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有烈士证明书吗
这个不需要证明,一般情况下如果被认定为烈士的话,会有烈士证的。
⑵ 烈士证书有什么用
《革命烈士证明书》的用处:领取抚恤待遇。
对烈士家属由民政部颁发《革命烈士证明书》。烈士的家属为烈属,包括烈士的父母、配偶、子女和未满16周岁的弟妹和抚养烈士成长的其他亲属。烈士可按国家有关规定享受抚恤待遇。
凡是按规定享受定期抚恤待遇的优抚对象死亡后,除发给当月定期抚恤金外,另加发半年的定期抚恤金作为丧葬补助费,同时注销定期抚恤金领取证。
烈士的评定
公民牺牲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评定为烈士:
(一)在依法查处违法犯罪行为、执行国家安全工作任务、执行反恐怖任务和处置突发事件中牺牲的;
(二)抢险救灾或者其他为了抢救、保护国家财产、集体财产、公民生命财产牺牲的;
(三)在执行外交任务或者国家派遣的对外援助、维持国际和平任务中牺牲的;
(四)在执行武器装备科研试验任务中牺牲的;
(五)其他牺牲情节特别突出,堪为楷模的。
现役军人牺牲,预备役人员、民兵、民工以及其他人员因参战、参加军事演习和军事训练、执行军事勤务牺牲应当评定烈士的,依照《军人抚恤优待条例》的有关规定评定。
⑶ 怎样鉴定烈士证明书
新的“烈士证明书”增加了防伪功能,其中的电子芯片记录了烈士及执证人的相关信息
颁发《革命烈士证明书》
设立依据
1、《军人抚恤优待条例》(国务院第413号令);
2、《革命烈士褒扬条例》(国务院1980年6月4日)。
办理对象
根据法律法规符合革命烈士追认的人员
受理条件
1、对敌作战死亡,或者对敌作战负伤在医疗终结前因伤死亡的;
2、因执行任务遭敌人或者犯罪分子杀害,或者被俘、被捕后不屈遭敌人杀害或者被折磨致死的;
3、为抢救和保护国家财产、人民生命财产或者参加处置突发事件死亡的;
4、因执行军事演习、战备航行飞行、空降和导弹发射训练、试航试飞任务以及参加武器装备科研实验死亡的;
5、其他死难情节特别突出,堪为后人楷模的。
材料明细
1、家属申请报告(牺牲人员生前工作单位或乡、镇、街道的申请报告);
2、所在县(市、区)民政部门的调查报告和《革命烈士审批报告附表》;
3、县(市、区)人民政府正式行文的请示报告;
4、部队或工作单位的证明;
5、曾在一起工作、战斗过的战友、首长、同事(二至三人)的证明;
6、知情群众的证明或座谈记录;
7、直接杀害牺牲者的犯罪分子口供或书面交代;
8、敌伪档案中有关记载和判决书、通缉令等;
9、牺牲人员如遭叛徒出卖,须有叛徒的下落;
10、有关的历史档案记载、历史佐证等;
11、对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牺牲的人员,要收集上报其生平事迹等材料。
办理流程
1、市直属单位的牺牲人员,由牺牲人员所在单位整理材料,提出申请意见,报优抚安置处受理、初审,报市人民政府复审,再报送省人民政府审批;
2、省属单位的牺牲人员,由该单位搜集直接证明、整理事迹材料,提出意见报主管部门同意后,由主管部门报省人民政府审批。
⑷ 如何追办《革命烈士证书》
《革命烈士证书》、《军人因公牺牲证明书》、《军人病故证明书》
《军人抚恤优待条例》 国务院 中央军事委员会令第413号
第七条 现役军人死亡被批准为烈士、被确认为因公牺牲或者病故的,其遗属依照本条例的规定享受抚恤。
第八条 现役军人死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批准为烈士:
(一)对敌作战死亡,或者对敌作战负伤在医疗终结前因伤死亡的;
(二)因执行任务遭敌人或者犯罪分子杀害,或者被俘、被捕后不屈遭敌人杀害或者被折磨致死的;
(三)为抢救和保护国家财产、人民生命财产或者参加处置突发事件死亡的;
(四)因执行军事演习、战备航行飞行、空降和导弹发射训练、试航试飞任务以及参加武器装备科研实验死亡的;
(五)其他死难情节特别突出,堪为后人楷模的。
现役军人在执行对敌作战、边海防执勤或者抢险救灾任务中失踪,经法定程序宣告死亡的,按照烈士对待。
批准烈士,属于因战死亡的,由军队团级以上单位政治机关批准;
属于非因战死亡的,由军队军级以上单位政治机关批准;
属于本条第一款第(五)项规定情形的,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批准。
第九条 现役军人死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确认为因公牺牲:
(一)在执行任务中或者在上下班途中,由于意外事件死亡的;
(二)被认定为因战、因公致残后因旧伤复发死亡的;
(三)因患职业病死亡的;
(四)在执行任务中或者在工作岗位上因病猝然死亡,或者因医疗事故死亡的;
(五)其他因公死亡的。
现役军人在执行对敌作战、边海防执勤或者抢险救灾以外的其他任务中失踪,经法定程序宣告死亡的,按照因公牺牲对待。
现役军人因公牺牲,由军队团级以上单位政治机关确认;
属于本条第一款第(五)项规定情形的,由军队军级以上单位政治机关确认。
第十条 现役军人除第九条第一款第(三)项、第(四)项规定情形以外,因其他疾病死亡的,确认为病故。
现役军人非执行任务死亡或者失踪,经法定程序宣告死亡的,按照病故对待。
现役军人病故,由军队团级以上单位政治机关确认。
第十一条 对烈士遗属、因公牺牲军人遗属、病故军人遗属,由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分别发给《中华人民共和国烈士证明书》、《中华人民共和国军人因公牺牲证明书》、《中华人民共和国军人病故证明书》。
第十二条 现役军人死亡,根据其死亡性质和死亡时的月工资标准,由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发给其遗属一次性抚恤金,标准是:烈士,80个月工资;因公牺牲,40个月工资;病故,20个月工资。月工资或者津贴低于排职少尉军官工资标准的,按照排职少尉军官工资标准发给其遗属一次性抚恤金。
获得荣誉称号或者立功的烈士、因公牺牲军人、病故军人,其遗属在应当享受的一次性抚恤金的基础上,由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按照下列比例增发一次性抚恤金:
(一)获得中央军事委员会授予荣誉称号的,增发35%;
(二)获得军队军区级单位授予荣誉称号的,增发30%;
(三)立一等功的,增发25%;
(四)立二等功的,增发15%;
(五)立三等功的,增发5%。
多次获得荣誉称号或者立功的烈士、因公牺牲军人、病故军人,其遗属由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按照其中最高等级奖励的增发比例,增发一次性抚恤金。
第十三条 对生前作出特殊贡献的烈士、因公牺牲军人、病故军人,除按照本条例规定发给其遗属一次性抚恤金外,军队可以按照有关规定发给其遗属一次性特别抚恤金。
第十四条 一次性抚恤金发给烈士、因公牺牲军人、病故军人的父母(抚养人)、配偶、子女;没有父母(抚养人)、配偶、子女的,发给未满18周岁的兄弟姐妹和已满18周岁但无生活费来源且由该军人生前供养的兄弟姐妹。
⑸ 如何申请烈士
申报烈士的,由死者生前所在工作单位、死者遗属或者事件发生地的组织、公民向死者生前工作单位所在地、死者遗属户口所在地或者事件发生地的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提供有关死者牺牲情节的材料,由收到材料的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调查核实后提出评定烈士的报告,报本级人民政府审核。
烈士证书由烈士遗属户口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向烈士遗属颁发,并按规定发给烈士褒扬金和一次性抚恤金。对符合条件的烈士遗属,依照《烈士褒扬条例》的规定享受抚恤优待。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烈士遗属,享受定期抚恤金:
(一)烈士的父母或者抚养人、配偶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或者收入水平低于当地居民的平均生活水平的;
(二)烈士的子女未满18周岁,或者已满18周岁但因残疾或者正在上学而无生活来源的;
(三)由烈士生前供养的兄弟姐妹未满18周岁,或者已满18周岁但因正在上学而无生活来源的。
国务院2011年7月28日公布的《烈士褒扬条例》明确了烈士的评定标准。
条例明确,公民牺牲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评定为烈士:
(一)在依法查处违法犯罪行为、执行国家安全工作任务、执行反恐怖任务和处置突发事件中牺牲的;
(二)抢险救灾或者其他为了抢救、保护国家财产、集体财产、公民生命财产牺牲的;
(三)在执行外交任务或者国家派遣的对外援助、维持国际和平任务中牺牲的;
(四)在执行武器装备科研试验任务中牺牲的;
(五)其他牺牲情节特别突出,堪为楷模的;
条例还明确规定,现役军人牺牲,预备役人员、民兵、民工以及其他人员因参战、参加军事演习和军事训练、执行军事勤务牺牲应当评定烈士的,依照《军人抚恤优待条例》的有关规定评定。
⑹ 烈士证能用几代人
三代人。需要赡养的父母、未成年的兄妹、配偶以及未成年的子女。
依据民政部关于贯彻执行《革命烈士褒扬条例》若干具体问题的解释,第一条:
本条例第二条所说的“我国人民”,包括未满十八岁的青少年。
所说的“人民解放军”,包括前中国工农红军、八路军、新四军、中国人民志愿军以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其他人民武装。
根据中央领导同志有关批示精神,经研究决定,从2011年7月1日起,给部分烈士子女(含建国前错杀后被平反人员的子女,下同)发放定期生活补助。现将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部分烈士子女是指居住在农村和城镇无工作单位、18周岁之前没有享受过定期抚恤金待遇且年满60周岁的烈士子女。
二、中央财政补助标准为每人每月130元。地方政府还可通过增发补助金或采取其他方式予以补助。国家将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⑺ 烈士没有烈士证怎么办
根据民政部《关于换发、补发〈革命烈士证明书〉工作的通知》(民[1982]优67号)规定,于一九八三年内进行换发和补发。超过此时间段的,不再补发《革命烈士证明书》。但根据民政部相关规定,未满18岁及年满60岁的烈士子女,享受烈属待遇,你姥爷是抗日战争时期牺牲的,以此推算,你母亲现年至少超过68岁,应当享受烈属待遇,你到当地民政局优抚办去吧,那里有档案,他们会给你办的。
⑻ 民政部为哪些人颁发了抗战烈士证书
而今年1月中旬,一封由国家民政部正式颁发的烈士证书,终于发放到许健手里。此时,距离其爷爷牺牲,已经过去了70多年。证书这样写着:
“许国璋同志在抗日战争中牺牲,被评定为烈士。特发此证,以资褒扬。”
“爷爷能作为首批抗日英烈,得到了国家的肯定,我们全家都感到激动和自豪。”许健说,那个年代里,将士们上前线抗战杀敌,甚至为国捐躯。如今,能得到国家的正式认可,“是对他们一种肯定和赞扬。”
如今83岁的许国璋之子许应康,现居在山东济南,但是对四川老家仍有两个未了的心愿。“老爷子一直想找到当年对他十分照顾的恩人黎剑候家人。”许健说,爷爷当年的墓地也没有了,“国家已经承认了他,希望在老家能有一个纪念他的地方”。回家能有个地方祭奠,成了许家一家的心愿。
⑼ 烈士证由什么单位证明
民政部门
根据《革命烈士褒扬条例》的规定,对烈士家属由民政部颁发《革命烈士证明书》。烈士的家属为烈属,包括烈士的父母、配偶、子女和未满16周岁的弟妹和抚养烈士成长的其他亲属。烈士可按国家有关规定享受抚恤待遇。凡是按规定享受定期抚恤待遇的优抚对象死亡后,除发给当月定期抚恤金外,另加发半年的定期抚恤金作为丧葬补助费,同时注销定期抚恤金领取证。
在部队因执行战备训练中因施工、生产、执勤、科研、维护社会治安等工作而牺牲者,但不符合革命烈士的条件,他们的遗属享受什么待遇?
根据《革命烈士褒扬条例》的规定,在部队因执行战略训练或因施工、生产、执勤、科研、维护社会治安等工作而牺牲者,不符合革命烈士条件的,发给《革命军人因公牺牲证明书》或《革命工作人员因公牺牲证明书》,享受有关因公死亡待遇,其家属不能享受烈属待遇,而享受有关部门规定的因公死亡的抚恤待遇。
⑽ 烈士的家属,政府会发个什么证书吗
根据《军人抚恤优待条例》的解释:革命烈士证明书的取得,首先应由父母(抚养人)、配偶、子女协商,协商结果以书面形式告知县级民政部门,协商不通的,按照1、父母(抚养人);2、配偶;3、子女的顺序发放,有多个子女的,发长子女。无上述对象,发兄弟姐妹,有多个兄弟姐妹的,发给其中的长者。没有遗属的,不发。确定一人持证后,不再更改持证人和更换革命烈士证明书。
革命烈士证明书烈士丢失的,要登报声明作废,由烈士证记载的持证人提供确切的证明和相关材料到原发放革命烈士证明书的县级民政部门申请补发。具体办理情况请电话咨询市民政局优抚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