼,实验室及科研办公面积32000平方米,其中恒温恒湿实验室约3000平方米,重点建设60MN力标准机、高精度衡器载荷测量仪、大型瞬态太阳模拟器等一批具有国际、国内先进水平的社会公用计量标准项目。正在规划设计的二期工程建筑面积6000㎡,计划建设测力、电学、环境医学、标准物质等计量检测实验楼。预计2019年完成并投入使用。
(七)对外交流 该院不断提升国际交流合作水平,拓展境外校准业务,创新闽台计量合作发展。2016年5月该院参与了欧洲计量研究计划(EMRP)项目,这是世界上第一个大型计量合作研究计划,总投资为4亿欧元,有22国共同参与。该院是全国首个参与该项目的省级计量院,大大提高我国在超大力值计量领域的技术水平。该院还与德国联邦物理技术研究院(PTB)、南非国家计量院签订科研框架合作协议,与与德国GTM传感器公司、HBM传感器生产企业签订合作协议,开展国际大力值计量校准服务。此外,该院还代表中国在该领域首次承担国际标准《振动与冲击传感器磁灵敏度测试方法》的研究和制定任务。
(八)成绩荣誉 该院被评为第十届省直文明单位和第十一届省级文明单位;2011-2012年连续两年被评为“全国质检系统民生计量工作先进单位”; 2013年获评“福建省五一劳动奖状”; 2015年被全国总工会评为“全国模范职工之家”荣誉称号 。
3. 如何进行科技成果登记
1.登记材料规范、完整; 2.已有的评价结论持肯定性意见; 3.不违背国家的法律、法规专和政策。 二、提属交《科技成果登记表》及下列材料 1.应用技术成果:相关的评价证明(鉴定证书或者鉴定报告、科技计划项目验收报告、行业准入证明、新产品证书等)和研制报告;或者知识产权证明(专利证书、植物品种权证书、软件登记证书等)和用户证明。 2.基础理论成果:学术论文、学术专著、本单位学术部门的评价意见和论文发表后被引用的证明。 3.软科学研究成果:相关的评价证明(软科学成果评审证书或验收报告等)和研究报告。 三、程序 1.科技成果登记机构对办理登记的科技成果进行形式审查,对符合条件的予以登记,出具登记证明。科技成果登记证明不作为确认科技成果权属的直接依据。 2.科技成果登记机构对已经登记的科技成果应当及时登录国家科技成果数据库,并在国家科技成果网站或者科学技术研究成果公报上公告。四、相关文件《科技成果登记办法》
4. 科技报告检索系统有哪些
1、万方数据资源系统设立了《科技成果》栏目,其中就有国内的科技成果、科技决策等。
2、中国科技成果数据库
5. 河南中标质检管理服务有限公司怎么样
河南中标质检管理服务有限公司是2018-03-30注册成立的其他有限责任公司,注册地址位于郑州市惠济区中州大道251号。
河南中标质检管理服务有限公司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1410108MA451WHG07,企业法人赵林萍,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
河南中标质检管理服务有限公司的经营范围是:产品质量检验检测及检测认证服务;检测技术研发;产品性能评估与评价服务;农业、畜牧业技术推广;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实验室设计;生物化学技术服务;信息网络技术、标准计量咨询服务。
通过爱企查查看河南中标质检管理服务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资讯。
6. 科技成果转化服务需要具备什么能力什么专业什么知识
评定标准:地质勘查专业高级工程师须系统掌握本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知识,熟练掌握本专业的技术标准、规范、规程和法规;熟悉相关专业知识,及时了解本专业国内外最新科技状况和发展趋势,能将新技术成果应用于工作实践;有丰富的专业技术工作经验,能独立解决本专业复杂疑难技术问题,业绩显著,取得较大价值的科技成果,或在技术创新、成果转化或引进、消化、吸收新技术中取得良好效果;公开发表、出版本专业有较高水平的论文、著作;有培养和指导工程师工作的能力。
一、 适用范围
本条件适用于从事矿产地质勘查、区域地质调查、地球物理勘查、地球化学勘查、遥感地质、水文工程环境地质、探矿(安全)工程、实验测试、地质机械(仪器)等专业工程技术人员。
二、政治思想条件
遵守国家法律和法规,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任现职期间,年度考核合格以上。
三、学历、资历条件
获博士学位后,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取得工程师资格2年以上;获大学本科毕业以上学历,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取得工程师资格5年以上。
四、外语、计算机条件
(一)较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参加全国职称外语统一考试,成绩符合规定要求;
(二)较熟练掌握计算机应用技术。参加全国或全省职称计算机考试,成绩符合规定要求。
五、专业技术工作经历(能力)条件
取得工程师资格后,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一) 参加国家或省(部)级重点科研项目或技术难度大、综合性强、影响面广的科研项目,并任专题负责人;或参加两项市(厅)级科研项目的主要技术骨干。
(二)主持两项省(部)级或技术难度较大的技术开发项目或主持两项新产品投产并形成批量生产能力。
(三) 完成一项省(部)级大型项目或重点项目并担任专业负责人。
(四)完成二项省(部)级中型项目或市(厅)级大型项目或重点项目并担任专业负责人。
(五)完成4项市(厅)级中型项目并担任专业负责人。
(六)主持完成工程结算额500万元以上或两项单项工程结算额在200万元以上的建设项目施工;或单项工程结算额在50万元以上或两项单项工程结算额在20万元以上的勘察设计项目。
(七)主持完成省(部)级一项或市(厅)级两项新技术推广、新工艺(设备)应用项目,在工作中实施并取得预期效益。
(八)在省、部级中型项目及市(厅)级大型项目或重点项目实施中,担任本专业的生产、安全及质量管理工作的主要负责人。
六、业绩成果条件
取得工程师资格后,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一) 国家级、省(部)级科技成果获项目的主要完成人,或市(厅)级科技成果一等奖获奖项目的主要完成人。(以获奖证书为准)
(二) 建设工程项目获省(部)级优质工程奖或勘察设计项目获优秀工程勘察设计奖的主要完成人或二项市(厅)级优质工程奖或优秀工程勘察设计奖的主要完成人。(以获奖证书为准)
(三)负责推广新技术、新工艺(设备),获得市(厅)级以上奖励的主要完成人。
(四) 负责完成两项技术开发项目使技术水平得到提高,或两项新产品批量生产并取得预期效益,获省(部)级验收通过。
(五)主持编写一项专业技术标准、规程、规范或两项专业技术发展规划,经省(部)级批准颁发实行。
(六)获本专业发明专利两项,并得到实施。
七、论文、著作条件
取得工程师资格后,公开发表、出版本专业有较高水平的论文(第一作者)、著作(主要编著者),撰写有较大价值的专项技术分析报告,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一) 出版本专业著作1部;
(二) 在省级以上专业刊物发表论文2篇以上;
(三) 在国际或全国学术会议宣读交流论文2篇以上;
(四) 为解决复杂技术问题撰写有较高水平的技术分析报告或重大项目的立项研究(论证)报告两篇以上。
八、破格条件
为不拘一格选拔人才,对确有突出贡献者,并取得工程师资格2年以上,具备下列条件中的二条,可破格申报:
(一)获国家级发明奖、自然科学奖、科技进步奖项的主要完成人;或获省(部)级自然科学奖、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一项或三等奖二项以上,获奖项目的主要完成人(以奖励证书为准)。
(二)在推广新技术、新工艺和科技成果转化的方面取得了重大经济社会效益,处于本行业领先水平,并被省(部)级授予优秀科技工作者荣誉称号。
(三)担任大、中型项目中的技术负责人,完成大型工程一项或中型工程两项以上,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并通过省级权威部门鉴定,填补了省内外技术领域空白。
(四)在国家或国外学术刊物上发表有价值的学术论文3篇、省级5篇以上,或正式出版专著一部(独著10万字以上,合著20万字以上)。
7. 科学技术成果鉴定证书 在哪里查是真实假
经鉴定通过的科技成果,由组织鉴定单位颁发《科学技术成果鉴定证书》。因此需要在成果鉴定证书的颁发单位对证书真伪予以鉴定。
为了加强科学技术成果(以下简称科技成果)鉴定工作的管理,正确判别科技成果的质量和水平,促进科技成果的完善和科技水平的提高,加速科技成果推广应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制定本办法。
【方法】
会议鉴定:根据金融行业的特点全部采用的是会议鉴定。对鉴定项目进行现场考察、测试,经过讨论答辩后对科技成果作出评价。具体要求如下:
会议鉴定的鉴定委员会由七至十五名同行专家组成了。聘请专家的要求是:专家必须学风严谨、具有高级技术职称、专家不能是成果完成人。各行申请鉴定项目必须有鉴定委员会推荐人员名单一份与鉴定材料同时报科技司。
函审鉴定(依照国家科技成果鉴定办法的规定进行),申请科技成果鉴定的项目应符合下列条件:
完成合同的约定或者计划任务书规定的任务要求,项目已正式使用半年以上;
不存在科技成果完成单位或者人员名次排列异议和权属方面的争议;
技术资料齐全,并符合有关标准和规范;
经科技部认定的科技信息机构出具的查新结论报告。
【内容】
(一)是否完成合同或计划任务书要求的指标;
(二)技术资料是否齐全完整,并符合规定;
(三)应用技术成果的创造性、先进性和成熟程度;
(四)应用技术成果的应用价值及推广的条件和前景;
(五)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意见。
鉴定结论不写明“存在问题”和“改进意见”的,应退回重新鉴定, 予以补正。
组织鉴定单位和主持鉴定单位应当对鉴定结论进行审核,并签署具体意见。鉴定结论不符合本办法有关规定的,组织鉴定单位或者主持鉴定单位应当及 时指出,并责成鉴定委员会或者检测机构、函审组改正。
经鉴定通过的科技成果,由组织鉴定单位颁发《科学技术成果鉴定证书》。
8. 科技管理信息系统公共服务平台功能有哪些
国家科技管理信息系统公共服务平台运行于互联网,承载各类面向专业机构、评估机构、评审专家、科研人员、社会公众的管理服务模块,主要包括项目管理、信息公开公示、项目申报以及有关资源服务模块。
9. 质量技术监督局分几个部门
大约有十个部门,分别为:
(一)办公室。
负责机关文电、会务、机要、档案管理等日常工作;负责起草综合性文件;承担政策研究、信息、安全保卫、保密、信访、督查、政务公开、后勤管理等工作;承担机关资产管理、重要活动的组织协调等工作;协调应急管理的有关事务性工作。
(二)法规宣传科(案审办)。
负责本系统推进依法行政综合工作;负责行政执法工作的监督、协调和法律适用方面的指导,监督管理行政执法人员资格;监督和协调管理全市系统行政许可工作;协助省局管理质量技术监督行政执法人员资格审查和培训、考核发证工作;承担行政复议、应诉的有关工作;承担机关行政规范性文件的合法性审核和有关备案工作;负责质量技术监督相关法律法规的组织实施并监督检查实施情况;承担宣传和新闻发布、报道工作;负责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申报和管理工作。负责对行政案件的初审把关工作;组织行政处罚案件的复核及听证工作;组织对下级质监部门报批案件的审查;承担案审办的其他日常事务。
(三)质量管理科。起草本市贯彻国家质量发展战略的规划和相关政策,推进质量兴市战略和名牌发展战略;负责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的监督管理;负责组织产品质量事故调查工作,会同有关部门开展重大工程设备质量监理工作,协助省局组织的重大产品质量事故调查工作。
(四)标准化科
组织实施标准化法律法规;负责统一管理全市农业、工业、服务业及其他领域的标准化工作;组织地方标准的制(修)定工作;组织拟订并实施本市标准化发展战略、规划、计划和政策;组织实施标准,并对标准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负责企业(不含食品企业)标准备案、工业产品标准登记的管理工作;管理企业标准化良好行为的创建工作;推行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指导和协调行业、部门的标准化工作;负责本市组织机构代码和商品条码的管理工作,推动组织机构代码的应用。
(五)计量与认证科。
组织实施国家计量法律法规,负责统一管理全市计量工作,推行国家法定计量单位和国家计量制度;监督管理计量器具,组织开展量值传递;监督管理商品量和市场计量行为;负责产品能源效率标识监管,依法推行用能单位能源计量管理工作;监督管理全市计量检定人员的培训及资格核准工作。
(六)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科(特种设备事故调查处理办公室)。
负责本市锅炉、压力容器(含气瓶)、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厂)内专用机动车辆的安全监察工作(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监督检查特种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改造、维修、使用、检验检测和进出口;按规定权限监督管理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检验检测人员和作业人员资格;按规定权限组织开展事故调查处理及统计分析工作;负责管理特种设备应急救援工作;监督管理高耗能特种设备节能工作;组织推广特种设备重大安全和节能技术成果。
(七)产品质量监督科。
负责本市工业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督管理工作,承担烟花爆竹产品和纤维产品的质量监督工作。组织开展质量监督检查、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和打击假冒伪劣违法活动;组织查处违反标准化、计量、质量、特种设备等法律法规的行为;承担组织协调本市系统大案要案的协查协办和督察督办工作。拟订本市重点监督的工业产品目录;管理产品质量安全强制检验和风险监控工作;组织管理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工作及后处理工作;组织实施缺陷产品召回制度;负责管理和指导本市系统的行政执法工作及市局稽查支队的业务工作。监督管理产品质量检验机构及仲裁检验、鉴定工作,监督管理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机构。监督管理全市产品防伪工作。
(八)食品生产监管科。
负责全市生产加工环节的食品及食品相关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督管理工作;拟订全市食品及食品相关产品生产加工环节的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的工作制度;组织实施对食品及食品相关产品的质量监督抽查及后处理工作;管理食品质量安全强制检验和风险监控工作;组织实施生产企业不安全食品召回制度;按规定权限组织调查处理相关食品质量安全事故;承办本市食品、食品相关产品的生产许可的受理及初审和管理工作;承办化妆品的生产许可管理工作;
(九)计划财务与科技科。
组织编制本系统财务预算、决算;管理本系统的各类奖金、专用基金和国有资产、基本建设、政府采购、技术装备设置、信息和统计工作;管理本系统国库集中支付和非税收入收缴工作;承担机关财务工作;承担本系统内部审计工作。
拟订本市质量技术监督科技发展规划,组织开展本系统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学术交流和知识产权等工作;制定全系统科研经费年度计划并监督执行。
(十)人事科
负责局机关、直属单位及本系统干部人事、机构编制、劳动工资、社会保险、教育培训、队伍建设及系统工资统发等工作;承担管理权限内的干部任免、考核和下一级领导班子管理工作;承担有关外事工作。
离退休人员管理服务办公室。负责局机关离退休人员管理、服务工作,指导直属单位及本系统离退休人员管理、服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