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包括种类
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包括种类如下:
1、事业单位持有的使用年限超过专1年(不含1年)、单位价值在1000元以属上(其中,专用设备单位价值在1500元以上),并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保持原有物质形态的资产。单位价值虽未达到规定标准,但使用期限超过1年(不含1年)的大批同类物资,作为固定资产核算和管理。
2、可长期使用并保持原有实物形态,属于非流动资产;
3、房屋及构筑物;专用设备;通用设备;文物和陈列品;图书、档案;家具、用具、装具及动植物。
4、购置建造、接受捐赠和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
(1)事业单位固定资产使用费扩展阅读:
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计算公式如下:
所有者权益合计=经营收入-经营费用-生产性固定资产折旧-生产税+出租房屋净收入、出租其他资产净收入和自有住房折算净租金等。财产净收入不包括转让资产所有权的溢价所得。
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率= (报告期人均可支配收入/基期人均可支配收入)/居民消费价格指数-100%。货币资金+存货+固定资产净额,即现金+银行存款+原材料+库存商品+生产成本+固定资产-累计折旧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事业单位固定资产
2. 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维修费计入什么科目
新版《企业会计准则——固定资产》
中规定,与固定资产有关的后续支出,如果使可能流入企业的经济利益超过了原先的估计,如延长了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或者使产品质量实质性提高,或者使产品
成本实质性降低,则应当计入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其增计后的金额不应超过该固定资产的可收回金额。除此以外的后续支出,应当确认为当期费用,不再通过预提或
待摊的方式核算。企业在日常核算中应依据上述原则判断固定资产后续支出是应当资本化,还是费用化。
在具体实务中,对于固定资产发生的下列各项后续支出,通常的处理方法如下:
1.固定资产改良支出,应当计入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其增计后的金额不应超过该固定资产的可收回金额。
2.固定资产修理费用,应当直接计入当期费用。
3.如果不能区分是固定资产修理还是固定资产改良,或固定资产修理和固定资产改良结合在一起,则企业应按上述原则进行判断,其发生的后续支出,分别计入固定资产价值或计入当期费用。
4.固定资产装修费用,符合上述原则可予资本化的,应当在“固定资产”科目下单设“固定资产装修”明细科目核算,并在两次装修期间与固定资产尚可使用年
限两者中较短的期间内,采用合理的方法单独计提折旧。如果在下次装修时,该项固定资产相关的“固定资产装修”明细科目仍有余额,应将该余额一次全部计入当
期营业外支出。
5.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发生的改良支出,应单设“1503经营租入固定资产改良”科目核算,并在剩余租赁期与租赁资产尚可使用年限两者中较短的期间内,采用合理的方法单独计提折旧。
6.融资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发生的固定资产后续支出,比照上述原则处理。发生的固定资产装修费用,符合上述原则可予资本化的,应在两次装修期间、剩余租赁期与固定资产尚可使用年限三者中较短的期间内,采用合理的方法单独计提折旧。
3. 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办法
固定资产是单位重要的一部分,如情况特殊,每年里,三个月一小盘,半年一大盘,目的是为了更好的掌握固定资产的使用情况及设备更新、淘汰、报废等清理。如遇到丢失固定资产,给予一定的期限,在一定的期限内未找回来的,使用人应该承担相应的责任。
固定资产管理是企业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份,固定资产具有数量大,种类多,价值大,使用周期长,使用地点分散等特点,管理难度大。
目前很多单位仍然依赖手工记账的管理方式,由于管理单位众多、盘点工作繁重,需占用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固定资产的历史操作和资产统计工作异常困难,导致资产流失和资产重复购置。有时存在资产管理中资产实物与帐务信息脱节的严重问题,难于满足现代企事业管理的需要。
根据《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办法具体事项如下: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的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是指事业单位占有、使用的,依法确认为国家所有,能以货币计量的各种经济资源的总称,即事业单位的国有(公共)财产。
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包括国家拨给事业单位的资产,事业单位按照国家规定运用国有资产组织收入形成的资产,以及接受捐赠和其他经法律确认为国家所有的资产,其表现形式为流动资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对外投资等。
第四条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活动,应当坚持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的原则,推行实物费用定额制度,促进事业资产整合与共享共用,实现资产管理和预算管理的紧密统一;应当坚持所有权和使用权相分离的原则;应当坚持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实物管理与价值管理相结合的原则。
(3)事业单位固定资产使用费扩展阅读:
一、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管理要求:
1、事业单位应根据规定的标准和分类,结合本单位情况,制定固定资产目录。作为核算依据;
2、以固定资产对外投资应按规定程序报批;
3、报废和转让一般经单位负责人批准后核销(其中大型、精密贵重的设备、仪器报废和转让,应经过有关部门鉴定,报主管部门或者国有资产管理部门、财政部门批准),变价收入(国家另有规定者外)应转入修购基金;
4、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比照自有固定资产管理核算;
5、当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固定资产进行清查盘点,会计年度终了前,应进行一次全面清查盘点。
二、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确认与计量:
1、 按规定设置“固定资产”科目,购入的固定资产按实际支付价款记账;
2、自制的固定资产按实际开支的工、衬、费记账;
3、 改建和固定资产按改扩建支出减改扩建过程中变价收入后净增加值增记原值;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按协议确定的设备价款、运杂费和安装费记账;
4、按受损赠的固定资产按照同类固定资产的市场价值或根据所提供有关凭据记账,接受固定资产时发生的有关费用记入固定资产价值;
5、盘盈的固定资产按重置价值入账;已投入使用但尚未办理移交手续的固定资产,可先按估计价值入账,待确定实际成本后调整。
4. 请教一下事业单位购入固定资产的会计分录
事业单位购置固来定资产自的一般账务处理:
1、购入不需安装的固定资产,按照确定的固定资产成本,
借:固定资产
贷:非流动资产基金—固定资产
同时,按照实际支付金额
借:事业支出/经营支出/专用基金—修购基金
贷:财政补助收入/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银行存款
2、购入需要安装的固定资产,先通过“在建工程”科目核算。安装完工交付使用时,
借:固定资产
贷:非流动资产基金—固定资产
同时,
借:非流动资产基金—在建工程
贷:在建工程
依据《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财会[2012]22号)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是指事业单位持有的使用期限超过 1 年(不含 1 年)、 单位价值在规定标准以上,并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保持原有物质形态 的资产。单位价值虽未达到规定标准,但使用期限超过 1 年(不含 1年)的大批同类物资,作为固定资产核算和管理。
5. 最新规定的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入账单位价值标准是多少﹖
最新规定的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入账单位价值标准是:单位价值在元以上,专用设备单位价值在1500元以上。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令第 68 号根据《国务院关于〈事业单位财务规则〉的批复》(国函〔1996〕81号)的规定,财政部对《事业单位财务规则》(财政部令第8号)进行了修订,修订后的《事业单位财务规则》已经部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2年4月1日起施行。 二〇一二年二月七日 《事业单位财务规则》中规定: 第四十条 固定资产是指使用期限超过一年,单位价值在1000元以上(其中:专用设备单位价值在1500元以上),并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保持原有物质形态的资产。单位价值虽未达到规定标准,但是耐用时间在一年以上的大批同类物资,作为固定资产管理。
固定资产一般分为六类:房屋及构筑物;专用设备;通用设备;文物和陈列品;图书、档案;家具、用具、装具及动植物。行业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明细目录由国务院主管部门制定,报国务院财政部门备案。
二、2013年事业单位新会计制度中规定: 固定资产是指事业单位持有的使用期限超过1年(不含1年)、单位价值在规定标准以上,并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保持原有物质形态的资产。单位价值虽未达到规定标准,但使用期限超过1年(不含1年)的大批同类物资,作为固定资产核算和管理。 新会计制度中只规定是单位价值在规定标准以上,并没有修改规定标准,所以还是单位价值1000元以上,专用设备单位价值1500元以上作为固定资产。
6. 行政事业单位把固定资产计入管理费用了,应该怎么转回
将原计入管理费用的凭证作相反的分录冲销掉即可,然后重新填制有固定资产的正确凭证就可以了。
7. 事业单位购置固定资产应该怎么入账
事业单位购置固定资产的一般账务处理:
1、购入不需安装的固定资产,按照确定的固定资产成本,
借:固定资产
贷:非流动资产基金—固定资产
同时,按照实际支付金额
借:事业支出/经营支出/专用基金—修购基金
贷:财政补助收入/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银行存款
2、购入需要安装的固定资产,先通过“在建工程”科目核算。安装完工交付使用时,
借:固定资产
贷:非流动资产基金—固定资产
同时,
借:非流动资产基金—在建工程
贷:在建工程
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核算一般采用双分录的形式。购置固定资产的支出,在实际支付购买价款时确认为当期支出或减少专用基金中的修购基金,同时增加固定资产原值和非流动资产基金。在计提折旧时,逐期减少固定资产对应的非流动资产基金。处置固定资产时,相应减少非流动资产基金。
事业单位取得固定资产时,应当按照其实际成本入账。购入的固定资产,其成本包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以及固定资产交付使用前所发生的可归属于该项资产的运输费、装卸费、安装调试费和专业人员服务费等。
(7)事业单位固定资产使用费扩展阅读:
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管理要求:
1、事业单位应根据规定的标准和分类,结合本单位情况,制定固定资产目录。作为核算依据;
2、以固定资产对外投资应按规定程序报批;
3、报废和转让一般经单位负责人批准后核销(其中大型、精密贵重的设备、仪器报废和转让,应经过有关部门鉴定,报主管部门或者国有资产管理部门、财政部门批准),变价收入(国家另有规定者外)应转入修购基金;
4、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比照自有固定资产管理核算;
5、当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固定资产进行清查盘点,会计年度终了前,应进行一次全面清查盘点。
8. 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清理账务处理
一、一般是
借:固定基金
贷:固定资产。
如果用企业会计制度,就会有营业外收支了。
固定资产清理期末要结平(已审批报废),转入相关支出。
二、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清理账务处理:
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属于非流动资产,可长期使用并保持原有实物形态。为了反应取得、计提、处置等方面,需设置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等科目进行账务处理。
三、固定资产的处置
固定资产的处置具体包括固定资产的出售、无偿调出、对外捐赠、盘亏、报废、毁损等。
固定资产转入待处置资产时,事业单位应将其账面余额和相关的累计折旧转入“待处置资产损溢”科目,实际报经批准处置时,将相关的非流动资产基金余额转入“待处置资产损溢”科目。
处置过程中取得的收入、发生的相关费用通过“待处置资产损溢”科目核算,处置净收入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处理。
四、固定资产的计提折旧
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应当按月计提,按照实际计提金额,借记“非流动资产基金--固定资产”科目,贷记“累计折旧”科目。
(8)事业单位固定资产使用费扩展阅读;
固定资产清理的主要账务处理
(一)企业因出售、转让、报废和毁损、对外投资、融资租赁、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等处置固定资产,按该项固定资产账面净额,借记本科目,
按已计提的累计折旧,借记“累计折旧”科目,原已计提减值准备的,借记“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科目,按其账面余额,贷记“固定资产”科目。
(二)清理过程中发生的其他费用以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借记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等科目。
收回出售固定资产的价款、残料价值和变价收入等,借记“银行存款”、“原材料”等科目,贷记本科目。应由保险公司或过失人赔偿的损失,借记“其他应收款”等科目,贷记本科目。
(三)固定资产清理完成后,本科目的借方余额,属于筹建期间的,借记“管理费用”科目,贷记本科目;属于生产经营期间由于自然灾害等非正常原因造成的损失,
借记“营业外支出——非常损失”科目,贷记本科目;属于生产经营期间正常处理损失的,借记“营业外支出:处置非流动资产损失”科目,贷记本科目。
9. 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核算为什么用双分录
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核算采用双分录的形式。购置固定资产的支出,在实际支付购买价款时确认为当期支出或减少专用基金中的修购基金,同时增加固定资产原值和非流动资产基金。在计提折旧时,逐期减少固定资产对应的非流动资产基金。处置固定资产时,相应减少非流动资产基金。
1、增加固定资产时,相应增加非流动资产基金,按照固定资产的成本借记“固定资产”科目,贷记“非流动资产基金——固定资产”科目;另外按照实际支出的金额,借记“事业支出”、“专用基金——修购基金”等科目,贷记“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银行存款”等科目。
2、如果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需要计提折旧,那么计提折旧时,借记“非流动资产基金——固定资产”科目,贷记“累计折旧”科目。
(9)事业单位固定资产使用费扩展阅读:
为了保证固定资产核算的准确性,必须对固定资产进行定期清查、盘点,以掌握固定资产的实有数量,查明有无丢失、 毁损或未列入帐的固定资产,保证账实相符。
每年在编制决算报表之前,对固定资产进行一次全面清查, 以保证报表指标的真实可靠,在清查时发现固定资产毁损和盘盈、盘亏,要查明原因,报经董事会或经理会议批准后,在期末结帐前处理。
盘盈的固定资产计入当期营业外收入;盘亏或毁损的固定资产,在减去责任人或保险公司等赔款和残料价值之后,计入当期营业外支出。
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存有损耗以及其他原因,导致其可收回金额低于其帐面价值,应计提减值准备。
10. 请问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标准
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标准是指使用期限超过一年,单位价值在1000元以上(其中:专用设备单位价值在1500元以上),并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保持原有物质形态的资产。单位价值虽未达到规定标准,但是耐用时间在一年以上的大批同类物资,作为固定资产管理。
事业单位应当对固定资产进行定期或者不定期的清查盘点。年度终了前应当进行一次全面清查盘点,保证账实相符。
固定资产一般分为六类:房屋及构筑物;专用设备;通用设备;文物和陈列品;图书、档案;家具、用具、装具及动植物。行业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明细目录由国务院主管部门制定,报国务院财政部门备案。
(10)事业单位固定资产使用费扩展阅读
事业单位购置固定资产时会计分录处理:
1、借:专用基金——修购基金(用修购基金购置)
事业支出(用结余资金购置)
专款支出(用拨入专款购置)
贷:银行存款
同时:
借:固定资产
贷:固定基金
2、单位接受捐赠固定资产:
借:固定资产
贷:固定基金
3、融资租入固定资产:
借:固定资产
贷:其他应付款
4、支付租金:
借:经营支出、事业支出
贷:固定基金
同时:
借:其他应付款
贷:银行存款
5、盘盈的固定资产:
借:固定资产
贷:固定基金
6、因报废、毁损及盘亏等原因减少的固定资产:
借:固定基金
贷:固定资产
7、取得残值变价收入:
借:现金(银行存款)
贷:专用基金——修购基金
8、发生清理费用:
借:专用基金——修购基金
贷:现金(银行存款)
9、出售固定资产:
借:银行存款
贷:专用基金——修购基金
同时:
借:固定基金
贷:固定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