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无形资产 > 折旧和摊销影响利润不

折旧和摊销影响利润不

发布时间:2020-12-21 17:26:08

㈠ 算利润总额时为什么要减去总成本费用而不是经营成本折旧和摊销并没有发生实际流出也要扣除

折旧和摊销,本期是没有发生实际支出,但是企业买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的时候是花了钱的,企业是盈利为目的,想把本钱赚回来又不能一次性计入当期费用,就只能通过折旧和摊销的方式一点一点补偿回来

㈡ 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利润总额、息税前利润、净利润分别是什么意思各自有什么不同

1、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

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或,利息折旧摊销前收入),即EBITDA,全称Earnings Before Interest, Tax, Depreciation and Amortization,是扣除利息、所得税、折旧、摊销之前的利润。

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净利润+所得税+利息+折旧+摊销

EBITDA剔除摊销和折旧,则是因为摊销中包含的是以前会计期间取得无形资产时支付的成本,而并非投资人更关注的当期的现金支出。而折旧本身是对过去资本支出的间接度量,将折旧从利润计算中剔除后,投资者能更方便的关注对于未来资本支出的估计,而非过去的沉没成本。

2、利润总额

利润总额是“亏损总额”的对称。企业在一定时期内通过生产经营活动所实现的最终财务成果。企业纯收入构成内容之一。工业企业的利润总额,主要由销售利润和营业外净收支 (营业外支出抵减利润) 两部分构成。按规定缴纳资源税的企业,应交的资源税也是利润总额的组成部分之一 (抵减利润)。

利润总额应按规定在国家与企业之间进行分配。其中大部分以交纳所得税、调节税或上交利润的形式上交国家,小部分留归企业,形成各种专用基金。工业企业的利润总额,通过“利润”帐户进行核算。

销售利润及营业外收入,贷记该帐户,应交资源税及营业外支出,借记该帐户。“利润”帐户的贷方发生额大于借方发生额的差额,即为利润总额。“利润”帐户的二级帐户,可按“产品销售利润”、“其他销售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和“资源税”等设置。

3、息税前利润

息税前利润(Earnings Before Interest and Tax,EBIT)通俗地说就是不扣除利息也不扣除所得税的利润,也就是在不考虑利息的情况下在交所得税前的利润,也可以称为息前税前利润。息税前利润,顾名思义,是指支付利息和所得税之前的利润。

息税前利润=企业的净利润+企业支付的利息费用+企业支付的所得税

4、净利润

净利润是指企业当期利润总额减去所得税后的金额,即企业的税后利润。所得税是指企业将实现的利润总额按照所得税法规定的标准向国家计算缴纳的税金。它是企业利润总额的扣减项目。

是指在利润总额中按规定交纳了所得税后公司的利润留成,一般也称为税后利润或净利润。净利润的多寡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利润总额,其二就是所得税费用。

净利润的计算公式为: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

净利润是一个企业经营的最终成果,净利润多,企业的经营效益就好;净利润少,企业的经营效益就差,它是衡量一个企业经营效益的主要指标。

5、不同点

(1)概念不同

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是扣除利息、所得税、折旧、摊销之前的利润。

利润总额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各种收入扣除各种耗费后的盈余,反映企业在报告期内实现的盈亏总额。

息税前利润是指支付利息和所得税之前的利润。

净利润是指企业当期利润总额减去所得税后的金额,即企业的税后利润。

(2)计算公式不同

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净利润+所得税+利息+折旧+摊销

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息税前利润=企业的净利润+企业支付的利息费用+企业支付的所得税

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

(2)折旧和摊销影响利润不扩展阅读:

企业的所得税率都是法定的,所得税率愈高,净利润就愈少。我国现在有两种所得税率,一是一般企业25%的所得税率,即利润总额中的25%要作为税收上交国家财政;另外就是对三资企业和部分高科技企业采用的优惠税率,所得税率为15%。

当企业的经营条件相当时,所得税率较低企业的经营效益就要好一些。

中国人寿2007年前三季度净利润246亿

举例说明:如一家电器商店,一年的营业收入为4000万元,总共进了2万台家用电器,平均每台家用电器的平均进价为1500元,员工一年的工资100万元,房屋租赁等开支为400万元,营业税率为3%,则这家电器商店一年的总成本为:

总成本=家用电器的总进价+员工工资+房屋租赁费用=2×1500+100+400=3500(万元)

营业税=营业额×营业税率=4000×3%=120(万元)

则这家电器商店的利润总额为:

利润总额=营业收入-成本-营业税

=4000-3500-120=380(万元) 当所得税率为25%时,其净利润为:

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

所得税费用=380×25%=95(万元)

净利润=380-95=285(万元)

需要注意的是所得税是应纳税所得乘以税率,但应纳税所得有时候并不等于会计利润有调整项目。

网络-净利润

㈢ 在计算自由现金流时,为什么净利润只加折旧与摊销费用,却不扣除里面包含的应收账款等之类的

折旧和摊销便于计算,而应收帐款不便于取得和计算,计算现金流量量如果考虑进应收帐款之类的,一方面有太多主观性,另一方面计算难度也加大。

㈣ 折旧和摊销为什么可以用来还贷

简单的说:利润+折旧+摊销相当于当期的现金结余

债权人考察还贷能力,首先要看的内是每期容是否有现金结余,也就是各期的现金净流量。

折旧和摊销,实在资本初始入账时一次性的现金流出,后分期调节利润(分期在利润中收回),但不涉及现金的流动!就是说它影响利润,但不影响现金的净流量,所以可以看作偿债的一种来源。

(4)折旧和摊销影响利润不扩展阅读

在贷款期限、金额和利率相同的情况下,在还款初期,等额本金还款方式每月归还的金额要大于等额本息。但按照整个还款期计算,等额本金还款方式会节省贷款利息的支出。

总体来讲,等额本金还款方式适合有一定经济基础,能承担前期较大还款压力,且有提前还款计划的借款人。等额本息还款方式因每月归还相同的款项,方便安排收支,适合经济条件不允许前期还款投入过大,收入处于较稳定状态的借款人。

㈤ 折旧和摊销在利润表中怎么反映

计提折旧和发生摊销后,计入所对应的是成本、费用类科目,如折旧计入管理费用、营业部门的房租摊销到营业费用中,在利润表中得以反映。

㈥ EBIT的描述中是不含折旧和摊销的,否则就不会有EBITDA这个概念。而利润总额是包含折旧和摊销的。

公式错了。
息税前利润(EBIT)=利润总额+利息
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EBITDA)=息税前利润+折旧+摊销=利润总额+利息+折旧+摊销=净利润(税后利润)+所得税+利息+折旧+摊销

㈦ 权益法 对于折旧和摊销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不同调整净利润 若公允价值小于账面价值 如何调整

【需要调增】,长期股权投资中的权益法指的是完全权益法,版相对于简单权益法而言,不权仅需要对投资日被投资单位资产账面价值与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不论正负)进行调整,还要对内部未实现交易损益进行调整。

比如说A企业年初向B企业投资,那么本年B企业(被投资企业)是按照10万对固定资产折旧的,但是就A企业而言,这个固定资产在其“长期股权投资-成本”中的体现只是其公允价值50万,应当按50万进行折旧,本年应折旧5万。

所以需要调整净利润:300+10-5=315万元,完了再按照投资比例确认投资收益就行了。

(7)折旧和摊销影响利润不扩展阅读:

权益法的概念及其适用范围

权益法,是指投资以初始投资成本计量后,在投资持有期间根据投资企业享有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份额的变动对投资的账面价值进行调整的方法。

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当采用权益法核算。

核算使用的明细科目:

长期股权投资—XX公司(投资成本)

(损益调整)

(其他权益变动)

㈧ 关于息税折旧及摊销前利润

息税折旧及摊销前利润,又称为EBITDA(Earnings Before Interest, Taxes, Depreciation and Amortization的缩写)。
其中的摊销是当回期列入成本费用答(即计入当期利润)的摊销额,即当期实际摊销的数额,与资产负债表中期末数、期初数无直接关联。其性质与折旧相似,指计提的折旧,而与固定资产的增减无直接关联。

㈨ 折旧和摊销在利润表中怎么反映

折旧和摊销在利润表中是在附注中显示的。

说明:

1、《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财务报表列报》附注中披露的内容:

(六)对已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中列示的重要项目的进一步说明,包括终止经营税后利润的金额及其构成情况等。

2、《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财务报表列报》应用指南规定了一般企业报表附注的内容:

(六)报表重要项目的说明

企业对报表重要项目的说明,应当按照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及其项目列示的顺序,采用文字和数字描述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披露。报表重要项目的明细金额合计,应当与报表项目金额相衔接。

披露固定资产折旧和无形资产摊销的格式如下图:

㈩ 可用于还款的未分配利润等于本年应偿还本金额减去折旧和摊销,问什么不是本息减去折旧和摊销

首先必须偿还本来金,然源后才确定当年未分配利润、折旧,所有产生的现金流(税后利润,这个未分配利润=本年应偿还本金额-折旧费-摊销费,这部分用来偿还本金的税后利润是不能提取与分配的,也就是税后利润就是未分配利润:
项目投产后刚产生的利润没有提取与分配。而这里却是先确定未分配利润,它实质就是当年的未分配利润、摊销)都用来偿还长期借款的本金。
这里的理解难点是:一般会计核算是先提取盈余公积与分配股利。
当某年产生的现金流可以偿还本金并有盈余后,其余部分(税后利润-未分配利润)用来提取盈余公积与分配股利。

请参考。

阅读全文

与折旧和摊销影响利润不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工程质量维修期限承诺 浏览:769
第四届山东省知识产权新年论坛 浏览:176
房产证上没有使用年限 浏览:867
谁创造了拼图 浏览:998
简单的土地转让协议书 浏览:708
南京江北新区知识产权告知书 浏览:251
工商局廉政谈话讲话稿 浏览:979
转让优思明 浏览:583
知识产权代理服务协议格式 浏览:117
商河县工商局 浏览:810
沈阳冠君知识产权事务所 浏览:342
知识产权保障制度总结 浏览:950
榆次区工商局电话 浏览:981
马鞍山新康达 浏览:448
学校矛盾纠纷处理制度 浏览:342
创造性的提出了思想建党的原则 浏览:890
品管圈成果汇报书 浏览:381
京韵花园纠纷 浏览:895
卫生服务站公共卫生考核方案 浏览:62
快递时效投诉 浏览:7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