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证书转让 > 西周科技成果

西周科技成果

发布时间:2021-10-01 04:44:16

『壹』 简要回答夏、商、西周时期我国的科学文化成就

一、甲骨文和金文

1.殷墟与甲骨文

2.商周金文

二、科学与技术

1.夏商天文历法

2.商周的科技成就

三、史学和哲学

1.我国最古的史书——《尚书》

2.《周易》及其评价

四、闻名于世的青铜铸造艺术

『贰』 列表总结中国夏商西周的科学技术成就

没找到列表的,这个答案很全面了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作物起源中心,许多农作物都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最早从野生植物培植选育而成的。我国至少在六、七千年前已经种植粟和蔬菜。四千七百年前已有了粳稻、籼稻等不同品种,而且当时可能已应用了中耕、施肥和人工灌溉等技术。商代甲骨文中有黍、稷(谷子的一种,谷子粘的叫黍,不粘的叫稷)、菽(豆类)、麦、稻、禾等多种农作物的名称。西周的《诗经·大雅·生民》中有种植大豆的记载。西方到十九世纪才开始种植大豆。 五、六千年前我国已有原始畜牧业,饲养猪、牛、羊、鸡、犬等家畜和家禽,当时的养猪技术已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 养蚕是我国古代人民的重要发明之一,四千多年前我国已经养蚕。商代蚕桑业已有较大的发展。我国的蚕种和养蚕技术于二世纪传入日本,六世纪传入欧洲。 商代已经使用牛耕田,牛耕的发明是古代农业生产技术的重大进步,但是由于当时奴隶主大量役使奴隶耕田,牛耕得不到推广。 商代畜牧业已较发达,周代已设有专职官员管理马政,已把马按不同用途分为几种,还有了马的饲养、管理技术的记载,并已发明了马的去势技术。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去势技术的国家。 周代我国劳动人民已掌握利用微生物和酶加工食品的技术。当时已能用淀粉糖化的方法来制造饴糖,也掌握了制曲酿酒的技术,这是世界酿酒史上的重要发明,另外还掌握了制醋和酱的方法。

气象

商代甲骨文中有大量关于天气现象的记载,有晴、昙(云彩密布)、阴、霾(天气混浊)、雾、虹、霓(副虹)、霜、雪、雷、电、雹等字。

西周初年的《诗经》记载七个月中的自然现象和农事活动的内容,这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物候记载。

物理学

西安半坡村等仰韶文化遗址出土了许多尖底汲水陶罐。这种陶罐两侧系绳,空时倾斜,将满时直立,水盛满时自动倾覆,表明当时在实践中对于物体的重心与平衡已有一些初步的认识。商代我国人民已能制造石磬和成套的铜铙等乐器,经过对河南安阳大司空村出土的商代后期的铜铙的研究,推测当时已具有十二音律中的九律,并已有了五度谐和的观念。商周间我国已有"五行说"和"阴阳说"。"五行说"认为世界万物都是由金、木、水、火、土五种基本物质元素所组成,"阴阳说"认为万物发展变化的原因是"阴"、"阳"两种相对抗的力量,这是我国古代具有朴素唯物主义和朴素辩证法因素的关于物质构成和变化学说。周代我国人民已使用"阳燧"(亦称"夫燧",即凹面镜)聚焦阳光取火,这是人类最早利用太阳能的一种方法。

水利

传说公元前二千多年前,夏代大禹曾领导人民进行治水,整理黄河河道,疏导洪水入海。这一传说表明我国人民在很早以前就进行过治河工作。

四千多年前我国人民已会凿井取水,在河北邯郸涧沟龙山文化遗址中发现了水井的遗迹。

商代甲骨文中已有许多种病的名称,如疥、疟、耳病、眼病等。

周朝设置了医师总管医药行政,医生已有食医(营养卫生)、疾医(内科)、疡医(外科)和兽医之分,我国医学开始分科。

地学

《竹书纪年》载有夏代帝发七年(约公元前1590年)"泰山震",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地震记录。我国古代有世界上最丰富的地震记录,为地震科学研究工作提供了宝贵的资料。我国人民在商周之际可能已发现天然油气苗的燃烧现象。

周初为了选建洛阳城址,曾经绘制了洛邑一带的地图。

《诗经·小雅·十月之交》生动地记载了公元前780年陕西一带地震引起的山崩及地壳变化等现象。。

化工化学

五千多年前的仰韶文化时期已有彩陶。约四千年前的龙山文化时期已采用快轮制陶技术,制成的黑陶表面光亮,有的黑陶厚度仅1-2毫米,被称为蛋壳陶。五千多年前的大汶口文化遗址中发现有大量的陶制的专用酒器成组随葬,表明当时已会酿酒。

河南郑州二里冈、安阳小屯以及江西清江县吴城村等地的商代遗址中出土的青釉器,经研究,是用高岭土制坯,经过1200℃左右的高温焙烧而成,表面施釉,吸水性低,质地坚硬,其胎质和釉的化学成分同宋、明的瓷器十分接近,已是原始青瓷器。瓷器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重要发明之一。
建筑工程

河姆渡遗址中发现了六、七千年前的木结构建筑遗迹,其中的木结构已加工成桩、柱、梁、板等,并采用了榫卯结构,形式复杂,反映了当时营造技术的水平。在五千多年前的仰韶文化遗址中发现的木结构框架建筑遗迹中,有些夯土墙已经过火烧硬化处理。四千多年前的龙山文化时期已能烧制石灰作建筑材料。商代已有城市、宫殿、宗庙等建筑,对河南偃师二里头、湖北黄陂盘龙城等地商代宫殿遗址的发掘表明,当时在建筑设计和营造技术方面已有相当的水平。据《诗经·大雅·大明》记载,西周初周文王时曾在渭河上架设浮桥:"亲迎于渭,造舟为梁(梁即桥)。"

西周初我国人民已会制瓦,陕西省沣西客省庄出土了西周初期的瓦。

天文

我国古代有世界上最丰富、最系统的天象观测记录。《竹书纪年》中载有夏桀十年(约公元前1580年)"夜中星陨如雨",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关于流星雨的记载。商代甲骨文中还有世界上最早的关于日食、月食和新星等的记载。

商代甲骨文中已采用干支记日法。商代制定的历法中已有闺月。

周代我国已用圭表观测日影来确定季节,用刻漏(亦称漏刻)来记时。这两种仪器在我国古代沿用了很长时期。

西周时我国已用二十八宿(我国古代把天上某些星的集合体称为宿)来划分周天。

数学

五千多年前的仰韶文化时期的彩陶器上,绘有多种几何图形,仰韶文化遗址中还出土了六角和九角形的陶环,说明当时已有一些简单的几何知识。我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十进制记数的国家之一。商代甲骨文中已有十进制记数,最大数字为三万。

商和西周时已掌握自然数的简单运算,已会运用倍数。

冶金

在河北唐山大城山龙山文化遗址中发现了红铜制造的铜器。在稍晚的甘肃武威皇娘娘台齐家文化遗址中发现有单范铸造和经过冷锻的红铜器,表明当时已能冶铜。商代的青铜冶铸技术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河南安阳、郑州等地发现了商代的大规模青铜冶铸作坊遗迹。各地的商代遗址中出土了大量青铜器。对河南偃师二里头出土的早商青铜器的研究表明,当时在铸造中已采用了多合范。商代的许多青铜器形制宏伟,造型复杂,制作十分精巧。湖南宁乡沩山出土的商代四羊尊可能已采用"失腊铸法"。河南安阳武官村出土的商代晚期的司母戊方鼎重达875公斤。商代墓葬中还出土了镀锡的铜器和锡、铅、金器。公元前十五-前十三世纪的河北藁城县商代遗址中出土的铁刃青铜钺(古代的一种兵器,形似斧),刃部是经过锻打的陨铁薄片,表明当时已有一定水平的锻造技术,并且对铁的性质有了一些认识。其它技术

五千多年前的仰韶文化遗址中有大量陶制纺轮和骨针,有的陶器上有麻布纹的痕迹,表明当时已有了原始的纺织技术和原始织机。浙江吴兴钱山漾出土了四千七百年前的大量精细的丝麻织品,麻布的细密程度约与现代细布相当,表明当时纺织技术已有较高水平。商代丝织技术有进一步的发展,出土的商代丝织物残片已有斜纹、花纹等比较复杂的纹样,有了象绫织这样相当高水平的织物。西周早期已有了斜纹提花织物,表明商周时已有了原始的提花织机。漆器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发明之一。河北藁城县商代遗址中出土的漆器残片已是薄板胎,色彩鲜明,花纹精细,表明当时的漆器工艺已相当发达。河南偃师二里头早商遗址中出土的一批玉器玉饰,制作十分精致,已综合了研磨削切、勾线阴刻、阳刻浮雕、钻孔和抛光等多种琢制技术,大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经分析,当时已应用旋转的圆形工具(可能是安装在简单的原始车床上)琢磨复杂花纹,用"杆钻"和"管钻"来钻孔。河南安阳殷墟遗址出土的玉、石工艺品已能巧于运用玉料上的各种自然色泽,雕琢成造型和颜色绝妙配合的"俏色"产品。这些都表明商代的琢玉技术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商代甲骨文中有不少"车"、"舟""帆"字,说明在商代我国已有车和船,并会使用帆。河南安阳殷墓中有驾四匹马的战车的遗迹。周代已使用动物油脂作车轴的润滑剂。周代我国劳动人民已掌握了丝帛的染色技术,把染色分为煮、曝、染等步骤,已使用矿物及植物染料,能染出深浅不同的色彩层次和用几种染料套染得到间色和复色的织物。《诗经·郑风·出其东门》等记载了当时已有多种色彩的织物。周代劳动人民已能利用天然冰来进行冷藏,在冬季储藏天然冰,到夏季用来冷藏食物和保存尸体。

『叁』 简要回答夏、商、西周时期我国的科学文化成就 不要太长,大概几十个字就好了~

一、甲骨文和金文
1.殷墟与甲骨文
2.商周金文
二、科学与技术
1.夏商天文历法
2.商周的科技成就
三、史学和哲学
1.我国最古的史书——《尚书》
2.《周易》及其评价
四、闻名于世的青铜铸造艺术

『肆』 我国古代的重要的科技成果

 
一、中国古代四大发明
(一)造纸术
1.西汉先后出现絮纸和麻纤维纸。甘肃天水放马滩出土的绘有地图的纸, 是目前世界上所知最早的纸。
2.东汉宦官蔡伦于105年改进造纸术,制作植物纤维纸。
(二)印刷术
1.隋唐已有雕版印刷的佛经、日历和诗,现存世界上最早的雕版印刷品是868年我国印制的《金刚经》卷子。
2.宋代雕版印刷业很发达,刻印的书,字体工整。11世纪中叶,北宋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比欧洲早400年。
(三)指南针
1.战国时期发现磁石指南特性,发明“司南”。
2.北宋已会使用磁针指南,后来把磁针装在罗盘上,制成指南针用于航海。
3.南宋时指南针传到印度、阿拉伯、波斯等国,促进了各国航海事业的发展,并为新航路的开辟和实现环球航行提供了重要条件。
 
(四)火药
1.唐朝时《真元秒道要略》一书最早提到了火药,唐末火药开始用于军事。
2.北宋时火药已经广泛在军事上使用,东京设立“广备攻城作”,制造火药和火器;宋仁宗时成书的《武经总要》记载了许多火器的制作方法。
 
3.宋代时发明了“突火枪”,管形火器的出现,开创了人类作战史的新阶段。
二、中国古代的天文历法成就
1.春秋:《春秋》中“秋七月,有星孛入于北斗”,留下世界公认的关于哈雷彗星的最早记录,比欧洲早670多元。历法已经形成自己固定的系统,基本上确立“十九年七闰”的原则,比欧洲早160年。
 
2.西汉:武帝时邓平等制定的《太初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定于历法,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前28年西汉关于太阳黑子的记录时世界上最早的太阳黑子的记录。
 
3.东汉:张衡发明了浑天仪和地动仪(比欧洲早1700多年)。
4.元朝:元初设立太史局编制新历法。郭守敬改进了简仪和圭表,主持全国范围的天文测量,编《授时历》年周期与现行公历同,但早于现行公历300年问世。
 
三、中国古代的数学成就
1.西周:勾股定理载于《周髀算经》。
2.春秋:九九乘法表。
3.南朝:祖冲之精确地算出圆周率是在3.1415926--3.1415927之间,这一成果比欧洲早 一千年。他还为《九章算术》作注。
 
4.清代:蒙古族数学家明安图推出“割圆九术”,将其研究成果整理成《割圆密率捷法》。

『伍』 先秦时期的主要科技成就有哪些

先秦时期的主要科技成就有:

1、春秋时期,留下了世界上公认的首次哈雷彗星的确切记录。《春秋》记载,公元前613年,“有星孛入于北斗”,即指哈雷彗星,这一记录比欧洲早六百多年。

2、春秋时期,我国历法已经形成自己固定的系统,基本上确立19年7闰的原则,这比西方早160年。

3、战国时期,物理学有较大成就。《墨经》中有大量的物理学知识,其中包括杠杆原理和浮力理论的叙述,还有声学和光学的记载。关于光影关系、小孔成像等,写的很系统,被现代科学家称为“《墨经》光学八条”。

4、先秦时期,扁鹊是战国时期最著名的医生,后代把他奉为“脉学之宗”,他采用望闻问切四诊法,从脉象中诊断病情。切脉是扁鹊的主要成就。四诊法成为我国中医的传统诊病法,两千多年来一直为中医所沿用。

5、战国时期,出现了手工业专著《考工记》。记述了齐国官营手工业各个工种的设计规范和制造工艺,不但在我国工程记述发展史上有重要地位,在当时世界上也是独一无二的。

(5)西周科技成果扩展阅读

先秦阶段特征:中华民族形成和中华文明起源与奠基。

1、政治:是国家产生和初步完善的重要时期。

(1)夏朝,王位世袭制,天下为公变天下为家;

(2)商朝,内外服制度;

(3)西周,建立了以血缘为纽带的政治制度――宗法制、分封制等,对古代中华民族的政治观以及伦理观产生了深刻影响,标志着中华文明的起源;

(4)春秋,周王室衰微,失去天下共主地位,分封制和等级制受严重破坏,出现“春秋五霸”;

(5)战国,周王室和诸侯权进一步衰落,通过一系列变法 (商鞅等) ,分封制逐渐被郡县制、世卿世禄制被军功爵制等所取代,中央集权开始形成,封建官僚制终于在各诸侯国建立起来。

2、经济:

(1)农业:经历了刀耕火种、石器锄耕、青铜时代和铁犁牛耕等阶段,农业耕作方式不断改进并趋于成熟;土地制度经西周时期的国有(井田制),再到春秋战国时期封建土地私有,生产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2)手工业:春秋战国时期逐渐形成了官营、民营、家庭三种经营形态;技术不断进步,尤其是冶铸业,商周青铜,战国冶铁。

(3)商业出现,并逐渐由官府垄断走向民间。

3、文化:

(1)“百家争鸣”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变革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反映,奠定了中国文化的基础,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2)学术下移;教育打破学在官府局面,私学兴起,学在民间。

(3)科学技术和文艺有了发展。战国司南;文字产生发展:甲骨文、大篆;文学《诗经》、楚辞代表了当时的文学成就;战国的帛画《人物龙风图》《人物驭龙图》,表明中国绘画艺术从萌芽走向成熟。

『陆』 各朝代科技成就

青铜器的高超工艺 在原始社会末期,我国已出现青铜器。青铜制造业是我国夏、商、西周奴隶制文明的典型代表,具有生产规模大,工艺精美,品种繁多,应用普遍,分布广泛等特点。著名的有司母戊鼎、四羊方尊和“三星堆”文化,其中,司母戊鼎是世界现存最大的青铜器。
数学 《九章算术》:成书于东汉时期,是一部数学名著。它总结了春秋战国以来的数学成就,涉及到现代初等数学中的算术、代数、几何的大部分内容,其中的某些内容在当时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祖率”:南朝数学家祖冲之,采用“割圆术”,在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的数值,计算到小数点后的第七位数字,这项成果领先世界近一千年。
医学 华佗:东汉医学家,擅长外科手术,制成全身麻醉药剂“麻沸散”,是世界医学史上的创举。编了一套医学体操“五禽戏”,能强身健体。张仲景:东汉医学家,因医术高明、医德高尚而被后世尊称为“医圣”,写成《伤寒杂病论》,全面阐述了中医的理论和治病原则,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基础。李时珍:明朝医药学家,写出一部具有总结性的药物学巨著《本草纲目》,后来陆续被译成多国文字,成为世界医药学的重要文献。
科技巨著 《水经注》: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所著,是一部综合性的地理学专著。全书以注录水道系统为纲,详细地介绍江河流经地区的山川城镇,地形物产、风土人情、历史古迹等。《齐民要术》:北朝农学家贾思勰所著,书中总结了我国北方劳动人民的生产经验;提倡改革生产技术和工具。这部书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在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天工开物》:明朝末年的科学家宋应星所著,书中总结明代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还反映了明代我国手工工场的生产面貌。这部书后来被译成多种外文,外国学者称它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网络全书”。
建筑 都江堰:是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修建,采用中流作堰的办法消除了岷江水患,使成都平原变成“天府之国”,两千多年来一直造福于人民。长城:为抵御匈奴,秦始皇让蒙恬负责修筑了西起临洮、东到辽东的城防,蜿蜒万余里,就是闻名中外的“万里长城”。此后,许多朝代不断整修。明代又大规模修筑,东部险要地段用条石和青砖砌成,十分坚固。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蜿蜒六千余公里,气势宏伟,是世界上的一大奇迹。宏伟的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独创性的象征。大运河:隋朝隋炀帝开凿,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它的开通,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赵州桥:隋朝工匠李春设计并主持建造,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欧洲有类似的桥比中国晚了700多年。北京故宫:明成祖营建的北京城,是古代城市建筑的杰作,城中心的紫禁城,今称故宫,是我国也是世界建筑之林的瑰宝。
四大发明

『柒』 夏,商,西周,春秋战国主要科技文化成就有哪些简要归纳,最好有一个表格

(1)出现了甲骨文和金文
(2)历法:有<夏小正>,<干支纪日法>
(3)天文:有最早的日食月食记录
(4)有医药学常识
(5)生物学:有动植物的名字,对保护环境有初步认识
(6)地理学:<周易>朴素辩证法,有中华民族的精神
(7)雕塑和青铜铸造艺术达到高峰

『捌』 列举夏商西周的科技成果

一、甲骨文和金文
1.殷墟与甲骨文
2.商周金文
二、科学与技术
1.夏商天文历法
2.商周的科技成就
三、史学和哲学
1.我国最古的史书——《尚书》
2.《周易》及其评价
四、闻名于世的青铜铸造艺术

阅读全文

与西周科技成果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卫生服务站公共卫生考核方案 浏览:62
快递时效投诉 浏览:782
世纪创造绝缘有限公司 浏览:600
聚投诉珍爱网 浏览:47
公共卫生服务协议书2017 浏览:805
改革工作成果汇报 浏览:49
医疗纠纷管理伦理的主要要求不包括 浏览:959
工业光魔创造不可能720p 浏览:243
君主立宪制是法国大革命的成果 浏览:13
王成果青岛科技大学 浏览:519
护理品管圈成果汇报书 浏览:875
使用权获取途径 浏览:759
怎么投诉奥迪4s店 浏览:31
美术教师校本研修成果 浏览:740
股权转让合同模板 浏览:638
知识产权部门重点的工作计划范文 浏览:826
用地批准书能证明土地的使用权权吗 浏览:829
拓荒者知识产权 浏览:774
商标侵权事宜处理委托书 浏览:168
内容无版权今日头条 浏览: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