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使用音乐作为背景音乐参加一个比赛是否算侵权
给你看一则消息吧,这个如果人家告你,你就是侵权.
一家专卖店播放背景音乐,给顾客创造一个轻松舒适的购物氛围,哪知“播放”出一场官司。前天,温州第一例商店使用背景音乐侵权案件,在鹿城区人民法院立案受理了。
这起案件的原告是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被告是浙江红蜻蜓鞋业股份有限公司和“红蜻蜓”五马一店。
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是个什么样的单位?有些看官可能还有点陌生,其实,它是由国家版权局和中国音乐家协会共同发起成立的一个音乐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一些音乐著作权人授权该协会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而背景音乐是指在商场、饭店、酒吧、超市等营业性场所内,通过技术设备播放使用的音乐,它的主要作用是掩盖噪声并创造一种轻松和谐的气氛。
今年1月14日上午,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请公证人员来到“红蜻蜓”五马一店,对该专卖店播放的背景音乐进行录音,此后不久向法院提起了诉讼。
该协会诉称,“红蜻蜓”所经营的五马一店未经许可,擅自将歌曲《梦里水乡》作为背景音乐公开播放使用,根据《著作权法》有关规定,已侵犯了著作权人音乐作品的表演权(即公开表演作品,以及用各种手段公开播送作品的表演的权利)。
该协会杭州市版权保护管理中心副主任邱林峰说,五马街是温州标志性购物步行街,“红蜻蜓”专卖店为经营需要播放歌曲《梦里水乡》,从未征得歌曲著作权人的许可,亦未支付相应费用。他们诉至法院,要求停止公开播放该歌曲,并赔偿损失及相关费用2万元。
老师伯听说,该协会在起诉前与“红蜻蜓”公司曾就背景音乐一事有过协商,但在费用方面存在分歧,协商没有结果。
对于这起官司,“红蜻蜓”公司的看法是怎么样的呢?该公司法务部有关负责人说,商店播放背景音乐是否存在侵权,有关法律并未明确,值得商榷。他们购买的是正版音乐碟片,应该说已向著作权人支付了报酬。再说,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的收费过高,也没有一个明确的收费标准。目前,他们尚未收到法院的有关文书。
对此,邱林峰回应说,收费标准其实很明确,是国家版权局批准的,也有法律依据。像商铺是按营业面积来收取的,每平方米每年的费用2元多,一家店铺的年收费不得低于200元。支付费用后,商家可在店中播放音乐著作权人已授权该协会的任何歌曲。
邱林峰还说,该协会多年前就启动了有关收费工作,但是大多数商家对此当成了耳边风,通过法院维权也是无奈之举。通过这几年的维权,很多企业和商家已开始改变原先那种播放背景音乐不用支付报酬的老观念了。
据介绍,目前在温州,仅有香格里拉大酒店支付了背景音乐的版权费。
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有关人士表示,该协会将针对温州的大型连锁企业、商场、超市等场所全面启动收费工作,企业拒绝支付相关费用的,他们将通过法院维权。
『贰』 自己拍摄的短片里面插入某歌手的歌曲 参加比赛是否属于侵权
原则上说:根据著作权法第39条,录音录像制作者使用他人作品制作录音录像制专品,应当取得著作权人属许可,并支付报酬。所以这样做可以认定为“侵权”。
但是一般的情况下,天高皇帝远,不撞到就不算“侵权”。
这个涉及到一个知识产权的问题,只要你只是借用,而不是准备据为己有,就不会有什么麻烦的。
不然我们平时唱歌还要事先打申请报告啊。再说了,就算你打了,打给谁啊?找得到当事人么!
而且你一、不是盗版,二不是贩卖,三不是做违法的事情。
所以说,没事的。
祝你好运 ~!~!
『叁』 想要参加一个饮料公司的广告大赛,使用网上的音乐作为背景音乐算侵权么
这个其实很简单,因为国内对版权的维护不是很强,其实,国内放在网上的音乐很多都属于盗版音乐,下载这些不需要付费的音乐都是侵权,即使是一些作曲软件里面用的音源也有版权,这些都不能用于商业用途。
比如在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家,从网上非法下载一首MP3都是违法行为,是要负法律后果的。
所以你最好就是使用那些标明版权自由的音乐,遵循某些开放协议的音乐。
『肆』 用好声音搞音乐比赛侵权吗
一首歌曲的著作权包含“词曲著作权”和“邻接权(包括录音版权)”两个部分。版前者的权益权主体主要是词曲作者和词曲著作权机构,后者的权益主体主要是艺人和唱片公司。很多人认为一首歌谁唱的,谁就拥有版权,实际不然。一般情况下,一首歌曲的版权归歌曲的词曲原作者或者是唱片公司。因为歌曲在面世时,唱片公司可能已经从原作者手中买下了该歌曲的版权。
对于选秀节目来说,选秀歌手翻唱的曲目也应当支付相应的费用。一位选秀节目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在国内,如果是一些非营利的翻唱一般创作者很少去追究侵权行为,但是一旦被用于商业用途,那就必须支付相应的费用,毕竟这是对创作者应有的尊重。
『伍』 使用网上下载的音乐作为背景音乐参赛是否侵权
其实有很多比赛或者演出都是用人家的音乐...你用就是了,如果说侵权,那些活动早早就收到律师信了!!
『陆』 【法律专业人士进】做动画参加比赛,用别人的歌曲,用别人的字体,会触犯法律吗
参加比赛亦违法,未经他人同意使用他人作品参加比赛,从中获得荣誉或奖励,同样是侵犯了他人的著作权。即使到国外参赛,根据《伯尔尼公约》及我国法律普遍采用的属人原则,同样侵权。
而由此带来的法律责任无非是停止使用、赔偿损失、赔礼道歉。
MM,一个作品的著作权应该有“三性”,即独创性、可复制性、合法性,只要具有这三行,不经他人同意用于比赛便是侵权。只要在下述情形使用,才不构成侵权。
《著作权法》第二十二条 在下列情况下使用作品,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不向其支付报酬,但应当指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称,并且不得侵犯著作权人依照本法享有的其他权利:
(一)为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
(二)为介绍、评论某一作品或者说明某一问题,在作品中适当引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
(三)为报道时事新闻,在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中不可避免地再现或者引用已经发表的作品;
(四)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刊登或者播放其他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已经发表的关于政治、经济、宗教问题的时事性文章,但作者声明不许刊登、播放的除外;
(五)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刊登或者播放在公众集会上发表的讲话,但作者声明不许刊登、播放的除外;
(六)为学校课堂教学或者科学研究,翻译或者少量复制已经发表的作品,供教学或者科研人员使用,但不得出版发行;
(七)国家机关为执行公务在合理范围内使用已经发表的作品;
(八)图书馆、档案馆、纪念馆、博物馆、美术馆等为陈列或者保存版本的需要,复制本馆收藏的作品;
(九)免费表演已经发表的作品,该表演未向公众收取费用,也未向表演者支付报酬;
(十)对设置或者陈列在室外公共场所的艺术作品进行临摹、绘画、摄影、录像;
(十一)将中国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已经发表的以汉语言文字创作的作品翻译成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作品在国内出版发行;
(十二)将已经发表的作品改成盲文出版。
前款规定适用于对出版者、表演者、录音录像制作者、广播电台、电视台的权利的限制。
第二十三条 为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和国家教育规划而编写出版教科书,除作者事先声明不许使用的外,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在教科书中汇编已经发表的作品片段或者短小的文字作品、音乐作品或者单幅的美术作品、摄影作品,但应当按照规定支付报酬,指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称,并且不得侵犯著作权人依照本法享有的其他权利。
前款规定适用于对出版者、表演者、录音录像制作者、广播电台、电视台的权利的限制。
当然,以上是我从理论角度分析的。结合实际,如果该比赛规模不大,影响力不深,即便你使用,原作者也很难得知,而且诉讼成本大,你从中获益较少的话,可以说是安全的。
『柒』 做一个短片,用的音乐是别的地方的,参加比赛算侵权吗。
如果是参加比赛应该没问题,但如果用作商业用途去获利那就不好说
『捌』 用QQ音乐的音乐作为素材参加比赛算侵权吗(已购买单曲)
1、著作权分为很多种权利,你购买了单曲,我个人理解应该是购买单曲用于自己播放、欣赏的权利,但是这个权利并不等于你有权利将该单曲用于参加比赛,用于参加比赛在著作权上属于表演权。《著作权法》第十条规定,著作权包括下列人身权和财产权:……(九)表演权,即公开表演作品,以及用各种手段公开播送作品的表演的权利;……。
表演包括现场表演和机械表演两种。前者是指演出者运用演技,向现场观众表现作品的行为,如演奏乐曲、上演剧本、朗诵诗歌等;后者是指运用唱片、光盘等物质载体形式,向公众传播被记录下来的表演的行为,如卡拉OK厅和舞厅播放音乐等。但无论是现场表演还是机械表演,它们都属于公开表演作品的行为,应当取得著作权人的同意,并向其支付报酬。
表演者享有的是表演者权,它是表演者因表演作品而享有的权利.表演者根据自己对作品的认识和理解,通过声音、动作、语言、技巧等不同方式来演绎作品,使作品以不同的形式进行传播。在现实生活中,许多的文字、戏剧、音乐、舞蹈等作品往往是通过演员的表演活动得以广泛流传。正是考虑到表演者对作品的传播付出了创造性的劳动,《著作权法》赋予了表演者以特定的权利。
因此,使用他人的表演作品时,一方面要获得表演者的许可,向其支付报酬,另一方面也要获得原作品著作权人的许可,并向其支付报酬。
2、总结一点就是你这种情况有点类似于你购买了一本书,你可以阅读这本书,但你不能将该书通过某种形式表现出来,比如弄成话剧,拍成视频等。
『玖』 选秀节目或者歌唱比赛中选的歌算是侵权吗
不是商业演唱不算,但节目算(播出有收视率可以卖节目吧),一般节目播出前都需要有相应版权,要不然会官司缠身的