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证书转让 > 安徽省科技成果登记系统

安徽省科技成果登记系统

发布时间:2021-09-29 18:01:34

A. 有没有人能推荐一家做石油软件开发的公司,急求!

合肥辰工科技有限公司是安徽省科技厅认定的科研单位、高新技术企业及安徽省信息产业厅认定的软件企业。主要从事石油行业的技术服务;石油行业工程软件及设备的研发与销售;大型工程及科学计算、仿真软件的研发与销售,是一家发展中的高科技企业。

公司荣誉

获先进集体、软件企业、优秀软件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称号

获合肥市科研项目一项、科技部创新基金项目一项

获软件著作权登记证十三项

获省软件产品登记证书四项、省级优秀软件产品证书三项、国家级优秀软件产品证书一项

通过安徽省科技厅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项目二项

获“安徽省计算机界十件大事”荣誉称号项目一项

获安徽省科技进步一等奖项目一项

主导产品

辰工试井分析系统(含常规试井分析、早期试井分析、DST试井分析、间歇采油及提捞井试井分析、试井设计及产能评价与预测、数值试井分析、凝析气试井分析共七个模块);辰工射孔优化系统;辰工凝析气试井分析系统;辰工热采井试井分析软件;辰工油气两项井筒垂直管流计算软件辰工注水井分层流量调配软件;辰工高效测调仪;辰工石油勘探绘图平台软件。

其中:

1.试井系列软件,含常规试井分析、早期试井分析、DST试井分析、间歇采油及提捞井试井分析、缝洞型油藏试井分析、试井设计及产能评价与预测、凝析气试井分析、页岩气、煤层气试井分析、水平井多段压裂优化及热采试井分析共十个模块。

2.录井系列软件,含辰工自动预警软件系统、辰工WITSML数据发布系统、辰工综合录井系列软件、辰工石油勘探绘图平台软件、辰工录井远程实时传输监控系统、辰工水平井三维地质导向系统。

3.射孔系列软件,含常规射孔、复合射孔和负压射孔三个模块。

4.石油及天然气开发系列软件,含辰工生产数据分析软件、辰工数值试井分析软件、辰工(区块)油藏数值模拟软件、自适应精细历史拟合一体化平台、辰工油藏工程及节点分析软件、辰工压裂改造软件。

5.其他软件,含辰工地热发电优化设计软件、辰工井筒及地层温度计算软件、辰工注水井测调仪。

B. 张庆华的成就荣誉

一、 近年来主持的主要科研项目
1、大黄鱼肠道菌群组成及弧菌拮抗菌的筛选,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科研创新项目,主持,2007/12-2009/12;
2、中华鲟养殖用水细菌检验,横向课题,主持,2007/12-2008/07;
3、微生物学重点课程建设,上海市教委,主持,2006/12-2008/12;
4、大黄鱼的非特异性免疫研究,上海市高校优秀青年教师后备人选基金项目,主持,2005/12-2007/12;
5、16S rRNA 方法快速鉴定细菌,上海市教委青年基金项目,科04-142,主持,2004/12-2006/12;
6、水产品中恩诺沙星(enrofloxacin)残留酶联免疫检测方法的建立,上海市教委青年基金项目,科04-141,主持(受熊清明委托),2004/12-2006/12;
7、异育银鲫的非特异性免疫研究,校优秀青年教师基金,科04-155,主持,2004/12-2006/6;
8、养殖水体污染菌和病原菌的分子检测技术,上海市农委重大科技攻关项目,第五参加人,2005/12-2008/12;
9、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大黄鱼的细菌性致病菌,水产养殖国家重点学科课题,03SC12,主持,已结题;
10、厚朴树叶的微生物检测,横向课题,技04-103,主持,已完成;
11、微生物学重点课程建设,校教务处课题,223024,主持,已完成;
12、16SrRNA鉴定弧菌课题,校青年基金课题,主持,已结题;
二、近年来参加主要科研项目:
1、CC趋化因子在斑点叉尾鮰抗菌感染中免疫响应模式的研究,上海市教委项目,第二参加人,2007/12-2009/12;
2、养殖水体污染菌和病原菌的分子检测技术,上海市农委重大科技攻关项目,第五参加人,2005/12-2008/12;
3、中华绒螯蟹颤抖病防治技术研究,上海市教委项目,第5完成人,被鉴定为上海市科学技术成果,登记号:9312003Y0428;
4、中华绒螯蟹颤抖病综合防治技术研究与应用,安徽省农委和财政厅项目,第5完成人,被鉴定为安徽省科技成果,编号:03-222-05;
5、大黄鱼网箱防病养殖技术的研究,象山县科委/农业部项目,第5完成人,已鉴定,1999/4-2002/12;
6、2004/6~7月参加上海崇明东风养殖场温室甲鱼烂脚病病原的分离、鉴定及药敏实验,科技服务;
7、2003年7-9月参加上海长风公园死亡大鲨鱼病因的研究,科技服务。
三、已发表的文章
1、 张庆华,陈继明。病毒与细胞中参与mRNA加帽过程的酶,生命的化学,1998,18(5):33~34。
2、张庆华,陈营,陆承平。绿色荧光蛋白标记的嗜水气单胞菌在温暖水体的存活及稳定性,水生生物学报,2001,25(3):251~256。
3、陆宏达,张庆华,杨先乐。改革水产动物疾病学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高等农业教育,2001,(120):63~64。
4、张庆华,陆承平。绿色荧光蛋白标记的嗜水气单胞菌在越冬水体的饥饿存活及复苏,水生生物学报,2002,26(5):507~611。
5、张庆华,瞿小英,郑岳夫,熊清明,杨先乐。大黄鱼体表溃烂症病原菌的鉴定,上海水产大学学报,2003,12(3):233~237。
6、肖琳琳,张庆华。蜂胶佐剂对异育银鲫嗜水气单胞菌灭活疫苗的免疫增强试验,海洋渔业,2004,26(4):295~299。
7、刘萍,张庆华(通讯作者)。埃博拉疫苗的研究进展,免疫学杂志,2005(S3):32-34。
8、张庆华,熊清明,肖琳琳,杨灏,杨先乐。大黄鱼溃烂症的致病菌——奇异变形杆菌,水产学报,2005,29(6):824-830。
9、张庆华。蟹池套养鳜鱼的病害防治,水产科技情报,2006,33(6):278-280。
10、 张庆华,戴习林,李 怡,赵 勇,曾胡龙,张军玉,潘迎捷。凡纳滨对虾养殖池水中的氨化细菌鉴定及系统发育分析,水产学报,2007,31(5):692-698。
11、汪立平,张庆华,赵勇,陈有容,齐凤兰,张闻。变质豆浆中腐败微生物的分离与初步鉴定,微生物学通报,2007,34(4):621-624。
四、 主要获奖情况
1、1999~2000年度 上海水产大学渔业学院班主任工作先进工作者;
2、2001~2002年度 上海水产大学汉宝奖学金优秀青年教师;
3、2003~2004年度 上海水产大学优秀青年教师;
4、2004年 入选上海市高校优秀青年教师后备人选;
5、2005年 上海水产大学生命学院优秀基层党务工作者。
6、2006年 《微生物学》获 2004-2005年度校级课程建设优秀奖。
7、2005~2006年度 生命学院水产动物医学教研室获校“三八”红旗集体;
8、2006年 获校青年教师师德演讲比赛三等奖;

C. 合肥辰工科技怎么样

合肥辰工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是安徽省科技厅认定的科研单位、高新技术企业及安徽省信息产业厅认定的软件企业。主要从事石油行业的技术服务;石油行业工程软件及设备的研发与销售;大型工程及科学计算、仿真软件的研发与销售,是一家发展中的高科技企业。

D. 安徽世腾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的公司成就

2006年10月,公司在“合肥科技创新型企业培育计划”项目中被列为首批“科技创新型试点企业”。《基于GIS和数据挖掘的客户关系管理系统》项目,得到2006年度高新区科技三项经费的资助。2007年6月,经合肥市政府的批准,公司获得“合肥市科技创新专项基金高新技术产业化有偿资金”。《基于Web网络视频技术的客户关系管理系统》项目,列入合肥市2008年度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计划。2008年4月,公司主持的《基于工业以太网技术的煤矿综合自动化远程监控系统及关键技术研究》项目,通过了安徽省科技厅的成果鉴定。

E. 气井套压变化率 怎么计算

自喷井套管压力下降、油压不变起因于:(1)套管闬门或套管法兰连接处或压力表漏气;(2)井底砂堵、蜡堵或有水。套管闸门或套管法兰连接处或压力表漏气,会造成油井周围大气环境污染。应及时修理或改装漏气部分,防止污染,增产创效。

F. 国内有哪些公司关于石油行业软件开发做的比较好的

合肥辰工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是安徽省科技厅认定的科研单位、高新技术企业及安徽省信息产业厅认定的软件企业。主要从事石油行业的技术服务;石油行业工程软件及设备的研发与销售;大型工程及科学计算、仿真软件的研发与销售,是一家发展中的高科技企业。

主导产品
辰工试井分析系统(含常规试井分析、早期试井分析、DST试井分析、间歇采油及提捞井试井分析、试井设计及产能评价与预测、数值试井分析、凝析气试井分析共七个模块);辰工射孔优化系统;辰工凝析气试井分析系统;辰工热采井试井分析软件;辰工油气两项井筒垂直管流计算软件http://www.successly.com;辰工注水井分层流量调配软件;辰工高效测调仪;辰工石油勘探绘图平台软件。
营销与服务
² 按客户需要定制开发工程软件
² 已形成产品直销与产品代理相结合的营销模式
² 拥有一支技术精湛、经验丰富的研发团队,且软件的核心技术始终保持在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
² 不仅向客户提供优质的软件产品,更提供“及时、高效、用心、专业”的优质服务
公司将始终坚持“创新、务实、诚信、敬业”的企业理念,以“诚信为本、创新为魂”作为公司的核心价值观,专注于工程软件开发,立志成为中国最大、最具影响力的大型工程软件开发商、集成商、销售商。

G. 芜湖市科技局的内设机构及职责

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全市事业单位改革的实施意见》(芜市发[2007]18号)和市编委《关于市属226家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通知》(芜编[2007]16号)文件精神,设立芜湖科技创新服务中心,相当副县级建制,经费形式为财政全额供给。芜湖科技创新服务中心为政府举办的社会公益类事业单位,隶属市科技局管理。
一、主要职责
(一)进行科技信息研究;
(二)开展科技宣传、统计、培训、咨询等工作;
(三)进行科技成果登记、展示、交流;
(四)建设技术市场及大型仪器设备共享服务平台;
(五)开展产学研和市校合作;
(六)承办主管部门交办的其他事项。
二、机构设置
根据上述职责,芜湖科技创新服务中心内设4个科室(相当于副科级建制)。
(一) 办公室(科技综合服务部)
承当上级部门交办的综合性服务工作和内部人事、文秘、财务、档案、后勤等工作。
(二) 科技信息咨询培训部
承担科技项目咨询、科技培训、科技成果登记、科技统计分析等工作。
(三) 科技交流合作部
承担科技交流、产学研和市校合作工作,技术市场科学仪器设备共享服务平台建设工作,承办科技成果的引进、展示、洽谈活动及技术转移和科技成果转化等工作。
(四) 科技信息研究部
承担决策咨询研究、科技信息咨询、科技宣传、科技网站建设维护、科技信息研究及资料编译、科技检索查新、科技政策法规研究等工作。
三、人员编制
芜湖科技创新服务中心事业编制20名。单位领导职数3名,其中:主任1名,副主任2名。内设机构副科级领导职数4名。 工 作 职 责
(一)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减灾法》、《安徽省防震减灾条例》等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监督检查本市行政区域内的防震减灾工作,负责拟定全市防震减灾工作的方针、政策,起草规范性文件,并组织实施;组织编制全市防震减灾规划,制定防震减灾工作年度计划,并组织实施。
(二)负责建立市地震监测预报勤工作体系。按照省地震监测台网(站)建设规划,负责市级地震台网(站)及信息系统的建设与管理;负责制定全市地震监测预报方案并组织实施;负责提出地震趋势预报意见和震后趋势判定意见;负责震情速报和地震灾情速报;负责全市行政区域内的地震监测设施和地震观测环境保护工作的监督、检查和协调。
(三) 会同有关部门建立全市震灾预防工作体系;管理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负责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任务登记;管理以地震动参数和烈度表述的抗震设防标准,负责核定建设工程的抗震设防要求;会同有关部门防范地震次生灾害。
(四) 承担市政府防震减灾工作领导机构及抗震救灾指挥机构的日常工作;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全市防震减灾工作预案和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并组织实施;指导和监督本市行政区的地震应急工作。
(五)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开展防震减灾知识的宣传教育工作,普及防震减灾知识。
(六) 承担全市的地震行政复议、行政诉讼工作;负责地震行业质量与技术监督管理工作;负责地震技术标准的宣传、贯彻、实施和执行监督;管理地震计量工作。
(七) 推进地震科学技术现代化,组织开展地震科学研究及其成果的推广应用;组织开展地震科技合作与交流;指导与防震减灾事业有关的学会、协会的工作。
(八)负责全市地震行业管理,指导县(区)防震减灾工作。
(九) 承担市政府、省地震局和市科技局交办的其他事项。 是省科技厅批准的科技服务机构,主要任务是依托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引进新的竞争机制为创业者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吸引国内外高新技术成果持有者来芜湖创业,积极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和企业家,促进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为我市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2001年8月芜湖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被科技部授予国家级创业中心称号.2001年10月省政府批准芜湖软件园为省级软件园,2003年4月省人民政府批准在创业中心成立留学人员芜湖创业园,2003年12月国家人事部批准在留学人员芜湖创业园建立博士后工作站.
中心占地4万平方米,规划建筑面积5.5万平方米,现已建成综合服务楼、科技创业楼、软件园、留学人员创业园、多功能综合信息服务中心和餐厅3.6万平方米,内设200个孵化单元,可容纳100多家创业企业入园发展.创业中心现已开通100兆宽带网,园内配置了局域网,每个工作单元都配置了计算机接口,水、电、通讯等均是单元计量。目前在规模、功能、环境等方面居省内一流水平,运行和发展态势良好。
中心建立了一套服务体系,从申请孵化、申办企业、产品鉴定到成熟毕业,提供全过程、全方位的服务。中心还设置了“人才交流培训”、“法律咨询”、“商务信息”、“财税代办”、“产品质量检测”等服务机构。中心采用了先进的数据传输结构化布线,每孵化单元都配有计算机接口;水、电等均是单独计量,中心还开办了食堂,建立保安制度。为提升创业中心服务水平,规范管理程序,创业中心今年开展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工作,于8月29日通过中国方圆认证中心的审核。
国家级芜湖高新技术创业中心已吸引一批科技成果和科技人才在此集聚,是我市科技创业和科研人员相对集中的园地。目前,中心累计引进各类孵化企业205家,在孵企业107家,其中留学人员创办企业11家,毕业40家企业,为社会提供2813个就业岗位,目前企业人员中具有大中专以上学历的占80%以上,2007年在孵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57618.23万元,销售收入53839.98万元,出口创汇421.89万美元,利税3984.96万元。累计79个项目获各类经费资助 829万元,其中获得科技部国家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资助项目4项,省科技厅攻关计划项目2项,省人才专项资金资助3项,省计委产业化项目5项、市科委科技计划项目48项、市经贸委技术创新项目11项,创业中心创业资金资助6项。在孵企业获得专利26项,其中发明专利9项,实用新型专利17项;获得软件企业认证7家,软件产品认证17项。有2家企业通过系统集成资质肆级认证;11家企业获得高新技术企业认证,其中省级3家,市级8家。 芜湖市生产力促进中心是芜湖市科学技术局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中关于“要建立健全为中小型企业提供技术、信息服务的生产力促进中心等技术服务机构”要求,利用芜湖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的载体功能,与芜湖市科技开发交流中心联合组建,经安徽省科学技术厅批准,于二00四年十二月十七日工商注册成立登记的国有联营性质的企业。
芜湖市生产力促进中心主要是作为政府促进我市中小企业发展的得力助手,架起政府、高等院校与科研院所、企业、市场之间的桥梁,组织和集成各种社会资源,聚一流人才、联万家企业,为广大中小企业提供咨询顾问、信息传递、人才培训和技术支撑等全程、全方位服务,推动企业转化各种科技成果和先进应用技术,全面提升中小企业生产力、经营管理水平和市场竞争力,帮助企业实现最大经济效益,从而为加速我市经济发展作贡献。目前中心设五部(企业发展部、行财服务部、物业管理部、咨询服务部、建设工程部、专家公寓),员工32人,地点设在芜湖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内,办公场地500平方米。
芜湖市生产力促进中心组建以来,围绕生产力促进中心的宗旨,开展了为企业做好各种类的项目申报,各级各类科技成果鉴定、高新技术企业和高新技术产品认定等咨询服务,向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创业服务平台。

H. 合肥工业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的专业设置

物联网工程专业
物联网工程专业是教育部为服务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而开办的新型专业,覆盖计算机、控制、通信技术(3C技术)和电子、信息安全、系统工程等多个领域。合肥工业大学是全国首批获准开办物联网工程专业的三十所高校之一,该专业已被列为国家级特色专业,重点培养能够运用嵌入式智能技术、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等,进行信息感知、无线传输、数据存储和处理及应用等方面知识能力的系统工程型和创新性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电路与电子技术、数字逻辑、数据结构与算法、操作系统、数据库原理、计算机网络、嵌入式系统、传感器及自动检测技术、RFID技术、无线传感器网络原理及应用、无线通信原理及应用、计算机控制技术、3S技术等。
本专业毕业生将掌握计算机软件和硬件、计算机网络、无线传感器网络、物联网应用系统设计等方面的知识能力,可从事计算机、网络、通信、控制等领域的科学研究,银行、通信、邮电、IT企业、政府机关、军事国防等行业或部门的嵌入式系统、物联网应用系统等方面的设计、开发、应用和管理工作,也可在高等院校从事相关的教学、科研等工作。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已成为现代社会信息化发展的一门关键学科,并已渗透到管理和通信等各个学科领域、生产制造和银行邮电等各行各业、政府机关和高校院所等各个部门,为科学研究、生产与管理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我校计算机专业是学校特色专业,具有雄厚的师资、学科和科研条件,长期的办学积淀形成了本专业软、硬件并重,面向计算机及网络系统的开发和应用,培养计算机科学技术与应用方面的工程应用型及应用研究型和创新型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的办学特色。
本专业是学校特色专业,现设有四个方向,即软件工程方向、分布式控制与嵌入式系统方向、动漫方向和网络工程方向。主要专业课程有:电路分析基础、电子技术、数字逻辑、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原理、微机原理与汇编语言、编译原理、操作系统、数据库原理、计算机网络、软件工程、嵌入式系统、数字媒体技术等。本专业与金山软件公司和工大高科公司(年产值近2亿)等企事业建立了稳定的实习实训基地,为学生成才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平台。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累计完成省部级以上课题32项,各类横向项目70余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成果奖20余项,省级优秀教学成果奖4项。在学术刊物和学术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380余篇,出版专著6部,全国性统编教材9部,其它各类教材45部。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教育部及安徽省级科研项目多项。
现有教师83人,其中博士生导师10名,教授14名,副教授28名,具有博士学位12人,博士后1人,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占88%以上。
通过本专业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计算机软件、硬件和计算机网络等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具有将计算机应用于控制、管理、通信、辅助设计与制造、信息处理等领域的能力。本专业学生长期以来在各种各样的国际国内科技创新等能力竞赛,如全球ICPC程序设计大赛、全国智能车控制竞赛、全国“挑战杯”大学生创业竞赛等活动中取得了突出成绩,形成了鲜明的特色。本专业毕业生就业质量高,可从事计算机等领域的科学研究,银行、通信、邮电、IT企业、政府机关、军事国防等行业或部门的计算机软硬件及网络系统的设计、开发、应用和管理,也可在高等院校从事相关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电子信息工程
本专业始于1958年建立的无线电技术专业,是合肥工业大学的特色专业,覆盖电子工程、信息工程、通信技术等多个领域,培养掌握电子电路、信号处理理论与技术、计算机技术,具有信息采集、传输、处理及应用、计算机应用等方面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现有教师32人,其中具有正高职称的教师5人,具有副高职称的教师15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10人,具有硕士学位的教师16人。博士生导师4人。
主要课程有:电路分析基础、电子线路系列课程、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电磁场与电磁波、微波技术基础、微机原理、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程序设计系列课程、信息论与编码、通信原理、电子测量技术、电视原理等。通过本专业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电子电路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测控技术和信息采集、传输、处理和应用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并具有较强的知识更新和工程实践能力。
本专业分为信号与信息处理、微波传输与射频识别、计算机测量与控制、网络与通信等方向。学生毕业后能从事电子技术、网络与通信、雷达、广播与电视、电子仪器与仪表等行业中电子系统、设备的研发、设计、制造工作及高等院校和研究所的教学、科研等工作。
通信工程
通信工程专业是当今社会的热门专业之一。为了培养适应21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富有创新精神通信工程专业的高级专门人才。在所设置的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实验课、课程设计、生产实习及毕业设计选题等教学环节上,注重加强学生的基本素质,专业知识以及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积极跟踪通信技术的最新发展动态,实时调整课程体系,保证“基础课精深,专业课宽新”的目标。
主要课程有:电路分析基础、电子线路系列课程、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电磁场与电磁波、微波技术基础、微机原理、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要求掌握在较宽范围内适应于信息产业的、系统的、较为深厚的基础理论知识;掌握典型电子电路与系统的工作原理、设计与计算方法;掌握信号的产生、传输和处理技术及信息传输与处理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具有通信电路与系统的研究和开发能力;掌握计算机应用所必需的软、硬件知识;具有系统工程的初步知识和较强的科学实验、分析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适应科技发展的应变能力和较强的外语阅读能力,一定的听、译、写作能力;具有初步的文献检索、情报信息方面的能力和初步的技术经济分析与评价、生产组织管理与协调能力。
本专业培养的毕业生可从事于:1、 通信工程系统部件和设备的设计和制造;2、 信息采集、传输与处理方面的研究和开发;3、 通信网络的开发、维护与应用;4、 计算机网络的开发与计算机应用方面的工作。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覆盖电子工程、微电子技术、信息处理、计算机应用等多个领域。
主要课程有:电路分析基础、电子线路系列课程、计算机系列课程、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信息论与编码、通信原理、微电子概论、集成电路设计、智能信息处理等。通过本专业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电子电路技术、集成电路设计技术和信息采集、传输、处理和应用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并具有较强的知识更新和科学研究能力。
本专业分为智能信息处理、数字信号处理集成电路设计、微波技术应用、嵌入式系统等方向。学生毕业后能从事信息采集、传输、处理等方面的研究和电子信息产品、系统的开发,数字信号处理集成电路的设计,计算机网络与计算机应用方面的工作,以及高等院校和研究所的教学、科研等工作。
信息安全
步入二十一世纪,我国的信息产业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信息已成为整个社会的重要资源,计算机网络则成为信息传输的重要载体。然而网络和信息系统的安全隐患日渐突出,如高科技犯罪、泄密、黑客入侵、病毒侵扰等。因此,国家已将信息安全列为今后十年优先发展的领域。本专业是由计算机、电子信息等领域相互渗透而形成的一门新兴学科,该专业主要培养从事计算机网络、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等领域的信息安全高级专门人才。
本专业的主要专业课程有:电路分析基础、电子技术、计算机组成原理、数据结构、微机原理与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数据库原理、计算机网络、网络程序设计、密码学概论、信息论与编码、网络安全概论和计算机安全等。本专业与金山软件公司和合肥工业大学网络中心等企事业单位或部门建立了稳定的实习实训基地,为学生成才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平台。
主持和参与科研项目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973前期项目子模块、广东省产学研究项目、国家创新基金项目、安徽省科技厅转移计划项目、地方与企业合作项目等多项。现有教授1人,副教授5人,硕导5人,博士2人,在读博士4人
通过本专业的学习和实践,毕业生可在银行、通信、邮电等企事业单位和政府机关及军事国防等部门从事计算机及相关信息领域的安全性分析、研究和设计以及计算机网络系统的设计、开发和管理等工作,也可在高等院校和科研部门从事相关的教学和研究工作。 电路与系统
1.学科(专业)代码:080902 获得授权时间:1986年
2.学科(专业)简介:
本学科在大规模集成电路设计与测试、通信电路与系统、网络理论及应用、信号检测系统等研究领域具有特色。完成国际合作、国家级、省部级及各类横向课题共43项总经费近1000万元。获省部级科技奖励11项,发表论文400多篇,出版专著、教材6部。学术梯队有正高职5人,副高职10人。
3.主要研究方向:
大规模集成电路设计与测试;通信电路与系统;信号检测系统;网络理论及应用。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本一级学科下设计算机系统结构(081201)、计算机软件与理论(081202)和计算机应用技术(081203)3个二级学科。本学科1978年开始招收和培养研究生,1981年获计算机应用技术硕士学位授予权,1986年获计算机应用技术博士学位授予权,1995年获计算机软件与理论硕士学位授予权,2006年获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2010年获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计算机应用技术学科1987年被评为机械部重点学科,2001年被评为安徽省级重点学科。计算机软件与理论学科2008年被评为安徽省级重点学科。本学科在分布式控制技术、人工智能与模式识别、嵌入式系统与Soc、图形学与计算可视化、软件工程、网络工程、信息系统开发理论和方法及环境等方面具有较强的实力,在国内具有一定影响,在分布式控制和高可靠性系统方向上处于国内一流发展水平。已累计承担包括国家973、863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内的省部级以上课题50余项,各类横向项目100余项,获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和省级优秀教学成果奖30余项,分别于1996年和2007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三等奖和二等奖各1项。具有计算机应用技术博士授予权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博士后流动站。
主要研究方向:分布式控制技术;人工智能与模式识别;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软件工程与环境;计算机图形学与计算机辅助设计;嵌入式系统与Soc。
本专业硕士研究生具有较强的综合能力,可胜任计算机科学研究、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教学、科研,计算机软硬件及网络系统设计开发和应用等方面的工作。
信息与通信工程
信息与通信工程一级学科下设通信与信息系统(081001)与信号与信息处理(081002)2个二级学科。本学科自1983年开始招收和培养研究生(信号、电路与系统专业),1986年获信号与信息处理硕士学位授予权,2003年获信号与信息处理博士学位授予权,2006年获信息与通信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2010年获信息与通信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信号与信息处理学科2001年被评为安徽省级重点学科。本学科在数字图像分析与处理、信号检测与处理、多媒体信息传输与处理、智能信息处理、DSP技术及应用、数字通信技术等领域具有特色。完成国际合作、国家级、省部级及各类横向课题共95项总经费近4000万元。获国家和省部级科技奖励12项,发表论文500多篇,出版专著、教材16部。
主要研究方向:数字图像分析与处理;信号检测与处理;多媒体信息传输与处理;智能信息处理;DSP技术及应用。
本专业硕士研究生具备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和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创新意识,能够从事通信、信息与电子系统的基本理论与技术的研究、开发和教学工作。

阅读全文

与安徽省科技成果登记系统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京韵花园纠纷 浏览:895
卫生服务站公共卫生考核方案 浏览:62
快递时效投诉 浏览:782
世纪创造绝缘有限公司 浏览:600
聚投诉珍爱网 浏览:47
公共卫生服务协议书2017 浏览:805
改革工作成果汇报 浏览:49
医疗纠纷管理伦理的主要要求不包括 浏览:959
工业光魔创造不可能720p 浏览:243
君主立宪制是法国大革命的成果 浏览:13
王成果青岛科技大学 浏览:519
护理品管圈成果汇报书 浏览:875
使用权获取途径 浏览:759
怎么投诉奥迪4s店 浏览:31
美术教师校本研修成果 浏览:740
股权转让合同模板 浏览:638
知识产权部门重点的工作计划范文 浏览:826
用地批准书能证明土地的使用权权吗 浏览:829
拓荒者知识产权 浏览:774
商标侵权事宜处理委托书 浏览: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