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建国以来有哪几次中共中央全会主要的成果有哪些
中央全会是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的简称。一般一年一次。但是直到90年代才逐渐正规,以前就是领导想开一年就开好几次,不想开好几年都不开。
㈡ 成果哪年进入娱乐圈
应该算是大学毕业后吧。成果(1995年5月23日-),出生于江苏省无锡市,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中国内地女演员。 2018年加入上海恩乔依影视传媒有限公司,并主演了大银幕处女作《塞罕坝上》,后因电视剧《爱情公寓5》中饰演的诸葛大力一角引起广泛关注。1995年,成果生于江苏无锡,并在那里度过了自己的童年和少女时期。高中毕业后,成果考入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期间,她还以犬来八荒的身份成为了一名平面模特,并拍摄了众多风格各异的写真作品。其日系中性小清新美少女的风格,以及某些角度酷似长泽2018年7月,成果与上海恩乔依影视传媒有限公司签约;随后,她便主演了个人首部电影作品《塞罕坝上》,并在片中饰演了女主角秋兰。
2019年3月13日,成果领衔主演的都市青春爱情剧《嘀!男友卡》播出,她在剧中饰演的女程序员刘芊芊,是位游戏设计天赋过人,爽朗率真的硬核少女;12月31日,其参加的启航2020——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跨年盛典播出,而她在盛典上则与《爱情公寓5》的众主演共同演唱了剧集同名主题曲。
2020年,成果与李佳航、娄艺潇、孙艺洲、李金铭等人共同主演的都市爱情喜剧《爱情公寓5》开播,其在剧中的角色是高颜值、高智商、高学历,各方面都出类拔萃的天才少女诸葛大力。
㈢ 重大成果可以直接向中央立项吗
重大是谁界定的?市里省里先做起。。
㈣ 柯柄生的研究成果
较早提出我国乡镇企业发展的区域差异性和实行劳动力从农业向非农业转移、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的必要性。 我国粮食市场价格信号在反映供求关系变化上的放大性原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收入目标与产量目标的矛盾性原理,我国粮食政策改革经验与深化改革思路等。 积极参与了农业部等部门组织的农村经济调查和农业价格政策改革建议工作,参与了2004年以来四个中央一号文件的起草工作。 著有《中国粮食市场与政策》、《中国农业经济与政策》等,以中、英文发表论文百余篇。 先后获农业部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第一届全国青年优秀社会科学成果优秀奖、农业部软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全国高校首届人文社科研究优秀成果经济学二等奖等。先后到十几个国家访问考察和做学术报告30余次。 多次参加中央和国务院领导主持的座谈会,在中央政治局第11次集中学习会上做了有关世界农业与我国农业发展的汇报讲解工作。 1991年被评为全国农业教育科研系统优秀留学回国人员,1992年获原国家教委高校青年教师研究类二等奖, 1997年被评为农业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外语水平
通晓英语、德语,有用英文和德文写作的论文、译文和译著发表, 有较丰富的国际交流经历。
㈤ 中国近年来的辉煌成就
截止2019年,中国的辉煌成就:
1、社会主义改造
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成功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这一切,为当代中国的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2、坚持改革开放
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我们党总结历史经验,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理论勇气开启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成功开辟、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3、经受住考验和挑战
经受住苏联解体、东欧剧变、1998年亚洲金融风暴和严重洪涝灾害、2003年“非典”疫病灾害、2008年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等一系列严峻考验和挑战。通过持续努力和奋斗,中国以世界上少有的速度发展起来,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历史性飞跃。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开启了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历史进军。到本世纪中叶,当我国全面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之时,中华民族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5、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
2008年北京奥运会主办城市是北京,上海、天津、沈阳、秦皇岛、青岛为协办城市。香港承办马术项目。2008年北京奥运会共有参赛国家及地区204个,参赛运动员11438人,设302项(28种)运动,共有60000多名运动员、教练员和官员参加。
㈥ 中共一大会议成果及其意义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21年7月23日至31日在上海法租界贝勒路树德里3号(后称望志路106号,现改兴业路76号)召开。出席大会的各地代表共12人,他们是:上海小组的李达、李汉俊,武汉小组的董必武、陈潭秋,长沙小组的毛泽东、何叔衡,济南小组的王尽美、邓恩铭,北京小组的张国焘、刘仁静,广州小组的陈公博,旅日小组的周佛海。参加会议的还有武汉小组的包惠僧(他是在广州与陈独秀商谈工作期间,受陈个人委派参加会议的)。他们代表着全国50多名党员。当时,对党的创立作出了重要贡献的李大钊、陈独秀因各在北京和广州,工作脱不开身,而没有出席大会。共产国际派马林(荷兰人)和赤色职工国际代表尼克尔斯基(俄国人)出席了会议。
俄国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中国的先进分子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等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并把它与中国正在发展的工人运动结合起来。他们在工人中宣传马克思主义,讲解革命道理,组织工人进行斗争。在这个基础上,各地先后成立了一些党的早期组织,这些地方分别是上海、北京、武汉、长沙、广州、济南。此外,旅居日本和法国的中国共产主义者也成立了这样的组织。这些组织当时叫法不一,有的叫共产党,有的则称共产党小组或支部,由于它们性质相同,因此,后来统称它们为各地共产主义小组。各地共产主义小组建立后,积极开展工作,推动了马列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这样,正式成立中国共产党的条件已经成熟。
1921年6月,上海共产主义小组通知各地共产主义小组,派代表到上海召开中国共产党第—次全国代表大会。7月下旬,除旅法小组因路途遥远未能派代表外,其他各地代表陆续抵达上海。由于当时革命活动处于秘密状态,所以,参加会议的外地代表,统一安排居住在以北京大学暑假旅行团的名义临时租借的私立博文女校内。
大会的中心议题是正式建立中国共产党。
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前后共开了7次会议。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和尼克尔斯基出席了第一天的会议(马林后来又出席了第六次会议)。他们代表共产国际对会议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马林还介绍了共产国际的情况。接着拟定了会议日程。在24日的会议上,各地代表汇报了工作,并交流了经验。25日至26日,大会休会,由党纲起草委员会起草党的纲领和今后工作计划。27日至29日,大会继续进行,连续3天详细讨论了党的纲领和工作计划。各地代表在党的性质、纲领和组织原则等主要问题上取得了基本一致的意见。30日晚,举行第六次会议时,突然有一陌生男子闯进了会场,当询问他时,他答称走错了地方。其实这个人是法租界巡捕房的一个暗探。他的行动引起了与会人员的警觉。会议立即中断,代表们迅速分头离开。十几分钟后,法国巡捕赶来,包围并搜查了会场,但一无所获。当晚,代表们商量改换会议地点,在李达夫人(她是浙江嘉兴人)的提议下,决定到嘉兴南湖去开完最后一次会议。7月31日,代表们来到南湖,在一艘游船上举行了第七次会议。会议通过了《中国共产党党纲》、《关于当前实际工作的决议》,选举了党的领导机构。至此,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闭幕。
党的“一大”通过的党纲主要内容有:确定党的名称是中国共产党;党的性质是无产阶级政党;党的奋斗目标是以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的政权,消灭资本家私有制,由劳动阶级重建国家,承认无产阶级专政,直到阶级斗争结束,即直到消灭社会的阶级区分;党的基本任务是从事工人运动的各项活动,加强对工会和工人运动的研究与领导;党的组织方面的规定为,在全党建立统一的组织和严格的纪律,地方组织必须接受中央的监督和指导等。
“一大”通过的《关于当前实际工作的决议》,确定党成立后的中心任务是组织工会和教育工人,领导工人运动,对党领导工人运动的任务、方针、政策和方法都提出了规定或要求。
“一大”选举的党的领导机构为中央局。陈独秀虽然没出席大会,但由于他当时在宣传社会主义方面的影响和威望,以及他作为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所作的贡献,大会选举他担任中央局书记。中央局的另两位领导人是李达和张国焘,他们分管组织和宣传工作。
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正式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从此,在中国出现了一个完全崭新的,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其行动指南的,统一的无产阶级政党。中国的无产阶级因此有了战斗的司令部,中国的劳苦大众从此有了翻身解放的希望,中国的革命从此焕然一新。
由于党的“一大”召开于7月,而在战争年代档案资料难寻,具体开幕日期无法查证,因此,1941年在党成立20周年之际,中共中央发文正式规定,7月1日为党的诞生纪念日(党的生日)。
㈦ 1936年12月西安事变后 中共中央派周恩来参加谈判取得了什么成果
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国共合作,一致对外。
㈧ 个人简历的里的“含教育背景、任职奖罚、突出成果、社会实践情况等”怎么写啊
教育背景一般就是大学学校名称,专业,就读时间和文凭
任职奖罚就是工作期间受到的表彰和处罚。
突出成果简单说就是工作业绩和成就。
社会实践就是副业,好人好事,或者志愿者行为。
㈨ 韩晓东的研究成果
1993年,负责编辑的《营口党史》(季刊)被辽宁省社科界评为优秀期刊,个人被评为省级优秀编辑。公开发表党史论文50多篇,其中,《毛泽东新民主主义时期的经济思想》、《抗日战争时期的国民党战场》、《国民党持久消耗战略提出及其意义》、《营口是雷锋的第二故乡》等10篇论文分获国家、东北地区和省一级奖励,他是全国党系统先进工作者、辽宁省“四个一批”人、辽宁省党史工作先进个人。荣获营口市五一劳动奖章。荣获辽宁省“五个一工程奖”。
韩晓东从1990年开始研究“雷锋在营口”的历史,收藏有相关书籍、杂志、报纸、文献、音像制品和各种证章千余件,2010年出版了《雷锋在营口的故事》(辽宁民族出版社出版发行)一书,雷锋电视剧将其内容收录,评书《雷锋》也将其收录。2004年作为营口市史志办副主任曾和主任周丛一参加中央电视台10频道《走进科学》栏目的纪录片“破解七十年谜团”(探索“营川坠龙事件”)。他是 “营口龙之谜”课题的研究骨干,他不辞辛苦地参与调研和编辑工作。这一课题成果引起中央电视台、日本朝日电视台、辽宁电视台、四川电视剧及北京科技报、辽宁日报、辽沈晚报等近20家媒体关注。协助中央电视台摄制了专题片《破解七十年谜团》、《龙影遗骨》,日本朝日电视剧摄制了《营口龙谜》,辽宁电视台摄制了《龙出辽河》等专题片,并与同事编纂出版了《营口龙之谜》一书。这一研究为尊重历史、普及科学知识和宣传营口起到了积极作用。韩晓东有较强的创新意识,不局限于原有的研究范围,而是不断的突破禁区,开拓学术研究的新领地。他与同志合作撰写的《国民党“持久消耗战略”的提出及其意义》,大胆论述了国民党在抗战中运用“持久消耗战略”的实践与经验,在中韩两国举办的辽东抗战国际学术研讨会上交流,并获省委宣传部、省社科院、省军区政治部等六部门颁发的辽宁省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学术研讨会优秀论文一等奖和营口市政府第七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论文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