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还有哪些靠窃取"他人"劳动成果成活的植物
菟丝子、槲寄生、无根藤、肉苁蓉、列当、独脚金等都是靠窃取"他人"劳动成果成活的寄生植物,拥有世界上最大花朵的大花草也是完全依赖其它植物的营养成活的植物。
这个网站有一些寄生植物的照片http://www.nre.cn/htm/03/zw/2004-09-29-13811.htm,看了之后会对它们有个大致的印象。
B. 成活率怎么计算
成活率=成活的数量÷总数量×100%。
成活率在医学上指病人医治成活的概率,故称“成活率”。成活率通常用百分比数(%)来表示,如:100%,10%等。
成活率与死亡率往往是相对的。当成活率为75%时,死亡率为100%-75%=25%,当成活率为25%时,死亡率则为100%-25%=75%。
成活率表示成活的数量是总量的百分之几。
(2)成活与成果扩展阅读:
种植成活率是指植物成活数量与植物总量的百分比。
提高方法:
(1)扦插时植株的截面要消毒。
(2)使用生根粉等药品。
(3)扦插的植株要少留叶片。
(4)扦插后要保证水分充足。
(5)避免阳光照射。
(6)保持适当的温度和湿度。
死亡率可以得知一个地区的卫生习惯和医疗品质。通常越先进的国家死亡率越低,越落后的国家死亡率越高。死亡率还可得知一个种群在当地生存状况,死亡率高说明这个物种在当地的天敌、竞争者、传染病等较多,死亡率低说明该地区该种群的天敌、竞争者、传染病等少。
C. 写出植树棵树、成活棵树和成活率三个量间的正、反比例关系。
(成活棵数:植树棵数)×100%=成活率(一定),成活棵数与植树棵树成正比
D. 树木成活率与存活率有什么区别
1、本质不同
树木的成活率是树木成活和死亡的比率,存活率是治疗有病害的树木之后存活下来的几率。
2、主体不同
成活率是由施工方来计算的,而存活率的是由养护方来计算的,所计算的目的都是为了养护树木。
3、意义不同
成活率用于反映总体的构成或者结构,作出有关的评价。成活率与死亡率往往是相对的。当成活率为75%时,死亡率为100%-75%=25%,当成活率为25%时,死亡率则为100%-25%=75%。存活率是养护树木所依据的基本原则,为树木的养护目标提供了参考。
E. 田永胜的研究成果
近年来主要从事鱼类种质冷冻保存和遗传育种研究,研究建立了近20种海淡水鱼类精子冷冻保存技术和精子冷冻库,并将冷冻精子应用于鲆鲽鱼类杂交育种、选择育种、细胞工程育种和性别控制等方面。建立了牙鲆、鲈鱼、大菱鲆和七带石斑鱼胚胎冷冻超低温冷冻保存技术,获得了冷冻成活的胚胎和鱼苗,突破了鱼类胚胎超低温冷冻保存的技术瓶颈,这一成果经过相关领域专家鉴定,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将传统育种技术与现代生物技术相结合,研究建立了牙鲆育种技术体系,以主要完成人培育出牙鲆优良新品种“鲆优1号”,抗病成活率较普通牙鲆提高30%,生长速度提高20%以上,这一新品种已经在我国沿海地区大量推广养殖,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F. 什么是“假成活苗”怎样区别“假成活苗”
“假成活苗”是指接穗与砧木的切面没有愈合,但接穗却表现出新叶生长、茎加粗等一系列成活苗的特征。
“假成活苗”多发生在辣椒靠接苗上。辣椒苗接穗借助自身的根系,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养分,从而进行正常的生长。另外,其他嫁接法在苗床内的空气湿度较高、温度偏低以及弱光条件下,尽管接穗与砧木的接面没有接合,也仍会有一些嫁接苗的接穗,在相对较长的时间内,保持鲜艳状态,呈假活状。
区别“假成活苗”与真成活苗,一是看嫁接苗穗的生长快慢,同样条件下,“假成活苗”的苗穗生长速度大多不如真成活苗的快;二是在晴天的中午前后,苗床内的温度较高、湿度降低、光照变强时,观察嫁接苗穗的长势,凡出现萎蔫症状的苗,假成活的可能性极大;三是对于靠接苗,应在切断接穗的苗茎后,进行最后的鉴定,“假成活苗”萎蔫后不易恢复,难以成活。
G. 什么叫做成活率
成活数÷总数×100%=成活率
H. 我国近来的创新方面取得的成果
具体如下:
1、航天上的太行发动机,我国起步晚,经验少,历史积淀少,取得航天发动机技术的进步,证明国家科学技术的进步。
2、神舟系列飞船以及天空一号,北斗系列。
3、高铁技术,虽然不久前出现事故,但是技术还是领先的。
科技创新能力的形成是一个过程,需要一定的环境。如果人们自觉而明智地去塑造有利于科技创新的环境,就能激发科技创新的社会潜能,就能缩减从科技创新到产业运用的时间进程。学习各国在科技创新上的经验,无疑是提高上述自觉性的很好方式。
从各国的经验看,科技创新能力的形成有赖于如下因素:
一种良好的文化环境。例如,有一种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社会氛围,有热爱科学的社会风气,有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追求真理、实事求是的学术教养和规范,等等。没有一个良好的软环境,就很难形成科技创新能力生长的土壤。当前,世界各国都出现了一些科技诈骗、学术腐败的案例,尽管这类事在急功近利的风气下难以避免,但必须加以有效地扼制。
一个较强的基础条件。在科技创新的基础条件中,最重要的恐怕是教育体系。中国的传统教育体系偏重于知识传授,厚重有余,活力不足,在某种意义上不利于创造能力的形成。中国的教育在课程设置、教授方式、考评方式等方面均有诸多待兴待革之处。
一种有效的制度支持。国家对自主科技创新的制度支持应是全面而有效的。例如,有有效的项目评估和资金支持体系,有有利于自主创新的政府采购制度,有明智的产业政策,有合理的知识产权制度,有有利于科技创业的社会融资系统,等等。
在人类社会中,做成一件事的条件无非是人、财、物。在三个条件中,人是主体、是最活跃的因素。在科技创新中,人的因素第一,人才第一,体现得更为突出。当然,人的因素并不仅仅指个人的才智,也包括人的社会组织水平。另一方面,有人而无财、物,便是英雄无用武之地,也是做不成事。因此,所谓科技创新的环境创造,就是让人、财、物能自然地结合、有效地结合,实现一种“人能尽其才,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的和谐状态。
I. 成活率怎么计算
成活数÷总数=成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