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当花园里的花儿盛开时,我们谁也不会忘记什么怎么写
当花园里的花儿盛开的时候,我们谁也不会忘记什么。
当花园里面的花儿盛开的时候,我们谁也不会忘记,这是我们种植的成果
㈡ 李法军的主要成果
Books(3)(著作3部)
1. Zhu Hong, Li Fajun, et al. Physical anthropology[M]. Higher Ecation Press, 2004. 朱泓,李法军,等。《体质人类学》,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2004。
1. Li Fajun. Biological anthropology[M]. Sun Yat-sen University Press, 2007. 李法军。《生物人类学》,中山大学出版社出版,2007。
2. Li Fajun. An Examination of the Human Skeletons at Neolithic Site of Jiangjialiang Yangyuan, Hebei Province, China[M]. Science Press, 2008. 李法军。《河北阳原姜家梁新石器时代人骨研究》,科学出版社,2008。
Papers(17)(论文17篇)
2008 Forthcoming(即将出版)
Li Fajun. The Difference of Distribution of Three Minor Variations of Skull in the Chinese Ancient Groups[J]. Acta Anthropologica Sinica. 李法军。《三项头骨小变异在中国古代人群中的分布差异》,《人类学学报》。
Li Fajun, et al. A study on physical characters of modern Shui of Libo, Qiannan in Guizhou province,China[J]. Acta Anthropologica Sinica. 李法军 等。《贵州荔波现代水族体质研究》,《人类学学报》。
Li Fajun. The new problem on age judging: a case from Jixian; kindred cemetery[J]. Cultural Relics of Central China. 李法军。《古人骨年龄鉴定的新问题——以天津蓟县城关镇明代敦典夫妇合葬墓和桃花园墓地为例》,《中原文物》。
Yuan Haibing, Li Fajun, et al. Stature estimation of the human bones, which were unearthed in the Taohuayuan Ming and Qing cemetery in Jixian county ,Tianjin(I) [J]. Acta Anthropologica Sinica. 原海兵,李法军,等。《天津蓟县桃花园明清时期家族墓地人骨的身高推算研究(Ⅰ)》,《人类学学报》。
Li Fajun. The significancy of the human bones from Liyun Neolithic site[A]. In: Wang RX (eds.), Frontier ethnicl archaeology and ethnoarchaeology Colloquium[C], cultural relics Publishing House. 李法军。《鲤鱼墩新石器时代贝丘遗址出土人骨的研究意义》,见:王仁湘主编:《边疆民族考古与民族考古学集刊》,文物出版社。
Li Fajun, Zhang Jinglei, Yuan Haibing, Zhu Hong. Dental Morphological Traits of the Residents of Ming-Qing Dynasty in Jixian, Tianjin[A]. Proceedings of the Eleventh Annual Meeting of the Chinese Society of Vertebrate Paleontology. DONG Wei (ed). Beijing: China Ocean Press, 2008. 145~166. 李法军,张敬雷 等:《天津蓟县明清时期居民牙齿形态特征研究》,董为主编:《第十一届中国古脊椎动物学学术年会论文集》,北京:海洋出版社,2008,145-166页。
Zhang Jinglei, Li Fajun, Sheng Lishuang, Zhu Hong. A research of the human bones from Taohuayuan cemetery in Tianjin[J]. Cultural Relics Age. 2008,(2):34-38. 张敬雷,李法军,盛立双,朱泓。《天津市蓟县桃花园墓地人骨研究》,《文物春秋》,2008,(2): 34-38。
Li Fajun. Natural human and cultural human[J]. Journal of Jishou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Edition). 2007,(1):87-97. 李法军。《自然的人与文化的人》,《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87-97。
Li Fajun. The Language of the Xiongnu: Clues from Archaeology and Physical Anthropology[J]. Journal of Qinghai Nationalities Research (Social Science Edition). 2007,(4):20-25. 李法军。《匈奴的语言属性——来自考古学和人种学的线索》,《青海民族研究(社会科学版)》2007,(4):20-25。
Li Fajun, Zhu Hong. A Dental Morphological Observation of the Human Skeletons at the Neolithic Site of Jiangjialiang, Yangyuan, Hebei Province, China[J]. Acta Anthropologica Sinica. 2006,(2):87-101. 李法军,朱泓。《河北阳原姜家梁新石器时代人类牙齿形态特征的观察与研究》,《人类学学报》2006,(2):87-101。
Li Fajun. An Examination of the Life-span at the Neolithic Site of Jiangjialiang, Yangyuan, Hebei Province, China[J]. Journal of Sun Yat-sen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Edition). 2006,(1):62-66,126. 李法军。《河北阳原姜家梁新石器时代遗址人口寿命研究》,《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62-66,126。
Li Fajun, et al. The dietary analysis of the Human Skeletons at the Neolithic Site of Jiangjialiang, Yangyuan, Hebei Province, China[J]. Journal of Jilin University (Science Edtiion). 2006,(6):1-7. 李法军 等。《姜家梁新石器时代遗址古人类的食谱研究》,《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2006,(6):1-7。
Li Fajun, et al. Preliminary Report for 2004 Season: The Longxue Site in Zhongshan City[J]. Sichuan Cultural Relics. 2005,(4):3-9. 广东省中山市博物馆,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2004年中山龙穴遗址发掘简报》,《四川文物》2005,(4):3-9。 执笔:李法军,周剑,李光先。
Li Fajun. The Observation of the Skeletons at the Daping Cemetery in Wanzhou, Chongqing City[J]. Sichuan Cultural Relics. 2005,(3):79,90. 李法军。《重庆万州大坪墓群人骨鉴定》,《四川文物》2005,(3):79,90。
Center of Frontier Archaeology of Jilin University and the Institute of Archeology of Beijing (No.6 author). Studies on the Skeletal Remains from the Han Tomb at Laoshan in the Western Suburbs of Beijing[J]. Cultural Relics. 2004, (8): 91-86. 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北京市文物研究所(第六作者):《北京市石景山区老山汉墓出土人骨的研究报告》,《文物》2004, (8):91-86.
Li Fajun, Zhu Hong. The Observation and Investigation of the Skulls of Jiangjialiang Neolithic Age Site in Yangyuan, Hebei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Nonmetric Cranial Trait[J]. 李法军,朱泓:《河北阳原姜家梁新石器时代遗址头骨非连续性形态特征的观察与研究》,《人类学学报》2003, (3):206-217.
Li Fajun. The Observation of the Skeletons at the Kongbao Cemetery in Badong, Hubei Provience[J]. Sichuan Cultural Relics. 2003,(6):10-11. 李法军:《湖北省巴东县孔包汉墓人骨鉴定》,《四川文物》2003,(6):10-11.
Conference papers(7)(会议论文7篇)
1. Dental Morphological Traits of the Residents of Ming-Qing Dynasty in Jixian, Tianjin. The Eleventh Annual Meeting of the Chinese Society of Vertebrate Paleontology, Taiyuan, China. 2008. 中国·太原,“第十一届中国古脊椎动物学学术年会”,论文题目:《天津蓟县明清时期居民牙齿形态特征研究》。
2.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Zhoukoudian site and its actuality. World heritage of human origins Conference, Milra, Australia. 2007. 澳大利亚·米都拉,“人类起源的世界文化遗产会议”,论文题目:《周口店遗址的重要性及其现状》。
3. How can we research the healthy status of the group of involuntary resettlement after they have been resettled: a discussion about the relative theories, methods and practices of cooperation. Fudan University and Harvard-Yenching Cultural and Health Forum: the medical practice and healthy policy in a view of modern anthropology. Shanghai, China. 2007. 中国·上海,“复旦大学-哈佛燕京文化与健康论坛——当代人类学视野中的医学实践和卫生政策”,论文题目:《怎样对非自愿移民群体迁后的健康状况进行研究?——关于相关理论、方法与合作实践的探讨》。
4.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human bones from Liyun Neolithic site. Frontier ethnical archaeology and ethnoarchaeology forum. Guangzhou, China. 2007. 中国·广州,“边疆民族考古与民族考古学论坛论”,论文题目:《鲤鱼墩新石器时代贝丘遗址出土人骨的研究意义》。
5. Natural Human and Cultural Human.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Cultural Diversity and the Contemporary World-A Preparatory Conference for the 16th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Anthropological and Ethnological Sciences (ICAES 2008) in China. Guangzhou, China. 2006. 中国·广州,“文化多样性与当代世界国际学术研讨会——迎接2008年国际人类学和民族学联合会第十六届世界大会”,论文题目:《自然的人与文化的人》。
6. Observations of Three Non-metric Traits in Ancient Groups In Northern China. International Archaeological Academic Forum: Physical Anthropology and Molecular Archaeology. Changchun, China. 2005. 中国·长春,“国际考古论坛:体质人类学与分子考古学
㈢ 漂亮的花园和绿化带是什么工人的劳动成果
园林工人?
㈣ 读书成果怎么写
读书的乐趣
读书,对我来说是一种享受,我想这种享受不是每个人都能体会的到。能享受到读书的乐趣依我看来也需要缘分。缘深,似乎成了书呆子,愚不可及;缘浅,开卷无益,掷书而茫然。
我所说的读书,主要是指无功利性的读书。所谓功利读书,一来读书为升学;二来读书为考试;三来读书为交差。这几种读书目的是显而易见的,我不以为这是真正意义上的读书。为升学而读书,这是无可奈何之事,如郑板桥之谓敲门砖,门敲开了砖头不妨扔掉。为考试而读书,是上班族常常要应付的,譬如业务考试、职称考试、学位考试等,大多数人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通过考试,而不在乎能学到什么东西。为交差而读书更常见,这种读书常常是要求写读书心得,我则根本没有认真地读过指定的必读书,到了交差的时候上网一阵狂搜,剪贴拼凑起似通非通的文章,交上去就算大吉。
我所说的读书,没有特定的指向,但凭自己的兴趣,依乎性灵,择己所好,有所会意,有所感受。今天写这篇文章与朋友交流,以为我们论坛的书友较多,其中必有同好者,以书会友,以友辅心,人生乐在遇知音,相知心,能遇知音,上此生一大赏心乐事。
我所说的读书,不仅仅局限于报纸媒体的书刊,看过有本杂志,名为《世界博览》,其所谓读书就是读天地,读历史,读自然,读人文,似乎世间没有一样不可以当作书来读;有支叫做《读你》的歌,歌词是“读你千遍不厌倦”,却是读人。我不敢给读书下定义,况且站的角度不同,观念不同,所处的社会环境不同,分工不同,读着影音、图画、文字……心里感觉着一种无法用语言表达的感受,那种感觉区别在于视角迥异。
为什么读书?这本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我希望与各位爱读书人能作广泛而深入的交流。在此我只谈点自己的体会与大家共勉。
一、读书是有乐趣的。这种乐趣是发自内心、无可替代的,五柳先生说:每有会意,欣然忘食,这种乐趣是吸引人的,不为外物所滞,而求于内心的乐趣。有时读书的乐趣可以用放浪来形容,有些书读过了以后,也许我们会手舞足蹈呢。
二、善读书可以陶冶性情。腹有诗书气自华,黄庭坚说三日不读书,便觉语言无味,面目可憎,我相信读书能改变人的气质,林语堂的解释是读书使人得到一种优雅和风味。善读书,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而香却在骨里。
三、读书是为了安身立命,是为了不断的精神追求。桃园虽好,不是久恋之地,唯有用思想建立起来的精神家园才是自己心灵的永久归宿。现代竞争的社会人们越来越失去自我而成为空心人,我曾体验到冰凉彻骨的虚无感,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正是这种虚无感的真实写照。带着这种强烈的困惑,我开始读圣贤书,从他们那儿体会到了人生的智慧。我正在修建自己的精神后花园,这个花园的主题只有一个,那就是人,天地间最伟大的事业在于做一个人。
四、读书可以不断的启蒙自己,更新自己。有一本书曾经讲过这样一个道理,即“久假不归论”,与三人成虎的道理差不多。我们虽然处在信息时代,但我们却经常被蒙蔽。这种蒙蔽有时来自于外界,我们因为长期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而不自觉的就相信了。但更多的是自己蒙蔽了自己,因为懒惰而不想突破,不更新思想就会受蒙蔽,而广泛的阅读显然有助于摆脱受蒙蔽的状态。
以上四点,第一点是总论,后三点可以归之于美善真,陶冶性情是求美,精神追求是求善,启蒙自己是求真。一言以蔽之,读书就是在乐趣之中求真善美!
时光悠悠,岁月匆匆,好读书,乐此不疲,不好读书,亦无所谓。读书只是我们所选择的一种生活方式,古人说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再次有立言,真诚地希望各位朋友,不管你们是经常来还是偶然光临此地,希望你们在这个应该有所作为的时代来都做出一点事业来,为我们的国家,为我们的民族,为人类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然而,成功并不是人生的目的,心中只有成功两个字的人,心灵也许注定是残缺不全的。因此还是尽可能多读点儿书吧,洞察历史,省察人生,然后有所作为。如果你不以追求成功为目的,也不以事业为人生为重心,你喜欢过一种优雅的生活,那请你选择多读书吧。
不论你的人生航向驶往何方,如果你有时间了,还请你拿起书本来吧,多与书接触,多与书亲近。我们只有一次人生,而读书却可以扩展我们的视野,体验多种人生的可能,这才是最为广阔的世界!
春花秋月、暮雨朝云、泰山奇观、南海椰林,东京湾的海浪,曼哈顿的夜景——这些都是世间的美丽。谁不愿意去领略这些美丽、把握这些美丽呢?在众多获取美丽的方式中,最容易的是读书。
读书不受时间限制。喧嚣的白昼可以读书,宁静的夜晚,更可以读书,晨曦初照时也可以读书,落日西垂时还可以读书。读书也不受空间的限制。明净的教室、宽敞的图书馆固然可以读书,树荫下、走廊上、山间小径、大道通衢同样可以读书,车上、船上、枕上甚至厕上也可以读书。只要我们
㈤ 北京绿维创景在景观设计方面有哪些成果
绿维创景在景观设计上有一定的经验,下面就度假酒店的景观设计来为您分析景观设计的特点。 度假酒店室外休闲娱乐功能景观创造手法 根据依托的旅游资源,度假酒店有海滨、森林、滨湖、温泉、高尔夫、草原、谷地深坑(利用天然或人工谷地、深坑地形建造)等类别,资源不同,其休闲娱乐功能和环境景观表现也不同。以下选择几类加以探讨。 ◆◇海滨度假酒店 这类酒店的室外休闲娱乐的项目主要以海为主题,如海水浴场、游泳池、海上游乐和沙滩运动等,其景观设计主要考虑: ◆◇完整的空间形象 海水浴场与沙滩娱乐、海上游乐以及相应的餐饮、商业区既紧密结合、相互呼应,又各有分区,有条不紊,各分区内不同的休闲娱乐项目和服务功能也是如此。在室外休闲区的中心,可建与海文化或酒店主题相呼应的主题广场,周边修建饭店、舞厅、酒吧、咖啡室、音乐台等娱乐休憩场所,形成完整、丰富而又有条理的室外休闲环境。 ◆◇私密性与舒适性 滨海度假酒店到海滩往往还有一段距离,与海滩景观设计不同,酒店设计更注重私密性与舒适性。应须充分利用周围的起伏地形,通过园林减少视觉冲击和房间之间的对视。这就要求在景观设计中充分考虑观景的通透性与游客活动的私密性,客房和公共空间应面对海景或其他核心景观,提供开阔的视野,别墅花园、会议场所则要营造私密、安静的环境,同时可利用植物的多样性来创造丰富的景观层次,灯光效果制造优美的夜间视觉环境。 用滨海植物营造滨海度假的氛围,充分考虑植物的多样性。利用高大植物制造适宜的遮阳效果;利用乔、灌、花草结合创造丰富的景观层次。同时要创造由不同灯光制造的优美的夜间视觉环境。
㈥ 中国绿化有那些成果
全民义务植树运动扎实推进。 通过在 全国广泛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执法检查活动,有力地推动了义务植树运动向纵深发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的内容、形式不断创新。北京、重庆等地开展城乡手拉手,一对一帮扶工程,通过义务植树帮助农村群众脱贫致富、改善生活环境。福建省结合义务植树开展种植名贵树木,建富裕新村活动,有效地激发了农村群众育林、护林的积极性。河南郑州、河北张家口、四川成都、黑龙江哈尔滨等城市,通过义务植树基地建设,不仅使城市周边贫瘠的荒山和废弃的荒地披上了绿装,彻底改变了面貌,而且建成了多处城郊森林公园和生态休闲基地,给城市居民创造了森林游憩、生态旅游、回归大自然的便利场所。一些省(区、市)为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捐植苗木、树木,以实际行动参与北京绿色奥运建设。 据统计, 2007 年全国有 5.0 亿人次参加义务植树,植树 22.7 亿株。 截至 2007 年底,有 109.8 亿人次参加义务植树,植树 515.4 亿株。 全民义务植树运动加速了城乡绿化和人居环境质量的改善。
国土生态体系建设与保护继续加强 。集体林权制度 改革增强了林业发展的活力。 全国承包到户的林地达到 6.6 亿亩,占集体林业用地的 27.5% 。长江流域等防护林、退耕还林、“三北”防护林、平原绿化等重点工程深入实施,成效明显。 2007 年全国完成造林 7800 万亩。截至目前,我国人工林已占到世界人工林面积的近 1/3 ,年均增量占世界的 53.2% ,成为森林资源增长最快的国家。天然林保护、古树名木保护、森林资源监管力度加大。湿地保护进一步推进,又新增国际湿地 6 处、国家湿地公园 9 处,湿地保护面积不断扩大,约有 47% 的自然湿地得到有效保护。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建设质量效益明显提高,重点沙区绿洲面积进一步扩大。生物多样性保护取得新进展。新建自然保护区 26 处,新增面积 2707 万亩,林业自然保护区面积达到 18.45 亿亩,占国土面积的 12.8% 。草原生态建设与保护有了新的进展。全国人工种草累计保留面积达到 4.23 亿亩,新增草原围栏面积超过 1.0 亿亩,禁牧休牧轮牧草原面积累计达到 13.48 亿亩,草原植被得到了较好恢复。
部门绿化加 速发展。 各部门 ( 系统 ) 按照部门绿化分工负责制的要求,发挥各自的职能优势,从各自的行业特点出发,有针对性地开展造林绿化工作,有力推动了国土绿化事业快速发展。铁路、交通、水利、农业、林业等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分工,协调解决绿色通道建设中的实际问题,扎实推进绿色通道建设。铁路系统投入资金 10.6 亿元,完成绿化里程 1.29 万公里;交通系统投入资金 31 亿元,完成公路绿化里程 9.45 万公里;水利系统投入资金 6000 万元,完成江河沿岸绿化 3.51 万平方公里。全国绿色通道建设里程累计达到 140 万公里。中国人民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在搞好营区和军事区绿化的同时,积极支援地方造林,在绿色通道、防沙治沙、流域治理等重点工程建设中,投入兵力 256 万人次,绿化造林 265 万亩。中国石油天然气公司与国家林业局签署了建设生物质柴油原料示范基地 600 万亩的合作协议, 2007 年已在云南、四川等 7 省区建立基地 102 万亩。共青团中央广泛动员青少年,通过“ 5 元钱捐植一棵树、 200 元钱捐植一亩林”等方式开展“保护母亲河行动”,累计完成营造林 330 多万亩,并使 3.5 亿(人次)青少年接受了生态文明教育。全国妇联动员广大妇女参加义务植树、国家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和小流域治理,新建“三八”绿色示范基地 28 个。中直机关和中央国家机关在北京昌平、海淀、平谷、怀柔、密云等地的 200 个义务植树基地进行补植补造和林木管护,基地绿化成果得到巩固和发展,基地绿化覆盖率已达到 90% 以上。
城市绿化步伐加快。 各地围绕创建“全国绿化模范城市”目标,按照“城区园林化、郊区森林化、道路林荫化、农田林网化、庭院花园化”的总体要求,普遍开展城市公园、街头游园等方便市民休闲的公共绿地建设。广泛开展“国家森林城市”创建活动,城市森林不断增加,已有贵阳、沈阳、长沙、成都、包头、许昌、临安等 7 个城市荣获“国家森林城市”称号。同时,深入开展了“绿化美化小区,构建人与自然和谐新社区”的社区绿化活动,开展了全国绿化模范单位、花园式单位的建设和评比活动。许多城市还通过广泛发动社会各界,积极开展创建“全国绿化模范城市”活动,有力地促进了城市绿化建设和城市环境的不断改善。通过各项活动的开展,使城市绿地不断扩大,绿化景观不断增加,城市绿化覆盖率显著提高。一些城市达到了居民出门 500 米以内就能见到公园、绿地广场或绿化小游园。据统计,全国 城市绿化覆盖率已达 35.11% ,较上一年增长了 2.57 个百分点;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 8.30 平方米,较上一年增加了 0.41 平方米。又有北京顺义、 河北秦皇岛、山西晋城、吉林长春、上海闵行、江苏南京、浙江嘉兴、安徽马鞍山、福建厦门、江西景德镇、山东日照、河南郑州、广西桂林、陕西宝鸡等 14 个城市受到全国绿化委员会的表彰,跻身“全国绿化模范城市”行列。
新农村绿化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江苏、浙江、福建、湖北、河南等省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目标,按照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全国绿化委员会、国家林业局《关于开展“创绿色家园,建富裕新村”行动的通知》和“创绿色家园,建富裕新村”行动电视电话启动会议精神,大力组织开展农村造林绿化,有力地推进了农村生态环境和居住环境的改善,涌现出一批规划设计科学、树种配置合理、绿化档次较高、类型多样、特色鲜明、示范效果较好的“绿化示范村”,基本实现了“村外有林环绕、村内绿地成景、庭院花果飘香”的农村新气象。北京、山西、广东等省市结合新农村建设和国家林业重点工程,启动实施了一批地方林业重点工程,加快了农村生态建设步伐。有 100 个县、 990 个村和 9162 户农户被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全国绿化委员会、国家林业局联合授予“全国绿色小康县”、“全国绿色小康村”、“全国绿色小康户”的荣誉称号。
生态文化体系建设得到加强。 生态文化基础建设进一步推进。新建国家级森林公园 26 处,首个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基地 — 湄州岛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基地正式建立。北京、福建、重庆、河南等省市也相继建立多处生态文化教育基地。大型系列自然专题片《森林之歌》在中央电视台播出,“百名文艺家采风活动”启动,生态文化产品不断丰富,生态文化传播力度明显加大。在开展植树节、湿地日、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爱鸟周等纪念活动的同时,各地还举办了有关林业、花卉博览会等活动,传播生态文明。
林产品供给能力日益增强。 全年林业总产值预计达到 1.17 万亿元,同比增长 9.85% 。全国生产木材 6974 万立方米、人造板 7365 万立方米,各类经济林产品产量突破 1 亿吨,林产品国际贸易总额达到 570 亿美元。以林木种植、经济林培育、竹藤花卉、野生动植物繁育利用、木材采运、木竹加工、人造板制造、林产化工、林机制造、木浆造纸、森林旅游等为主的林业产业体系初步形成。各地建立了一批各具特色的支柱产业,涌现出一批林业经济强县,促进了区域经济发展、农民增收和社会就业。
我国的国土绿化建设虽然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由于全球森林植被总量逐年减少和温室气体过量排放,全球生态环境恶化仍在继续,对我国生态也造成了极为不利的影响, 2007 年表现十分突出。 2007 年我国极端天气事件频繁发生,局部地区雨情、汛情、旱情、灾情超历史纪录,各类自然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超过 2300 亿元。
2008 年是北京奥运会举办年,也是全面实施“十一五”计划的关键一年。今年的国土绿化工作,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紧紧围绕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到 2010 年造林绿化和生态建设的目标,坚定信心,迎难而上,坚持全国动员、全民动手、全社会办林业、全民搞绿化的方针,以低温雨雪冰冻灾区的植被恢复为重点,全面实施《特大雨雪冰冻灾害后林业生产重建规划方案》等各项措施,以推进部门绿化和单位绿化为重点,深入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要认真落实义务植树属地管理制度,积极引导城乡群众通过绿地、林地养护形式履行法定植树义务。要大力统筹城乡、区域生态建设,推进城乡绿化一体化、区域绿化一体化,促进全国造林绿化事业协调、快速发展和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不断提高,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做出新贡献。
备注:公报中涉及的全国性统计数据,均未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
㈦ 漂亮的花园和绿化带是谁的劳动成果我们应该怎么做
1.节约,这是重要的,节约是珍惜任何人劳动成果的行为
2.尊重,尊重他人,是一种道德美的表现
3.培养一个好的性格
㈧ 秘密花园涂色书的成果照片(自己涂的,谢谢)
㈨ 写花园 片段
我们的校园里有一个美丽的花园,花园里百花盛开,鸟语花香。走进去,仿佛到了另一个世界。
这个美丽的花园位于学校左边的两排教学楼后面。我们沿着水泥小路走到了花园门口,大门上面写着“植物园”三个大字。走进花园的大门,只见眼前一片新绿,不一会,就听见小鸟在“叽叽喳喳”地叫着,好像在欢迎我们来参观它们的家园似的。再看看这些花草,有竹子、桂花、菊花等植物。竹子在大门的左边,我顺着竹子的杆往上看,竹子足有五层楼高,竹叶上歇息着许多小鸟,因为竹叶十分茂盛,可以为鸟儿们遮阳避雨。在大门的右边有一棵桂花,走前去,微风一吹,桂花香气迎面飘来,令人神清气爽!
向前走,你会发现四周都围着绿油油的福建茶,左右有紫色的七彩扶桑和带刺的海棠。最左边有红菊花和一列黄菊花,菊花叶上有细细的毛,红菊花中间有层黄色的花芯。菊花的旁边有一棵杜鹃,杜鹃的叶子上有层软刺,手摸上去感觉痒痒的。再往前走,就到了花园中心,花园中心是一个池塘,里面有一座假山,山上长出几棵富贵竹,山周围还有可爱的小鱼在温暖的阳光下,自由自在地游着。
欣赏了大半个花园,差不多就到了花园的尽头,那里种着三棵大叶榕,叶子就像一把大大的扇子,有的同学热了,还从地上检来落叶扇凉呢!
接着,我闻着淡淡的花香,听着小鸟的歌声,看着嫩绿的小草,鲜艳的花朵,恋恋不舍地离开了学校的植物园。
荷花很漂亮,但是我还没有看过秋天的荷花。昨天上午,我和妈妈、弟弟一起来到天河公园的荷池。
站在远处一看,荷叶可绿了,就像许多碧绿的大圆盘浮在水中,挨挨挤挤的,衬托着许多美丽的荷花。(荷花五颜六色的,真美啊!)以前我看到初春的荷花全是一些零零星星的,一片凄凉的景象。现在的荷花大部分都开放了,远远望去(颜色非常鲜艳),红的似火,白的如雪,可美丽啦!(它们一朵比一朵漂亮,大概是在举行“选美比赛”呢!)
走近(一看)荷池,那些荷花有深红色的、有浓紫色的、粉红色的,一朵比一朵漂亮……这些五颜六色的荷花中,有的花蕾还是没有完全开放,花苞是淡红色的,中部是浅红色,最下面是白色的。它们紧紧地相互抱在一块儿,身上披着一件“绿色外衣”,并害羞地把半个身子藏到了水底下,旁边还有一大张荷叶半掩着,那样子真像个羞涩的小孩子。
有的已经开放的荷花,七、八片花瓣都打开了,此时颜色特别深,露出了黄澄澄的花蕊,里面还有很多黑色的小点点。它们挺直腰板立在湖中,还有好几张碧绿的大荷叶在它周围衬托它的美丽。一阵风吹来,它们就向观赏者扭扭腰,点点头,似乎在问:“我漂亮吗?”
(看着)这些荷花是那么的让人喜爱,游客们有的掏出相机把这美丽的景色拍下来,有的“啧啧”称赞荷花的漂亮,我也向荷花竖起大拇指:“荷花真美!”此时,我真希望有一个照相机在这儿,好把这些美丽的景色拍下来。想着想着,我闭上眼睛,觉得自己仿佛就像一朵荷花,穿着粉红色的衣裙,站在阳光里。我慢慢地睁开双眼:原来我在看荷花呢!我们看了很久,要走了,我还是非常留恋这池美丽的荷花。
秋天的荷花真(美丽)漂亮!
给你一些写景作文的好句:
好句:满天红云,满海金波,红日像一炉沸腾的钢水,喷薄而出,金光耀眼。
奇妙的晚霞.红的像火,亮的像阳,美的像画...
早晨,太阳像个刚出门的新媳妇,羞答答地露出半个脸来。
春天,那太阳暖洋洋的,它伸出漫暖的大手,摩挲得人浑身舒坦。
没有敢抬头看一眼太阳,只觉得到处都耀眼,空中、屋顶、地上,都是白亮亮的一片,白里透着点红,由上到下整个像一面极大的火镜,每条都是火镜的焦点,仿佛一切东西就要燃烧起来。
晚秋了,太阳懒洋洋地挂在天上,像个老公公露着笑脸在打瞌睡。
深秋的太阳像被罩上橘红色灯罩,放射出柔和的光线,照得身上、脸上,暖烘烘的。
太阳一到秋天,就将它的光芒全撒向人间。瞧,田野是金黄的,场地是金黄的,群山也是金黄的。
冬天的太阳像月亮一样苍白无力。
太阳正被薄云缠绕着,放出淡淡的耀眼的白光。
太阳一年操劳到头,忙到冬天,就筋疲力尽,几乎放不出热力来了。
和煦的阳光,透过稠密的树叶洒落下来,成了点点金色的光斑
【江南的春天】 江南的春天可不比北方的春天啊。这里的春天到处都是鸟鸣花香,到处都是莺歌燕舞。农田里金黄色的菜花开了,一片灿烂。路边的苹果花开,雪青色,很是盎然;李子花也开,一朵一朵小白花缀在枝头,都成了花束了;桃花也开了,粉红色,仿佛是小姑娘的小脸蛋儿……远处,一双黄莺飞过来,一路唱着歌。而碧绿的草更从我们的脚下一直蔓延到天上,把天上的云朵儿都染成翠绿的了。我们下了小船,顺着一条小路,走到了山下的一所寺庙。
【喀什的春天】 喀什的春天与众不同,它的春风不像南方的春风。南方的春风是温柔的、缠绵的。喀什的春风是强劲的,有时它以排山倒海的力量,掀起铺天盖地的黄沙。行人像一叶小舟在大风中逆浪而上,树枝疯狂地舞动,不顾一切,干枯的枝条发出“吱呀吱呀”的响声。炊烟一出烟筒便被撕成无数条细龙,瞬间就消失了。春末,万木争绿的时候,喀什特有的沙枣花,便发出浓郁的香气,招来群群蜜蜂,翩翩起舞。
【春天的颜色】 春天的颜色真是五彩缤纷:太阳是红灿灿的,天空是湛蓝的,树梢是嫩绿的,迎春花是娇黄的……难怪诗人爱吟咏春天,画家爱描绘春天,因为春天是世界一切美的融合,一切色彩的总汇。
【校园春色】 春风轻轻地吹进了我们的校园,旗杆顶上鲜红的国旗在微微地飘动着;草地上,草儿发芽了,嫩嫩的,绿绿的;教室旁,高大的柳树舒枝展叶,迎着春风摆动着柔软的枝条;花圃里,粉红的桃花开满枝头,雪白雪白的梨花竞相开放;花丛中,扇动着金黄色翅膀的小蜜蜂嗡嗡地忙着采蜜。五颜六色的蝴蝶成双成对地翩翩起舞。春天里,我们的校园真美啊!
【春天的植物】 你瞧:一片片油菜竞相绽开了黄澄澄的花,在春风的吹拂下,涌起层层金色的波涛,散发出沁人心脾的清香。它们仰起可爱的笑脸,天真地仰望着蔚蓝的天空。挺立在路旁不引人注目的钻天杨,灰白的身躯泛出了淡绿色,梢头吐出密密麻麻的芽苞,在湿润的微风中轻轻摆动。妩媚多姿的垂柳,飘起长发,婆娑起舞,轻轻地从人们肩头拂过。它舞呀舞呀,好像在炫耀春天对它的抚爱。一棵棵小草从酣梦中醒来,它们破土而出,舒展着它那幼嫩的绿叶。
【春意浓】 大地苏醒的消息,早让春风传遍了原野。刹那间,泥土已被涂上黄绿色的染料;刹那间,小溪亦开始鸣唱,好似为春姑娘的来临而欢唱,歌颂大自然的美妙;刹那间,花香鸟语亦弥漫在大自然中,春姑娘也为这大地绣起朵朵的鲜花。那美丽无比的花儿,亦在风中散发出无限的诱惑,使蜂蝶飞舞其中。远山未融化的冰雪,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有如白玉一般;天上一群排着“人”字的雁鸟,朝北方缓缓飞去;歇脚于此的候鸟,亦大声地鸣叫,增添这春季的热闹及美妙。
【春天的早晨】 春天的早晨,太阳公公用它那温暖轻柔的手臂把大地从梦中唤醒,金色的光辉铺满校园。这时,小鸟在欢乐地歌唱,四周的树木都长出了新枝嫩叶。和煦的春风,轻轻地抚摸着我的面庞,也吹拂着垂柳的新衣。
【我爱春天】 爱那绵绵的春雨。是它润醒了小草,润绿了杨柳,润开了报春花,告示我们春天来了。小草钻出了地面,新奇地张望着;杨柳摆着腰肢,随风舞蹈着;报春花鼓起小喇叭:“春光OK,滴答滴答。”
爱那寒意犹存而又不乏温馨的初春的风。是它轻轻拂醒大地,眠了一冬的大地欣然睁开了惺忪睡眼,随即又播下了希望的种子。
爱春天里的鸟叫、蛙鸣和一切充满活力的可爱的生灵,尤其是那可爱的小燕子。我常在电线上搜寻,因为电线上的它们,像五线谱上的小巧玲珑的音符,配着“唧啾”的叫声,在鸣奏着春天的第一乐章。 夏季好词好句
好词: 初夏 仲夏 盛夏 夏季 夏装 酷热 炎热 闷热 初夏时节 已近立夏 时值初夏 初夏之际 春去夏来 春末夏初 时值盛夏 正值盛暑 盛夏时节 盛夏之季 五黄六月 时值六月 正值三伏 热在三伏 盛夏三伏 三伏盛暑 夏阳酷暑 六月炎暑 夏日炎炎 夏日可畏 烈日中天 赤日炎炎 夏日炎热 盛暑炎炎
好句:七月,透蓝的天空,悬着火球似的太阳,云彩好似被太阳烧化了,也消失得无影无踪。
春天随着落花走了,夏天披着一身的绿叶儿在暖风里蹦跳着走来了。
初夏的阳光从密密层层的枝叶间透射下来,地上印满铜钱大小的粼粼光斑。
风儿带着微微的暖意吹着,时时送来布谷鸟的叫声,它在告诉我们:“春已归去。”
青草、芦苇和红的、白的、紫的野花,被高悬在天空的一轮火热的太阳蒸晒着,空气里充满了甜醉的气息。
初夏时节,各色野花都开了,红的、紫的、粉的、黄的,像绣在一块绿色大地毯上的灿烂斑点;成群的蜜蜂在花从中忙碌着,吸着花蕊,辛勤地飞来飞去。
盛夏,天热得连蜻蜓都只敢贴着树荫处飞,好像怕阳光伤了自己的翅膀。
空中没有一片云,没有一点风,头顶上一轮烈日,所有的树木都没精打采地、懒洋洋地站在那里。
七月盛夏,瓦蓝瓦蓝的天空没有一丝云彩,火热的太阳炙烤着大地,河里的水烫手,地里的土冒烟。
烈日当空,道路两旁,成熟的谷物在热得弯下腰,低着头。蚱蜢多得像草叶,再小麦和黑麦地里,在小麦和黑麦地里,在岸边的芦苇丛中,发出微弱而嘈杂的鸣声。
天气闷热得要命,一丝风也没有稠乎乎的空气好像凝住了。
整个城市像烧透了的砖窑,使人喘不过气来。狗趴在地上吐出鲜红的舌头,骡马的鼻孔张得特别大。
炽热的火伞高张在空中,热得河里的鱼不敢露出水面,鸟也不敢飞出山林,就是村中的狗也只是伸长舌头喘个不休。
那天,天热得发了狂。太阳刚一出来,地上已经着了火,一些似云非云、似雾非雾的灰气,低低地浮在空中,使人觉得憋气。
那是一个久旱不雨的夏天,炎热的太阳烤得田里的老泥鳅都翻白了,村边的小溪,溪水一下低了几寸,那些露在水面的石头,陡地变大了。
小鸟不知躲匿到什么地方去了;草木都垂头丧气,像是奄奄等毙;只有那知了,不住地在枝头发出破碎的高叫;真是破锣碎鼓在替烈日呐喊助威!
街上的柳树像病了似的,叶子挂着尘土在枝上打着卷,枝条一动也不动。马路上发着白光,小摊贩不敢吆喝,商店门口的有机玻璃招牌,也似乎给晒化了。
星空好词 :繁星 晨星 星斗 星座 星云 晶莹 眨眼 流星 星河 万点繁星 群星灿烂 星星点点 众星捧月 繁星点点 疏星淡月 星光灿烂 星罗棋布 残星几点 晓星闪烁 明星荧荧 银河渐现 北斗高悬 众星拱月 满天星斗 繁星闪烁 闪光的星星 亮晶晶的星星 疏疏落落的星星
好句:
点点的繁星好似颗颗明珠,镶嵌在天幕下,闪闪地发着光。
淘气的小星星在蓝幽幽的夜空划出一道金色的弧光,像织女抛出一道锦线。
严冬的夜晚,几颗赤裸的星星可怜巴巴地挨着冻,瑟瑟发抖几乎听得见它们的牙齿冷得捉对儿厮打的声音。
小星星在寒空中摇晃,仿佛冷得在颤抖。
星星充满了感情,像顽皮的孩子,在稚气、执著地注视着人间,仿佛用那明亮的眸子讲述一个美丽动人的神话。
暗蓝色的高空中闪耀着一颗白亮耀眼如钻石的星星——启明星。
极美的星夜,天上没有一朵浮云,深蓝色的天上,满缀着钻石般的繁星。
亮晶晶的星儿,像宝石似的,密密麻麻地撒满了辽阔无垠的夜空。乳白色的银河,从西北天际,横贯中天,斜斜地泻向那东南大地。
几颗大而亮的星星挂在夜空,仿佛是天上的人儿提着灯笼在巡视那浩瀚的太空。
星空倒映在这汹涌的海面上,便随波上下跳舞,时现时灭。
最早出现的启明星,在这深蓝色的天幕上闪烁起来了。它是那么大,那么亮,整个广漠的天幕上只有它一个在那里放射着令人注目的光辉,像一盏悬挂在高空的明灯。
清晨,大风雪停下来了,不过还得过好久才天亮。几颗残星偷偷地睁开眼窥视那一片雪白的银白世界。
渐渐地,残星闭上昏昏欲睡的眼睛,在晨空中退隐消失。
好一颗流星在夜空里划出银亮的线条,就像在探寻着世界里最美好的未来。
星星比任何时候都要多,又大、又亮,它们既不眨眼,也不闪烁,是恬静的,安详的。
这是多么凉爽清明的秋夜!星星比任何时候都要亮,都要大……就像银灰色的天幕下缀满一颗颗夺目的宝石,撒下晶莹柔和的光辉,大地上的一切都变得那么雅致,那么幽静。
其他: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而杨柳最多。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但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
每逢年终快要下雪的时候,心底总有一种期盼,期盼这天造的鬼斧神工早日来到我们身旁。真正下雪的时候,心中便涌出一种莫名的冲动与快感。看雪花徐徐落下,似乎朋友相约,感触心灵快乐的共同的分享。雪,我爱你洁白,爱你轻盈,更爱你不可易得。你——你落在地上,似毯,似锦,似章。你柔弱,风吹欲碎;你坚强,赋路万条。你,美丽,可爱。你点缀千户万家,你装饰倪红闪烁。
展望,这场雪带给我们许多欢乐。在今天以后的日子里,我们又可以踩在这洁白的毯子上,听那咯吱咯吱的响。万物都被雪姑娘罩上一层蝉衣锦绣,我们可以坐在任何地方,欣赏这被乐章摧醒的雪花舞剧团的表演。多么美好的生活!多么美丽的畅想!雪啊!我们等你很久,你终于来到。 久违了,雪。
老生常谈了。还是那句话,瑞雪兆丰年。二零零四年的第二场雪下了好长时间,积雪已至少达到两三厘米了。放眼望去,一片雪白的景象。若从路上探去,一望无际,无尽无头似雪连天。人们的脚踩在雪地上,咯吱咯吱的响。再看那孩子们呵,玩的正是快活,一不留神,雪球猛地降落在自己的头上,那劲啊,可就甭提了。人们都说,下雪是冬季的专利,那么对于孩子们来说,滚雪球、打雪仗、堆雪人就不失为孩子们的专利了。看那如同鹅毛般大小的雪花如花瓣雨般的迅速落下,不禁让人联想到这年所获的丰硕成果,同这年那已成为过去的有泪水与汗水共同交织所铺成的路。
雪,它到底美到那里?有人不禁要问。雪是大自然予人类最美的东西,看那形状,看那花边,皆不失为鬼斧神工。即使全全帖在地上,也应照那句话—看似无景却更胜有景。冬季虽比不上春天那样草香扑鼻,比不上秋日那样丰获果香,一切光秃秃的。但它却独自酝酿了另一种美。这种美是需要自己去挖掘的,它看似凄凉却蕴藏美好,看似暗淡却溢出灿烂。看那雪呀,可爱胜可怜,可爱的如同那含羞的姑娘,可怜的又如那欲碎的花朵,让人无法恭敬。雪越下越大,也许暗示着来年更好的丰收硕果吧!
望远处青棵葱郁,心中却顿生毛然。远方升起了那火红的太阳,它似乎映射了我们这新一代的无限的活力,或许也更明了了我们这个班集体的温暖。阳光射进了教室,同学们融在了一起,享受阳光的滋润。可不是吗,一个人心中的太阳或许无法温暖整个班集体,可是10个、20个呢?心中太阳的升起让我们又一次的融在了一起,你看那劲啊……
出金华城大约五里就渐渐入山。山上开满了映山红和油桐,这儿一丛,那儿一簇。山上的沙土呈粉红色,似乎在别处没有见过。粉红色的山,各色的映山红,再加上或浓或淡的新绿,眼前一片明亮。
刚下完雨,天空有一座彩桥。
那荷叶,大的似磨盘,有的舒展似伞,那荷叶上的水珠,有的像情人的泪珠,有的分散成细小的碎珠,在荷叶上滚来滚去,闪烁着斑斓的光彩,远远望去,在周围的翠绿的群山映衬下,在红红的晚霞映照下,那一团团的荷花,像一团团红云,一层层的丹霞,你看那一望无际的荷田,如胭如染,令人如入仙境。
正是荷花成熟的季节,一朵朵荷花含苞怒放,满田野里的荷田闪烁着金光,一簇簇的荷花有的带着水珠乍开,有的含苞吐蕾,有的像个含羞的少女似开非开。一朵朵饱满的莲蓬,挤满荷田,等待着俏丽的客家采莲女来采摘。
野草长得遍地都是,齐齐地有半人高,草已枯黄,给风吹得瑟瑟沙沙地响。
在那金风送爽的秋天,龙须草的颜色变成了金黄,它那洁白的种子像柳絮,似芦花,漫天飞舞。
我的手指一触那绿叶小草,草就羞愧地并拢了叶,羞愧地垂下了柄。
含羞草真像一个害羞的姑娘,只要在它的叶片上轻轻一碰,它就合拢起来,枝条也跟着低垂下来,好像不敢见人似的。
长长的水草随着流水波动,像风吹麦浪,荡漾起伏。
小溪里的水草,被水推着、摇着,悠闲地扭动着纤细的腰肢。
河水浅而澄澈,看得见河底水草的摆动,水草之间,不时有灰黑或微绿的小鱼出没,透出蓬勃的生机。
湖面上满铺着一层水浮莲,翡翠色的小圆叶中间开着金光闪闪的小黄花。放眼望去,金光闪烁,仿佛天公特意为装点湖面,往上边撒着一层金星似的。
每天清晨,仙女般睡在自己圆圆叶面上的睡莲花,从梦中醒来,它修长的花柄如《天鹅湖》中那只白天鹅秀美的脖颈,缓缓地抬起,缓缓地舒开花瓣。
山麓的地势低洼之处,上面长满密密丛丛的草绿的苔藓,很像一层松软的海面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