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证书转让 > 基础地理信息数字成果

基础地理信息数字成果

发布时间:2021-10-03 13:43:43

A. 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怎么样,待遇、发展好不好感谢!

国家级事业单位,待遇、发展前景都很不错,前景技术岗要优于其他岗位。
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兼国家测绘档案资料馆)是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直属事业单位,编制150人。主要职责是负责管理全国测绘成果资料和档案资料;负责国家级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建设、维护、更新、开发以及有关研究工作,承担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下达的专题数据库的建库工作;承担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交办的基础测绘和重大测绘项目。
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是全国甲级测绘资格单位,可向国家有关部门和单位提供多比例尺模拟和数字地图;可提供国家天文大地网、GPS网、重力网、大地水准面等多精度空间基准成果;可提供处理后的多分辨率航空和卫星遥感影像资料;可提供测绘成果档案服务。在专题地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电子地图制作、数据库建设及其相关软件的开发应用、NFGIS标准研究、技术咨询等方面,有较丰富的经验和较雄厚的实力。并设立了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B. 数字线划图的成果描述

数字线划图(DLG)是以点、线、面形式或地图特定图形符号形式,表达地形要素的地理信息矢量数据集。点要素在矢量数据中表示为一组坐标及相应的属性值;线要素表示为一串坐标组及相应的属性值;面要素表示为首尾点重合的一串坐标组及相应的属性值。数字线划图是我国基础地理信息数字成果的主要组成部分。

C. 叠加在基础地理信息上的专题信息特征包括哪些方面

在目前的状态下很多城市基础地理信息的采集部门往往存在基础数据更新周期长,数据更新质量差等问题,主要原因还是由于在基础数据的更新模式上存在一定的问题。在基础地理数据的更新模式上,现在很多的部门是采取了重新测量、入库的方式来进行的,在发生变化的地方,重新进行基础数据的采集工作,然后再重新录入到数据库中,这样可能在数据库中存在有多套数据,容易导致某一地区数据的不一致,因此城市基础地理信息的采集部门,应该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尽量利用各种工程竣工测量资料来对基础地理数据进行更新,这样可以加快基础地理信息更新的速度,保证其准确性。
1城市基础地理信息更新的原则
由于城市基础地理数据对城市的规划和发展而言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城市基础地理信息的更新,应该有一定的原则和规范。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原则和规范。
1.1现势性原则
对于城市基础地理信息的更新,一定要准确及时地对基础数据进行更新,以保证基础数据的现势性。基础数据是对城市目前发展状况的一个很重要的反映,只有保证其现势性,才能充分发挥出城市基础地理信息系统的作用。
1.2精度匹配原则
对于更新的城市基础地理信息应该保证其精度要求,否则在和原有的地理信息进行叠加的时候会出现问题,因此在更新的时候要注意更新部分和未更新部分的精度匹配问题。
在精度匹配问题上可以采用多项式变换的方法来保证新、旧地图之问的精度匹配,或者用精度较高的空间数据来纠正精度较低的空间数据,一般情况下,可通过一定数量的公共点来实现整个图面的精度匹配。
1.3空间信息与属性信息同步更新原则
由于城市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的内容较多,其中的属性数据也十分复杂,因此在更新的时候,不仅仅是对图形数据进行更新,而且要同步地对属性数据进行更新,保证二种数据同时更新,如对原来的一个宗地而言,现在有可能变成了两个宗地,因此属性信息中的宗地所有者、宗地面积等信息都应该一起进行更新。
1.4一致性原则
在城市地理信息系统中,由于存在大量的图种,在更新的时候,如何保证各个图种之间数据的一致性是很重要的,同时还涉及到同一个图种内的坐标系统的一致性等问题,只有很好地保证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的一致性,才能利用这些基础数据做出正确的分析和决策。为了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必须采取严格的措施来进行控制,也包括数据质量的控制等内容。
2城市基础地理信息更新的内容
在城市基础地理信息更新的原则基础上,对于城市基础地理信息来说,其内容就是空间实体的变化、相关属性信息的变化和拓扑关系的重建等。
2.1空间实体的更新
对于城市基础地理信息系统来说,空间实体的变化是最基本的更新内容,各种点、线、面特征是GIS的基本研究对象,在考虑实体变化的过程中,是主要需要更新的。空间实体中由于点、线相对来说要简单一些,因此重点应该是面信息的更新。
2.2属性信息的变化
属性信息的变化主要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空间实体没有发生变化,只是和该空间实体相关的属性发生了变化,如对一栋房子而言,当房子转让后,房子的产权就发生了变化,而房子的空间信息没有发生变化;另外一种情况就是空间信息和属性信息都发生了变化,如一个地方进行了重建,该地方原有的空间实体全都发生了变化,同时其属性信息一般也会变化。因此在属性信息的变化中,最重要的是要保证空间信息和属性信息的一致性,否则很容易产生错误。
2.3拓扑关系的重建
在城市基础地理信息系统中,在一定的范围和程度上需要建立拓扑关系,因此在空间实体发生了变化的时候,拓扑关系也要发生变化,但该过程不应该完全由人工来实现,大部分应该由程序根据实际的情况来自动变化。一些大的街区,道路和部分房子等都需要建立拓扑关系,拓扑关系建立起来后可以供其它的分析使用。拓扑关系的重建应该结合空间实体信息的更新同步进行。
3城市地理信息系统更新的方法
由于城市基础地理信息的采集方式多种多样,因此其更新的模式也不一样,城市基础地理信息的更新应该在遵循前面提到的原则基础上进行,同时更新工作应该和竣工验收等结合起来进行,这样可以更好地保证城市基础地理信息更新的效率。可以采用丈量法、数字化与扫描矢量法、全野外数字测图法、基于无线通讯方式的PDA掌上电脑更新法、工程竣工测量等方式进行更新。
3.1丈量法更新城市基础地理信息
在城市基础地理信息变化不大的地方,或者地形等情况比较简单的地方可以采用丈量法对其基础地理信息进行更新,该方法主要是量取待定点相对已知点或基线的距离来确定待定点的坐标,主要有边长交会、内外点法等。具体操作过程如下:
1野外丈量距离,并填入相应的表格或者自动记录到存储介质上
利用丈量法更新基础地理信息时,在野外首先丈量距离,应该采用钢卷尺或者手持式的激光测距仪,并且严格按照规定填好相关数据并绘制草图,以免产生错误。在丈量之前,首先要弄清各个起算的坐标,可以在室内通过图解法得到控制点序列,注意编号的准确性。
2内业计算点的坐标,并进行空间和属性信息的整理
在所有丈量数据完整后即可回到室内进行数据的处理,可利用各种方法来计算待测点的坐标,有边长交会法、内外点法。
3将更新后的信息放到数据库中,实现数据库的更新
通过前两步的工作后,基础地理信息的更新已经完成了很大的工作,接着就是要对城市基础地理信息系统中的数据进行更新,在更新的过程中考虑周围地理信息和更新地理信息之间的关系,然后进行更新,数据更新后应该重新进行检核和比对,以保证更新的正确性。
3.2数字化或扫描矢量化的方式来更新城市地理信息系统
由于在城市的某些地方可能有了白纸测图的成果,因此可以采用将原有纸质图进行数字化或扫描矢量化,然后按照城市基础地理信息系统的要求对等符号、线型等信息进行赋值,保证两者的一致性,然后再对基础地理信息更新。其基本作业过程是:手扶跟踪数字化(图纸扫描,屏幕矢量化)、属性赋值、格式转换、数据更新。
利用该方式来进行城市基础地理信息的更新时,应充分考虑到已有图纸的精度等信息,如果精度太差,则不合适用来作为城市基础地理信息更新的基础图,需要重新进行数据采集。
3.3利用全野外数字测图法更新城市基础地理信息
在丈量法、数字化或扫描矢量化无法满足基础地理信息更新的基础上,可以采用全野外数字化测图的方法来进行基础数据的采集和更新,该方法适合变化区域大的地方。
3.4基于无线通讯方式的PDA掌上电脑更新
随着嵌入式操作系统的发展,PDA掌上电脑也逐渐在城市基础地理信息的采集中开始应用,掌上电脑有各种操作系统和各种硬件平台,但它们都有一些共同的特点:体积小、图形化界面、触摸屏等,这些特点决定了PDA比较适合野外数据采集,特别是在面积不大数据量不大的情况下,PDA是非常合适的,由于是图形的界面,因此可以做到所测即所见,对于基础地理信息的更新来说,应该是一个比较好的解决方案。根据PDA更新数据时采用的方式,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野外更新图形、室内更新数据库的方式;另一种是采用无线通讯方式,将野外测量的数据直接发回到控制中心,进行数据库的更新。

D. 地形图成果资料包括哪些

地形图成果资料包括地形图白图、膜图、蓝图、GPS点记图、技术总结报告、GPS平差报告、导线平差报告以及光盘等。

E. 基础测绘工作应遵循哪些原则

基础测绘工作应当遵循统筹规划、分级管理、定期更新、保障安全(确保基础测绘成果安全)的原则。测绘基准是指一个国家的整个测绘的起算依据和各种测绘系统的基础。基础测绘必须在全国或局部区域按国家统一规划和统一技术标准进行。

测绘仪器:

三维激光扫描仪、水准仪、经纬仪、全站仪、gps接收机、gps手持机、全站仪、陀螺仪、求积仪、手持测距仪、钢尺、秒表等。

(5)基础地理信息数字成果扩展阅读:

四项测绘行业标准:

1、《基础地理信息数字产品1:10000 1:50000生产技术规程 第1部分:数字线划图(DLG)》,编号为:CH/T 1015.1—2007;

2、《基础地理信息数字产品1:10000 1:50000生产技术规程 第2部分:数字高程模型(DEM)》,编号为:CH/T 1015.2—2007;

3、《基础地理信息数字产品1:10000 1:50000生产技术规程 第3部分:数字正射影像图(DOM)》,编号为:CH/T 1015.3—2007;

4、《基础地理信息数字产品1:10000 1:50000生产技术规程 第4部分:数字栅格地图(DRG)》,编号为:CH/T 1015.4—2007。

F. 请问 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 是个什么机构

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兼国家测绘档案资料馆),是国家测绘局直属事业单位,编制150人。 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围绕构建“数字中国”地理空间基础框架这一国家目标,主要从事全国基础地理信息数据资料的汇集与处理、建库与维护、分发与服务、应用与开发以及重大测绘工程项目的规划、设计、实施等。其职责是负责管理全国测绘成果资料和档案资料;负责国家级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建设、维护、更新、开发,以及国家测绘局下达的专题数据库的建库;承办国家测绘局交办的基础测绘和重大测绘项目;负责航空摄影的组织实施;负责中国测绘网的应用和维护。

G. 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怎么样

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兼国家测绘档案资料馆)是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直属事业单位。主要负责管理全国测绘成果资料和档案资料、国家级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建设、维护、更新、开发以及有关研究、专题数据库建库及基础测绘和重大测绘项目。 [1]
1995年12月28日,全国测绘资料信息中心和中国测绘工程规划设计中心合并成立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 [2-3]
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可向国家有关部门和单位提供多比例尺模拟和数字地图、国家天文大地网、GPS网、重力网、大地水准面等多精度空间基准成果、多分辨率航空和卫星遥感影像资料、测绘成果档案等服务。 [4]
根据2016年11月信息中心官网显示,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中心是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直属事业单位,编制150人。 [4] 中心设立了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年龄结构:截至2015年底,中心现有管理和专业技术人员中35岁以下的为52人,占总数的38%,36岁至45岁之间的为37人,占总数的27%,46岁至54岁之间的为44人,占总数的32%。 [5]
学历结构:到2015年底,中心具有研究生学历的75人(含博士18人),本科学历57人,分别占中心人员总数的51%、39%。其中专业技术人员中,具有研究生学历的56人,本科学历26人,分别占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66%、31%。 [5]
专家队伍:中心共有6人进入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20人入选过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有10人因年龄超过45岁退出);有17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其中9人退休);有9人被国家测绘测绘地理信息局评为成绩优异的高级工程师。 [5-6]
技术梯队:到2015年,中心专业技术人员中,高级工程师(专业技术一至七级)31人,占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37%,其中具有教授级高级工程师职称的有9人,工程师(专业技术八至十级)42人,占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49%

H. 中国南方CASS软件中怎么把TXT导入进去

数字测图应用研究

字数:3006 字号:大 中 小

:文章从数字化作业方法入手,着重研究了地面数字测图中控制测量、碎步测量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并对目前我国测绘行业中运用较多的数字测绘软件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以便各个测绘单位根据实际情况选用适合于本单位的数字测图方法和软件,提高工作效率,保证工程质量。
:地面数字测图;控制测量;碎部测量
中图分类号:P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6908(2007)1010031-02

1. 前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提高,GPS、全站仪、计算机等测绘硬件设备应运而生,为数字化测图提供了强大的物质基础;各行业对数字化地形图的应用越来越广,对地形图的精度和现势性要求越来越高,从而推动了我国数字测绘事业迅速发展。

2. 作业方法

目前在我国获得数字地形图的方法有三种:原图数字化、航测数字成图、地面数字测图,其主要作业流程均为三个步骤: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及地形图的数据输出(打印图纸、提供软盘等)。

2.1 原图数字化
当一个城市(地区)需要用到数字地形图而经费困难、或受到时间等原因的限制时,采用该方法比较合适。它能充分地利用现有的地形图,只要配备计算机、数字化仪(或扫描仪)、绘图仪及数字化软件就可以开展工作,能在很短的时间内获得数字化成果。其作业方法有两种:手扶跟踪数字化及扫描矢量化,其中后一种方法的精度高、效率高;但是利用该方法获得的数字地形图的精度因受原图精度的影响,由于数字化过程中会产生各种误差,因而它的精度比原图的精度差;而且它反映的只是原图成图时的地表地物、地貌,现势性不好。

2.2 航测数字化成图
当一个测区较大时就可以利用航空摄影机在空中摄取地面的影像,通过外业判读,在内业建立地面模型,利用计算机和专业软件在模型上量测,直接获得数字地形图。随着测绘技术的发展,数字摄影测量已在我国部分地区取得了试验性的成功,不久将会全面推广,它是通过在空中利用数字摄影机所获得的数字影像,内业利用航测软件,在计算机上对数字影像进行对像匹配,建立地面数字模型,再采用专业软件获得数字地形图。
该方法的特点是可将大量的外业测量工作移到室内完成,它具有成图速度快、精度高、成本低,不受气候及季节的限制等优点;它特别适合于大面积城市密集区测图;但是该方法的初期投入较大,如果测区较小,它的成本较高。

2.3 地面数字测图
在没有符合要求的大比例尺地形图的地区,可采用地面数字测图法获取,这是目前各测绘单位用得较多的数字测图方法。采用该方法获得的数字地形图的特点是精度高,只要按《城市测量规范》操作,重要地物相对于邻近控制点的精度控制在±3cm以内;但所耗费的人力、物力与财力比较大。根据数据采集所使用的硬件不同可分为以下5种模式。
(1)全站仪+电子记录簿+测图软件
这种模式是利用全站仪在野外实地测量各种地形要素数据,在数据采集软件的控制下实时传输给电子手簿,经过预处理后按相应的格式存储在数据文件中,同时绘制草图,以便测图软件编辑成图。其优点是容易掌握,缺点为草图绘制复杂,容易出错,功效不高。
(2)全站仪+便携式计算机+测图软件
这是一种将数据采集和数据处理融为一体的数字测量模式,由全站仪在实地采集地形要素数据,将数据实时传输给便携机,数据处理软件实时地处理并显示所测地形要素的符号和图形,原始数据和处理后的数据均记录于相应的数据文件或数据库中。由于现场成图,这种模式具有直观、快速、高效的优点,其缺点是便携式计算机价格昂贵、适应野外环境的能力较差。
(3)全站仪+掌上电脑+测图软件
这种模式的作业方式与上一种相同,但掌上电脑价格低廉、操作简便、现场成图、效率高,其前景十分广阔。
(4)GPS-RTK接收机+测图软件
利用GPS-RTK接收机在野外实地测量各种地形要素数据,经过GPS数据处理软件进行预处理,按相应的格式存储在数据文件中,同时绘制草图,供测图软件进行编辑成图。GPS-RTK接收机是一种实时、快速、高精度、远距离数据采集设备,其显著的优点是控制点大大减少;在复杂地区,也比前三种模式的控制点减少10倍以上,因此测量效率大大提高。其缺点是必须绘制测量草图,且卫星信号死角无法采集数据,必须采用全站仪进行补测。
(5)GPS-RTK接收机+全站仪+掌上电脑+测图软件
这种模式克服了以上几种数字测量模式的缺点,发挥各自的优点,可适应任何地形环境和任意比例尺地形图的测绘,实现全天候、无障碍、快速、高精度、高效率的内外业一体化采集地形信息,是未来发展的必然方向。
以上5种模式中,第一、四种为非电子平板模式,其它3种为电子平板模式。

3. 测绘软件的选择

选择合适的绘图软件对于测绘单位是非常重要的。衡量测绘软件的标准是:首先了解它的功能是否适合于本单位;二要看其可操作性、界面是否友好。 各测绘单位所使用的软件种类繁多,大体分为两种:一是本系统自行开发的;另一种是由测绘软件开发商开发的,这是各测绘单位用得比较多的。文章着重讨论后一种软件。
目前市场上测绘软件主要有3种:一是清华山维公司与清华大学土木系联合开发的测霸EPSW系列;二是武汉瑞得测绘自动化公司开发的RDMS系列;三是广州南方测绘仪器公司和开思公司开发的CASS系列和SCS系列。

3.1 EPSW系列
主要用于实测与自动绘制各种大比例尺数字地形图、地籍图、管线图、地物平面图、断面图等,但它的这几个功能是在不同的专门软件中的。它的主要特点如下:(1) 实时成图 充分发挥了原来的平板测图优势,即测即显,所显即所测,直接生成地形图,真正达到了内外业一体化;(2) 具有多种碎部测量方法;(3) 界面友好,操作方便快捷,简单易学;(4) 独创的一步测量法,可以边测图根,边测碎部,最后再平差。
该软件的最大优点:既符合老测量员的工作经验与习惯,又能高效地完成工作,应该说是我国现在电子平板测图系统中最好的,因此,深受广大测绘人员的喜爱,也占据了大部分电子平板测图市场。它开创了数字测图的新局面,对我国数字测图技术的推广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尽管该软件提供了诸如图形缩放、移动、删除等功能,但从内业的角度来考虑,这些功能还不能满足内业编缉的需要,而且它将原本在外业的工作依旧在外业完成,似乎有悖于数字化测图减轻外业工作的初衷。

3.2 RDMS系列
它是在GIS图形平台上开发的测绘用软件,也提供了电子平板方式,也可利用电子手簿或全站仪存储的测量数据传到计算机上再以人机交互编缉的方式成图。它提供的功能与原来的测量习惯基本上能保持一致,简单易学,测量人员可以很快熟悉并上手操作。

3.3 CASS和SCS系列
对于熟悉AUTOCAD的用户,CASS系列与SCS系列则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因为它们是基于AUTOCAD平台开发的,AUTOCAD的所有功能它都可以用,而AUTOCAD是全世界所共认的绘图平台,其编辑功能是非常强大。
CASS与SCS的功能差不多,它们均提供了三种作业方式:电子平板方式、原图数字化方式及内外业一体化。

4. 数字测图外业工作的实施

4.1 控制测量
随着GPS技术的发展成熟及全站仪的普及,三角测量已基本上退出了控制测量这个舞台,大大地减轻了工作强度;去掉了三角测量的种种误差限制,取而代之的是更为灵活的GPS网及导线(网)测量。在文章中,仅对图根控制测量及图根加密进行探讨。
目前各测绘单位所使用的全站仪的精度一般为2〃、5〃,相对于光学经纬仪就更具优势。在传统测图中地面点平面位置的误差受下列误差的影响:(1)图根点的展绘误差M展 ;(2) 测定地物点的距离误差M距 ;(3) 测定地物点的方向误差M向 ;(4) 地形图上地物点的刺点误差M刺 ;(5) 清绘时所造成的误差
M绘 。则地形图上地物点平面位置的误差可式表示为:
M2物=M2展+M2距+M2向+M2刺+M2绘
在数字测图中,图根点与地物点的M展、M刺、M绘不存在,仅有M距、M向。因为采用半测回测角,所以方向误差为±6〃;假如碎部点至测站的距离为300m,则M向=6÷206265×300=0.009m ,测距仪的标称精度取2±5ppm。考虑测量中棱镜不到位等各项因素的影响,取经验值0.020m。则实测出的该平面点相对于图根点的误差为0.0022m。
由此可见,在视线良好的情况下,采用全站仪测角、测距精度高,测量碎部点的距离可以适当放大,图根点的密度可作相应降低;在城市建筑密集区和通视不好的条件下,考虑今后地形图修测或工程放样的要求,图根点的密度应增加。

4.2 碎部测量
数字测图中碎部测量的主要采用非电子平板数字测图和电子平板数字测图两种方法,它们实质是极坐标法。文章仅非电子平板数字测图方法进行研究。
在非电子平板数字测图中所采用的方法为:①外业草图+室内交互编缉方式。这种方法工作效率,操作比较繁琐;在测图中绘制草图不容易,特别是在建筑密集区更困难,如果采用专人画草图,在人力上也是一种浪费。②编码方式。编码一般可以采用6至7位,为(0至9)(XX)(XXX),第一位为连接关系,如0表示独立点,不与前面的其它点发生联系;1与前面的点为同一地物(貌),与前点连;2表示与前一点为隔一点连关系;3表示有三个方向,4表示该地物(貌)到此结束;5曲线连;等等。第二到第三位为地物(貌)的代码,如2层砖房为F2,简易房为F0,在建房为FJ,围墙为WQ,加固陡坎为K2,不加固陡坎为K1,高压线为D2,输电线为D1,通讯线为D3,地类界为DL等等。最后三位为全站仪的自动增加的点号。下面是采用这种编码方法所得到的部分碎部点的点号和编码。

当在外业完成各碎部点的编码后,回到室内把碎部点传输到计算机并将碎部点展绘出来,再根据司镜员所走过的线路和碎部点的编码,可较快地把这些点连接起来;或者通过编制编码引导文件,实现自动连线,获得测区基本的数字地形图。然后把图打印为白纸图,到实地检查核对,对漏测、错测、重测的地物、地貌在白纸图上作好记号;对它迅速进行补测和重测,补测和重测完后再在计算机上进行交互编缉,从而获得高质量、高精度的数字地形图。
数字测图对测量员及司镜员的要求比较高:第一、 配合要默契,一点测完后下一点应测什么应心灵相通;对测量员的输入数字及字母的熟练程度要求较高,要求在10秒内完成。第二 、司镜员担负着室内绘图工作,是测图中的主要人员,对于地物(貌)的综合取舍等要按《城市测量规范》执行。实践表明,利用该法测图较草图法省事、快捷。

5. 结论和讨论

(1) 我国目前获得数字地形图的方法有三种:原图数字化、航测数字成图和地面数字测图。三种方法各有优缺点,测绘单位可根据实际工程灵活运用。
(2) 地面数字测图有5种作业模式,前四种已在测绘行业中广泛运用,第五种模式是我国测绘未来发展的必然方向。
(3) 我国常用测绘软件主要有3种:测霸EPSW、 RDMS; CASS和SCS。每种软件各具优势,各测绘单位可选用适合于本单位的软件,提高工作效率。
(4) 地面数字测图中控制测量和碎步测量必须遵从《城市测量规范》,提高数字测图的速度和精度,更好地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服务。

参考文献
[1] 顾孝烈、鲍峰、程效军,测量学,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6.
[2] 青盛,地形测量中全站仪支导线精度分析,西南科技大学学报,2002.
[3] 番正风、杨正尧,数字测图原理与方法,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
[4] 中国测绘局,基础地理信息数字产品-1:10000、1:50000数字栅格地图,北京:测绘出版社,2001.
[5] 中国质量技术监督局,数字地形图系列和基本要求,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0.
[6] 中国质量技术监督局,数字测绘产品质量要求第1部分:数字线划地形图、数字高程模型质量要求,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0.
[7] 中国质量技术监督局,数字测绘产品检查验收规定和质量评定,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1.
[8] 中国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城市测量规范,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I. 几种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更新方法的比较

0引言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是作为统一的空间定位框架和空间分析基础的地理信息数据,该数据反映和描述了地球表面有关自然和社会要素的位置、形态和属性等信息。地理信息具有时效性,地理信息数据的现势性反映了该数据对地理信息现状的反映程度。地理空间数据信息的现势性是GIS的灵魂,它远远高于几何精确性[1]。由于国家建设的飞速发展,地物地貌和各种信息数据日新月异,地理信息的现势性往往不能与实际要素发生的变化保持同步,从而不能及时反映最新现状。为了满足各种应用的需求,地理信息的更新就变得非常重要.在地理信息的应用中,矢量数据的应用占据着非常大的比重,本文以1∶50 000地形数据库的更新实验中的几种不同更新方法进行比较分析。1地理信息的变化情况地理信息变化,从地理信息变化状态分析,地理信息的变化主要包括新增地理信息要素,原有地理信息要素的消失,信息还存在,但存在的状态发生了改变。从地理信息的变化量分析,地理信息的变化量与地理信息要素类别、经济发展状况、地理位置、间隔时间等都有很大关系。不同类型的地理信息要素,发生的变化量也存在不同,与人类活动的影响息息相关。

J. 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怎么样

简介: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兼国家测绘档案资料馆)是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直属事业单位。主要负责管理全国测绘成果资料和档案资料、国家级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建设、维护、更新、开发以及有关研究、专题数据库建库及基础测绘和重大测绘项目。 1995年12月28日,全国测绘资料信息中心和中国测绘工程规划设计中心合并成立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 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可向国家有关部门和单位提供多比例尺模拟和数字地图、国家天文大地网、GPS网、重力网、大地水准面等多精度空间基准成果、多分辨率航空和卫星遥感影像资料、测绘成果档案等服务。 根据2016年11月信息中心官网显示,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中心是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直属事业单位,编制150人。 中心设立了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阅读全文

与基础地理信息数字成果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聚投诉珍爱网 浏览:47
公共卫生服务协议书2017 浏览:805
改革工作成果汇报 浏览:49
医疗纠纷管理伦理的主要要求不包括 浏览:959
工业光魔创造不可能720p 浏览:243
君主立宪制是法国大革命的成果 浏览:13
王成果青岛科技大学 浏览:519
护理品管圈成果汇报书 浏览:875
使用权获取途径 浏览:759
怎么投诉奥迪4s店 浏览:31
美术教师校本研修成果 浏览:740
股权转让合同模板 浏览:638
知识产权部门重点的工作计划范文 浏览:826
用地批准书能证明土地的使用权权吗 浏览:829
拓荒者知识产权 浏览:774
商标侵权事宜处理委托书 浏览:168
内容无版权今日头条 浏览:327
房产纠纷诉讼时效是多长时间 浏览:269
无形资产年限怎么确定 浏览:542
工商登记人员工作总结2018 浏览: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