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证书转让 > 变形测量成果表

变形测量成果表

发布时间:2021-10-07 17:49:35

1. 测绘学的任务与地球形状大小概述

(一)现代测绘学的任务

现代测绘学的任务是:研究人类对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信息的采集、测量、描述和利用的科学。其内容包括:空间定位、地球形状和重力场;获取地球及其外层空间宇宙星体的自然形态、人为设施以及与其属性有关的信息;制成各种地形图、专题图和建立地理信息系统,为研究地球上的自然现象和有关的社会现象,为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信息。

(二)测绘学的分类

测绘学按照研究范围、研究对象及采用技术手段的不同,分为大地测量学、摄影测量与遥感学、地图制图学、工程测量学和海洋测绘学等分支学科。

1.大地测量学

大地测量学是研究和确定地球的形状、大小、重力场、整体与局部运动和地表面点的几何位置及其变化的理论和技术的学科。

大地测量学是测绘学各分支学科的重要理论基础,基本任务是建立国家平面控制网、高程控制网和重力控制网,精确测定控制点的空间三维位置和相互位置关系,研究和确定地球形状大小、地球外部重力场及其变化、地球潮汐、板块运动与地壳形变及地震预报等问题,为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国家安全以及地球科学和空间科学研究等提供大地测量基础设施、信息和技术支持。现代大地测量学包含三个基本分支,即几何大地测量学、物理大地测量学和空间大地测量学。

2.摄影测量与遥感学

摄影测量与遥感学是研究利用摄影或遥感的手段获取目标物的影像数据,从中提取几何的或物理的信息,并用图形、图像和数字形式表达测绘成果的学科。

摄影测量最主要的摄影对象是地球表面,用来测绘国家各种基本比例尺的地形图,为各种地理信息系统与土地信息系统提供基础数据。

摄影测量的发展经历了模拟、解析和数字摄影测量三个阶段。根据对地面获取影像位置的不同,摄影测量可分为航空摄影测量、航天摄影测量和地面(近景)摄影测量。

3.地图制图学

地图制图学是利用测量所得的成果资料,研究模拟地图和数字地图的基础理论,设计、编绘和复制的技术方法及其应用的学科。随着计算机制图技术和地图数据库的发展,地图制图学现已发展为研究空间地理环境信息和空间信息系统的科学。

4.工程测量学

工程测量学是研究工程建设和自然资源开发,在规划、勘探设计、施工和运营管理各个阶段进行的控制测量、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地籍测绘、施工放样、设备安装、变形监测及分析与预报等的理论和技术的学科。它是测绘学在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中的直接应用,可分为普通工程测量和精密工程测量。

5.海洋测绘学

海洋测绘学是以海洋水体和海底为对象,研究海洋定位、测定海洋大地水准面和平均海水面、海底和海面地形、海洋重力、海洋磁力、海洋环境等自然和社会信息的地理分布及编制各种海图的理论和技术的学科。内容包括海洋大地测量、海道测量、海底地形测量和海图编制。

随着光电技术、人造地球卫星技术及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在测绘中的应用,测绘的作业方式和应用领域都已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传统的按作业方式或应用领域的分类,已经不能完全适合测绘学的现状。

近几十年,我国测绘事业有了很大发展。建立和统一了全国坐标系统和高程系统;建立了遍及全国的大地控制网、国家水准网、基本重力网和卫星定位网;完成了国家大地网和水准网的整体平差、国家基本图的测绘工作。GPS全球定位系统得到广泛应用,国产GIS软件日愈成熟,测绘科技水平正在迅速赶上并在某些方面开始领先于国际测绘科技水平。

(三)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地球自然表面的形状是极其复杂的,有高山、丘陵、平原,江、河、湖、海等。如果仅从其复杂的自然形状来考虑,很难确定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但是,从地球的总体来看,其表面海洋面积约占71%,陆地面积约占29%,陆地上最高的山峰是珠穆朗玛峰,其海拔高为8844.43m,可是它与地球平均半径(约6371km)相比还是微不足道的。因此,可以把地球总的形状看作是一个被海水包围起来的闭合形体。也就是设想地球是一个静止的海水面(即没有波浪,无潮汐的海水面)向大陆内部延伸,最后包围起来的闭合形体。将水在静止时的表面叫作水准面。水准面有无穷多个,其中一个与平均海水面重合并延伸到大陆内部的水准面叫作大地水准面。它是一个没有折皱和棱角的、连续的封闭曲面。由大地水准面所包围的形体叫作大地体。通常认为:大地体可以代表整个地球的形状。

地球上的任一点,都同时受到两个作用力,其一是地球自转产生的离心力;其二是地心引力。这两种力的合力称为重力,重力的作用线又称为铅垂线。

铅垂线是测量工作的基准线,用细绳悬挂一个垂球,其静止时所指示的方向即为悬挂点的重力方向,也称为铅垂线方向(图1-1)。

图1-1 铅垂线方向

水准面是一个曲面,通过水准面上某一点而与水准面相切的平面称为过该点的水平面。水准面的物理特征为水准面处处都与其铅垂线方向相垂直。铅垂线方向又称为重力方向。

由于地球内部物质分布不均匀,使得地面各点铅垂线方向发生不规则的变化,所以大地水准面实际上是略有起伏而不规则的光滑曲面,如图1-2所示。显然,要在这样的曲面上进行各种测量数据的计算和进行成果、成图的处理是相当困难的,甚至是不可能的。然而,人们经过长期精密的测量,发现大地体十分接近于一个两极稍扁的旋转椭球体,这个与大地体形状和大小十分接近的旋转椭球体,我们就称为地球椭球体。它是一个数学曲面,用a表示地球椭球体的长半径,b表示其短半径,则地球椭球的扁率f为

地质测量工:基础知识

图1-2 大地水准面示意图

所以地球椭球的元素用a与f表示即可。其值过去是用弧度测量和重力测量的方法测定,现代结合卫星大地测量资料可以得出更精确的结果。世界各国推导和采用的地球椭球元素很多,表1-1列出几种典型的地球椭球几何参数以做参考。

表1-1 地球椭球几何参数

由于地球椭球体的扁率很小,因此当测区范围不大时,可近似地把椭球体作为圆球看待,其半径取值为6371km。

2. 基坑变形监测记录表相对距离什么意思还有一般几天观测一次

主要是基准点问题,观测频率按合同或基坑监测规范,下雨或挖土时段要每天一次或多次,要看工程性质,具体分析

3. 最近接了个工程,质监站检查要求做柔性管道初始变形检测记录,有没有人知道这是如何

柔性管道变形量记录表
工程名称: 施工单位:
桩号 测量记录 变形率 质量等级 备注
变形量 变形率 变形量 变形率 变形量 变形率 平均值
K0+124.32 +4 1.33% -3 -1.00% +8 2.67% 1.67% 合格
K0+065.51 +7 2.33% +5 1.67% -6 -2.00% 2.00% 合格
K0+0.12 +7 2.33% +7 2.33% -4 -1.33% 2.00% 合格

评 评
定 定
意 等
见 级
单位工程技术负责人: 质检员: 2009 年 8 月 16 日

4. 目前沉降观测都采用什么技术和方法

1、建筑物施工阶段的观测:

在建筑物一层浇注完后,埋设好沉降观测标,并进行初次观测。之后每上一层荷载观测一次直至主体封顶,填充墙完成后观测一次,楼层按16层计,共17次。

2、建筑物使用阶段的观测:

建筑物竣工后半年每隔2~3个月观测一次,以后每隔4~6个月观测一次,直至建筑物沉降稳定,预计共观测3次。

当建筑物出现下沉、上浮,不均匀沉降比较严重,或裂缝发展迅速,应每日或数日连续观测。

3、建筑物沉降稳定标准

地基变形沉降的稳定标准应由沉降量~时间关系曲线判定。《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T8-97)中指出,一般工程若沉降速率小于0.01~0.04mm/d,可认为建筑物已经进入稳定阶段,具体取值宜根据各地区地基土的压缩性确定。本工程取值为0.04mm/d。

六、 使用的仪器和人员组成

使用的仪器:本次沉降观测使用苏光DSZ2/FS1型水准仪(带测微器),测量精度达±0.4mm/km,精确读数至0.1mm,估读至0.01mm。水准尺使用2.0m铟钢尺。

人员组成:成立沉降观测组,成员包括技术负责人一人,项目负责人一人,观测人员二人。

七、 监测资料和报告

1、观测结果应于当日整理完毕,并及时将成果报交给甲方、监理和施工单位,若发现观测结果出现异常时,及时通知甲方、监理和施工单位。如出现建筑物差异沉降超过1/1000L(L为相邻两沉降点之间距),必须立即报警:

2、观测工作结束后,应提交下列成果:(1)建筑物竣工后一周内向业主提交恒达嘉园竣工沉降监测报告,内容包括:沉降观测成果表;沉降观测点位分布图及各周期沉降展开图;v-t-s(沉降速率、时间、沉降量)曲线图;沉降观测分析报告。(2)沉降观测工作全部结束后一周内向业主提交恒达嘉园沉降监测报告,内容包括:沉降观测成果表;沉降观测点位分布图及各周期沉降展开图;v-t-s(沉降速率、时间、沉降量)曲线图;沉降观测分析报告。

5. 初始地应力场的应力解除法现场测试及分析

钻孔应力解除法是发展时间最长、技术上比较成熟的一种地应力实测方法。目前,应力解除法已形成一套标准化的测量程序。我们在这次施工阶段的岩体应力测试中,也采用了这种公认的方法,使用钻孔变形计测定测试小孔的孔径变形,通过三个互相不平行钻孔的孔径变形测试,求得岩体中三维应力的大小和方向。通过对勘察设计阶段水力压裂法测试成果的分析,我们选择了隧道中心水平地应力最大位置及受浅表生改造影响带两个实测断面。

图4-1 二郎山公路隧道水压致裂法水平最大主应力(SH,单位为MPa)示意图

(据国家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资料,1996)

Fig.4-1 Sketch of the maximum SH(MPa)principal stress measured by hydro-fracturing method,Erlangshan highway tunnel

4.2.1 测试原理、方法

4.2.1.1 孔径变形测试技术

岩体处于三向应力状态中,如果在岩体中钻一孔,再用大孔钻头套钻小孔,解除小孔周围的应力,小孔将发生膨胀变形,如果小孔中安装了测定小孔变形的传感元件,则小孔的变形可被测定出来,由此变形可以计算出原岩的应力。

孔径变形法是应力解除法中的一种,是目前国内工程岩体应力测试中使用较多的方法,该方法将室内加工制作好的探头现场安装在测试小孔中,测定小孔在套钻应力解除时的孔径变形。一个钻孔中的测试,可以求得垂直于钻孔平面上的主应力大小和方向,这就是平面应力测试。要求确定三维应力时,需要在互相不平行的三个钻孔中测试,这就是所谓的三孔交汇。三个钻孔在交汇时又有虚交和实交之分,可根据不同位置的具体情况加以确定。

孔径变形法包括制作孔径变形探头→钻大孔至测试部位→钻小孔→安装探头→套钻应力解除→取出岩心→岩心弹模测定→应力解除资料的整理→应力计算等工序。

4.2.1.2 计算公式

取基本坐标系为OXYZ,OX轴指向北,OZ轴垂直向上。对钻孔建立钻孔坐标系Oxyz,其中x轴为钻孔钻进方向,y轴位于XOY平面上,如图4-2所示。钻孔坐标系各轴对基本坐标系各轴的方向余弦如表4-3所示。

表4-6 隧道岩体初始地应力测试成果Tab.4-6 Mesaured value of the original geostress in tunnel

注:1.主应力方向以象限角表示,它代表主应力的投影方向;2.主应力倾角中“-”表示俯角,即倾向与方向相同。

表4-6初始地应力测试成果与实际地质条件和隧道开挖后出现的地质现象相互印证。S1测点处岩性为砂质泥岩,岩体完整性较好,测试钻孔取出的岩心长度多大于1.5m,其单轴抗压强度Rb为79.5MPa。但试验弹性模量的离散性较大,各向异性明显,相差可达1.5~2倍,平均为32.8GPa,属Ⅳ类围岩。S1测点最大主应力σ1为17.5MPa,投影方向为N67.4°W(与洞轴线夹角为37.5°);岩石强度应力比Rb1为4.54,属于4~7范围,根据GB50021—94标准,该处围岩处于高地应力状态,这与平导在该硐段出现爆裂松脱、剥落现象(属轻微岩爆(Ⅰ级))所反应的应力状态是一致的。S2测点毗邻隧道中部,埋深达750m;岩性为粉砂岩,岩体嵌合紧密,各向异性不明显,现场岩心弹性模量均一性较好,平均弹性模量值为49.7GPa,岩石单轴抗压强度Rb最高达140MPa;实测最大主应力σ1为35.3MPa,投影方向N85°W(与洞轴线夹角为19.9°),岩石强度应力比Rb1为3.96(小于4),根据GB50021—94标准,该硐段岩体已处于极高地应力状态,这与该部位发生强烈岩爆(Ⅲ级)现象所反应的应力状态也是一致的。

6. 立式圆筒形储罐组装记录表格问题例如怎样用弧形样板测量纵焊缝角变形,检查点数的确定

测量小铁块和小木块的记录表格答案

7. 旁压测试成果的应用

旁压测试在实质上是一种横向载荷试验。旁压测试与载荷变形观测、成果整理及曲线形状等方面,都有类似之处,甚至有相同之处。但旁压测试的设备重量轻,测试时间短,并可在地基土的不同深度上(尤其是适用于地下水位以下的土层)进行测试,因而其应用比载荷测试更广泛。目前国内外旁压试验成果的应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确定地基承载力

我国目前基本上采用临塑荷载和极限荷载两种方法,来确定地基土体的容许承载力。

水利部行业标准《土工试验规程》(SL237-1999)规定的方法如下:

1.临塑压力法

大量的测试资料表明,对于土质均匀或各向同性的土体,用旁压测试的临塑压力Pf减去土层的静止侧压力P0所确定的承载力,与载荷测试得到的承载力基本一致。在国内在应用旁压测试确定地基承载力f0时,一般采用下式:

f0=Pf-P0(6-19)

式中:f0为地基承载力(kPa)。

2.极限压力法

对于红粘土、淤泥等,其旁压曲线经过临塑压力后,急剧拐弯;破坏时的极限压力与临塑压力之比值(PL/Pf)小于1.7。为安全起见,采用极限压力法为宜:

土体原位测试与工程勘察

式中:F为安全系数,一般取2~3。

对于一般土体,宜采用临塑荷载法,对旁压曲线过临塑压力后急剧变陡的土,宜采用极限荷载法来确定地基土承载力。

建设部行业标准《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JGJ-72-2004)规定,推荐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按下式计算:

fak1(Pf-P0)

fak2(PL-P0)

(6-21)

式中:λ1、λ2为修正系数。

λ1对于一般粘性土,可结合各地区工程经验取值;具体取值可参照建设部行业标准《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JGJ-72-2004):λ2对于粘性土取0.42~0.50;粉土取0.30~0.43;砂土取0.25~0.37。也可根据经验取值,但λ1不应大于1.0;λ2不应大于0.5。

二、确定单桩竖向容许承载力

桩基础是最常用的深基础,其承载力由桩周侧面的摩阻力和桩端承载力两部分提供。考虑到旁压孔周围土体受到的作用是以剪切为主,与桩的作用机理比较相近,因此,分析和建立桩的承载力和旁压试验结果之间的相关关系是可能的。于1978年,Baguelin提出了估算单桩的容许承载力的计算式:

土体原位测试与工程勘察

式中:[qd]为桩端容许承载力(kPa);[qf]为桩侧容许摩阻力(kPa)。

建设部行业标准《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JGJ-72-2004)建议:打入式预制桩的桩周土极限侧阻力qsis,可根据旁压试验极限压力查表(表6-3)确定。而桩端土的极限端阻力的值qps可按下式计算:

粘性土:qps=2PL

粉土:qps=2.5PL

砂土:qps=3PL

表6-3 打入式预制桩的桩周土极限侧阻力qsis(kPa)

对于钻孔灌注桩的桩周土极限侧阻力qsis为打入式预制桩的0.7~0.8倍;桩的极限端阻力qps为打入式预制桩的0.3~0.4倍。

三、确定地基土层旁压模量

地基土层旁压模量是反映土层中应力和体积变形(可表达为应变的形式)之间关系的一个重要指标,它代表了地基土水平方向的变形性质。

由于加荷方式采用快速法,相当于不排水条件,依据弹性理论,对于预钻式旁压仪,根据梅纳德(Menard)理论,在P-V曲线上的近似直线段,土体基本上可视为线弹性介质,根据无限介质中圆柱形状孔穴的径向膨胀理论,孔壁受力ΔP作用后径向位移Δr和压力ΔP的关系为:

土体原位测试与工程勘察

式中:G为剪切模量。

旁压试验实测孔穴体积的变化所引起的径向位移变化Δr为:

Δr=ΔV /2πrL (6-24)

式中:L为旁压器测试腔长度(图6-12)。

图6-12 求旁压模量原理图

将式(6-24)代入式(6-23)可得:

土体原位测试与工程勘察

在式(6-25)中,可取r为P-V曲线上近似直线段中点所对应的旁压孔穴半径rm。这时,相应的孔穴体积为V,则:

V=Vc+Vm (6-@26)

式中:Vm为近似直线段中点对应的体积增量(cm3);其他符号意义同前。

弹性理论中剪切模量G与弹性模量E之间的关系式为:

土体原位测试与工程勘察

若将旁压测试中的E用Em来表示,将式(6-25)和式(6-26)代入式(6-27),则可得到:

土体原位测试与工程勘察

式中:Em为旁压模量(kPa);μ为土的泊松比;

为P-r曲线上直线段的斜率(kPa/cm3);其余符号意义同前。

由上式可知,计算旁压模量通常用下式表示:

土体原位测试与工程勘察

式中:Em为旁压模量(kPa);μ为泊松比;Vf为与临塑压力Pf所对应的体积(cm3);Vc为旁压器量测腔初始固有体积(cm3);V0为与初始压力P0对应的体积增量(cm3);ΔP/ΔV为旁压曲线直线段的斜率(kPa/cm3)。

国内也有采用测管水位下降值,即将体积值除以测管截面积,则式(6-29)可改为:

土体原位测试与工程勘察

式中:Sc为与测试腔原始体积相当的测管水位下降值(cm);S0,Sf为P-S 曲线上直线段所对应的测管水位下降值(cm);ΔP/ΔS为旁压曲线直线段的斜率(kPa/cm)。其余符号意义同前。

通常旁压模量 Em和变形模量 E0的关系,梅纳德(Menard)建议用下式来表示:

Em=α·E0(6-31)

表6-4 土的结构系数α常见值

式中:α为土的结构系数,其取值在0.25~1.0之间,具体见表6-4所列。

对于自钻式旁压试验,仍可采用上两式来计算旁压模量。由于自钻式旁压试验的初始条件与预钻式旁压试验长期保持不同,预钻式旁压试验的原位侧向应力经钻孔后已释放。两种试验对土的扰动也不相同,故两者的旁压模量并不相同。因此,在工程中应说明试验所用的旁压仪器类型。

四、确定土的变形模量

变形模量是计算地基变形的重要参数,它是表示土体在无侧限条件下受压时,土体所受的压应力与相应压应变之比。变形模量与室内试验求得的压缩模量之间的关系,如下式所示:

土体原位测试与工程勘察

式中:E0为土的变形模量(kPa);ES为土的压缩模量(kPa);μ为泊松比。

用旁压测试曲线直线段计算的变形模量公式,由于是采用的加载比较慢,实际上考虑了排水固结的变形。而土的旁压模量也是所测曲线直线段斜率的函数,规范规定,旁压模量的测试方法,采用快速加荷的方式,所以土的旁压模量与土的变形模量不是相同的。

五、估算地基沉降量

图6-13 两个变形区

Ⅰ区为球形应力张量引起的变形区;Ⅱ区为偏斜应力张量引起的变形区

采用旁压试验法来预估沉降量可将沉降分为两个部分(图6-13),其计算式为:

S=SA+SB

式中:SA为球形应力张量引起的沉降;SB为偏斜应力张量引起的沉降。

偏斜应力张量引起的沉降又可分为两部分,即

SB=SBe+SBp(6-33)

式中:SBe为弹性沉降;SBp为非弹性沉降。

对任意的形状基础,球形应力张量引起的沉降计算公式为:

土体原位测试与工程勘察

式中:P为基底压力(kPa);B为基础半径或半宽(cm);E0为变形模量,可根据式(6-31)中的旁压模量换算;λA为形状系数;当基础为圆形基础时;λA为1。其他基础的形状系数见表6-5所示。其他符号意义同前。

偏应力张量引起的弹性变形和非弹性变形的总变形量为:

土体原位测试与工程勘察

式中:B0为基础的参考半宽:取30cm;α为土的结构系数(有一些参考书称为流变系数),由表6-4决定;λB为形状系数;当基础为圆形基础时:λA为1。其他基础形状系数见表6-5所示。其他符号意义同前。

表6-5 形状系数λ值

由上式分析可得到总地基土体变形量为:

土体原位测试与工程勘察

应注意的是:用旁压试验法估计的沉降量,往往比采用弹性理论计算法得到的沉降量要小。

目前,在国内、外一些生产单位的科研部门,利用旁压试验P-V曲线来模拟载荷试验的P-S曲线;也可以通过对比地基处理前后旁压曲线的临塑荷压力和旁压模量的数值来检验经过地基处理后(强夯、堆载预压、真空预压等)加固的效果。

8. 基坑支护变形监测记录表

这是非常普通的安全生产监理日志。填表不是问题,问题的本身是“基坑支护变形的监测”。
---------------在你搞清楚“基坑”;“基坑变形”;“变形监控”;“基坑支护”这些名词之后,做起来就很容易了。按照操作规程,应该有两个人合作完成的,如果就你一个人,则应该在【变形测量】中实时记录。
基坑支护:是控制基坑变形的措施,如果没有特别的【支护措施】,那就是开挖后的土墙了,那么你要做的工作就是: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定时测量并记录土墙四壁的长宽高矮的数据,并且在以后的测量中,对比过去取得的同类数据,可以发现基坑变形数据的异常,诊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基坑垮塌和邻近建筑物都是基坑严重变形的结果。
如果你是工地安全监测员,则不仅是填表的责任,还应该把监测结果向工程主管汇报,尤其是发现了大的数据变化之后,要及时报告。
-------责任重于泰山,质量就是生命。填表只能说明你在做事,不能说明你的事情做好了,测量更重要。

9. 大坝变形观测标准

浅谈大坝安全观测资料的整编和分析

测绘学院测绘工程专业

概要:观测资料的整理分析,主要根据观测数据的平差值列表及绘图表示。整理资料,需要把水坝在各种外界及本身因素影响下所产生的变形值、变化规律、变化过程及变化幅度等,以变形及其它变形因素的关系正确地表达出来。从而,才能对坝体的运行状态及变化规律做出正确的判断。

关键词:大坝 变形观测 安全监测 资料整编 资料分析

正文:

大自然丰富的水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宝贵财富。随着生产发展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水的认识有了历史性的跨越。一方面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治理水灾害;另一方面合理利用水资源,服务于社会大发展。从而,使来水和用水相适应。

生产实践告诉我们:解决这些问题根本办法是振兴水利。因此,一系列的建设管理研究分析课题摆在我们面前,需要我们不断地从实地、实际出发,获取整合处理各种信息,自然牵涉到资料的整编和资料的分析。特别是在工程建筑物变形观测中,尤其重要。

资料整编是观测人员必备的素质之一,包括对观测成果的校对、造册,并及时整编分析,发现异常应找出原因并采取措施,定期作好观测工作技术总结。在资料整理及成果分析前,还应对大坝施工时薄弱地质段的处理实况、坝体施工情况及结构设计中存在的缺陷等,有一客观而全面的资料。对整个观测系统的合理性及所能达到的最后精度,有一可靠的分析资料及确切的技术依据。

一、资料整编

观测资料的检核、平差、制表及绘图,是大坝变形变形观测的重要内容,资料要随测随整理。一般来讲,大坝安全监测资料的整编应包括以下项目:

位移,挠度,倾斜,接缝和裂缝,下游冲淤,坝前淤积,渗流量,扬压力,绕坝渗流,水质分析,应力,应变,混凝土温度,坝基温度,水位,库水温,气温等。

同时,整编工作又可分为平时整编和定期整编。

1.平时整编的主要内容有:

校核原始记录

检查观测成果

填制整理图表

分析变化规律

2.定期整编刊印的主要内容包括:

收集资料

审查复核

填制整编刊印图表

整理分析

编写整编资料说明

送主管部门审查

其中重点是收集审核观测成果,以进行图表填制及变化分析。变形观测的原始资料,包括网图、记录手簿等,数据量很大。在每期复测之后,都应将经检验证明可靠的计算成果列表汇总,进一步绘图作定性分析。以下介绍几种简单常见的整理图表:

1.某坝沉陷量记录

2.上游位移、水平位移和坝体温度过程曲线

如上图以时间为横坐标,以上游水位、累计水平位移及混凝土温度为纵坐标,分别绘出上游水位、水平位移和混凝土温度过程曲线。

3.垂直位移与混凝土温度过程曲线

如图上,以时间为横坐标,混凝土温度与垂直位移量为纵坐标绘制过程线,每测一点一条曲线。

上面绘制的两种过程曲线,我们又可统称为变形过程曲线图。在实际的应用中,还要应用到变形等值线图,如在分析某地地面沉降原因时,利用绘制的地面沉降等值线图来清晰地表明地面沉降大小及分布情况。

二、资料分析

1.监测资料分析工作的要求

通过对监测数据及检查、资料的定性和定量分析,对大坝的状态做出及时的分析、解释、评估和预测,为有效地监控大坝的安全提供可靠依据;积极发挥检验设计和指导施工的作用,并为专门的科研问题提供有价值的成果;观测记录人员必须做到:依据可靠、分析及时、全面反映、突出重点、技术先进、人机结合、讲求实效、作好管理。

2.监测资料分析工作的内容

与分析项目有关的环境因素的变化情况;同项目测值的空间分布情况;测值随时间变化情况;测值变化与有关因素的关系;结构及地基材料物理力学参数情况。

3.监测资料分析工作分析判断的步骤

1> 分析成果是否符合正常变化规律

*分析每种观测项目的观测精度,确定其误差范围。

绘制主要项目,主要测点的测值过程线分布图,了解分析测值的变化和分布规律。

分析影响测值的结构因素及荷载因素,找出主要影响因素并分析其影响程度,绘制相关图表。

对着重分析的测值系列,通过多元回归分析等计算,得出定量关系的方程式,并据以绘出关系曲线,以及编制各种因素影响值表。

对重点坝段各项观测值进行综合分析,不但变形观测各项目间比较,还应与其他水文、水工的观测项目综合分析。

进行测值的相互对照及历史比较,查找有无不符合规律的异常值。

对异常值进行专题分析,判断其异常程度、原因及对大坝安全的影响。必要时可围绕专题,开展必要的观测实验和分析计算。

分析观测成果规律及异常值,且成果观测值本身应在规定精度之内。

2> 对大坝的安全判断

稳定。断面上总剪应力超过抗剪能力时,将失去稳定。

强度。坝体承受荷载,各点均产生正应力。坝体部分主拉应力超过抗拉强度时,将发生开裂。

耐久。坝体及坝基在大气、库水、泄流水、渗透水及地下水等作用下,会发生风化、溶蚀、开裂、漓蚀等现象,引起稳定性及强度的降低,影响使用年限

4.监测资料的分析

1〉常规分析(初步分析、定性分析)

对比分析

过程线分析

相关图分析

2〉定量正分析

根据效应量的监测数据,联系其影响因素的变量数据,对效应量的状况及变化规律所做出定量的分析。对大坝效应量监测值建立具有一定形式和构造的数字式。效应量(因变量)有:位移、挠度、渗流量等。环境变化量(自变量)有:水位、温度、气温、时间等。

3〉数学模型

统计模型(逐步回归模型、岭回归模型、主成分回归模型、偏最小二乘模型等)

回归分析法

回归分析法是处理变量与变量之间关系的数学方法。它适用与处理大量的观测数据,可容纳很多的因子,建立最优回归方程。目前,可使用普通计算机甚至手算来确定回归方程。现简单列出其核心公式供参考:

时间序列模型
灰色系统模型

模糊数学模型

神经网络模型

4> 确定性模型

是一种通过物理理论计算成果构造环境自变量与大坝效应量之间的确定性关系形式,再经实测值的统计分析来实现计算假定和参数的合理调整所建立的因果关系模型。

5> 混合模型

大坝效应量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它是众多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综合反映。影响大坝效应量的因素很多,有些环境因素与效应量的关系明确,通过相应的物理理论和方法就可以建立这些环境自变量与效应量的函数关系;另一些环境因素与效应量的关系尚不明确,采用相应的物理理论和方法难以建立这些环境自变量与效应量的函数关系。鉴于此,我们在建立大坝效应量监测模型时,应对各种环境分量的形式确定采用不同的方法,从而使所得的模型既保证较明确的物理概念,又计算简单,使模型的质量较好。

参考文献:

1.张培基编著:《水坝变形观测》 1981

2.华东水利学院测量教研组编: 《水利工程测量》 1979

3.《三峡试验坝—陆水蒲圻水利枢纽志》编纂委员会编: 《三峡试验坝—陆水蒲圻水利枢纽志》 1999

4.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测量教研组编: 《普通测量》 1985

5.水利电力部第五工程局 水利电力部东北勘测设计院编: 《土坝设计 (上、下册)》 1978

6.水利电力部水利司编:《水工建筑物观测手册》1978

7.水利电力部科学技术司、水利电力部科学研究所编:《坝工建设技术经验汇编》 1975

8.林文介主编:《测绘工程学》 2003

9.刘念武编著:《大坝变形观测》 2006

10. 基坑支护变形监测记录表 如何填写

1,测点编号按布点图填写就可以了。
2,本次变化量一般1-3mm,累计变化量一般20mm以内。
3,工程状态:挖土 或垫层浇筑完成 或底板浇筑完成。

阅读全文

与变形测量成果表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王成果青岛科技大学 浏览:519
护理品管圈成果汇报书 浏览:875
使用权获取途径 浏览:759
怎么投诉奥迪4s店 浏览:31
美术教师校本研修成果 浏览:740
股权转让合同模板 浏览:638
知识产权部门重点的工作计划范文 浏览:826
用地批准书能证明土地的使用权权吗 浏览:829
拓荒者知识产权 浏览:774
商标侵权事宜处理委托书 浏览:168
内容无版权今日头条 浏览:327
房产纠纷诉讼时效是多长时间 浏览:269
无形资产年限怎么确定 浏览:542
工商登记人员工作总结2018 浏览:799
我要发明机器人300字 浏览:341
转让合作书 浏览:512
上海联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宁波分公司 浏览:364
西安私人二手挖机转让 浏览:698
债务股权转让 浏览:441
食堂转让合同范本 浏览: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