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什么叫递延资产递延资产包括哪些什么做分录
递延资抄产是指不能全部计袭入当年损益,应在以后年度内较长时期摊销的除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以外的其他费用支出,包括开办费、租入固定资产改良支出,以及摊销期在一年以上的长期待摊费用等。至于处理么,举个例吧:--------------某保险公司在筹建期间共发生工资和培训费等开办费3
000
000元,用银行存款付讫。公司决定将开办费分5年平均摊销。则会计核算如下:1、发生开办费时借:长期待摊费用
3
000
000
贷:银行存款
3
000
000
2、摊销经营当月的应摊销额
借:营业费用
50
000
贷:长期待摊费用
50
000
对递延资产进行评估,其主要依据有三个。
1.递延资产未来可产生效益的时间,应作为对其评估的主要依据。
2.递延资产在未来单位时间内(每年、月)可产生的效益或可节约的货币支出额,取决于递延资产发生时预付费用的数额、预付费用取得某项服务权利持续的时间和评估基准日后该项服务权利尚剩余的时间。
3.递延资产在评估基准日后所能产生的效益,是否需要考虑其货币时间价值,主要应根据新的产权主体在未来受益期的长短。
Ⅱ 请问递延资产和递延摊销是什么意思
具体买本CPA会计书来看吧:
递延资产是说有些支出(开办费、回租入固定资产改良支出),使企业可以在长于答一个会计期间里受益,符合资产定义,所以将其资本化为资产。递延摊销就是将递延资产以系统而合理的方法分摊在受益期间里,就跟折旧一样。比如开办费在不长于5年类摊销。不过递延资产和递延摊销这个概念现在仿佛都已经不使用了?
权责发生制通俗点说就是按事项和业务的经济实质,看是否符合会计要素(资产、负债、收入等)的定义,如果符合就对其进行确认纪录。而收付实现制就是一种简单的会计处理方法,单纯的以现金是否流入或者流出为基准,来判断是否需要进行会计处理。
Ⅲ 固定资产折旧费与无形资产、递延资产的摊销费在性质上有何区别谢谢
固定资产折旧费其计提依据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无形资产则需区分使用寿命有限版和使权用寿命无限两种方式进行摊销或减值测试;递延资产则是依据税法与会计核算依据不同通过“资产负债表法”每会计年度末进行应纳税时间性差异与可抵扣暂时性差异进行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产生于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所以,上述三者计提折旧、摊销与递延的回转是不同的。
Ⅳ 如何摊销递延资产
递延资产,是指不能全部计入当年损益,应当在以后年度内分期摊销的各项费用,包括开办费、租入固定资产的改良支出等。
企业所得税法对企业开办费的摊销规定如下:企业在筹建期间发生的开办费,应当从开始生产、经营月份的次月起,在不短于5年的期限内分期扣除。这里所说的“筹建期”,是指从企业被批准之日起至开始生产、经营(包括试生产、经营)之日止的期间。开办费是指企业在筹建期发生的费用,包括人员工资、办公费、培训费、差旅费、印刷费、注册登记费以及不计入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成本的汇兑损益和利息等支出。
租入固定资产的改良支出,是指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固定资产的改良工程所发生的全部。即为增加租入固定资产的使用效能或延长其使用寿命,而对其进行改装、翻修、改建等的支出。该项支出应作为递延资产,在固定资产租赁有效期内分期摊销。《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办法》(国税发[2000]084号)第三十一条规定:“纳税人的固定资产改良支出,如有关固定资产尚未提足折旧,可增加固定资产价值;如有关固定资产已提足折旧,可作为递延费用,在不短于5年的期间内平均摊销。”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固定资产修理,应视为固定资产改良支出:(一)发生的修理支出达到固定资产原值20%以上;(二)经过修理后有关资产的经济使用寿命延长二年以上;(三)经过修理后的固定资产被用于新的或不同的用途。
会计处理:
会计上一次入当期损益,所得税汇缴时调增利润,税法上是5年摊销
Ⅳ 会计科目中的“递延资产”是什么意思
递延资产是来长期待摊费用的前身自,这个科目现在已经不用了,换成长期待摊费用了。 没有区别,只是新旧会计制度规定的名称换了一下.
原来的制度只有"递延资产",内容包括:开办费\租入固定资产改良支出\长期待摊费用。后来新制度没有设置“递延资产”科目,而设置了“长期待摊费用”科目替代。 递延资产是税收核算用的,是税收法规和会计核算法规的差异导致,不属于成本费用核算。
--------------------------------------------------------------------------
递延资产这个概念跟待摊费用很接近,区别在于期限问题。待摊费用是指不超过一年但大于一个月这期间分摊的费用。超过一年分摊的费用就是递延资产。
摊销就是本期发生,应由本期和以后各期产品成本共同负担的费用。摊销费用的摊销期限最长为一年。如果超过一年,应作为递延资产核算。
即,不能全部计入当期损益,应在以后年度内分期摊销的各项费用。包括开办费、租入固定资产的改良支出以及摊销期限在一年以上的长期待摊费用、建设部门转来在建设期内发生的不计
相关书籍 入交付使用财产价值的生产职工培训费、样品样机购置“大修理”等。
Ⅵ 递延资产如何摊销
直接进管理费用进行摊销(摊销额/年限/12
借:管理费用
贷:长期待摊费用
Ⅶ 递延资产和长期待摊费用的区别
递延资产和来长期待摊自费用的区别就是时限的区别。
1、递延资产是指不能全部计入当年损益,应在以后年度内较长时期摊销的除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以外的其他费用支出,包括开办费、租入固定资产改良支出,以及摊销期在一年以上的长期待摊费用等。
2、待摊费用是指不超过一年但大于一个月这期间分摊的费用。超过一年分摊的费用就是递延资产。
3、长期待摊费用是指开办费和租入固定资产改良支出以外的其他递延资产。包括一次性预付的经营租赁款、向金融机构一次性支付的债券发行费用,以及摊销期在一年以上的固定资产大修理支出等。长期待摊费用的摊销期限均在一年以上,这与待摊费用不同,后者的摊销期限不超过一年,所以列在流动资产项目下。
Ⅷ 递延资产和待摊费用的区别
待摊费用是指一年以内摊销完的费用,递延资产的摊销时间较长,是一年以上的需长期分摊的费用。
Ⅸ 递延资产如何摊销
会计作帐时如果是符合“递延资产”概念的除固定资产改良支出外,都于开始生产经营时一次摊消。但税法规定按五年,所以每年汇算清缴时要做纳税调整。
Ⅹ 递延资产是什么
递延资产是指本身没有交换价值,不可转让,一经发生就已消耗,但能为企业创造未来收益,并能从未来收益的会计期间抵补的各项支出。
递延资产”属于资产类性质的账户,用于核算企业不能全部计入当年损益,应当在以后年度内分期摊销的各项费用。递延资产主要是指递延费用,主要包括开办费、租入固定资产改良支出及固定资产大修理支出,以及摊销期在一年以上的其他支出。
该账户借方,登记企业发生的递延费用;贷方登记按规定期限分期平均摊销额;借方余额反映尚未摊销递延资产的价值。
(10)递延资产摊销核算内容扩展阅读
1、开办费
开办费是为设立一家股份公司而发生的成本,包括法律费用、发起人费用以及取得执照的费用。
2、租入固定资产改良支出
租入固定资产改良支出是指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改良工程支出,是指能增加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的效用或延长其使用寿命的改装、翻修、改良等支出。
3、长期待摊费用
长期待摊费用是账户用于核算企业已经支出,但摊销期限在1年以上(不含1年)的各项费用,包括固定资产修理支出、租入固定资产的改良支出以及摊销期限在1年以上的其他待摊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