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无形资产 > 研发形成无形资产所得税处理

研发形成无形资产所得税处理

发布时间:2021-03-22 03:32:34

无形资产涉及所得税的会计处理的问题

初始确认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不会产生差异,初始确认的账面价值是1000万元,专计税基础也是1000万元。属你想,加计扣除只是在所得税汇算清缴时,加大了扣除项,会计上是不做账的。因此在确认时既不影响会计利润也不影响应纳税所得额,但是影响应缴税费——应交企业所得税。也就是说影响应纳税额。两个概念。

Ⅱ 涉及研发费用时企业所得税怎么计算

你就看入损益的费用,加计扣除就好了,至于形成无形资产的,忽略这个去看就好了

Ⅲ 无形资产所得税问题,谢谢

一、无形资产的初始确认时的处理:

1、对于会计费用化的部分,会计的账面价值为0,而税法与当期税前加计扣除后计税基础也为0,所以这一部分不产生暂时性差异。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在会计利润总额已经扣除了费用的金额的基础上,应当再扣除剩余的50%。

2、对于形成无形资产的部分,如果不符合税法加计扣除的条件,则计税基础等于账面价值,也不存在暂时性差异。

3、对于研发支出形成无形资产的部分,如果符合税法加计扣除的条件,则由于税法允许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150%计算每期摊销额,即计税基础为无形资产账面价值的150%,形成暂时性差异。

由于自行研发无形资产的确认,不是产生于企业合并交易,同时在确认时既不影响会计利润也不影响应纳税所得额,所以按照所得税准则的规定,不确认有关暂时性差异的所得税影响。【“既不影响会计利润也不影响应纳税所得额”是指:在确认无形资产时的分录是:借:无形资产,贷: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在此分录中既没有影响会计利润,也没有影响应纳税所得;而不是说在无形资产使用过程中既不影响会计利润也不影响应纳税所得额。】

二、无形资产使用过程中的所得税处理:

由于无形资产初始入账时,对产生的暂时性差异未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所以,在后续计量时,如果会计上和税法上的摊销年限相同、摊销方法相同、残值相同,且不存在减值等其他差异,则无形资产的后续计量也没有暂时性差异的确认问题。因为这属于初始产生和后续转回的问题,初始入账时没有确认,所以后面也没有转回。

但如果除此之外的其他因素(如会计和税法的摊销年限不同、摊销方法不同、残值不同,或者会计提取了减值准备)所导致的无形资产账面价值和计税基础不同所产生的暂时性差异,应当是要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负债,并在暂时性差异转回时转回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负债,或在无形资产处置时结转。

具体方法是:当产生新的暂时性差异时,用会计账面价值与“不考虑加计扣除的因素的”计税基础比较,以此方法计算的暂时性差异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负债。当暂时性差异转回时,也是用会计账面价值与“不考虑加计扣除的因素的”计税基础比较,得到的暂时性差异的累计金额,从而对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负债进行转回。

Ⅳ 内部研发形成的无形资产入账价值与计税基础产生了暂时性差异为什么不确认暂时性差异对所得税的影响谢谢

内部研发形成的无形资产入账价值与计税基础产生了暂时性差异为什么不确认暂时性差异对回所得税的影响?
内部研发答形成的无形资产入账价值与计税基础产生差异不是暂时性差异,而是永久性差异。无形资产只有会计与税法的摊销年限不同而产生的差异才是暂时性差异。
如内部研发支出1000万元。会计上是1000万元。而计税基础是1500万元(可加扣50%)这其中的500万元差异是永久性差异而不是暂时性差异。所以不确认递延所得税。

应付职工薪酬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不存在差异为什么?
因为现在不搞计税工资了,会计和税法的应付职工薪酬就没有差异了。

Ⅳ 无形资产研发支出,符合资本化条件后,每月摊销和所得税具体如何处理谢谢!

这个不用做分录。

在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时,在企业所得税年度申报表附表中专门有填加计扣除的地方。直接在算所得税时扣除18万。

Ⅵ 关于自行研发无形资产的所得税会计

按照新无形资产会计准则的规定,研发支出的账务处理为:企业发生的研发支出,不满足资本化条件的,借记“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科目,满足资本化条件的,借记“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科目,贷记“原材料”、“银行存款”、“应付职工薪酬”等科目。研究项目达到预定用途形成无形资产的,应按“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科目的余额,借记“无形资产”科目,贷记“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科目。笔者现结合“注会教材”自创无形资产的举例进行案例分析。

例1:2007年1月1日,甲公司经董事会批准研发某项新产品专利技术,该公司董事会认为,研究项目具有可靠的技术和财务等资源的支持,并且一旦研发成功将降低该公司的生产成本。该公司在研究开发工程中发生材料费5 000万元、人工工资1 000万元以及其他费用4 000万元,总计10 000万元,其中,符合资本化条件的支出为6 000万元。2007年12月31日,该专利技术已经达到了预定用途。

(1)发生研发支出:

借: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40 000 000

—资本化支出60 000 000

贷:原材料50 000 000

应付职工薪酬10 000 000

银行存款40 000 000

(2)2007年12月31日,该专利技术已经达到预定用途:

借:管理费用40 000 000

无形资产60 000 000

贷: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40 000 000

—资本化支出60 000 000

本题中符合准则规定资本化条件的为60 000 000元,不符合资本化条件的为40 000 000元,所以按照规定,发生研发支出时,计入“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科目的金额为60 000 000元,计入“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科目的金额为40 000 000元。题目所述项目年末达到预定使用状态,所以年末应该按照“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科目的余额转入“无形资产”科目。

Ⅶ 问一个所得税问题,研发资本化支出,纳税调整的话,是要形成无形资产后才调吧

如费用是100万,则所得税扣除时可以是100*(1+50%)=150万,可以在税前扣除
会计专处理时,当时属发生时100万,还是如实反映,是怎样就是怎样
所得税上报时,只是应纳税所得额的调整,只用考虑总的所得税金额,不用考虑某个单项的扣除额,所以不用管它。

Ⅷ 开发的无形资产要交所的税吗以多少为计税基础计算所得税额

根据企业会计抄准则体系(2006)的有关袭规定: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开发阶段的支出,符合资本化条件的,确认为无形资产。

因此,题中相应的会计处理为:

借: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 800万元(400 + 400)
借: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 1 200万元
贷:银行存款 等科目 2 000万元

借:管理费用——研究费用 800万元
贷: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 800万元

借:无形资产——开发支出 1 200万元
借: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 1 200万元

根据税法的有关规定:纳税人发生的“三新”研究开发费用,准予从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此外,对于符合税法规定条件的,加计扣除50%。

因此,在税法上,研究开发费用全部费用化,不确认为无形资产。由此,题中在会计上形成的该无形资产(开发支出)的计税基础为零。

由于题中无形资产(开发支出)账面价值大于其计税基础,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企业应当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

Ⅸ 会计所得税,无形资产的所得税怎么处理

我当时学的时候在这一块也是很迷茫,给你一个例题看看

《企业研究开发费用税前扣除管理办法(试行)》规定,对研发费用计入当期损益未形成无形资产的,允许再按其当年研发费用实际发生额的50%,直接抵扣当年的应纳税所得额;研发费用形成无形资产的,按照该无形资产成本的150%在税前摊销。除法律另有规定外,摊销年限不得低于10年。因此,在计算当期应纳税所得额时,应对利润总额进行纳税调减:调减的金额分别是“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科目支出金额50%,“累计摊销”科目摊销金额的50%,从而减少当期的应纳税所得额和应缴所得税。
例: 2010年1月1日甲公司经董事会批准研发某项新产品专利技术,该公司董事会认为,研发该项目具有可靠的技术和财务等资源的支持,并且一旦研发成功将降低该公司的生产成本。该公司在研发过程中发生材料费用4273.5(进项税726.5)万元,人工工资1000万元,其它费用4000万元,总计发生研发支出10000万元,其中,符合资本化条件的支出为6000万元。该公司开发形成的无形资产在2010年10月20日达到预定用途。假设甲公司对该新技术采用直线法,按10年摊销,无残值。
分析:首先,甲公司经董事会批准研发某项新产品专利技术,并认为完成该项新型技术无论从技术上还是财务等方面能够得到可靠的资源支持,并且一旦研究成功将降低公司的生产成本,因此,符合条件的开发费用可以资本化。其次,甲公司在开发该项新型技术时,累计发生10000万元的研究与开发支出,其中符合资本化条件的开发支出6000万元,符合“归属于该无形资产开发阶段的支出能够可靠地计量”的条件。
甲公司的账务处理如下(单位:万元):
(1)发生研发支出:
借: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 6000
——费用化支出 4000
贷:原材料 5000
应付职工薪酬 1000
银行存款 4000
(2)2010年10月20日,该专利技术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
借:管理费用 4000
无形资产 6000
贷: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 6000
——费用化支出 4000
(3)2010年12月末摊销
摊销金额的计算:6000÷10×3÷12=150(万元)
借:管理费用——专利技术 150
贷:累计摊销 150
甲企业对该新技术采用直线法,按10年摊销。无残值。2010年10月31日,该新专利技术的可收回金额为9000万元。假设甲企业2010年的利润总额为7000万元,无其他的纳税调整事项。则甲企业2010年的所得税会计处理为:
(1)2010年末自行研发无形资产的账面净=6000-6000÷10×3÷12=5850(万元)。
因为2010年末可收回金额为9000万元,可回收金额大于账面净值所以不计提无形资产减值准备。所以2010年末自行研发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账面净值=5850(万元)。
(2)2010年末自行研发无形资产计税基础=5850×150%=8775(万元)。
(3)自行研发无形资产可抵扣暂时性差异=8775-5850=2925(万元)。
(4)自行研发无形资产形成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应计入递延所得税资产=0。
按照企业会计准则规定,由于自行研发形成的暂时性差异不符合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的条件,所以只能计算出自行研发的无形资产的暂时性差异的金额,但不能将2925×25%=731(万元)计人递延所得税资产。也就是说虽然这项自行研发无形资产存在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但其应计入递延所得税资产的金额为0.
2010年的应缴所得税=(7000-4000×50%-6000÷10×3÷12×50%)×25%=1231(万元)。
甲公司2010年的所得税会计处理为(单位:万元):
借:所得税费用 1231
贷:应缴税费——应缴所得税 1231

阅读全文

与研发形成无形资产所得税处理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知识产权代理服务协议格式 浏览:117
商河县工商局 浏览:810
沈阳冠君知识产权事务所 浏览:342
知识产权保障制度总结 浏览:950
榆次区工商局电话 浏览:981
马鞍山新康达 浏览:448
学校矛盾纠纷处理制度 浏览:342
创造性的提出了思想建党的原则 浏览:890
品管圈成果汇报书 浏览:381
京韵花园纠纷 浏览:895
卫生服务站公共卫生考核方案 浏览:62
快递时效投诉 浏览:782
世纪创造绝缘有限公司 浏览:600
聚投诉珍爱网 浏览:47
公共卫生服务协议书2017 浏览:805
改革工作成果汇报 浏览:49
医疗纠纷管理伦理的主要要求不包括 浏览:959
工业光魔创造不可能720p 浏览:243
君主立宪制是法国大革命的成果 浏览:13
王成果青岛科技大学 浏览: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