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钢琴老师简历中怎么写注重自我评价(给家长看的)
知名简历制作服务机构 -- [ 简历前沿 ]专家提醒您:
应该重点强调钢琴老师的实力,包括:个人背景和个人教学成果等。比如:
家庭背景(是否出生钢琴或音乐世家等)
教育背景(是否海内外艺术类院校毕业等)
活动情况(发表过哪些作品,参加过哪些大型演出,获得过哪些代表性的奖励等)
教学成果(这个你应该比我们更清楚)
个人品质
由于时间有限,回答可能不是很全面,望对您有所帮助!
❷ 如何选择好的钢琴老师
判断一个钢琴老师教的好与不好,关键点是:精准示范。高水平老师能迅速准确地找出学生的弹奏弱点,并给出正确的示范,指出学生演奏效果的优劣,有针对性地提出练习方式。这样的老师往往是科班出身,积累过很多曲目,音乐理论知识、视唱练耳基本功都比较扎实。一般般的老师,可以听出学生的弹奏弱点,但无法示范出效果较好的演奏。糟糕的老师,对学生的弹奏评判模糊肤浅,不精准,不具体,往往就是对学生笼统地说“弹得还可以”“弹得不行”便没有了后文,更别说精准示范了。
❸ 琴行老师简介怎么写
在琴行做贝斯老师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除了偶尔被误认为电吉他老师外,最深刻的体验就是——穷!
我想问问在座各位,三四线城市的贝斯老师,你们每周稳定能有五个以上学生的吗?举下手让我看到,我想采访你们,想知道上课忙碌的感觉是什么样的……
我来琴行前三个月,没有一个学生,是的,没有一个学生,no one!那时我都不好意思跟别人说我是贝斯老师。
Why?
你说为什么?你见过没有学生的贝斯老师吗?!
一到周末,别的老师的学生兴高采烈来到琴行,在琴房里玩的欢声笑语,而我,只能像失足妇女一样坐在门口,看着天空惆怅的抽根烟,老板也看出了我的无奈,问我要不要收点吉他学生先过渡一下!
这特么我就不高兴了!我才不信转吉他是贝斯手唯一的出路,更何况我和那些贝斯手还不太一样,我是纯种的贝斯手!一开始就我学的贝斯,不像有些贝斯手是弹了一段时间吉他转的贝斯。是的,我不会弹吉他,虽然说贝斯和吉他长的很像,但是我的吉他水平可能还过不了民谣八级,这不是让我误人子弟吗!
就我个人经验总结而言,来学贝斯的学生一般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吉他手转贝斯的,一类是要组乐队送的,这种一般突然琴行走进一帮楞逼青年,东瞧瞧西瞧瞧,老板过去一问,回答:“我们要玩乐队!”,然后我就有了一个贝斯学生,这种就是组乐队送的。
通过我坚持不懈地在朋友圈转发转运锦鲤之后,终于有天来了个组乐队送的,我有了自己的贝斯学生!
各位熟悉贝斯的朋友也知道,贝斯几乎就是为乐队而存在的,一个地方能有多少支乐队?所以学贝斯的人数屈指可数!是的,学贝斯的人本来就少,再加上贝斯难学,最后坚持下来的人就更少了。
不少吉他学生来学贝斯的理由很简单,弦比较少,应该比较简单吧!听完后我笑而不语,当年我也是这么想的。四根弦的外型和根音贝斯手的泛滥曾经一度造成贝斯很好学的假象,其实只有花心思弹贝斯的人才能明白,这贝斯太特么难了。
如果说学F和弦让很多人放弃了吉他,那么很多人只不过上第二节课,就有了放弃贝斯的理由。
比如:
1、我不想认五线谱
2、我不想起一手大茧子
3、不能扫弦
4、弦太粗了
5、贝斯太重了
6、贝斯太长了
7、乐队解散了
8、听人说弹贝斯没有钱途
9、没什么理由,就是不想弹了
一般来说这些理由会在一个月之内产生
❹ 钢琴教师
好老师才能教出好学生,这是不言而喻的道理。孩子学习钢琴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老师,那么什么样的钢琴老师才是最好的老师?家长又如何给孩子选择高水平的钢琴老师呢?到底应该如何区别钢琴老师的水平?
1,让老师背谱完整演奏几首中外名曲,钢琴老师的水平就看出来了,如果自己都弹不好钢琴,是不可能教好学生的——专业音乐学院科班出身的,技术程度差不到哪儿。特别是北京的音乐学院名校毕业生,教学生足够了。别听宣传,别看广告,要看疗效,家长最容易相信的那些什么教授、研究生,其实是不适合教小孩的,那些音乐学院在校生因为缺乏教学经验,自己还在学习,也是不适合教小孩的。
2,可以看看你孩子弹奏的水平就可以知道老师的教学水平怎样了。 比如非连音奏法、连音的奏法、三种断奏是否正确、踏板的运用、触键的力度感、手臂怎么放松、怎么加速、节拍器的应用——看这些老师教的到位与否
3,钢琴教学是以曲带练,即以相应难度的曲目带动相应技术的练习,还是首先重视基础技术训练、练习曲的过关,看老师如何把握二者
的关系很重要
❺ 我的钢琴会有成果吗
亲,别气馁,我弹了6年了,6级水平都不行。真想帮帮你,我家有钢琴可我没你勤奋,放心吧,上帝对谁都是公平的,当他把你关上一扇门时,他会为你打开一扇窗。
你既然在学琴,为什么不到琴行弹呢?
你可以买手卷钢琴,比钢琴便宜多了,参考参考。。。
“他们都夸我,其实我自己心里知道。。” 你真的知道,这是真心的吗?
❻ 钢琴老师的教学经历和教学成果怎么写
一是培养学生来学琴的兴源趣。
教师要设法在教学中启发学生的音乐想象力,唤起他们的音乐感受力,进而点燃他们的音乐表现欲,激活他们的音乐创造力,让他们通过学琴有所感,有所想,有所悟,有所为,从而在品味音乐和诠释音乐的过程中,体会到学琴的
❼ 中央音乐学院钢琴系的成果
五十多年来钢琴系师生在国际国内各类比赛中获奖90多项,为我国培养了一代代钢琴版人才,几百名权毕业生遍布中国和世界各地。今天在我院担任钢琴教学的优秀教师(包括大学、中学、各系钢琴伴奏)绝大多数都是由我系培养的,有不少人还在国际比赛中获奖。
❽ 钢琴老师都教什么内容啊
主要教钢琴乐理知识、指法练习等,重点教演奏技巧。
演奏技巧:
音阶:音阶24个大小调是比较重要且有用的。很多大型奏鸣曲、乐曲、协奏曲都有很多地方有音阶,因此需要将音阶掌握好。弹音阶要注意的是让所有音发出来的声音都要一样,不能有轻有重,一定要注意手指的控制能力,如果弹音阶的时候还是有的重有的轻,控制不好力度,可能演奏不出令你满意的音色和旋律。
琶音:琶音包括24个大小调琶音跟属7减7琶音。这个是建立在音阶之上的东西,主要练习手指之间的扩张和伸缩能力,也是很重要的练习。钢琴曲中琶音部分占很大一部分,各式各样的琶音都会出现,但都是24个大小调属7、减7和弦的琶音变形模式,所以弹好基本琶音是非常有用也是非常必要的。
八度:8度的演奏技巧有两种,第1个只用手腕技巧,第2个用手臂和手腕一起来完成。如果弹篇幅很长的8度片段就需要手腕技巧,如果弹最后结尾那一小部分8度就需要手臂的力量,这样才能弹出气势辉煌的效果。如果是两只手一样的8度片段,就需要手腕和手臂的配合使用,如果只用手腕或手臂就很难弹出ff的力度和很好的跳跃。
轮指:常用的轮指有3个指的,有4个指的。弹的要有较好的颗粒性,不能有任何模糊和混乱的成分在里面。比如说莫扎特的《土耳其进行曲》的开头部分就需要很连贯的轮指。
和弦:和弦方面主要还是练习方法问题。不管是几个音的和弦弹下去都要整齐,不能有前有后,P的和弦演奏要非常轻巧、干净利索, f的和弦要有种金属般的声音,弹下去的音就要沉下去,不能弹下去的和弦给人一种发飘的感觉。
大跳:这个说白了就是很机械的动作,尤其是2个8度以上的大跳纯粹是技巧方面的事情,这个一开始慢练是非常重要的,只有慢练才能让肌肉松弛下来,记住八度演奏琶音的位置,而且慢练的时候需要弧度,这样快弹的时候就不至于错音较多。
手指独立练习:掌握这个技巧需要对钢琴的弹奏有一定的了解之后。什密特钢琴教程是有一定难度的一本钢琴指法练习,但是弹过之后就会发现原来不可解决的技巧问题都不在是困难的了。李斯特的夜莺就是非常好听的一首小乐曲,但是很多人总也弹不利索,就是手指独立问题没有根本解决。
三六度和弦练习:这个是较难的技巧之一,重要是指法跟手指柔韧性,也是一个重要的技巧。对于右手较容易练习,3 、6度音阶还能能弹清楚,速度也没问题,但是对于左手,速度跟清楚只能做到1个,3、6度虽然较难弹,但能坚持练习,会有一定收获。
❾ 求一篇钢琴教学总结
人的一生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就像电脑一样,新的电脑硬盘里是空的,需要我们输入各种程序和信息,存储的内容才能越来越丰富。人的出生一直到死亡有意识无意识地无时无刻地不在为储存而学习。从学习说话到学习走路;从学习穿衣到学习执笔;从学习分清左右到学习认识钟表;从学习文字到学习算数…….除了吃饭和睡觉这些动物的本能不用学习,世上每个人脑中的每个技能都得一次次地从零开始学习。
人类的自我学习过程是有规律的,都必须会经历几个必经的阶段。最开始是对一种技能产生兴趣和好奇,随后变得越来越热爱,从而开始尽可能的在脑中捕捉和存储这种技能信息,产和模仿的欲望,在模仿过程中会遇到一些前进的阻碍,这时主动的向老师请教来解决问题,当老师传授方法后,通过科学的练习达到心中渴望得到的学习成果。
好奇心是学习过程中最重要的动机和先决条件
开始学习一项技能需要内心强大的主动性的,它取决于最初好奇心。当学习者不具备这个先决条件时,有意识的培养和引导就变得尤为重要了。
很多家长和老师抱怨学生不爱听课,经常逃课,可在真正具有凝聚力和人格魅力的老师讲课时,平时那些逃课的学生都会早早来到课室去占座位,如饥似渴的去听课。这说明什么呢?说明这位老师极准确的抓住了学生的好奇心。换句话说,他的教学激起了学生们的兴趣和求知欲。因为他找到想学习这门课的学生们共同急切想要学习的东西,和大家心中最疑惑又最想得到答案的东西。而且每堂课他都会给下堂课留下更加吸引人的悬念,这就像听评书,说大话书人总是在最关键时打断故事,一个“请听下回分解”让人吊足胃口。所以学生们才有如此大的动力去听这门课,等着老师下次来解开心中的谜团。一些教师在使用我们文化课学习当中常用的课本时也存在着这个问题。真正有效教育应该是能先挑起学习求知的动机,然后再加以教授,这就要求教师具备生动的联系能力,使得学生们上完一课就充满好奇的期待下一次课。
“热爱”是坚持学习的根本动力
学习任何技能都是需要持之以恒的,唯有真心热爱才是永不懈怠的根本动力。
当代社会的现状使得我们的教育过程普遍存在不符合人正常学习心理次序的问题。比如说,当代中国的初级的古典音乐普及工作是做的很好的,现在全国大量的孩子在家长的设计下正在不同程度的学习小提琴或钢琴等西洋乐器。不过从根源的学习动机来说,深究中国的家长心理,让孩子学习音乐普遍是出于一种“学一个特长,以后生活有出路”的初衷,虽然这并不为错,也确实是国情所致。而国外孩子学习音乐的动机多是因为浸泡在这个古典音乐环境中而真正产生兴趣,进而开始学习。所以从最初学习动机的区别来看,学习主动性的差距就显而易见。可是往往学习主动性是学习音乐最重要的环节,因此在此情况下,着重保护孩子对音乐时,音乐欣赏可更有目的地进行,让其比较专题化。如学生弹奏莫扎特的奏鸣曲或变奏曲,平时就可以集中听莫扎特的各种类型作品,让其对莫扎特的风格、特点有专门的感受。亦可把音乐分为大的时期来欣欣赏,如巴洛克时期、古典时期、浪漫时期,就可以有意识地放在一起听听,感受他们共同点和不同点。
对初学的学生来讲,除了广泛的聆听和感觉外,更应着重对自己所学教材的熟悉和模仿。这方面老师的要求是起主导作用的。教师应对教材进行深入研究,让学生明确音乐形象、情绪,并明确通过哪些弹奏方法来达到动听鲜明的弹奏。全国学习钢琴非常普及,而好的教师又不是到处都有,这时候则应借助于音像制品来促进教学。现在一些基本的钢琴教材都必须有示范的录音带甚至带讲解的录像带,这些音像带对教学能起到广泛的指导作用。
学生通过熟悉、模仿,逐步到有自己的独立音乐见解,具有生动的音乐感、表现欲,这就需要不断的听和熏陶。居住在大中城市的学生,有条件的要争取多听各种音乐会,因为钢琴是表演艺术,必须多看多听现场的演奏。如果没有听现场音乐会的条件,也可注意收看电视中的音乐会转播。现在,这种机会还是经常有的,只要有心,是不会错过的。
多给出学生提供表演的机会
再进一步,老师和家长要注意多给学生提供给别人表演的机会。孩子练了那么长时间,最终的目的还是要表演给别人看,不是给家长和老师。能否在给人表演的时候把自己的音乐感发挥、表现出来,就是一个重要的问题,这也是每个学习音乐的人,都迟早要面对的。每个学生会有不同的性格、不同的情况。比如有的人性格放得开,不在乎,甚至越有人看越得意,越来劲。这样的学生一般都喜欢上台表演。但家长和教师要注意提醒孩子的是,不要因过分兴奋激动而失控,弹得过快。要求孩子在演奏时既要保持投入、兴奋的优点,又要从容不迫,头脑清楚。对于一些性格较内向、胆子比较小而容易紧张的学生,一定要让他们在演奏前多弹给人听,家里有客来,就让学生为客人表演,也可以带学生去别人家给人表演,也可组织几个学生一起开小演奏会,互相观摩比较,这有很大的捉进作用。
永远都是第一遍
钢琴用为表演艺术,难在表演时就这一遍。平时练百遍千遍,也许自己在家里弹得很不错,但是要别人承认你弹得不错,就必须在演奏这一遍时发挥好。有时我们很羡慕搞美术的,画一幅画,可以在家里一点点地去琢磨,去修改。一旦画好了,这幅画就永远不会再变化,除非作者想对其再加工。而我们的演奏,每次都要重新开始,在家弹好了,不一定上台演奏就能一样好。有时学生在台上弹错了,也许心里会说“我在家里弹得挺好的”,但谁都知道这样解释是没有用的。因为你在家弹好的那一遍,并无法弥补你在台上演奏这一遍的错误。也许有的学生会说“我下一遍就能弹好”,那也不行,因为无论是表演,还是考级、考试所承认的永远都是那个第一遍。为了弹好这个第一遍,我们都要做很多项式努力。对于每一个学习表演艺术的人,很主要的一点就是永远不要放过任何一次锻炼(练习)的机会。
要学会自己给自己找缺点
对于学琴的孩子,除了给别人弹(演奏),让老师和家长或请别人帮助自己发现错误和问题之外、也可借助录音、摄像自己发现自己的缺点和问题。要把自己演奏的状况,录下来自己听,看看自己还有什么优缺点,有哪些问题和不足。因为人在有录音或摄像情况下演奏的感觉,比较接近演奏的感觉,与一个人无拘无束的弹(演奏)在心理上是不大一样的。这个过程也会有一些舞台演奏心理体验的。让孩子平常多经历这样一些锻炼,既有利于发现自己的毛病,也有利于锻炼自己的演奏经验,这样可以让学生在真正的演奏或考级中,能够有充分的思想准备,使自己的技能及音乐得到正常发挥,以保证临场时把自己的音乐感觉比较自如地不打折扣的表现出来。具备自然的音乐感,才能去感染和打动你的观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