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证书转让 > 湖北省第七届高等学校教学成果奖揭晓

湖北省第七届高等学校教学成果奖揭晓

发布时间:2021-09-30 07:23:53

⑴ 魏二虎的主要成就

四 科研项目
一)主持完成项目
1. 深空网的建立与应用研究,来源:武汉大学地球空间环境与大地测
量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国家测绘局测绘基础研究基金(03-04-10)(2003-2005)
2. GPS高精度船舶操纵测量系统的研制,来源:广船国际股份有限
公司(广州)(1994-1997)
3. 欧亚地球板块(中国西藏地区,尼泊尔)运动监测, 来源:中国科
学院“八五”重大项目(1991-1992)
4. 宜昌新滩GPS滑坡监测,来源:长江水利委员会宜昌管理局
(1990-1992)
5. 海南省大龙湾海上地形测量,来源: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
设计院(1991-1992)
6. 深圳大亚湾海上地形测量,来源: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
计院(1992-1993)
7. GPS在石油物探中的应用,来源:长庆油田、四川石油地调处、
滇黔桂油田、江汉油田、吉林油田、辽河油田、大庆石油物探公司、石油
物探局二处、三处和新星石油公司五物等(1993-1999)
8. GPS RTK在南宁到凭祥一级公路放样和断面测量中的应用,
来源:广西公路勘察设计院(1998)
9. GPS RTK在锦州到丹东高速公路的放样质量检查工作中的应用,
来源:辽宁公路管理局(1998)
10. GPS在自来水工程中的应用,来源:大庆供水公司、石家庄供
水和武汉市自来水公司(1997-1998)
11. 洪湖市长江大坝控制网测量,来源: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
设计院(1991年)
二)参加完成项目
1、 卫星应用学科建设,来源:武汉大学教学改革项目
(20023079)(2002-2005)
2、 深港地区大地水准面测量,来源:深圳市国土局(2000年)
3、 龙羊峡水库变形检测工程,来源:青海省龙羊峡水库管理局
(2001年)
4、 湖南航空航天局天文点用GPS定位测量,来源:湖南航空航天局
(2001年)
5、 OMNI STAR 广域实时差分GPS精度检测,来源:OMNI STAR公司
(2002年)
6、 GPS RTK在铁路工程中的应用,来源:铁道部第二勘测设计院
(2001年)
7、 杭州湾交通通道工程控制网监理,来源:浙江测绘局(2002年)
三)现在从事的科研项目
1. 主持研究:深空大地测量学的课程建设及教学研究,
来源: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研究项目(20053039)
2. 参加项目:对地观测数据-空间信息-地学知识的转化机理,
来源:国家973计划项目(2006CB701301)
3. 参加项目:高精度天基时间基准建立及时间传递技术的研究,
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674006)
五、国际学术交流
时 间 内 容
2006.10.18~10.20 ·赴韩国济州岛参加GPS/GNSS 2006和第十二届IAIN
国际学术会议
·报告论文:On the Design of Geodetic SVLBI Satellite Orbit and
Its Tracking Network
2005.11.8~11.10 ·赴香港理工大学参加GPS/GNSS 2005年国际学术会议
·报告论文:
1)Computation and Analyses of Geodetic Parameters with VLBI Observations
2)VRS Virtual Observations Generation Algorithm
2005.8.22~8.26 ·赴澳大利亚凯恩斯参加Dynamic Planet 2005年国际
学术会议
· 报告论文:On the Establishing Project of Chinese Surveying and
Control Network for Earth-orbit Satellite and Deep Space Detection
六、知识产权
(一)专利
●魏二虎,李智强,刘经南,汤深权,刘建栋,刘凡,李雪川;《一种改进天平动参数的月球着陆器精密定位方法及系统》申请发明专利(专利申请号:2015102906886,公布号:CN104931058)
●魏二虎;张帅;刘经南;刘建栋;李雪川;李智强;《一种环火探测器精密同步定位守时方法及系统》申请发明专利(专利申请号:2015103066611,公布号:CN104848862)
●魏二虎;殷志祥;刘经南;汤深权;刘建栋;刘凡;李雪川;《一种月球车联合定位方法及系统》申请发明专利(专利申请号:2015102985981,公布号:CN104864876)
●魏二虎,李雪川,刘经南,严韦,易慧,史青,李智强,刘建栋;《一种月球探测器精密定轨方法》申报发明专利(专利申请号:2015101113393,公布号:CN104713561)
(二)软件著作权
1.魏二虎,殷志祥,刘经南,汤深权,刘建栋,刘凡,李雪川;《VLBI辅助天文导航技术用于月球车定位的软件V1.0》于2015年08月25日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版权局 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书,登记号为(2015SR165285)
2.魏二虎,李智强,刘经南,汤深权,刘建栋,刘凡,李雪川;《VLBI用于月球着陆器精密定位与月球天平动参数改进软件V1.0》于2015年08月25日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版权局 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书,登记号为(2015SR165170)
3.魏二虎,张帅,刘经南,李雪川,刘建栋;《基于X射线脉冲星的环火探测器自主定位和守时软件V1.0》于2015年08月25日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版权局 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书,登记号为(2015SR165220)
4.魏二虎,张帅,刘经南,李征航,李雪川;《基于钟差模型和AEKF的环火探测器X射线脉冲星自主定位软件V2.0》于2015年05月15日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版权局 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书,登记号为(2015SR083062)
5.魏二虎,李雪川,刘经南,严韦;《基于地面跟踪观测和动力学的月球探测器精密定轨定位软件 V1.0》于2014年8月06日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版权局 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书,登记号为(2014SR114319);
6.魏二虎,谷洪业,刘经南,严韦,李雪川,杨洪洲;《基于Kalman滤波的月面目标行进轨迹实时相对测定软件(V1.0)》于2012年8月10日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版权局 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书,登记号为(2012SR072979);
7.魏二虎,张奇,刘经南,李征航,李雪川,严韦,杨洪洲;《基于X射线脉冲星的环火探测器自主导航定位软件(V1.0)》于2012年8月10日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版权局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书,登记号为(2012SR072982);
8.魏二虎,严韦,周培来,李冠,易慧,史青,李雪川;《VLBI/空间VLBI用于空间/深空大地测量的数据处理软件(V1.0)》于2011年4月7日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版权局 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书,登记号为(2011SR017997)。
9.魏二虎,严韦,易慧,史青,李雪川;《基于ΔDOR观测量的月球探测器奔月段数据处理软件 (V1.0)》于2011年12月15日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版权局 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书,登记号为(2011SR095693)。
七、 主要教学科研奖励及荣誉
1. 国家及省部级奖项
●2014年12月1日荣获《测绘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排名1)
● 2013年3月5日荣获《第七届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奖》二等奖(排名1);
●2012年5月8日荣获《测绘地理信息教学成果奖》一等奖(排名4);
●2009-11-26所在的《卫星导航定位系列课程被评为国家级教学团队》被评为2009年度国家级高等学校教学团队;
●2007年12月被评为湖北省2007年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得者;
●2006年11月,所主讲的《GPS原理及其应用》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主讲教师排名2);
●1998年1月因开发研制“高精度GPS船舶操纵性能测量系统”,荣获中国船舶总公司颁发的《1997年度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2.其他奖项
●2014年5月,指导完成的学术论文被评为《第五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青年优秀论文奖》(研究生:万丽华,导师:魏二虎)
●2013年12月31日指导的博士论文被评为湖北省优秀博士论文(博士生:严韦;导师:刘经南,魏二虎);
●2013年12月31日荣获2013年度武汉大学优秀教学研究论文一等奖(排名1);
●2013年12月31日荣获2013年度武汉大学优秀教学研究论文三等奖2项(排名1);
●2012年12月31日荣获第十四届湖北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三等奖(排名1);
●2012年6月12日获得《2012年武汉大学教学成果奖》二等奖(排名1);
●2012年12月31日荣获2012年度武汉大学优秀教学研究论文一等奖;
●2012年12月31日荣获2012年度武汉大学优秀教学研究论文三等奖3项;
●2010年1月20日荣获2009年度武汉大学优秀教学研究论文一等奖;
●2009年1月5日荣获2008年度武汉大学优秀教学研究论文三等奖;
●2008年12月荣获第十二届湖北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二等奖;
●2008年10月17日—20日在南京由测绘出版社主办的测绘科, China学前沿技术论坛征文比赛中,获得二等奖。
●2006年12月荣获2006年第十一届湖北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二等奖;
●2006年1月荣获2005年度武汉大学优秀教学研究论文一等奖和二等奖;
●2005年3月被评为湖北省2004年优秀学士学位论文指导老师;
●2005年1月荣获2003-2004年度武汉大学优秀学生班级导师称号;
●2004年1月荣获2003年度武汉大学教学优秀教师称号;
●2003年1月荣获2002年武汉大学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优秀奖;
八、专著
1.魏二虎,黄劲松. GPS测量操作与数据处理. 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4年6月
九、近5年发表文章
1. 魏二虎,严 韦.太空垃圾实时监测系统建立的可行性分析.
测绘信息与工程,2007,32(2):1~3
2. 魏二虎,严成,安治国.GPS/DR组合导航在中国公路网测绘
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全球定位系统.2007(1) :32~34
3. 秦 宽,魏二虎,严 韦. 移动激光测距技术在中国的发展.
测绘科学.2007,32(1):170~172
4. WEI Erhu, LIU Jingnan. Estimation of Geodetic Parameters
with VLBI Data of last 5 Years. Geo-spatial Information Science.
2007 VOL.10 ISSUE 1:12~16
5. 魏二虎,柴华.精密星历插值方法的比较研究. 全球定位系统.
2006(5): 13~15, 20
6. WEI Erhu, LIU Jingnan.On Applications of Selenodesy to
Lunar Detection. Geo-spatial Information Science. 2006 VOL.9
ISSUE 3: 162~170
7. 魏二虎,柴华,刘经南. VRS虚拟观测值生成算法的探讨.武汉
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2006,31(11): 1007~1010
8. 魏二虎, 刘经南, 李征航,施闯. 空间VLBI观测量估计大地测量
参数的模拟计算.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2006,31(10): 875~878
9. 魏二虎, 常亮, 刘经南. 我国进行激光测月的研究. 测绘信息
与工程,2006,31(3):1~3
10. WEI Erhu,LIU Jingnan,KULKARNI M. N,FREY Sándor,
On the Design of Geodetic SVLBI Satellite Orbit and Its Tracking
Network. IAIN/GNSS 2006, Oct 18~20, 2006 ICC Jeju, Korea
11. WEI Erhu, LIU jingnan, SHI Chuang. On the Chinese Surveying
and Control Network for Earth-orbit Satellites and Deep Space
Detection. Geo-spatial Information Science. 2006 VOL.9 ISSUE 1: 6~11
12. 魏二虎, 柴华,刘经南. GPS现代化进展及关键技术探讨. 测绘通
报.2005(12): 5~7
13. WEI Erhu, CHAI Hua, LIU Jingnan, AN Zhiguo. VRS Virtual
Observations Generation Algorithm,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GPS/GNSS
2005,Dec 8-10 in Hong Kong
14. WEI Erhu, LIU Jingnan. Computation and Analyse of Geodetic
Parameters with VLBI Observations,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GPS/GNSS
2005,Dec 8-10 in Hong Kong
15. WEI Erhu, LIU Jingnan,Shi Chuang. On the Establishing Project
of Chinese Surveying and Control Network for Earth-orbit Satellite and
Deep Space Detection. Dynamic Planet 2005, 22 - 26 August 2005, Cairns,
Australia(2005年澳大利亚动力行星国际会议)
16. 魏二虎.我国进行激光测月的若干思考,武汉大学教育研究,2005(3): 58~60
17. 魏二虎,安治国,吴卫平,柴华. GPS RTK无验潮测水深的研究.全球定
位系统.2005.10(增):180~182,189
18. 刘经南, 魏二虎. 我国发射射电卫星的作用及关键技术. 武汉大学学
报·信息科学版, 2005,30(10):847~852( EI检索)
19. 魏二虎, 刘经南, 李征航. 我国卫星应用发展及武汉大学设置该专业的优势.测绘通报.2005(9):1~5
20. 魏二虎, 史冠军, 胡雪霁. GPS现代化及其影响. 测绘通报.2005
(7):24~28,35
21. 魏二虎, 刘经南, 黄劲松. 中国深空测控网建立方案的研究.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2005,30(7):592~596( EI检索)
22. 李征航,魏二虎,黄劲松,罗佳. 关于卫星应用专业设置及其定位的
若干思考. 测绘信息与工程,2005,30(2):47~49
23. 刘经南, 魏二虎, 黄劲松, 张小红.月球测绘在月球探测中的应用,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2005, 30(2):95~100: ( EI检索)
24. 魏二虎.月球探测与月球大地测量. 武汉大学教育研究,2005(2): 63~65
25. 魏二虎,李征航.武汉大学开设卫星应用专业的意义. 武汉大学教育研
究,2005(1): 37~42
26. 刘经南,魏二虎,黄劲松. 深空网及其应用.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
版,2004,29(7): 565~569( EI检索)
27. 魏二虎,李征航,郭际明. 全球定位系统L2载波增加民用码的作用.
测绘通报.2004(6): 1~4
28. 孔祥元,张松林,魏二虎,等.“嫦娥”工程与月球测绘学.大地测量
与地球动力学,2004,24(1): 117~120
29. 姜德勤、魏二虎. 加强与改进GPS实习的认识和体会. 武汉大学教
育研究,2003(4): 63~67
30. 任晓华,魏二虎,李军,李劲峰. 湖北省土地资源遥感调查与研究.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2,11(5): 433~436

⑵ 李建中的获奖情况

1,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著作三等奖《古代文论的诗性空间》(2009)
2,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项目鉴定等级“优秀”《中国古代文论批评文体研究》(2011)
3,湖北省人民政府第七届社科优秀成果著作二等奖《中国古代文论诗性特征研究》(2011)
4,湖北省人民政府第六届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古代文论的诗性空间》(2009)
5,湖北省人民政府第四届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中国古代诗性特征研究(系列论文)》(2004)
6,湖北省人民政府第五届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反(返)者道之动——中国古代文论研究的文化人类学视角》(2007)
7,湖北省人民政府第二届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魏晋文学的人格生成》(2001)
8,首届湖北图书奖提名奖《李建中自选集》(2001)
9,武汉市人民政府第七届社科优秀成果优秀奖《魏晋文学与魏晋人格》(2000)
10,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1997) 1,湖北省教学名师(2014)
2,宝钢优秀教师奖(2013)
3,中国大学出版社图书奖首届优秀教材奖一等奖《中国文化概论》(2009)
4,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大学素质教育国家级精品通选课程奖《中国文化概论》(2014)
5,湖北省第七次优秀高等教育研究成果三等奖《变“三写”为“三创”:高校文科教学改革新思路》(2012)
6,中共湖北省委宣传部专题优秀成果三等奖“教学实践成果:编辑学生论文《骈体文论与骈体文 学》”(2011)
7,武汉大学教学名师(2011)
8,武汉大学师德标兵(2009)
9,武汉大学优秀研究生德育导师(2006)
10,武汉大学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跨文化语境中的文艺学教学》(2006)
11,武汉大学本科教学质量优秀奖(2003)

⑶ 陈孟昕的教学科研成果

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主持或参与情况 1、省级质量工程建设项目
(1)2008年湖北省高等学校精品课程《动画基础——动画造型》课程负责人;
(2)2008年立项湖北省高等学校本科品牌专业建设项目——动画专业主要负责人;
(3)2009年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团队——中国画专业教学团队主要成员;
(4)2007年计算机动画基础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项目负责人之一。
2、国家级质量工程建设项目
(1)2007年全国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第一类 第二批)——绘画专业负责人之一;
(2)2009年国家级精品课程《工笔人物画》主讲教师之一。 负责的教研、科研项目 1、教学研究项目《美术教学计算机数字化动画及图形图像课程体系研究》2000年获批为湖北省高等学校省 级教学研究项目;
2、科学研究项目《卡通动画基础造型与微机操作研究》1999年获批为院级科学研究项目。 教学成果奖(省政府四年评审一次) 2001年陈孟昕教授主持的“中国画专业课程体系实践成果”获得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三等奖; 科研项目及成果转让 1、2005年河南郑州花园口“拔口堵口”纪事大型浮雕设计;
2、2008年武昌新火车站艺术装饰设计;
3、2008年武汉江滩大禹治水北方水神故事大型浮雕设计;
4、2004年人民大会堂湖北厅壁画设计制作;
5、2004年涵养琴台高山流水觅知音大型浮雕壁画设计等。

⑷ 蒋勇的获奖情况

第四届国家教委(教育部)霍英东教育基金项目获得者;
部优秀青年骨干教师获得者;
江苏省优秀青年骨干教师获得者;
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入选者;
多项科研成果奖。 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行业特色高校“三个导向”分类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2011(集体,个人排名第六);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坚持素质教育,重视第二课堂,培养创新人才——数学教育中加强学生素质、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2001,(集体,个人排名第一);江苏省教学成果奖(高等教育类),二等奖:构建二位一体、六维驱动教学体系,提升大学生数学素质与创新能力,2013(集体,个人排名第一);江苏省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成果,二等奖:构建“五环相扣”培养体系,以国际化视野提升研究生数学素质与创新能力,2015(集体,个人排名第一);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教学成果特等奖:以创新能力为核心,立体化培养理工科大学生数理综合素质,2013,(集体,个人排名第一);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基于“学术型、技能型、国际化”的多元化信息与计算类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设,2013,(集体,个人排名第二);江苏省优秀研究生课程:高等数值分析,2014(负责人);江苏省全英文授课精品课程:气象计算方法,2014(负责人);江苏省重点教材:数值分析与计算方法,2014(主编);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一类优秀课程:计算方法,2000,(集体,个人排名第二)。

⑸ 韩秋红的获奖情况

1.韩秋红 全国优秀教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2007年
2.韩秋红 《西方哲学的现代转向》 东北师范大学优秀教材特等奖 东北师范大学 2007年
3.韩秋红 长春市有突出贡献专家 长春市委、市政府 2006年
4.韩秋红 “现代西方哲学思潮”网络课程 吉林省高等学校教育技术成果(网络资源类)二等奖 吉林省教育厅 2006年
5.韩秋红 社会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 吉林省高等教育学会第九届高教科研优秀成果论文类一等奖 吉林省高等教育学会 2005年
6.韩秋红 东北师范大学校级“优秀女教师” 东北师范大学工会、妇委会 2005年
7.韩秋红 积极履行职责的省政协委员 政协吉林省委员会 2005年
8.韩秋红 当代中国文化中的宗教问题 吉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首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吉林省社会科学联合会 2004年
9.韩秋红 当代中国文化中的宗教问题 吉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吉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审委员会 2004年
10.韩秋红 关于深化大学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的思考 民盟第十五次高等教育研讨会一等奖 中国民主同盟中央教育委员会 2004年
11.韩秋红 积极履行职责的省政协委员 政协吉林省委员会 2004年
12.韩秋红 陈爱梅 《黑格尔之后——现当代西方哲学》 东北师范大学第三届社会科学优秀著作奖 东北师范大学 2003年
13.韩秋红 当代中国文化中的宗教问题 吉林省哲学学会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论文)一等奖 吉林省哲学学会 2003年
14.韩秋红 关于城市社区建设 长春市优秀调研成果 长春市优秀调研成果评审委员会 2002年
15.韩秋红 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方向嬗变的社会根源——从哲学转向当代资本主义理论 吉林省哲学学会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吉林省哲学学会 2002年
16.韩秋红 吉林省民盟优秀盟员奖 中国民主同盟 2002年
17.韩秋红 关于长春市社区建设的调查 吉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吉林省社会学学会 2001年
18.韩秋红 西方马克思理论方向嬗变的社会根源 吉林省第五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选论文三等奖 吉林省社科领导小组 2001年
19.韩秋红 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 吉林省哲学学会一等奖 吉林省哲学学会 2001年
20.韩秋红 长春市民盟特殊贡献奖 中国民主同盟 2001年
21.韩秋红 《理性的耕耘》 东北师范大学优秀著作奖 东北师范大学 2000年
22.韩秋红长春市民盟优秀盟员奖中国民主同盟2000年

⑹ 杨利慧的获奖情况

国家级
1、 2001年9月,专著《女娲的神话与信仰》获“首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学术著作奖一等奖”(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办);
2、 2001年12月,与教研室同人一道,因“中国民俗学学科的创建与实践”获得 “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本人排名:4)。 1、1998年12月,《女娲的神话与信仰》(专著)获“北京市第五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2、2000年2月,专著《女娲溯源——女娲信仰起源地的再推测》获“北京市第六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3、2000年6月,获得教育部首届“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教学科研奖励基金”(简称“优秀教师奖”);
4、 2001年9月,与教研室同人一道,因“中国民俗学学科的创建与实践”获得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本人排名:4)。 1、 1998年11月,获“北京师范大学第七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文科组一等奖;
2、 2000年12月,与教研室同人一道,因“中国民俗学学科的创建与实践”获得北京师范大学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本人排名:4);
3、 2003年3月,获“北京师范大学励耘奖学助学基金第六届优秀青年教师奖”二等奖。 1、1995年4月,于台湾省台北市参加“中国神话与传说学术研讨会”,会议发表论文《中国古代神话研究史上的合理主义》(与钟敬文教授合著并为主要执笔人);
2、1995年11月,于海南省海口市,参加“海南省首届国际妇女研讨会”,会议发表论文《女娲信仰对于妇女的特殊功能》;
3、1997年6月,于山西省太原市参加“中国的祭仪、音乐与戏剧及其社会环境国际研讨会”,会议发表论文《街子乡的社火》(合著,第一作者);
4、2000年10月,于美国俄亥俄州哥伦布市(Columbus, Ohio State)参加“美国民俗学年会”;
5、2001年3月,应邀于美国印第安纳大学(Indiana University, Bloomington)民俗学与音乐文化学系主讲了“女娲之神——当代中国的神话与民间信仰”(The Cult of Nüwa: Myths and Beliefs in Contemporary China)专题讲座;
6、2001年5月,应邀于美国印第安纳大学东亚系主讲了“中国的民间剪纸艺术”(The Art of Chinese Folk Paper-cutting)专题讲座。

⑺ 陈池波的获奖成果

1.《解析农业投资不足的成因》,获武汉市第八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003);
2.《加入WTO后湖北贫困地区经济发展战略研究》,获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优秀成果三等奖(2003);
3.《农业投入机制问题研究》,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004年);
4.《农业投资问题系列论文》,获湖北省第四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2004);
5.《农业经济学课程建设研究》,获湖北省高等学校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2005年);
6.《中国农产品比较优势研究与应用》,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006年);
7.《中国农村市场经济发展论》,获湖北省第五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007年);
8.《湖北和谐社会建设中的乡村债务问题研究》,获湖北发展研究一等奖(2009年);
9.《湖北省乡村债务问题的调查与思考》,获湖北省第六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009年);
10.《湖北新农村建设中基础设施投资问题研究》,获湖北发展研究二等奖(2013年);

⑻ 张俊飚的获奖情况

获得各种奖励成果10余项,其中省部级奖励成果8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4项,获得湖北省优秀博士论文1项)。
1.教学、管理工作奖励
(1)全国高等农业院校优秀教材奖(2011)
(2)湖北省优秀博士论文(李平)指导奖(2013)
(3)湖北省优秀博士论文(李波)指导奖(2012)
(4)湖北省优秀博士论文(解冰)指导奖(2010)
(5)湖北省优秀硕士论文(刘渝)指导奖(2007)
(6)湖北省教学成果二等奖(第1完成人)(2012)
(7)华中农业大学首届学科建设及管理工作先进个人(2012)
(8)华中农业大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管理工作先进个人(2012)
(9)华中农业大学优秀研究生导师(2011)
(10)华中农业大学“十一五”国家社科基金申报组织工作先进个人(2011)
(11)课题组获首届研究生狮子山俊秀学子“团体奖”(2011)
(12)华中农业大学优秀博士论文(黄文清)指导奖(2008)
(13)华中农业大学优秀博士论文(解冰)指导奖(2009)
(14)华中农业大学优秀博士论文(李波)指导奖(2011)
(15)华中农业大学优秀博士论文(李平)指导奖(2012)
(15)华中农业大学优秀硕士论文(刘渝)指导奖(2006)
(16)华中农业大学优秀硕士论文(严文高 )指导奖(2013)
(16)华中农业大学优秀硕士论文(王伟)指导奖(2008)
(17)华中农业大学本科生创新论文(设计)指导奖(2011)
2.科研奖励
(1)系列论文“湖北‘三农’发展问题对策研究”,2013年获得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第1完成人;
(2)专著《生态与农业双重安全目标下的农业资源永续利用问题研》,2013年获得中华农业科技三等奖,第1完成人;
(3)专著《生态产业链与生态价值链整合中的循环农业发展研究》,2012年获武汉市第十三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第1完成人;
(4)报告“关于做大做强湖北食用菌产业的思考与建议”,2012年获湖北省发展研究三等奖,第1完成人;
(5)报告“湖北省农科教结合运行机制研究”,2012年获湖北省优秀调研成果一等奖,第4完成人;
(6)报告“发挥农业科技优势,推动湖北农业跨越式发展研究”,2012获湖北省优秀调研成果二等奖,第2完成人;
(7)论文“湖北品牌农业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2009年获得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第1完成人;
(8)专著《中西部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2003年获得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第1完成人;
(9)报告“黄土高原生态环境退化机理与开发治理模式研究”,2003年获得陕西省科学技术三等奖,第5完成人;
(10)博士论文《中西部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2003年获得湖北省优秀博士论文;
(11)专著《中国粮食问题观察》,2001年获陕西省政府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第3完成人;
(12)报告“湖北农业产业化问题研究”,2001年获教育部高校科技进步二等奖,第5完成人;
(13)报告“湖北农业产业化问题研究”,2001年获得湖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第5完成人;

⑼ 许明武的获奖情况

1.2013年9月 湖北省教学名师;
2.2011.6 华中科技大学教学名师;
3.2010.12 华中科技大学第二届研究生导师师表奖;
4.2010年 宝钢优秀教师奖;
5.2009年 优秀教学奖,华中科技大学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
6.2008理工院校英语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探索与实践,华中科技大学教学成果奖二等奖,第二负责人;
7.2008年9月,华中科技大学,三育人奖;
8.2007.12,湖北省优秀学士学位论文二等奖指导教师,学生:唐金灿,论文题On the Etymology and Translation of American Place-names,湖北省人民政府学位委员会,湖北省教育厅;
9.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第三负责人湖北省人民政府,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005年10月;
10.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第三负责人华中科技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004年10月;
11.湖北省优秀研究生导师,湖北省人民政府学位委员会、湖北省教育厅,2004年12月;
12.华中科技大学学科竞赛优秀指导教师,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2008年;
13.华中科技大学学科竞赛优秀组织工作者,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2008年;
14.2002年获华中科技大学教学质量优秀二等奖;
15.1999年获湖北省建设银行优秀研究生导师称号;
16.1993年,湖北省高等学校青年教师社会实践先进教师,中共湖北省委高校工作委员会、湖北省教育委员会。

⑽ 夏华的教学科研主要成果

曾获得地矿部科技成果三等奖一次;湖北省高校省级教学成果三等奖一次;
湖北省第三届教育科学研究成果三等奖一次;获校级教学成果一、二、三等奖各一次。
1. 许国镇、夏华等,“湘鄂浙地区石煤中钒的价态研究”,地矿部科技成果三等奖,1991年。
2. 金继红、夏华、何明中,“工科化学系列课程建设的研究”,湖北省教学成果奖三等奖,2001年。
3. 夏华、章安玉、钱建荣、王群英,“关于选教制的思考”湖北省第三届教育科研优秀成果三等奖,2000年。
4. 金继红、夏华、何明中,“工科化学系列课程建设的研究”,中国地质大学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999年。
5. 夏华、王群英,“普通化学CAI课件的研制”,中国地质大学校教学成果三等奖,2000年。 1. 夏华、王首军、华萍、章安玉编,《大学化学》,中国地质大学校内讲义,1998。
2. 教研室集体编写(夏华参编),《大学化学》,中国地质大学校内讲义, 2003(己列入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
3. 安黛宗、华萍、夏华、王群英编,《大学化学实验》,中国地质大学校内讲义,2000。 已发表科研论文约30篇,有5篇被EI收录,近期的代表性研究论文如下:
1. 白色重晶石导电颜料的制备 EI收录
夏华、张伟、钱建荣 《精细化工》2000,17(5):284-286
2. 浅色二氧化硅导电颜料的制备
夏华、冯春华、钱建荣 《无机盐工业》2000,32(5):3-4
3. 锂离子二次电池负极材料的发展
佟健、夏华、刘明义 《材料导报》2001,15(8):48-50
4. 高岭石-聚丙烯腈夹层复合物的制备 EI收录
夏华、佟健、侯常娥 《矿物岩石》2001,21(4):7-10
5. 高岭石/有机插层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赵顺平,夏华,张生辉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2003,21(4):620-623
6. 高岭石插层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张生辉,夏华 《化工新型材料》2003,31(6):5-8
7. 高岭石/吡啶插层复合物的制备与表征
夏华,李学强,孟祥庆 《矿物学报》2003, 23(3):216-220
8. 高岭土-乙酸钾插层复合物制备
李学强,夏华 《非金属矿》2002,(4):22-23
9. 高岭石/苯甲酰胺插层复合物的制备及表征 EI收录
张生辉,夏华 《硅酸盐学报》2004,32(5):631-635
10. 高岭石/对硝基苯胺插层复合物的制备及表征 EI收录
张生辉,夏华 《材料工程》2004,(3):24-27
11. 高岭石/有机插层复合物
夏华,王方正 《功能材料》2004,35 增刊:3268-3275
12. 高岭石/醋酸钾插层复合物的制备及性能表征 EI收录
夏华,王方正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6,38(1):126-127
13. 高岭石/甘氨酸插层复合物的制备与表征物的制备与表征
赵顺平,夏华 《安徽化工》2005,(5):28-30

阅读全文

与湖北省第七届高等学校教学成果奖揭晓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京韵花园纠纷 浏览:895
卫生服务站公共卫生考核方案 浏览:62
快递时效投诉 浏览:782
世纪创造绝缘有限公司 浏览:600
聚投诉珍爱网 浏览:47
公共卫生服务协议书2017 浏览:805
改革工作成果汇报 浏览:49
医疗纠纷管理伦理的主要要求不包括 浏览:959
工业光魔创造不可能720p 浏览:243
君主立宪制是法国大革命的成果 浏览:13
王成果青岛科技大学 浏览:519
护理品管圈成果汇报书 浏览:875
使用权获取途径 浏览:759
怎么投诉奥迪4s店 浏览:31
美术教师校本研修成果 浏览:740
股权转让合同模板 浏览:638
知识产权部门重点的工作计划范文 浏览:826
用地批准书能证明土地的使用权权吗 浏览:829
拓荒者知识产权 浏览:774
商标侵权事宜处理委托书 浏览: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