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中国品牌价值评估给企业带来的好处
1) 提供品牌的声誉。品牌经过评估,告诉人们自己的品牌值多少钱,以此可以显示自己的品牌在市场上的显赫地位。配以宣传,提高品牌知名度、美誉度,树立企业,展示企业实力。
2) 激励公司员工,增强品牌凝聚力。通过评估不但可以向外部宣传品牌价值,更重要的是向公司内部员工传达公司品牌发展的健康状态,明确品牌长期发展的目标,激励员工信心,从而增强品牌的向心力。
3) 品牌运营和资本运营的需要。将品牌从其他资产中分离出来,作为一项独立的资产去投入甚至控股新的合资公司,此时需要评估品牌的价值。在与外商合资时,很多国内品牌未经评估(如洁花、孔雀、扬子、美加净等)就以低廉的价格甚至无偿让渡给对方,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同样,在与国内公司合资时,也不应忽略本公司的无形资产价值。另外在重组、改制、上市等过程中也应对无形资产作出评估。
4) 激励投资者信心。通过品牌评估可以让投资者对公司的价值较有正确的看法,增强投资者的信心,提高投资、融资的交易效率。在品牌特许经营、品牌许可使用、品牌质押贷款等经营活动中,品牌评估尤为重要。
5) 摸清家底,为经营者提供管理、决策依据。对各个品牌价值作出评估之后,有利于经营者对品牌评估作出明智的决策,合理分配资源,减少投资的浪费。
6) 在品牌转让、拍卖、连锁加盟等交易情况下,也应该进行品牌资产价值评估。
Ⅱ 无形资产评估好处是什么
1.利用无形资产质押贷款(如商标权、专利、版权、股权质押登记等质押贷款)、工商注册、增资扩股、参资入股、股东以无形资产作价出资等、许可使用、转让、租赁承包、清算拍卖等;
2.提高品牌知名度,展示企业实力,增强凝聚力,品牌形象,展示企业实力;
3.企业利用无形资产的运作与国际标准接轨,进而打入国际市场;
4.保护知识产权的需要,为企业打假、侵权、诉讼提供索赔依据;
5.以财务报告为目的的资产评估日益重要,通过无形资产的评估,评估后可以完成本单位的清产核资,可以摸清家底,为经营者提供管理信息合理配置资源;
6.项目融资、合资合作、企业兼并、收购、吸引投资、用无形资产进行投资、招商引资,无形资产是对外招商引资的核心吸引力(如商业品牌、企业盈利能力、销售系统、渠道,人才队伍、研发能力等)。可运用无形资产进行捆绑式文化输出。
无形资产的作用现在已逐步为不少企业所了解。但还有很多企业尚不甚了解,或者是有所了解尚未引起重视,这样就有可能使企业资产受到损失。
搞清企业中存在的无形资产,在企业进行联营、改制、合资等经济活动时,对企业的无形资产进行正确的评定估价,可以提高企业的形象,增强企业的自信力,防止企业资产的流失。特别是在中外合作、合资时,可以防止国内资产的流失。
Ⅲ 公司上市办理驰名商标有好处没有比如无形资产和资产评估
有啊!可以帮助企业更快的上市!通过企业资产评估可以帮助企业上市前融资,可以质押版贷款等权!
以后准备上市的话,最好找证券业评估机构,收费也不高啊!免得以后重新复评啊!证券评估资质是财政部发的资质,全国都可以啊!资产评估一般都是当地财政局的发的资质啊!这是复评是指需要证券评估资质的评估公司复评啊!
Ⅳ 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待遇好吗
有个03年硕士毕业进去的朋友,他的待遇是:第一年2k多点,转正后3k多点,现在已经三年多了,4k多一点,以上是工资加津贴补助之类的,如果有翻译做,会多点零花钱。好处在于,单位团购经济适用房,能省不少钱,有机会学习,充实自己。
一般情况:公务员的转正前后的工资相差不会太大,转正前没有定级,总体会划个基础工资,大概有转正后的80% ,定级后就按照级别、职务、岗位等几项确定,这几项总共加起来不多,就几百块钱的样子,公务员的工资重点在补助之类。。
转载: 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审查协作中心(审协)待遇
我们单位跟审协是兄弟单位,我从8月开始,也是跟审协一起培训的,审协的培训是4个月,而我们可能就是3个月。
培训的时候,很羡慕审协的同学,觉得他们的工作挺有意思,审专利申请,审完了还能在案子上盖个人名章,小有权利呀。原来审协也有做专利分类的部门,从今年起划归中国专利技术开发公司了,所以今年招聘的肯定都是做实审的。
先说培训的4个月,没有绩效,只有基本工资,看过一位硕士的工资条,2,5k左右,博士的3k左右。从8月入职开始一个月内,他们发了种类非常齐全的文具,包括u盘,一条很好的毛毯,2百左右吧,900块钱降温补贴,这个不知道是2个月还是3个月的。每天吃饭基本不用花钱,因为中午10块花不了,早餐也可以用的。晚上只要6:30以后打卡,就有工作餐,很多人都是6点吃饭,吃过以后再打卡,然后走人。
培训结束,在导师带领下开始做案子,据说普通的审查员一个月必须做8件以上的案子,每件500绩效,上限不知道,好像12以上?以前是不设上限的。也就是说,绩效保证每月4k以上,给我们讲课的那位年轻老师一个月大致做11件(他还要做导师带新同事,这个另有补贴,多少不知)。加上培训后评级了,初级审查员也有津贴,基本工资也会涨
06年到审协的,我们那个培训班上70多人,多来自清华,中科院,北大等,记得还有两个哈工大的。北理北邮的可能因为毕业早,是前面培训过的,前面还有两期,博士也不少。
工作会比较累,这个工作,我不觉得它很枯燥,我是做数据深加工的,这个才叫枯燥呢。待遇暂时不是特别好吧,平时发的东西还是蛮多的。人才有一定流动性,听说去年有一期30多个人已经走了7,8个,接受了知识产权局的培训,考专利代理人资格非常容易了,有些人跳去了大的专利事务所。有的要生baby的姐妹为了轻松点就去做了分类,地位当然不如实审了,待遇倒是差不多的。估计专利开发公司过不了多久也要招聘吧,招聘做分类的?但是招聘人数可能就不如审协多了。
工作地点大致学院国际或者学知轩,咱们科学院06年有好几个去了审协的,至少我就认识4个了,觉着挺羡慕的,后悔去年审协招聘为什么不放在心上,培训以后,我对这部分工作认识多了起来,以前不感兴趣,现在倒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总的来说,这是一个朝阳行业,小有压力,薪水一般,可能会有十分成就感,看个人兴趣,需要不断学习,比如学法律,还有日语或者德语,谁让日德每年的专利申请量仅次于美国呢。但是放心,外国到中国来的专利申请,按专利法规定,应该由涉外专利代理机构代理,已经翻译成中文了,所以,不会像知识产权局的公务员一样,去过翻译(不过人家公务员做翻译是赚外快,审协的就不允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