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在台湾选举后中国有那些对台的经济支持
中国哪里对台湾经济支持,只不过是把台湾对大陆的经济支持吐回来一点点罢了。让水果进口,海产进口,开放更多到台湾的观光旅游。但都远不及台湾对大陆的经济贡献。
❷ 4.两岸关系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和突破性进展有哪些我们如何做好新时代对台工作
这种事情你也不用来问我们,跟着自己感觉走,我相信你自己也是会有自己的答案的,望采纳
❸ 取得的主要成果
本书是在充分吸收消化前人成果的基础上,对华北克拉通北缘哈达门沟和金厂沟梁两个最有代表性的典型金矿床进行重点解剖研究,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和室内测试,综合分析研究相结合,查明典型金矿床的成矿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成矿流体地球化学特征、成矿物质来源以及成矿时代,进行成矿机制分析。在单个矿床解剖的基础上,对两个典型矿床进行对比研究,探讨华北克拉通北缘区域控矿因素及成矿规律,为进一步找矿提供依据。本书所取得的主要成果有:
1.成岩(矿)时代方面
通过精确的成岩(矿)年龄测定,在哈达门沟金矿区,获得沙德盖岩体锆石SHRIMP U-Pb加权平均年龄为221.6±2.1 Ma,西沙德盖岩体锆石LA-ICPMS U-Pb加权平均年龄为222.9±0.82 Ma;获得哈达门沟金矿床辉钼矿Re-Os等时线年龄为386.6±6.1 Ma,金成矿的形成主要发生在早泥盆世;矿区北部西沙德盖钼矿床辉钼矿Re-Os等时线年龄为226.4±3.3 Ma,钼矿床形成于三叠纪。在金厂沟梁金矿区,获得对面沟似斑状花岗闪长岩锆石LA-ICP MS加权平均年龄140.86±0.71 Ma~142.65±0.44 Ma,对面沟细粒花岗闪长岩锆石LA-ICP MS U-Pb加权平均年龄138.7±1.2 Ma,西台子似斑状黑云母二长花岗岩锆石LA-ICP MS U-Pb加权平均年龄226.8±0.87 Ma,金厂沟梁片麻状二长花岗岩锆石LA-ICP MS U-Pb加权平均年龄258.6±1.6 Ma~261.61±0.94 Ma,矿区石英斑岩脉锆石LA-ICP MS谐和年龄为154.68±0.45 Ma。与矿脉相互穿插的黑云粗安斑岩锆石LA-ICP MS U-Pb加权平均年龄为131.7±1.1 Ma,接近或略早于成矿年龄,矿区南部对面沟铜钼矿化辉钼矿Re-Os加权平均年龄131.45±0.93 Ma,西矿区深部钼矿化石英脉辉钼矿Re-Os等时线年龄244.7±2.5 Ma,加权平均年龄243.5±1.3 Ma。
2.稳定同位素方面
矿石硫同位素组成:哈达门沟矿区δ34S变化于-21.7‰~5.4‰之间,极差为27.1‰,说明硫来源的复杂性,平均值为-10.6‰,表现出亏损重硫的特点,结合区内变质岩中黄铁矿的δ34S值,认为这套变质火山-沉积岩系为一套孔兹岩系,本身富32S,哈达门沟成矿流体中硫继承了这套太古宙地层中硫的同位素特点,并混有深部含矿流体的硫,所以成矿物质来源于深部流体和变质地层。金厂沟梁矿石硫化物δ34S变化于-2.8‰~-0.6‰之间,极差为2.2‰,平均值为-1.61‰,长皋沟金矿区矿石硫化物δ34S变化于-1.5‰~1.2‰之间,极差为2.7‰,平均值为-0.15‰,二道沟金矿区含金硫化物δ34S变化于-0.7‰~2.3‰之间,极差为3‰,平均值为-0.08‰,三者硫同位素组成相似,极差范围小,均集中在0值附近,具有深源硫的特点。
铅同位素组成:哈达门沟矿石铅同位素组成、计算的单阶段模式年龄,Th/U比值、μ值等,变化范围较大,表明铅不是在单一的铀、钍-铅系统中演化的,而是多阶段的,铅同位素的组成并非是正常铅,而是混合铅。在铅构造模式图上,哈达门沟矿石铅同位素投点比较分散,表明哈达门沟金矿床铅来源的复杂性。金厂沟梁、二道沟、常皋沟三个矿区矿石铅同位素组成,单阶段模式年龄,Th/U比值、μ值等一系列参数均相似,说明它们成矿作用有着相同的过程。参数变化范围很小,说明铅来源单一。在铅构造模式图上,铅同位素数据主要投在地幔铅演化曲线和下地壳铅演化曲线之间,反映了铅的来源主要为地幔和下地壳。
氢-氧同位素组成:哈达门沟金矿脉的δ18O水‰在3.80‰~5.20‰之间,平均4.49‰,柳坝沟金矿脉δ18O水‰在4.22‰~4.32‰之间,平均4.27‰,将结果投入δ18OH-δD图上,投影点均落在原生岩浆水及变质水附近,说明哈达门沟金矿成矿热液来源于岩浆水和部分变质热液,后期有天水的混入。金厂沟梁金矿脉的δ18O水‰在2.2‰~7.8‰之间,平均4.9‰,δD为-108‰~62.4‰,平均-86‰,二道沟金矿脉δ18O水‰在7.4‰~7.9‰之间,平均7.6‰,δD为-110.9‰~-97.8‰,平均103.1‰,长皋沟金矿脉样仅有一件,δ18O水‰为7.7‰,δD为-81.3‰,将结果投入δ18O水-δD图上,三个矿区投影点均落在原生岩浆水及下方,说明成矿流体主要来自岩浆水,有部分天水混入,有1个样品投入变质水范围,说明流体继承了变质流体的性质。
3.流体包裹体方面
哈达门沟金矿石英脉成矿温度在160~300℃范围内,成矿温度集中在200~280℃之间,平均236℃;盐度集中分布在5%~15%NaCleq之间,平均盐度9.80%NaCleq;密度为0.75~1.15g/cm3,主要集中在0.75~0.85 g/cm3之间,平均0.86 g/cm3;成矿压力(平均值)为(139~366)×105 Pa,平均253×105 Pa,对应静岩深度为0.515~1.354 km,平均0.96 km,静水深度为1.39~3.66 km,平均2.53 km;包裹体气相成分以H2O和CO2为主,其次为N2,O2,含微量的CH4、C2H6、C2H2和C2H4等;液相组分阴离子以Cl-和 为主,还有少量的 和F-,微量Br-;阳离子以Na+,K+和Ca2+为主,Na+>K+,含少量Mg2+。
金厂沟梁含金石英脉成矿均一温度范围为190℃~380℃,集中在240℃~340℃之间,平均294℃;盐度范围为0.18%~8.81%NaCleq,平均盐度3.79%NaCleq;密度为0.58~0.90g/cm3,主要集中在0.65~0.85g/cm3之间,平均0.75g/cm3;成矿压力为(170~986)×105 Pa,平均705×105Pa,对应静岩深度为(0.63~3.65)km,平均2.61 km,静水深度为1.70~9.86 km,平均7.05 km;包裹体气相成分中均以H2O和CO2为主,其次为N2,O2;液相组分中阴离子以Cl-和 为主,少量 和F-,微量Br-;阳离子以Na+,K+和Ca2+为主,少量Mg2+。对面沟铜钼矿754中段含矿石英脉石英包裹体均一温度范围为194℃~424℃,平均315℃,盐度5.41%~38.16%NaCleq,平均23.44%NaCleq,密度0.76~1.00 g/cm3,平均0.88 g/cm3。对面沟铜钼矿床成矿压力为(162.79~1189.42)×105 Pa,平均628×105 Pa,换算成相应的深度,静水深度为1.63~11.89 km,平均6.28km,静岩深度为0.60~4.41 km,平均2.32 km。早期钼矿化石英脉石英包裹体均一温度范围为315℃~393℃,平均356℃,盐度范围为1.74%~11.58%NaCleq,平均值5.30%NaCleq,密度在0.56~0.82g/cm3之间,平均0.66g/cm3。钼矿化石英脉成矿压力为(865.99~1027.85)×105 Pa,平均943×105 Pa,换算成相应的深度,静水深度为8.66~10.28 km,平均9.43 km,静岩深度为3.21~3.81 km,平均3.49 km。
4.成矿机制方面
哈达门沟金矿床形成机制:在泥盆纪早期华北克拉通北缘处于弧-陆碰撞后的伸展构造背景,这种伸展背景引发山前大断裂的活动,深部富钾含矿流体沿山前大断裂上升,在运移过程中不断萃取围岩中的金等成矿元素,在大断裂的次级断裂等构造有利部位充填、交代而形成这种金钼组合型的矿床,后期有经受海西晚期-印支期多次热液活动的叠加和改造,表现出本区成矿年龄多样性的特点。
金厂沟梁金矿床形成机制:燕山晚期,中国东部发生过大规模的岩石圈减薄作用,这种减薄作用的结果可以导致陆壳,尤其是下地壳的重熔活化,发生了强烈的岩浆作用,并且导致壳-幔物质发生大比例混合,形成对面沟花岗闪长岩浆,在侵入过程中,从深部带来丰富的成矿物质,在岩浆期后,深部含矿流体的大量积聚,在岩浆热和流体压力驱动下,小部分进入先成岩体断裂,迁移富集沉淀成矿,如长皋沟金矿的形成;其余大量含矿流体,与地下水、变质水混合,并在运移过程中萃取高丰度变质岩及部分火山岩中的成矿物质,形成富金流体,随物化条件改变,在合适空间发生沉淀成矿,最终形成现今这样的矿床,如金厂沟梁和二道沟金矿床。
哈达门沟金矿床和金厂沟梁金矿床分别代表华北克拉通不同演化阶段,不同构造体制下的产物。其中哈达门沟金矿床代表华北克拉通与古亚洲洋相互作用的产物,而金厂沟梁代表华北克拉通东部岩石圈减薄的产物。
❹ 以下哪项不属于漳州对台交流的成果()
我选B
❺ 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的主要科研成果
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成立以来,承担完成了中央和有关部门委托的大量重要研究课题,并提供了大量有参考价值的综合分析报告;参与了《台湾问题与中国统一》(白皮书)、《一个中国的原则与台湾问题》(白皮书)以及有关重要对台文件、领导人讲话的起草;承担了多项国家社科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委托的重大研究课题或特别项目。台湾研究所编辑出版的《台湾总览》、《台湾经济总览》、《当代台湾人物大辞典》、《海峡两岸经贸投资大全》、《台湾机构、社团、企业大全》、《中国国民党全书》、《答台湾同胞问》、《台湾知识问答》等工具书和台湾问题知识读物,对大陆台湾研究和涉台宣传教育起了开拓性的作用。同时,台湾研究所还完成了一大批学术著作,包括《海峡两岸关系概论》、《一国两制与台湾前途》、《台湾问题的由来与发展》、《转型期的台湾》、《两岸经贸关系探讨》、《台湾问题实录》、《民进党执政状况研究》、《民进党政商关系研究》、《民进党大陆政策研究》等,参与编撰的《中国台湾问题》(干部读本)、《中国台湾问题》(大学生读本)、《台湾问题读本》(中共中央党校教材)、《中国台湾问题外事人员读本》等涉台教材具有广泛影响。台湾研究所研究人员每年以个人或合作名义撰写了近百篇有关海峡两岸关系和平统一以及台湾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历史等方面的学术论文,对繁荣祖国大陆的对台学术研究发挥了积极作用。
❻ 概括新时期两岸关系的现状及国家对台发展政策
三通”是海峡两岸间通邮、通航、通商的简称。早日实现直接、双向、全面“三通”,符合两岸同胞的切身利益和根本利益。1949年以后的30多年间,由于台湾海峡两岸处于军事对峙状态,两岸人员往来和通邮、通航、通商全部中断,
两岸同胞处于隔绝状态。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为有利于两岸同胞互通讯息,探亲访友,旅游参观,发展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关系,首倡两岸“双方尽快实现通邮,通航”,“发展贸易,互通有无,进行经济交流”。从此,祖国大陆方面为实现两岸通邮、通航、通商(“三通”)进行了不懈努力。
1987年11月,台湾当局决定开放台湾同胞赴大陆探亲,受到大陆方面的欢迎,长达38年之久的两岸同胞隔绝状态终于被打破。此后,两岸人员往来和经济、文化等领域交流的开展,推动了“三通”进程。两岸“三通”从无到有,在邮政、电信、航运、贸易、投资、金融等方面都取得了不同程度的进展。两岸直接“三通”的技术性、业务性问题均已解决。但由于台湾当局的限制和阻挠,两岸“三通”仍然处于间接、单向、局部的状态。
十几年来,两岸关系历经坎坷、曲折,但是人员往来和经济、文化等领域的交流始终保持发展的势头,推动两岸“三通”进程展现新的前景。这充分说明两岸同胞同宗同文,有着不能割舍的民族感情,有着愈益深厚的共同利益。两岸人员往来和经济、文化等领域的交流创造的丰硕成果,使得实现直接、双向、全面“三通”具有厚实的基础和内在的动力。台湾各界要求尽快实现“三通”的呼声持续高涨。两岸同胞在推动“三通”中,有过多次成功的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大陆方面已经为“三通”做好了各方面的准备。“三通”已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两岸基本“三通”最直接的实质意义是船舶、飞机等航行器,不必在人为限制下停靠第三地,省下了燃料及时间;依据国民党智库内部的换算,台湾民众一年将可因此节省新台币310亿元的支出,转换用于实体经济,至少可贡献经济成长率0.01个百分点。今天启动的两岸直航对台湾经济而言,实具有极为重大的意义。首先,它代表了不再凡事负面思考的直观否定,是能以理性的逻辑,选择于己有利的对策与作为,让长期受制于两岸枷锁而畸形发展的台湾经济,终得以正常伸展,探触各种可能。在实体经济层面,两岸直航不只是让两岸间的往来截弯取直,更是打通了台湾经济的血路;因为经济快速全球化、也因为中国大陆的崛起,让两岸航路限制所制约的,不只是两岸间的客货往来,也一起限制了台湾与世界经济舞台的链接,结果是台湾既未完全搭上大陆经济快速起飞的顺风车,更深陷经济边缘化危机。因此,今天打开了两岸通道,形同一并打开了通往世界的关卡;一如众多外商所言,两岸关系不仅不再是台湾经济的减分,还将是产出红利的加分。但是,两岸渠道虽通,水到亦可预期,却非绝对必然;直航效益的展现,关键将在于齐心经营。一如前述,两岸“三通”可以省下很多工本,但如果只是满足于当前既有的人货往返需求,“三通”的效益也就不过尔尔;真正重要的是,企业及台当局能在政策思维松绑及既有的产业优势下,运用刚刚打开的两岸通路,创造出更多样、更巨大的市场。上海台北间的空运直航,最快只要82分钟,比坐高铁往返台北、高雄还短,这个时间就创造了空间,对两地间的人员往返、家庭形态、生活环境、人才训用带来巨大改变,而非仅是有利台商根留台湾而已;又如两岸邮政网络的结合,将提供邮购、网购的发展空间;再如已居世界要角的台湾科技产业,除了强化既有的全球运筹角色,面对彼岸竖排分工上行的压力,如何借用两岸直航掌握优势,可能是更为急迫的;此外,直航的效果还可考虑通过快速设置营运特区的方式,以高度的自由化吸引企业进驻而扩大。这是一个需要用心经营的过程,直航只是台湾发展这条新经济之路的开端。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全国各族人民齐心协力、锐意进取、扎实工作,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推动我国综合国力大幅提升、人民生活显著改善,改革开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取得重大进展。这些成就是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全国各族人民万众一心、团结奋斗的结果。我们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同心同德为实现中共十七大提出的各项目标任务而奋斗。
台湾问题事关祖国完全统一,事关国家核心利益。我们要遵循“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和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决不动摇,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决不放弃,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决不改变,反对“台独”分裂活动决不妥协。
事实已经并将继续证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有利于两岸发展和稳定,必定造福两岸同胞;“台独”分裂活动,有害于两岸发展和稳定,必定贻祸两岸同胞。实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是两岸同胞的共同利益所系、共同责任所在。经过两岸同胞长期共同努力,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已经具有更为坚实的基础、更为强劲的动力、更为有利的条件,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我们再次呼吁,两岸同胞团结起来,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主题,共同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面,共同促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实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基础是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目的是为两岸同胞谋福祉,途径是深化互利双赢的交流合作。我们要继续促进两岸人员往来和经济文化交流,继续推动两岸直接“三通”进程,也要继续努力争取恢复和进行两岸协商谈判。台湾任何政党,只要承认两岸同属一个中国,我们都愿意同他们交流对话、协商谈判。谈判的地位是平等的,议题是开放的,什么问题都可以谈。通过谈判,寻求解决两岸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对外交往等重要问题的办法,对未来两岸关系发展进行规划。我们期待,两岸双方共同努力、创造条件,在一个中国原则的基础上协商正式结束两岸敌对状态,达成和平协议,构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框架,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面。
实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要靠两岸同胞共同努力。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13亿大陆同胞和2300万台湾同胞都是血脉相连的命运共同体。我们真心诚意关心台湾同胞,充分考虑他们的愿望和要求,切实维护和照顾他们的正当权益。凡是对台湾同胞有利的事情,凡是对维护台海和平有利的事情,凡是对促进祖国和平统一有利的事情,我们都会尽最大努力做好。我们将始终如一地履行对台湾同胞作出的承诺,既不会因局势的一时波动而有任何动摇,也不会因少数人的蓄意干扰而有任何改变。我们要最广泛地团结台湾同胞,团结的人越多越好。只有实现大团结,才能促进两岸关系大发展。对于那些曾经对“台独”抱有幻想、主张过“台独”甚至从事过“台独”活动的人,也要努力争取团结,只要他们回到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正确道路上来,我们都将热情欢迎,以诚相待。
台独”分裂活动已成为对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最大祸害、对两岸关系发展的最大障碍、对台海地区和平稳定的最大威胁。只有坚决遏制“台独”分裂活动,才能实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前景,才能维护两岸同胞的福祉。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中国是两岸同胞的共同家园。任何涉及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的问题,必须由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中国人民共同决定。我们绝不允许“台独”分裂势力以任何名义任何方式把台湾从祖国分割出去。“台独”分裂活动违背了中华民族维护国家统一的坚强意志,是没有出路的,是注定要失败的。尽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还面临阻力和障碍,今后也难免会经历曲折和起伏,但我们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信念坚定不移,决不动摇。
❼ 十七大报告中央对台工作的指导思想
十七大报告提出的对台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是:我们将遵循“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和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决不动摇,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决不放弃,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决不改变,反对“台独”分裂活动决不妥协,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主题,真诚为两岸同胞谋福祉、为台海地区谋和平,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维护中华民族根本利益。
杨毅指出,十七大报告阐述的关于两岸关系重大问题的主张,主要有三方面:
第一,始终不渝地坚持一个中国原则,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十七大报告强调:“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一个中国原则具有不可动摇的事实和法理基础。1949年以来,尽管两岸尚未统一,但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的事实从未改变。两岸双方都认同一个中国原则,就有了共同的政治基础。在一个中国原则基础上进行两岸协商谈判,关系到两岸关系的性质和前途,也关系到协商谈判最终能否取得成果。台湾任何政党,只要承认两岸同属一个中国,我们都愿意同他们交流对话、协商谈判。十七大报告提出:“我们郑重呼吁,在一个中国原则的基础上,协商正式结束两岸敌对状态,达成和平协议,构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框架,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面。”这是我们党关于两岸协商谈判主张的新发展,是对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前景的规划。
第二,真心诚意地团结广大台湾同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共同努力。
十七大报告指出:“十三亿大陆同胞和两千三百万台湾同胞是血脉相连的命运共同体。”两岸同胞同根同源,中国是两岸同胞的共同家园。两岸分则两害,合则两利。共同的血脉和文化,共同的两岸关系前途,共同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远景,把两岸同胞紧紧联系在一起。继续推动两岸关系朝着和平稳定方向发展,是两岸同胞的共同愿望和利益所在。十七大报告对台湾同胞作出庄严承诺:“凡是对台湾同胞有利的事情,凡是对维护台海和平有利的事情,凡是对促进祖国和平统一有利的事情,我们都会尽最大努力做好。”并要求继续实施和充实惠及广大台湾同胞的政策措施,依法保护台湾同胞的正当权益,支持海峡西岸和其他台商投资相对集中地区经济发展。十七大报告呼吁:“两岸同胞要加强交往,加强经济文化交流,继续拓展领域、提高层次,推动直接‘三通’,使彼此感情更融洽、合作更深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共同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两岸同胞共同的历史使命,是两岸同胞共同的前途和希望所在。
第三,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台独”分裂活动,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十七大报告指出:“当前,‘台独’分裂势力加紧进行分裂活动,严重危害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两岸同胞要共同反对和遏制‘台独’分裂活动。”反对和遏制“台独”分裂活动尤其是“台湾法理独立”活动,反对陈水扁当局推动举办“入联公投”是当前两岸同胞最重要、最紧迫的任务。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在反对分裂国家这个重大原则问题上,我们绝不会有丝毫动摇、妥协、含糊,绝不会吞下“台独”这个苦果。报告强调:“任何涉及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的问题,必须由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中国人民共同决定。”台湾属于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中国人民。我们愿继续以最大诚意、尽最大努力实现两岸和平统一,但绝不允许任何人以任何名义任何方式把台湾从中国分割出去。如果“台独”分裂势力一意孤行,进行“台独”冒险,我们必将采取必要措施,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维护国家核心利益。
❽ 我国在QIT领域取得的成果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今天发表《中国的航天》白皮书,全面介绍了中国航天事业所取得的一系列重要成就和重大成果。据介绍,中国航天事业自1956年创建以来,经历了艰苦创业、配套发展、改革振兴和走向世界等几个重要时期,迄今已达到了相当规模和水平:形成了完整配套的研究、设计、生产和试验体系;建立了能发射各类卫星和载人飞船的航天器发射中心和由国内各地面站、远程跟踪测量船组成的测控网;建立了多种卫星应用系统,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建立了具有一定水平的空间科学研究系统,取得了多项创新成果;培育了一支素质好、技术水平高的航天科技队伍。白皮书指出,中国航天事业是在基础工业比较薄弱、科技水平相对落后和特殊的国情、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发展起来的。中国独立自主地进行航天活动,以较少的投入,在较短的时间里,走出了一条适合本国国情和有自身特色的发展道路,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就。中国在卫星回收、一箭多星、低温燃料火箭技术、捆绑火箭技术以及静止轨道卫星发射与测控等许多重要技术领域已跻身世界先进行列;在遥感卫星研制及其应用、通信卫星研制及其应用、载人飞船试验以及空间微重力实验等方面均取得重大成果。据白皮书介绍,中国于1970年4月24日成功地研制并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为世界上第五个独立自主研制和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截至 2000年10月,中国共研制并发射了47颗不同类型的人造地球卫星,飞行成功率达90%以上。目前,中国已初步形成了四个卫星系列--返回式遥感卫星系列、"东方红"通信广播卫星系列、"风云"气象卫星系列和"实践"科学探测与技术试验卫星系列,"资源"地球资源卫星系列也即将形成。中国是世界上第三个掌握卫星回收技术的国家,卫星回收成功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中国是世界上第五个独立研制和发射地球静止轨道通信卫星的国家。中国的气象卫星、地球资源卫星主要技术指标已达到20世纪九十年代初期的国际水平。近几年来,中国研制并发射的6颗通信、地球资源和气象卫星投入使用后,工作稳定,性能良好,产生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白皮书说,中国独立自主地研制了12种不同型号的" 长征"系列运载火箭,适用于发射近地轨道、地球静止轨道和太阳同步轨道卫星
❾ 韩彦婷的主要成果
1《论歌唱的平衡》,《社会文化传播与发展》,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11月
2《论格林卡歌剧创作的历史地位》,《电影文学》,2009年第16期
3《浅谈声乐学习中模仿的利与弊》,《艺术教育》,2009年第10期
4《用科学发展观全面系统推进高校素质教育》,《中国高教探讨杂志》,中国教育学术委员会,2009年第163期
5《关于重新划分民族声乐唱法的思考》,《吉林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6月
6 《关于“三种唱法”分类的探讨与思考》, 《中国新世纪教育研究》,2011年7月 1《学古诗·唱古诗·画古诗》(上、下册含两本磁带)(主编)吉林音像出版社
吉林摄影出版社1999年10月
2《中华传统文化VCD唱读本之三字经》(艺术指导)吉林摄影出版社2007年9月
3《中华传统文化VCD唱读本之百家姓》(艺术指导)吉林摄影出版社2007年9月
4《中华传统文化VCD唱读本之弟子规》(艺术指导)吉林摄影出版社2007年9月
5《中华传统文化VCD唱读本之千字文》(艺术指导)吉林摄影出版社2007年9月
6《中华传统文化VCD唱读本之笠翁对韵》(艺术指导)吉林摄影出版社2007年9月
7《国学启蒙音乐书-快乐唱成语接龙(附盘)》主编兼艺术指导 吉林出版集团,吉林摄 影出版社2011年1月 1长春市“新苗杯”少儿艺术电视大赛评委,长春视电视台2000/5
2中国德艺双馨大赛吉林赛区声乐评委,2001/7
3华夏艺术风采国际交流选拔活动吉林赛区声乐评委,2004--2008
4长春市“我魅力·我青春”大学生歌唱选拔赛声乐评委,2008/5
5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长春市直机关歌手大赛评委,2008/1
6 2012新加坡第六届中新国际音乐大赛评委2012/10 1 独唱音乐会东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1998/5
2 长春建城200周年大型晚会演唱: 《幸福不会从天降》,吉林电视台,2000/7
3 演唱:《哈哈镜》电视栏目主题歌(原唱),长春电视台2001/10
4 演唱:《牵手同行》电视栏目主题歌(原唱),长春电视台2002/4
5 演唱:《家有考生》电视剧主题歌(原唱),长春电视台2002/8
6 纪念建党87周年大型文艺演出,作曲并演唱:《小巷春风》(原唱),省委组织部,长 春市委长春市民政局2007/7
7 “奥运行·走进松源”大型文艺演出,演唱松源市市歌:《松源,永恒的星》,(原唱), 中央电视台 松源电视台2007/8
8 “勤廉颂””吉林省高校廉洁文化进校园文艺演出周,演唱:《春天的故事》、《今天是你的生日,中国》,吉林省教育厅 吉林省纪委监察厅 2007/9
9 李岚清篆刻艺术展,钢琴演奏:《鉴真东渡》(李岚清曲),
吉林省委吉林省政府 2007/9
10 “龙子心·长春行”成龙爱心慈善义演活动,演唱:《好运来》,吉林电视台,长春电视 台及多家新闻媒体 2007/9
11 新闻报道:《韩彦婷欲作我省民歌小天后》,城市晚报2007/9
12 “长白山之春”元宵晚会,演唱:《敖包相会》,吉林电视台2008/2
13 大型抗震救灾义演活动,演唱:《爱的奉献》,长春电视台2008/5
14 新闻报道:抗震歌曲《无悔橄榄绿》开始录制(作为原唱),新闻化报2008/5
15 中国长春第九届电影节始暨农村电影题材颁奖仪式,演唱电影歌曲:《婚誓》,
中国长春电影节2008/7
16 原创歌曲《无悔橄榄绿》,吉林人民广播电台吉林音乐广播“华夏民族歌曲榜”栏目播出,2009.7
17 “祖国你好”建党90周年大型晚会,演唱《我的祖国》(大合唱领唱),吉林卫视,2010.10
18 原创歌曲《我像一片雪花来看你》,吉林人民广播电台吉林音乐广播《联通东北亚金曲排行榜》栏目播出,2010.7
19 吉林卫视“最美的女人”母亲节晚会,演唱《最美的女人是妈妈》,吉林卫视,
2011.5
20 中国长春第十届汽车博览会演唱:《举杯吧朋友》2011.8
21 录制MTV《百年辉煌》(金凤浩曲)延边州电视台和龙市电视台2011.8
22 “红叶之城·魅力蛟河”大型歌舞晚会,演唱《蛟河颂歌》,吉林卫视,2011.1.
23 “美好吉林”2012吉林春晚,演唱《摇篮曲》,吉林卫视,2012.2
24 长春电视台三八妇女劳动节“和谐家庭”晚会,演唱《好大一个家》,2012.3 1主持:“祝你百事可乐”文化广场大型演出系列活动(50场)共青团长春市委,
1999年――2001年
2主持综艺栏目:《哈哈镜》,长春电视台2001年10月
3主持综艺栏目:《牵手同行》,长春电视台2002年4月
4主持访谈节目:《考生在线》,吉林教育电视台2002年8月
5主持:长春市“百事可乐”小主持人大赛,长春市电视台2002年8月
6主持:韩再恩教授从教40年师生音乐会,东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2004年6月
7主持:“勤廉颂”吉林省高校廉洁文化进校园文艺演出周(5场),吉林省教育厅吉林省纪委监察厅2007年9月
8主持:吉林省教育学院建院50周年文艺演出韩彦婷吉林省教育学院2007年9月
9主持:2008教师新年音乐会韩彦婷东北师范大学人文学院音乐学院2007年12月
10.主持:韩国著名歌唱家安性玟,李在明音乐会,2009年11月
11.主持:“中日友好文化交流钢琴音乐会”,2010年9月
12. 主持韩国著名男中音歌唱家柳承功先生独唱音乐会,2010年10月
❿ 五项对台新举措是什么
大陆方面决定采取五项新的政策措施:第一,凡持有效往来台湾的通行证及签注的大陆居民,今后可以经金门、马祖、澎湖往来大陆与台湾本岛。第二,首批开放赴台旅游的大陆13个省市居民,今后可以赴金门、马祖、澎湖旅游,并经金门、马祖、澎湖赴台湾本岛旅游。第三,调整现行5年有效台胞证的号码编排规则,自今年9月25日起,实行台胞证号码“一人一号,终身不变”,以方便台湾居民持证在大陆办理相关手续。第四,自今年10月20日起,增加北京、南京、重庆、杭州、桂林、深圳6个口岸为台胞证签注点。第五,继上海、江苏、福建之后,从今年10月20日起,增加北京、天津、重庆市和浙江省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部门,为在大陆的台湾居民补发、换发5年有效台胞证。此外,为进一步推动大陆居民赴台旅游,在首批开放13个省市居民赴台旅游的基础上,正在积极研究继续扩大开放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