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简述原先民的文化成果并加以说明
原先民遗址出土的大量的陶器、石器、玉器、铜器等文物和动植物标本,填补了太湖西部古文化的空白。
对深入研究长江下游地区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的分布范围、面貌特征、相互交流和影响传播等具有重要意义,也为中国史前考古学研究增添了一份极其丰富的实物资料。
可以说,神墩遗址是溧阳境内年代最早、保存最为完好的史前遗址,也是太湖地区年代最早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之一。
(1)丹阳葛城和神墩遗址考古成果扩展阅读
原先民的文化社会化的基本内容如下:
1、生活技能的社会化。包括生活自理能力、日常生活知识、回生活适应技能答等。
2、职业技能的社会化。传授生产技能和职业技能,为个体进入社会从事职业生涯打好基础。
3、行为规范的社会化。这是社会化的核心,是个体适应社会生活和形成人格特征的关键。包括政治规范、法律规范、道德规范和角色规范的社会化等内容。
4、生活目标的社会化。生活目标的社会化,一方面要把社会目标内化为个体的生活目标;另一方面要造就出成千上万胸怀大志、努力将自己的知识、技能、才智和创造力等能动地外化于社会、为社会造福的人,使其成为社会文化的承上启下者。
② 江西九江的开篇始于哪个遗址
江西九江的开篇始于九江县神墩遗址。
九江县神墩遗址坐落在九江新合乡境内。为配合大沙铁路的修建,经江西省文化厅报请中央文化部批准,省文物工作队于1984年和1985年秋冬季节,组织了两次抢救性发掘,揭露面积共计900平方米,出土各种文化遗物和可复原器物400余件。
据两次发掘资料,神墩遗址包含有新石器时代晚期和青铜时代的商、周等三个时期的地层堆积和文化遗物,而周代层堆积较厚,出土文化遗物的早晚演变序列也比较清楚,因而又可分为早、中、晚三期;该遗址文化堆积,前后延续时间达2000年之久。
神墩遗址两次发掘出土的遗迹和遗物之中,以下列各项尤为珍贵:
一、在神墩墓葬中,第一次发现了新石器时代晚期墓葬的人骨架,而且棺或椁灰痕迹清晰。这对研究江西葬俗史等课题,是颇有价值的实物资料。
二、出土商代和西周水井各一口。在商代井内填土中,除出土了一批陶器外,还出土了一件木质农具~“耜”。该木耜长近“一米,是目前全国商文化遗址中所仅见的一件木质农具实物资料。值得特别提出的是,在西周井底方形坑上,还架有木棍和竹席、竹篮之类,并以石块压之,以免飘浮,估计其当为滤水设置。而此种考究的滤水设置,是全国各西周遗址中,目前尚无报导的。
三、神墩遗址,由于地处大江南北,上下游的交叉点,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因而文化堆积中所包含文化遗物十分丰富,既有大量出土的中原殷式鬲,又有江西万年类型商代文化遗物共出;既出土本地青铜文化中所固有的器物,又大量共出楚式早期陶器,还同时包含有长江下游吴越青铜文化的一些因素,并且在堆积中混进了新石器时代晚期的某些器物或碎片。因此,在江西这个门户地区--赣北一带,商周时期,中原商文化、楚文化、吴越文化与本地土著文化等四支青铜文化,先后交汇融合之情景,反映得尤为强烈。这种现象,是江西其它地方商周遗址中很难见到的。从神墩遗址出土的文化遗物还得知,赣江--鄱阳湖水系的樊城堆文化面貌,与长江下游、东南沿海原始文化关系密切,而与江汉地区,则显得少有联系,它是沟通岭南、湘江中上游的桥梁。
影响
故此,通过九江神墩遗址的发掘,可以窥知江西古代文化之与周围地区原始文化、青铜文化间错综复杂关系和交往融合,形象地说,它好比是个窗口。
③ 溧阳有多少年的历史,经历几个朝代谁知道请告诉我,谢谢!
4500万年前的上黄水母山中华曙猿的发现为包括人类在内的高级灵长类动物的发展找到了源头,其意义可与周口店北京人的发现媲美。进入人类时代后,代表旧石器时代打制石器在溧阳沙河、竹箦、上黄等多处出土;带柄石锛和玉圭等文物代表着新石器时代人类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水平,神墩遗址的考古发掘,进一步充实和丰富了马家浜文化的历史内涵;几何印纹陶器、铜剑簇等,展现了商周文化的生产水平;溧阳又是先秦时期在江苏地域内设置的十五个县份之一,迄今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
周朝时溧阳地属吴国,接着属越国,后来属楚国。
秦始皇25年(公元前222年)置溧阳县,县的治所不清楚,属鄣郡(郡治在现在的浙江安吉县鄣吴镇)。
西汉初,溧阳县先属是韩信的封地楚国鄣郡,接着是刘贾的荆国鄣郡,后来是刘濞的吴国鄣郡,后又属刘非的江都国鄣郡。武帝元封二年前(109)废鄣郡,置丹阳郡,溧阳县改属丹阳郡(郡治在现今的今安徽宣城市宣州区。到东汉建安末年,孙权令吕范任丹阳太守,于是迁郡治到建业,就是现在的南京市区)。东汉时县治在现今的江苏高淳县固城镇。三国吴时,废溧阳县建制,一部分地区作为屯田之用,另一部分设置永平县,治今天目湖镇古县村附近,属丹阳郡。西晋太康元年(280年),改永平县为永世县,又恢复设立溧阳县,都属丹阳郡。永兴元年又分永世县的一部分设置平陵县,都属义兴郡(治今江苏宜兴市)。平陵县的治所在今城西三十五里的平陵城。不久将永世县仍旧属丹阳郡。
刘宋元嘉九年(432)时,将平陵县并入永世与溧阳,永世与溧阳二县都属丹阳尹。南齐时溧阳、永世二县都属丹阳郡。梁、陈因之。
隋开皇9年(589),废永世县。开皇十二年(592)恢复永世县的建制,属于宣州。开皇十八年(598)改溧阳为溧水县,移治今高淳县牛城遗址,属丹阳郡。永世县的治所仍和晋朝时一样。属宣城郡。
唐武德三年(602年),析溧水再置溧阳县,治在今城西北四十五里旧县村。属扬州。九年,扬州被废,溧阳属宣州。上元元年(674年),溧阳县改属升州,二年升州废,仍属宣州。光启三年(887)又属升州,天复三年(903)县治迁至现在的治所。扬州、升州的治所都在现今的南京市,并非现今的扬州。宣州治所在现今的宣城市宣州区。自从唐以后,溧阳和溧水永远分开了,永世县的地方大致完全并入溧阳县内。
杨吴时,溧阳县属金陵府。南唐时,溧阳县属江宁府,府治即今南京市。
宋朝初期,溧阳县仍属江宁府。开宝八年,江宁府改升州。天禧二年(1018年)仍属江宁府。建炎三年改为建康府,溧阳县也随之转属。州府治所都在今江宁府。
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曾升为溧州,十五年又改为溧阳府,十六年改为溧阳路。二十八年革路存县。元贞二年仍改州,属集庆路。
明洪武二年(1369年)废州复县,属应天府。
清朝时,雍正八年改属镇江府。
民国时期,溧阳县先后隶属于江苏省行政公署、金陵道、江苏省政府、江苏省第一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驻溧阳县)、江苏省江南行署管辖。
1949年4月25日溧阳解放,建立县人民政府,先后属苏南行署武进行政分区、常州专署、镇江专署管辖。1983年3月实行市管县体制后,溧阳县属常州市管辖。1990年8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溧阳县,设立县级溧阳市。,希望可以帮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