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时分复用主要应用是什么
时分复用主要应用于数字信号的传输和接入,比如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在这里指我国采用的GSM 系统)中就引入了时分复用(TDMA)技术,在软起动器和变频器中采用了时分多机复用技术。
时分复用是建立在抽样定理基础上的。抽样定理使连续(模拟)的基带信号有可能被在时间上离散出现的抽样脉冲值所代替。这样,当抽样脉冲占据较短时间时,在抽样脉冲之间就留出了时间空隙,利用这种空隙便可以传输其他信号的抽样值。
(1)成果复用扩展阅读
时分复用的基本原理
时分多路复用适用于数字信号的传输。
由于信道的位传输率超过每一路信号的数据传输率,因此可将信道按时间分成若干片段轮换地给多个信号使用。每一时间片由复用的一个信号单独占用,在规定的时间内,多个数字信号都可按要求传输到达,从而也实现了一条物理信道上传输多个数字信号。
假设每个输入的数据比特率是9. 6kbit / s ,线路的最大比特率为76. 8 kbit / s ,则可传输8路信号。在接收端,复杂的解码器通过接收一些额外的信息来准确地区分出不同的数字信号。
⑵ 张伟刚的科研成果
承担的科研项目:
国家科技部“863”计划课题:“光纤光栅传感网络关键技术研究与工程化应用(2002AA31311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于飞秒激光蚀刻微腔的光子晶体光纤流体传感研究”(1097410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用于流体微量成份高灵敏度在线检测的光CRDS传感系统研究(1067407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微结构光纤多维传感的理论和实验研究(60577018)”
天津市重点基金:“光纤微腔流体传感系统研究及其环境监测新技术开发”
南开大学科技创新基金:“光子晶体光纤光栅及其器件的研制”
光电信息技术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基于光纤光栅的温度补偿式振动传感研究”(2005-06)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材料科学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微结构光纤光栅的写制及传感机理研究”(2006-05)
科研成果:
光纤光栅传感系列器件的设计、研制及其应用。
AFSN-1型光纤光栅传感网络解调系统。
光纤扭转、浓度及折射率传感器的研制与应用。
特种光纤光栅传感器的设计、研制及其应用。
微结构光纤及其光栅传感器件的设计与实现
获得奖励:
1997年9月,获省部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
1998年5月,获省部级科研优秀成果二等奖。
2001年5月,获省部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2001年6月,获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2004年6月,获天津市科技发明一等奖。
2005年6月,获天津市科技发明二等奖。
2009年5月,获天津市教学成果一等奖。
2009年7月,获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2010年5月,主持的《科研方法论》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
2011年5月,获南开大学教学名师奖。
获国家专利:
“双向扭转光纤传感器”:
“轮辐式温度补偿型光纤光栅压力传感器”:
“温度补偿型光纤光栅带宽传感器”:
“温度自动补偿的光纤光栅压强传感器”:
“高速光纤光栅传感复用解调装置”:
“光纤光栅微振动传感测试仪”:
“栅网式光纤微弯传感器”:
⑶ 什么是软件复用
软件复用技术概述
2003-6-30 15:31:07
[发布并查看相关评论]
开发中心 孙琪
软件复用是将已有的软件及其有效成分用于构造新的软件或系统。它不仅是对软件程序的复用,还包括对软件生产过程中其它劳动成果的复用,如项目计划书、可行性报告、需求分析、概要设计、详细设计、编码(源程序)、测试用例、文档与使用手册等等。因此,软件复用包括软件产品复用和软件过程复用两部分的内容。
软件复用不同于软件移植。软件移植是指对软件进行修改和扩充,使之在保留原有功能、适应原有平台的基础上,可以运行于新的软硬件平台。而复用则指在多个系统中,尤其是在新系统中使用已有的软件成分。
从对复用产品的了解程度和复用方式看,也可分为白盒复用与黑盒复用。黑盒复用指对已有产品或构件不需作任何修改,直接进行复用,这是理想的复用方式。它主要基于二进制代码的复用,包括可执行程序的复用和基于库(包括动态链接库和静态库)的复用。白盒复用指根据用户需求对已有产品进行适应性修改后才可使用。白盒复用一般为源代码一级的复用,以及相应的测试用例、文档等的复用。
无论白盒复用还是黑盒复用,都需要花费一定的代价熟悉和掌握被复用的软件系统。作为经济上的考虑,要求复用的代价必须大大小于重新开发的代价,否则就不应该考虑。
软件复用的一个关键因素是抽象。抽象是对软件可复用对象的提炼和概括,即将可复用对象的基本属性和相应的操作,从具体的语言、环境和其他细节中提炼出来。软件的复用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可复用对象的认识深度或者说可复用对象的抽象层次。抽象层次越高、与具体环境和特定细节越无关,则它被未来系统复用的可能性也越大。领域分析则是进行抽象的有力工具。领域分析借助特定领域、特定行业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对软件系统对象进行抽象和分类,提炼认知的对象及其相互关系,获得系统整体结构,从而生成可复用的软件构件。
通过软件复用,在应用系统开发中可以充分地利用已有的开发成果,减少了包括分析、设计、编码、测试等在内的许多重复劳动,从而提高了软件开发的效率,同时,通过复用高质量的已有开发成果,避免了重新开发可能引入的错误,从而提高了软件的质量。
软件复用有三个基本原则,一是必须有可以复用的对象;二是所复用的对象必须是有用的,三是复用者需要知道如何去使用被复用的对象。软件复用包括两个相关过程:可复用软件(构件)的开发(Development for Reuse)和基于可复用软件(构件)的应用系统构造(集成和组装)(Development with Reuse)。解决好这几个方面的问题才能实现真正成功的软件复用。
可复用软件(构件)的开发是实现软件复用的基本条件,对象技术的广泛使用,提供了建造和使用构件的概念基础和实用工具,有了可复用软件,基于可复用软件(构件)的应用系统构造(集成和组装)才能得以实现。软件的生产也可以象硬件的生产一样,在设计好框架后通过标准的构件组装而成。一般认为构件是具有一定功能、能够独立工作或同其他构件组合起来协调工作的程序体,一经产生,就与它的具体实现语言无关,可以认为是一段二进制码和数据段,其内部具体实现是无法看到的,可将成熟的构件当作商品出售,在保证开发者的利益同时最大地满足社会需求。采用构件来开发软件可以更有效地重用他人已有的劳动成果。
⑷ 陈适的主要学术成果
代表性论文 : 1.二值图象的形状匹配与精定位,《武汉河运专科学校学报》1996.4
2.GPS定位方式及提高定位精度的措施,《中国水运》2001水运科技专辑
3.基于无线通信技术的电子商务及其相关技术,《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专辑
4.GPS的通信功能与应用,《中国水运》2001.9
5.GPS船舶监控系统的设计,《武汉理工大学》(交通科学与工程版)2002.4
6.嵌入式Internet技术应用,《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应用》2002年第3期
7.具有随机二进制调制波形的PCM/FM的自相关函数和功率谱,《武汉理工大学》(交通科学与工程版)2002.6
8.基于正交频分复用的高速无线数据传输,《武汉理工大学》(交通科学与工程版)2003.2
9.基于小波变换的OFDM调制解调技术,《武汉理工大学》(交通科学与工程版)2003.4
⑸ 想用数据来展现前端团队的工作成果,可以用哪些数据
用了什么新框架新技术,
用了新框架新技术之后开发效率提高了多少,
提高在哪些方面,专
加载速度提属升了多少,
用户体验提升了多少,
节省了多少请求,
帮公司节省了多少带宽,
写了多少组件,
组件的复用率如何,
代码规范做得怎样,
代码量优化做得怎么样,
注释率提升了多少,
有没有做出一些实用的工具给其他岗位的人使用,
开发过程有没有优化,
自动化程度提升了多少,
多了去了.......
⑹ 什么是调制和多路复用通信系统中为什么要使用这些技术
实现在同一条通信线路上传送多路信号的技术叫做多路复用技术。电信线路是构成电信网的基础设施之一,在整个电信网的投资中占有很大的比例。“多路复用”能够提高电信传输系统传输能力、扩大容量、挖掘潜力、降低成本。因而无论是有线传输系统还是无线传输系统,都在积极研究研发“多路复用技术”。
在有线电信方面,早期的传输线路一对线只能传送一路电话,后来发明了载波电话,使上述情况有了突破。单路载波电话在一对线上能够通两路电话,使线路的利用率提高了一倍。后来陆续研发出3路、12路、60路载波电话等,使电信线路的传输能力提高了几倍、几十倍。同轴电缆载波系统更使通信的容量从几百路提高到几千路、上万路。20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大量使用光纤通信。一条光纤就能够通几百上千路电话。到90年代中期,一根光纤能够开通几万路电话;人们又研究研发了新的多路复用技术,叫做“波分复用”。现在一根光纤已能开通几十万路电话,而且还在继续迅速提高。其通信容量发展之快令人咋舌。而这些都是“多路复用技术”的成果。
在无线通信方面,多路复用技术也得到广泛的应用。早在20世纪30年代初期,在无线电通信中就使用了多路复用技术。40年代以后,微波通信中更是广泛地应用了多路复用技术。到80年代,模拟调频微波通信的容量已高达1800~2700路。80年代末发展起来的数字微波通信,多路复用的容量更高。1965年以后,卫星通信发展很快,到90年代,新的卫星通信系统应用多路复用技术,能够承载约35000路电话和多个电视节目的传输。 bitsCN.nET中国网管博客
多路复用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各路信号在进入同一个有线的或无线的传输媒质之前,先采用调制技术把他们调制为互相不会混淆的已调制信号,然后进入传输媒质传送到对方,在对方再用解调(反调制)技术对这些信号加以区分,并使他们恢复成原来的信号,从而达到多路复用的目的。
常用的多路复用技术有频分多路复用技术和时分多路复用技术。频分多路复用是将各路信号分别调制到不同的频段进行传输,多用于模拟通信。时分多路复用技术是利用时间上离散的脉冲组成相互不重叠的多路信号,广泛应用于数字通信。频分多路复用和时分多路复用的基本原理如图所示。除了频分和时分多路复用技术外,更有一种波分复用技术。这是在光波频率范围内,把不同波长的光波,按一定间隔排列在一根光纤中传送。这种用于光纤通信的“波分复用”技术,现在正在迅速发展之中。
⑺ 书固佳矣,若遽称善,恐帝不复用意一(古文翻译)
“虽然(皇上)本来写得很好,但是如果那么快就说(皇上写得)好,恐怕皇上就不再(对书法)用心。”
出自宋太宗求书
译文为
宋太宗当政的时候有一个叫王著的人学王羲之的书法,理解透了窍门,在翰林院当侍书。皇帝处理政事之余,还注重练书法,许多次派遣太监拿自己写的字给王著看,王著每次都认为(宋太宗)还未学好,太宗就更加专心临摹书法。(宋太宗)又拿了写好的字问王著,王著的回答依然像当初的一样。有人问他的意图,王著说:“虽然(皇上)本来写得很好,但是如果那么快就说(皇上写得)好,恐怕皇上就不再(对书法)用心。”从那以后,皇帝的书法精妙绝伦,超越前人和古人,世人都认为这是王著对皇上规劝的成果。
⑻ 哪个知道软件复用是什么意思
软件复用技术概述
2003-6-30 15:31:07
[发布并查看相关评论]
开发中心 孙琪
软件复用是将已有的软件及其有效成分用于构造新的软件或系统。它不仅是对软件程序的复用,还包括对软件生产过程中其它劳动成果的复用,如项目计划书、可行性报告、需求分析、概要设计、详细设计、编码(源程序)、测试用例、文档与使用手册等等。因此,软件复用包括软件产品复用和软件过程复用两部分的内容。
软件复用不同于软件移植。软件移植是指对软件进行修改和扩充,使之在保留原有功能、适应原有平台的基础上,可以运行于新的软硬件平台。而复用则指在多个系统中,尤其是在新系统中使用已有的软件成分。
从对复用产品的了解程度和复用方式看,也可分为白盒复用与黑盒复用。黑盒复用指对已有产品或构件不需作任何修改,直接进行复用,这是理想的复用方式。它主要基于二进制代码的复用,包括可执行程序的复用和基于库(包括动态链接库和静态库)的复用。白盒复用指根据用户需求对已有产品进行适应性修改后才可使用。白盒复用一般为源代码一级的复用,以及相应的测试用例、文档等的复用。
无论白盒复用还是黑盒复用,都需要花费一定的代价熟悉和掌握被复用的软件系统。作为经济上的考虑,要求复用的代价必须大大小于重新开发的代价,否则就不应该考虑。
软件复用的一个关键因素是抽象。抽象是对软件可复用对象的提炼和概括,即将可复用对象的基本属性和相应的操作,从具体的语言、环境和其他细节中提炼出来。软件的复用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可复用对象的认识深度或者说可复用对象的抽象层次。抽象层次越高、与具体环境和特定细节越无关,则它被未来系统复用的可能性也越大。领域分析则是进行抽象的有力工具。领域分析借助特定领域、特定行业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对软件系统对象进行抽象和分类,提炼认知的对象及其相互关系,获得系统整体结构,从而生成可复用的软件构件。
通过软件复用,在应用系统开发中可以充分地利用已有的开发成果,减少了包括分析、设计、编码、测试等在内的许多重复劳动,从而提高了软件开发的效率,同时,通过复用高质量的已有开发成果,避免了重新开发可能引入的错误,从而提高了软件的质量。
软件复用有三个基本原则,一是必须有可以复用的对象;二是所复用的对象必须是有用的,三是复用者需要知道如何去使用被复用的对象。软件复用包括两个相关过程:可复用软件(构件)的开发(Development for Reuse)和基于可复用软件(构件)的应用系统构造(集成和组装)(Development with Reuse)。解决好这几个方面的问题才能实现真正成功的软件复用。
可复用软件(构件)的开发是实现软件复用的基本条件,对象技术的广泛使用,提供了建造和使用构件的概念基础和实用工具,有了可复用软件,基于可复用软件(构件)的应用系统构造(集成和组装)才能得以实现。软件的生产也可以象硬件的生产一样,在设计好框架后通过标准的构件组装而成。一般认为构件是具有一定功能、能够独立工作或同其他构件组合起来协调工作的程序体,一经产生,就与它的具体实现语言无关,可以认为是一段二进制码和数据段,其内部具体实现是无法看到的,可将成熟的构件当作商品出售,在保证开发者的利益同时最大地满足社会需求。采用构件来开发软件可以更有效地重用他人已有的劳动成果。
在复用软件设计中,如何设计和构造可复用的软件是软件设计者首先要面对的问题。根据面向对象的设计原理,应着眼于以下几个方面:
(1)封装性
在软构件的定义中,用户只关心事件的输入输出,对事件内部不必关心,方法和事件是独立于应用的,用户可以在软构件中定义自己的事件,对于内部的复杂性调用这并不知晓,从而提高了隐蔽性。
(2)重载
重载就是在同一软件构件中用同一名字来表示不同的方法名。一般有两种实现方法,一是方法参数的个数重载,二是方法参数的类型重载。
(3)继承
继承就是高层的类在不同范围的复用。
(4)聚合
聚合就是把一个难以复用的大软件分成若干部分构件,使其中的某些构件成为可以复用的构件。
(5)多态性
多态性指某方法不仅可以处理有相同结构的对象,也可以处理不同结构的对象。
中间件及相关软件是商业化的软件复用。仅看程序方面,软件复用后的制品也不只包括中间件软件,还包括软件框架、应用框架、通用业务构件等多种可复用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