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证书转让 > 确定成果靶向

确定成果靶向

发布时间:2021-10-07 17:31:32

A. 刘文中的研究成果

1)基于磁纳米粒子的靶向热疗温度精密测量方法及其实现技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12-2015);
2)“基于磁纳米粒子的非侵入式在体温度测量方法研究”,湖北省国际科技合作科技攻关项目(2011-2012);
3)“基于磁化曲线的磁纳米粒子粒度表征技术研究”,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2009-2010);
4)“多重磁特性信息融合的磁纳米粒子粒度分布测量技术”,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青年)(2009-2011);
5)“基于多重磁动力学信息融合的磁纳米粒子表征关键技术研究”,科技部“走出去”国际合作与交流项目(2010-2012)。

B. 肺癌怎么自己适用确定哪类靶向药物

肺癌的种类:1,鳞癌2,未分化癌3,腺癌4,肺泡细胞癌
每种肺癌的治疗方案都不一样!有的适合手术 有的适合靶向药物治疗!
盛太康医药 ~可以更多建议哦
具体也是根据病情,个人体质,治疗方案来决定
所以不能轻言放弃
----
--
--
有时候能隐约看见别人在你心里划过的伤口,知道你的些许,而我更多的是想小心意义保护你的感受,自己消化掉那些令人难受的痕迹。我已经很留恋你的怀抱和温暖厚实的手掌,也陷进你的淡然和温暖,生活不过如此,平静的守候,共同的方向,一起的努力。我忘记怎样的开始,但是我知道一直要未完待续,没有终点。我没有考验和试探,只有无条件的信任和支持,没有理由。就算我是个头脑简单的笨蛋又如何,有人真的疼爱,笨蛋就是女王。

C. 基因工程靶向细胞疗法的效果明显吗

明显,基因工程靶向细胞疗法采用特有的技术靶向定位植入干细胞,在干细胞基因的引导下使多能干细胞转变成具有定向干细胞,而这些再生的细胞都带有抗病毒和自我免疫性,使机体产生细胞转化基因,主动对人体及病灶部位的病毒进行彻底的清除,达到完全治愈不复发的目的。

名词解释
靶向细胞疗法
基因工程靶向细胞是利用基因工程研究成果开展的一种生物免疫治疗方法。是国际上治疗尖锐湿疣、生殖器疱疹疾病切实可行的生物免疫治疗方法,它能够特异性识别并杀灭HPV/HSV病毒,具有快速治愈,标本兼治等优点。
步骤
将一种生物的DNA中的某个遗传密码片段连接到另外一种生物的DNA链上去,将DNA重新组织一下,就可以按照人类的愿望,设计出新的遗传物质并创造出新的生物类型,这基因工程一般包括四个步骤:
取得符合人们要求的DNA片段
要把目的基因从供体 DNA长链准确地剪切下来,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1968年,沃纳·阿尔伯、丹尼尔·内森斯和汉弥尔顿·史密斯第一次从大肠杆菌中提取出了限制性内切酶,它能够在DNA上寻找特定的"切点",认准后将DNA分子的双链交错地切断。人们把这种限制性内切酶称为"分子剪刀"。这种"分子剪刀"可以完整地切下个别基因。自1970年代以来,人们已经分离提取了 400多种"分子剪刀"。有了形形色色的"分子剪刀",人们就可以随心所欲地进行DNA分子长链的切割了。
构建基因表达载体
DNA的分子链被切开后,还得缝接起来以完成基因的拼接。1967年,科学家们在5个实验室里几乎同时发现并提取出一种酶,这种酶可以将两个DNA片段连接起来,修复好DNA链的断裂口。1974年以后,科学界正式肯定了这一发现,并把这种酶叫作DNA连接酶。从此,DNA连接酶就成了名符其实的"缝合"基因的"分子针线"。只要在用同一种"分子剪刀"剪切的两种 DNA碎片中加上"分子针线",就会把两种DNA片段重新连接起来。
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
把"拼接"好的 DNA分子运送到受体细胞中去,必须寻找一种分子小、能自由进出细胞,而且在装载了外来的 DNA片段后仍能照样复制的运载体。理想的运载体是质粒,因为质粒能自由进出细菌细胞,应当用"分子剪刀"把它切开,再给它安装上一段外来的 DNA片段后,它依然如故地能自我复制。此方法适用于植物细胞的基因工程。此外,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可选用显微注射法,导入微生物细胞可以使用钙离子(如氯化钙)处理细胞使其可以吸收外界的DNA分子。
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
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后,是否可以稳定维持和表达其遗传特性,只有通过检测与鉴定才能知道。这是检测基因工程是否成功的一步。
首先,要检测转基因生物染色体的DNA上是否插入了目的基因。方法是采用DNA分子杂交技术,即将转基因生物的基因组DNA提取出来,在含有目的基因的DNA片段上用放射性同位素等做标记,以此作为探针,使探针与基因组DNA杂交,如果显示出杂交带,就表明目的基因已插入染色体DNA中。该方法因发现者而命名为"Southern"印记。
其次,还需要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出了mRNA,检测方法同样是分子杂交技术,与上述方法不同的是需从转基因生物中提取mRNA,做上标记以进行检测。由于Southern印记名称的缘故,所以该方法被称为"Northern"印记。
最后,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成蛋白质。方法是从转基因生物中提取蛋白质,用相应的抗体进行抗原-抗体杂交,若有杂交带出现,表明目的基因已经形成蛋白质产品。该方法又成为"Western"印记。

D. 怎么把2007年,这项研究成果被应用于 基因靶向治疗

2007年,把这项研究成果应用于 基因靶向治疗

如果觉得缺少主语
2007年,人们把这项研究成果应用于 基因靶向治疗
2007年,(某某院)把这项研究成果应用于 基因靶向治疗

如果不觉得缺少主语
2007年,把这项研究成果应用于 基因靶向治疗

E. 冯志强的项目成果

现作为课题负责人,主持完成和正在承担的项目有:
国家十一五创新药物重大专项;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药物所新药前期研究基金项目;
与企业合作项目。
其中创新药物重大专项:GK和PPAR双靶点激动剂的抗糖尿病候选药物研究(2009,1-2010.12)课题,获得国家资助150万元。
第二代白血病靶向治疗药物FB2的开发研究课题已转让给企业。申请12项国内外发明专利。在国内外刊物发表论文十余篇。

F. 癌症治疗最新成果

DC+CIK生物治疗。生物免疫治疗肿瘤疗效的高低主要取决于三个方面:其一,回输到患者体内的DC细胞和CIK细胞的数量多少。数量越多,杀死的肿瘤细胞也就越多,疗效就越明显;其二,所培养的DC细胞和CIK细胞活性的强弱。活性越强,杀肿瘤细胞的能力就越强,疗效就越好;第三,培养液的质量。质量越高,产生的副作用就越小,疗效就越好。

G. 肺癌靶向治疗,好在哪里

近日,我国肿瘤专家介绍了肺癌分子靶向治疗药物研究的最新成果。专家指出,随着医学的进步,新的抗癌药物已能够延长晚期肺癌患者的生存期,更可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有时间的话上我们网站看看:http://www.aizheng100.com/feiai.asp
1.肺癌分子靶向治疗新进展
近几年来,肺癌的分子靶向治疗取得了较大的进展,靶向治疗新药不断涌现,在临床试验或正式临床应用中取得非常鼓舞人心的结果,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有:, Erbitux)和BevIressa (ZD1839,Gefitinib) 、OSI774(Tarceva, erlotinib)、Herceptin(Trastuzumab,贺赛汀)、IMC-C225 (cetuximabacizumab(Avastin)等,本文对这一新理念新疗法作一综述。
肺癌是目前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其治疗也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传统的化疗和放疗由于缺乏特异性,取得疗效的同时也往往给患者带来较大的毒副作用。因此,选择肺癌细胞特异的分子靶点,应用针对该靶点的药物进行治疗,在取得明显疗效的同时,又避免对正常细胞的伤害。这种高效低副作用的治疗模式,越来越被肿瘤学术界和广大患者所认同。近几年来,随着对肺癌分子生物学行为的不断深入研究,发现了多个可用于治疗的特异性靶位点,有多种靶向治疗药物已被FDA批准用于临床应用或正在进行临床试验研究,以下简要介绍这一领域的一些主要进展:
肺癌分子靶向治疗常用的治疗靶点有:细胞受体、信号传导和抗血管生成等,其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是目前最为主要的靶点,有多种药物均是针对此靶点,且在临床试验或临床应用中取得很好疗效。

肺癌分子靶向药物主要有两类,小分子化合物和单克隆抗体,小分子化合物常用的有:Iressa (ZD1839,Gefitinib)和OSI774等;单抗类分子靶向药物常用的有:Herceptin(Trastuzumab,贺赛汀)、IMC-C225(cetuximab, Erbitux)和Bevacizumab(Avastin)等。
1 小分子化合物类分子靶向治疗
1.1 Iressa (ZD1839,Gefitinib)
Iressa (ZD1839,Gefitinib)是一种口服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EGFR-TK)拮抗剂,属小分子化合物,2003年5月被FDA批准单药用于经含铂类或泰素帝方案化疗失败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EGFR高表达的肿瘤细胞侵袭性强、易转移、疗效差,患者预后不好。EGFR的表达与肿瘤细胞的酪氨酸激酶活性有关,EGFR过表达的肿瘤细胞接受细胞生长信号,激活细胞内某些基因表达,加速细胞分化,释放更多的血管生成因子和促转移因子。抑制EGFR的过度表达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目前Iressa主要用于治疗非小细胞性肺癌(NSCLC),对乳腺癌、前列腺癌及头颈部肿瘤等也证实有效。采用单药Iressa治疗142例经含铂类或泰素帝方案化疗失败的晚期NSCLC的临床Ⅱ期试验结果显示:采用250mg/天剂量组的显效率为(CR+PR )14%(9/66),采用500mg/天剂量组的显效率为(CR+PR )8% (6/76),女性和未吸烟者有更好的疗效,采用ZD1839联合化疗,对化疗没有益处,因此,不提倡化疗与ZD1839联用[1];另有研究报道单药治疗化疗失败的晚期NSCLC可取得53%(CR+PR+SD)的疾病控制率[2];采用ZD1839治疗NSCLC,还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3];ZD1839联合放疗治疗NSCLC,对放疗有增敏效应[4]; Iressa的主要毒副作用为消化道反应和痤疮样皮疹,患者均容易耐受。
1.2 OSI-774 (Tarceva, erlotinib, R 1415, CP 358774, NSC 718781)
OSI-774 (Tarceva, erlotinib, R 1415, CP 358774, NSC 718781) 也是一种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EGFR-TK)拮抗剂,属小分子化合物,2002年9月,美国FDA批准其作为标准方案治疗无效的晚期NSCLC的二线或三线治疗方案[5]。一项OSI-774单药治疗复治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Ⅱ期临床试验研究结果显示:显效率12.3%,稳定率38.6%;另有一项OSI-774单药治疗细支气管肺泡癌的Ⅱ期临床试验研究结果显示:显效率26%[6],且患者均容易耐受。多项联合化疗药物的临床试验研究也在进行之中[7,8,9],主要的联用药物有泰素D、健择+顺铂,卡铂+泰素。有些临床试验研究有了初步的结果:L. Forero[30]等联合OSI-774、泰素和卡铂治疗9例恶性肿瘤患者,在第一周期的OSI-774治疗前3天给予泰素和卡铂治疗,1例非小细胞肺部患者接近CR,1例非小细胞肺癌者和1例阴茎癌患者达到MR,病情稳定超过4个月,OSI-774无明显增加化疗的毒副作用。
1.3 其他的小分子化合物靶向治疗药物
其他的小分子化合物靶向药物包括:CI-1033,一种不可逆的erb酪氨酸激酶抑制剂[10]; PKI166 、GW572016和EKB 569,均可同时抑制EGFR和Her-2的双功能酪氨酸激酶抑制剂[10];SCH66336,一种蛋白激酶C抑制剂[11];LY317615,一种蛋白激酶Cb抑制剂[11];TNP-470,一种血管内皮抑素[11]; SU6668, SU11248, PTK787/ZK222584和ZD6474,均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12, 13];SCH66336 (lonafarnib)和R115777,均为法尼醇蛋白转移酶抑制剂,可特异抑制多药耐药蛋白1和蛋白2[14] 。这些小分子化合物靶向治疗药物治疗肺癌(包括小细胞肺癌(SCLC)和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试验研究均在进行之中。
在上海召开的第十一届全国临床肿瘤学大会暨2008年中国抗癌协会临床肿瘤学协作专业委员会(CSCO)学术年会上,19场教授见面会成了一道引人入胜的风景线,知名专家和参会代表们在这里直接面对面交流,会场几乎一座难求。《肿瘤周刊》上期已经对部分教授见面会热点作了介绍,本期继续进行集中报道,内容包括肺癌靶向治疗、胃癌化学治疗、肿瘤姑息治疗与疼痛规范化治疗、恶性淋巴瘤治疗等(B1~B3版)。
教授见面会热点追踪之——肺癌分子靶向治疗
8月29日举行的这场见面会主题虽然为如何选择肺癌患者进行分子靶向治疗,但两位主持专家一上来就宣布,讨论话题不限于此,因此本场教授见面会是在一种活跃“发散”的基调上进行的。大家的兴趣所在已经远远超出了靶向治疗患者选择,甚者肺癌的靶向治疗。限于篇幅,下面仅介绍部分讨论话题。
主持专家:广东省人民医院 吴一龙 教授
上海市胸科医院 陆舜 教授
1 吉非替尼治疗需要选择患者吗?
参会者:目前似乎公认,肺癌治疗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吉非替尼对EGFR突变者疗效较好,但是有研究(INTEREST)表明,吉非替尼与多西他赛治疗相比,各亚组疗效均相当。临床上到底该如何选择患者?
吴一龙:这涉及到我们如何全面细致地评价临床试验的问题。最初的吉非替尼临床试验(如IDEA 1、2)针对所有患者,结果有效率为10%左右。随着后续分析和进一步研究,人们发现女性、不吸烟、腺癌或EGFR突变者吉非替尼疗效较好,如果依据EGFR基因突变选择患者,吉非替尼治疗有效率可达80%左右。但是最近的INTEREST研究又提出了不同看法:与二线化疗相比,各亚组转归均相同。
我觉得应该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如果只想达到二线化疗10%的有效率,吉非替尼治疗时可以不选择患者,但是要承受相应的“痛苦”,那就是医师开出处方后,可能10例患者中只有1例有效,而如果按照突变选择患者就可能达到80%的有效率。临床医师治疗决策其实是“试错”过程,治疗如果有效继续应用,无效则不用。在这个试错过程中,保证10%还是80%的有效率,值得我们权衡。二线化疗中我们之所以允许对10%有效率试错,那是因为我们无法预先知道哪些患者对化疗敏感,但对靶向治疗我不同意对10%有效率试错,那是因为我们可以预先知道哪些患者对其敏感。另外,从治疗费用看,也不允许投入大量费用,却只试出10%的有效者。
2 吉非替尼无效可换用厄洛替尼吗?
陆舜:大规模研究发现,换用厄洛替尼并不是很好的解救方式,两药交叉耐药程度很高,一种药物如果无效,另一种也无效的可能性很大。吉非替尼耐药的主要原因是EGFR基因第20外显子突变,这种情况下两药均无效。也有很小一部分病例耐药与剂量和效能相关,这种情况下,换一种抑制EGFR的药物可能会有效,但这种情况概率非常小。
吴一龙:采用厄洛替尼作为吉非替尼无效的替代用药,所谓有效者多为疾病稳定(SD)者。但是,这部分患者可能只是发展比较缓慢,即使应用原药也可能稳定很长时间。所以,必须有确凿的数据显示换用厄洛替尼后多少患者可达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SD。另外,还要看换药后临床症状有多少改善,即临床控制率是多少。非常可惜,在这两方面都没有证据证明换用厄洛替尼有效,因此,目前不主张这两种药物互换。
3 吉非替尼失败后还有何方法?
吴一龙:对吉非替尼治疗失败的患者,该如何治疗?这是全球关注的一个问题。首先,可以根据治疗失败的不同机制,如耐药基因T790M、c-met信号传导途径、胰岛素生长因子受体(IGFR-1)基因,采用相应的抑制剂,这是目前国际上研究的热点。其次可考虑抗血管生成治疗,如索拉非尼、舒尼替尼等。还有,能否重新启用化疗?我们的研究发现,肺癌中既存在突变型细胞,也存在野生型细胞,用EGFR-TKI抑制突变型细胞后,野生型细胞就成为优势细胞,这就给重新化疗留出了空间。这些方面的相关临床试验正在开展中。
陆舜:也可能存在另外的吉非替尼耐药克服方法,有人提出用细胞外单克隆抗体西妥昔单抗可能会逆转耐药,其可能的机制是,EGFR胞外结构域发生改变后使TKI无法与之结合,单克隆抗体能使其结构域打开,TKI可重新结合上去。另外,也有人提出EGFR“休假(holiday period)”假说,认为化疗和TKI可序贯使用,化疗后疾病进展者可改用TKI,TKI失败后再重新用原来的化疗方案,有部分患者还会有效。目前,也有相关临床试验正在进行。
4 小细胞肺癌的预防性全脑照射
参会者:局限期小细胞肺癌(SCLC)化疗后达CR可进行预防性全脑照射(PCI),但去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报告,对于广泛期SCLC患者,只要化疗有反应,就可以进行PCI。怎么理解这种差异?
吴一龙:去年ASCO年会上的这项研究表明,广泛期SCLC的这种PCI治疗模式能给患者带来显著的生存获益。另外,广泛期SCLC患者生存期是非常短的,PCI后不至于出现神经系统毒副反应。相反的,局限期SCLC要达到CR后半年才进行PCI,这是因为局限期患者有可能会长期生存,要考虑PCI的长期副作用。
陆舜:2007年《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的一项欧洲Ⅲ期随机临床试验表明,对广泛期SCLC患者进行PCI,能使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延长,后者的风险比(HR)下降达32%,生存获益非常明显。但这和局限期SCLC要求不一样。局限期SCLC化疗后达CR半年以上进行PCI,目的是使一部分患者得到根治,因此要求比较严格。在广泛期SCLC治疗中取得成功后,有理由去尝试局限期SCLC达PR后提前进行PCI,相信未来临床研究会有结果。
近日,我国肿瘤专家介绍了肺癌分子靶向治疗药物研究的最新成果。专家指出,随着医学的进步,新的抗癌药物已能够延长晚期肺癌患者的生存期,更可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过去20年,癌症患者的治疗和生存质量得到大大改善,其中44%归因于新药的使用。早期确诊和创新性药物的使用意味着更多患者可以被治愈,癌症晚期患者可以存活更长时间。特别是分子靶向治疗这一世界肺癌领域革命性的突破,为化疗失败的肺癌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专家满怀信心地表示。

一项最新的肺癌分子靶向药物治疗研究,倍受研究人员关注。这项仍在进行的全球规模最大、为时最长,开放性的TRUST研究,探讨了分子靶向药物特罗凯用于二线或三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口服150毫克,每天一次)的疗效。该研究涉及亚洲、中东、欧洲和美洲共59个国家的近1.2万名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亚洲共有7个国家和地区1064例患者入组,我国大陆共有16个中心参加。截止到2007年6月,全球6181例患者的数据报告显示,其中位总生存期达到了7.5个月;参与研究的各个国家和地区患者的疾病控制率(可反映生存获益)高度一致(71%~86%),总体疾病控制率达到77%,中国患者的疾病控制率更高达82%。在药物不良反应研究方面,6%的患者因皮疹需要减量,其中1%的患者因腹泻而需减药,1%的患者由于皮疹和/或腹泻而中断治疗,皮疹出现的中位时间为第8天,腹泻出现的中位时间为第12天。该研究除证明这一新型靶向治疗药物能显著延长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生存时间之外,还显示对各种类别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均有效,可使其得到与化疗一致的生存获益,能延缓其病情的恶化,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且治疗简单、方便。目前,人们正期待着该研究的进一步结果。

H. “第二届精准医疗&医养结合国际高峰论坛”取得了哪些成果

引进技术人才啊!

I. 靶向基因逆转近视,新技术吗

这两年科学家们才刚刚确定了导致近视的基因序列,我们国家也有研究所在研究亚洲人的致病基因,基因靶向治疗肯定是未来的研究方向之一,但目前还没可用的治疗方案,要想有成果我估计还要很多年。基因治疗只是提供了不同的探索思路,至于这条路到底走不走的通在没走过之前只有天知道。基因治疗已经有30年的历史,你自己网上搜索一下它的原理,真的那么神奇早就把癌症攻克了。你在看看它们的眼药水成分,就tmd核黄素叶绿素这些,我更感觉这家公司是为了融资或者拿政策补贴做的宣传,通过天眼查发现应该是一家创业公司,他们还需要更多的经费做研究,如果跟你说有药物治疗那就是骗人的。其实科学家们还在研究不同思路的治疗方案,有研究更好的人工角膜的,飞秒振荡器的无创角膜手术,石墨烯人工视网膜,更好的人工晶状体做ICL手术,google还研究电子设备直接嵌入人类眼球,都取得了一定进展。但目前为止是真正可用的还是激光手术,或者ICL,后巩膜加固手术这些。一定保护好你的眼睛,期待未来可以治愈近视

。旧瓶装新酒,真正上市治疗近视还远着呢!

J. 基因检测和免疫组化 哪个确定靶向药

靶向药物是针对肿瘤基因开发的,它能够识别肿瘤细胞上由肿瘤细胞特有的基因所决定的特征性位点,通过与之结合(或类似的其他机制),阻断肿瘤细胞内控制细胞生长、增殖的信号传导通路,从而杀灭肿瘤细胞、阻止其增殖。所以肯定是基因检测可以确定靶向药物。达安基因温州事业部提供。

阅读全文

与确定成果靶向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王成果青岛科技大学 浏览:519
护理品管圈成果汇报书 浏览:875
使用权获取途径 浏览:759
怎么投诉奥迪4s店 浏览:31
美术教师校本研修成果 浏览:740
股权转让合同模板 浏览:638
知识产权部门重点的工作计划范文 浏览:826
用地批准书能证明土地的使用权权吗 浏览:829
拓荒者知识产权 浏览:774
商标侵权事宜处理委托书 浏览:168
内容无版权今日头条 浏览:327
房产纠纷诉讼时效是多长时间 浏览:269
无形资产年限怎么确定 浏览:542
工商登记人员工作总结2018 浏览:799
我要发明机器人300字 浏览:341
转让合作书 浏览:512
上海联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宁波分公司 浏览:364
西安私人二手挖机转让 浏览:698
债务股权转让 浏览:441
食堂转让合同范本 浏览: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