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今天去应征入伍,应征表格什么都填了,可是为什么兵役证上图章敲的是缓征而不是应征啊
今年是针对应届大学生就业难而部队给教育部的一个政策,你们图章上时缓征说明你们应该按照往年应征时间一样的,只不过现在先考虑应届大学生应征入伍的问题,政策对他们放宽了一些!提前了一些,你是可以理解的吧!
『贰』 如何办理兵役证
兵役登记站兵役证办理程序
1、办理兵役登记需带齐资料:
a、本人身份证
b、本人学历证明
c、本人近期免冠一寸照片两张
d、本人户口本
注意:一定要是户籍所在地,因为,每个地区生成的兵役证号码不一样,所以,必须是户籍所在地。相片没有强制规定,有的地区要,有的地区不要,可以带着,以备不时之需。
2、登记地址
在本街道兵役登记站进行兵役登记。
到历年已登记并已领取《兵役证》的适龄公民,应携证履行兵役登记年度审证手续。
3、领证。
去街道人民武装部填写兵役登记表报区兵役机关,领取区兵役机关发放《兵役证》。
4、审证。
初次检查初次审核。根据兵役机关的通知、安排,参加身体初检、政治初审;
对历年领取兵役证的适用年龄对象,登记兵役的时侯,由街道人民武装部签署审核验证意见并加盖审验章。
(2)缓征兵役证书扩展阅读
一、办理兵役证是为了准确掌握应征适龄青年的数量、质量和分布情况,是确定公民服兵役能力的主要形式。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规定,国家实行兵役登记制度,每年12月31日以前年满18周岁的男性公民,都应当在当年6月30日以前,按照兵役机关的安排进行兵役登记;公民有拒绝、逃避兵役登记和征集等行为的,由县级人民政府强制其履行兵役义务,并可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和处以罚款;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社会组织,应当依法组织或督促本单位男性适龄公民参加兵役登记。
三、对不依法履行兵役义务的适龄公民,《上海市征兵工作条例》规定可视其情节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或给予相应的行政处罚,行政处罚的时限为两年。
四、据此,兵役证的有效期为其最后一次服兵役的年份再顺延2年。如2003年年满22周岁的公民,其兵役证有效期限为2005年12月31日。
在兵役征有效期限内,持证的适龄公民应在其每一兵役年度内的八月十五日至八月三十日到户籍所在的乡镇、街道武装部依法办理兵役证年审手续;否则,下一兵役年度内兵役证无效。
『叁』 兵役证怎么办理
办理兵役证的程序是:
1、办理。上述对象须带本人身份证、学历证明、本人近期免冠一寸照片两张到本街道兵役登记站进行兵役登记。历年已登记并已领取《兵役证》的适龄公民,应携证履行兵役登记年度审证手续。
2、领证。由街道人民武装部填写兵役登记表报区兵役机关,区兵役机关发放《兵役证》。
3、审证。对历年领取兵役证的适龄对象,兵役登记时,由街道人民武装部签署审验意见并加盖审验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规定适龄公民在履行兵役登记手续时必须如实反映本人的真实情况,不得隐瞒或者弄虚作假;当年经兵役机关登记确定的应征公民,在年度征兵工作结束前,未经市征兵办批准,不得出境。
役证是适龄公民履行兵役义务资格的凭证,凡年龄在18至24周岁的男性适龄公民都应依法参加兵役登记、领取兵役证,接受兵役机关的兵役证年度审核。
18至24周岁的男性适龄公民在就业(含临时就业)、就学、申请出境、办理工商营业执照或其他专业证件时应当向有关部门或者单位出示兵役证,并接受查验。兵役证遗失时,应及时到发证机关申请补办。
现在在全国,目前已有辽宁、四川、山西、宁夏等多个省市出台相关兵役登记法规、规定,确保兵役登记工作有效落实,对拒不进行兵役登记者予以处罚。逃避或拒绝兵役登记的公民,既影响正常参军,还将受到行政性处罚。
根据兵役法规定,应征公民拒绝、逃避征集且拒不改正的,不得录用为公务员或者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工作人员,两年内不得出国(境)或者升学。国防生违反培养协议规定,不履行相应义务的,依法承担违约责任,根据情节,由所在学校作退学等处理;毕业后拒绝服现役的,依法承担违约责任,并按照上述条款规定处理。
『肆』 兵役证缓征和应征问题
今年的征兵针对应届大学毕业生,所以只要是今年毕业的,都会敲应征,而且肯定会被通知体检,LZ的眼睛在体检的时候肯定不会过的,安啦。。
『伍』 兵役登记上填了申请缓征。咋办
如果只进行兵役登记,今年不想参军,在兵役登记最后一栏选择“只进行兵役登记,申请度缓征”,登记完成后下载打印兵役登记表/报名登记表交本人所在街道、高校武装部。
所谓缓征,就是一旦达到兵役法规定的应征年龄,就必须依法进行兵役登记,但是,登记并不等于应征,政审。而是在兵役年龄内,随时听候命令,履行法定义务。也即是说缓征仍旧是需要履行义务的。
正在全日制学校就学的学生可以缓征。将这些学生列入缓征对象,是为了使他们能够集中精力搞好学业,以利于国家培养人才。但在他们毕业后,凡符合服役条件的,仍可被征集服现役。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第十六条规定:应征公民是维持家庭生活唯一劳动力的,可以缓征。
(5)缓征兵役证书扩展阅读:
兵役登记的结论
1、应征是指经兵役登记初步确定符合征集条件的适龄公民。
2、缓征是有其他特殊情况的适龄公民。
3、免征是指有严重生理缺陷或者残疾、有其他严重传染性疾病不宜征集的适龄公民。
4、不征是指被羁押或者正在受侦查、起诉、审判的或者被判处徒刑、拘役、管制正在服刑的以及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适龄公民。
5、拒征是指经过教育仍拒绝参加兵役登记、领取兵役证或者被确定为符合征集条件而拒绝参加体格检查和应征入伍的适龄公民。
6、已征是指当年被征集入伍的对象。
7、转服预备役是指22周岁的适龄公民未被征集又符合服预备役条件的。
8、免服预备役是指22周岁的适龄公民未被征集又因身体原因不符合服预备役条件的。
9、不服预备役是指22周岁的适龄公民未被征集又不符合服预备役政治条件的。
『陆』 兵役证是一定要有的东西吗
这只是普通的征兵登记。男孩必须做的,女孩不能做的。学校报告中的一些希望,一些不这样做,有没有硬性规定,但在未来涉及公务员考试和国外的手续,你必须有一个证书的兵役。后,今年,在22岁之前,每年在街道上武装部加盖了我的兄弟已经注册了几次,并没有去打仗,你不同意谁强迫你去啊!放心
做,如果你要到居委会,然后到区武装部,说给新生的绿色通道。
『柒』 上海兵役证上面应征和缓征有什么区别
一、方式不同:
1、应征:是根据《兵役法》规定,今年你必须依法参加应征体检,政审。但是,应征不等于入伍服役,这还根据你的政审,体检,征兵率,合格率的情况来决定去留。
2、缓征:是一旦达到兵役法规定的应征年龄,就必须依法进行兵役登记,但是,登记并不等于应征体检,政审。而是你在兵役年龄内,随时听候命令,履行法定义务。
二、对象不同:
1、应征:应征对象应为高中(含职业高中、中专、技校) 毕业以上文化程度。且对仪容的要求,有染发、纹眉、纹身、刀疤、打鼻孔等青年将不能应征入伍。
2、缓征:正在全日制学校就学的学生便可以缓征。
三、待遇不同:
1、应征:应征入伍的公民享有国家发放的薪资,且享受军人补贴等福利。
2、缓征:仅仅进行了注册,是为国家储备后备力量,并无应征入伍者的福利。
(7)缓征兵役证书扩展阅读:
参加兵役登记是法律赋予每个适龄男性公民应尽的光荣义务和神圣责任,带有强制性。
《兵役法》第六十六条规定,有服兵役义务的公民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人民政府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的,由县级人民政府强制其履行兵役义务,并可以处以罚款:
1、拒绝、逃避兵役登记和体格检查;
2、应征公民拒绝、逃避征集;预备役人员拒绝、逃避参加军事训练、执行军事勤务和征召。
逃避或拒绝兵役登记的公民,既影响正常参军,还将受到行政性处罚。根据兵役法规定,应征公民拒绝、逃避征集且拒不改正的,不得录用为公务员或者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工作人员,两年内不得出国(境)或者升学。
国防生违反培养协议规定,不履行相应义务的,依法承担违约责任,根据情节,由所在学校作退学等处理;毕业后拒绝服现役的,依法承担违约责任,并按照上述条款规定处理。若是在战时拒绝履行相关义务,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捌』 今年的兵役证上敲了个 应征,这个什么意思啊,以前都是缓征的啊,是不是要去体检啊
完全没关系可以无视
『玖』 兵役登记证怎么领取啊
首次参加兵役登记的适龄青年,需自行打印《男性公民兵役登记/应征报名表存根》和《男性公民兵役登记/应征报名表存根》,持上述表及本人身份证、户口簿、毕业证(学历证明)和2张近期一寸免冠红底照片,前往户口所在地街道武装部进行现场确认。
往年已参加兵役登记但未领取兵役登记证的适龄青年,需自行登录全国征兵网核验个人学业信息。2018年6月毕业的全部填写应届毕业,学校名称应填写学籍所在学校,核验后打印《男性公民兵役登记/应征报名表存根》和《男性公民兵役登记/应征报名表存根》各1份。
如未办理,乡镇、街道武装部将依法确定应征、缓征、免征或不得征集的结论,并按审核程序发放《兵役登记证》。
为改善兵源结构,征兵部门2011年加强了兵役信息管理,并依据《征兵工作条例》初步拟定了《北京市执行征兵法规行政执法程序规定》。从9月份开始,北京市将进行兵役登记情况执法检查。征兵部门还将协调市教委正式下发通知,督促各高校在今年大一新生入学时,查验本市籍适龄男性的《兵役登记证》,没有该证件的不予办理入学手续。
北京各区县征兵办已为大一新生开辟“绿色通道”,随时申请随时办理。需补办者还可到各街道武装部申请办理,且家长可代办。
『拾』 兵役证上哪去敲章(缓征)
户口所在地,闵行区,人民武装部
缓征原因,比如因为上大学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